砖雕在当代环境设计中的再设计模式探索
李湃
京城建兴业置地有限公司
1 传统砖雕艺术的历史传承
1.1 先秦砖雕艺术——早期雏形
砖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早在周代就已经开始使用,而砖雕则是伴随着砖的普遍使用而产生并随之不断发展演变。砖雕是在青砖上雕刻出人物、山水、花卉等图案,用以装饰建筑物的构件和墙面。当时砖的主要类型有方砖、条砖和空心砖三大类。方砖多饰有模印的绳纹、双沟、方格等纹样,主要用于铺砌重要建筑的路面;条砖在早期用于铺设下水道、衬井壁、铺砌墓室,后期则用于建造房屋;空心砖形体比前两者体积大,主要用于陵墓的墓室建设。这一时期的砖雕多为装饰简单的模印花砖,数量较少,雕刻纹样的做工较为粗糙。
1.2 秦汉砖雕艺术——材质的飞跃
秦汉时期是砖雕艺术的一次飞跃发展的时期。秦朝建立了统一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后,大力修建陵墓、水利建设等,这些基础建筑都为砖的使用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秦砖的色泽呈青灰色,制作规整,并且十分坚固耐用,砖上的纹饰主要有绳纹、回纹、龙凤纹、云纹以及圆形、棱形、S形等纹样。砖雕作为装饰要素,也因秦砖的大量普及而得到广泛的应用。
从砖雕的艺术角度来看,盛行于汉代的画像砖标志着中国砖雕艺术走向了成熟。画像砖是一种表面有模印、彩绘或雕刻图像的建筑用砖,随着修建陵墓之风的盛行,画像石、画像砖被广泛地用来装饰墓室,它的形制多样、图案精彩、题材内容有很强的现实性,纹样从先秦时期简单的几何纹饰演变成描述现实生活的生动场景图样,自此砖雕迎来了历史上的第一个艺术高峰。
1.3 魏晋南北朝砖雕艺术——应用上的拓展
魏晋南北朝虽然是中国历史上一段社会动荡混乱的时期,但随着佛学的兴盛,佛教建筑大力兴建,使得砖雕有了更广阔的施展空间。以砖为主要建筑材料的塔作为佛教建筑,砖雕则被广泛应用在塔基、塔身和塔刹位置。雕刻的题材主要是动植物花纹、佛像以及佛教故事等;此外,南朝陵墓的画像砖上涂饰色彩,题材有现实生活题材和宗教、神话题材。需要指出的是,这一时期虽然砖雕艺术在应用范围上得到了广泛的扩展,但是表现内容和雕刻水平上却处于停滞阶段。
1.4 唐代砖雕艺术——走向繁荣
唐朝国力繁荣、文化艺术空前高涨,宫殿建筑和碑石墓志的发展,促进了砖的产量和使用的增长,同时极大地刺激了砖雕艺术的发展,这一时期的砖雕作品造型圆润丰满,雕刻更加精细,呈现出繁复富丽的艺术风格。唐代上层社会的宫廷建筑和寺庙建筑中盛行使用花砖铺地。所谓花砖就是表面有花纹的砖,纹样通常以宝相花、莲花、葡萄、忍冬为主,纹样花形饱满,易于连续铺装。此外,在唐代墓室之中出现了繁盛和奢靡的彩绘浮雕。
1.5 宋元砖雕艺术——等级的象征
宋代城市建筑大量兴建,砖的使用超过了以往任何朝代,这一时期出现了全部用砖砌成的建筑,还出现了全雕凿的砖雕,其中以浮雕和半圆雕为主:宋以前的砖雕主要以模压印花为主,或是在模印后再加以雕刻,而宋代时期则出现了全雕凿的精细制作法,以及在素砖和砖基上涂色的做法;此外建筑使用砖铺面,砖雕技艺比以往有了更大的发展。这一时期的砖雕具有纤细、生动、精致的风格特征,自此砖雕具有等级的象征意义。
1.6 明清砖雕艺术——融入民间,跃于巅峰
明代砖雕艺术的发展进入了繁盛时期。明代初期的砖雕仍局限于王府、庙宇等建筑中,是等级身份的象征;到明中期之后,砖雕开始在公共建筑和私宅中大量应用,成为了主要的建筑装饰,其纹样主要有祥禽瑞兽、花草山水、器物、字符、锦文等等。砖雕艺术自此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
清代砖雕的发展达到了巅峰,专门的砖雕制作作坊和砖雕艺人的出现,推动砖雕成为了一个专门的行业。清代砖雕在雕刻形式上更加繁琐和世俗,使用范围更加广阔,同时受到西方“巴洛克”“洛可可”等建筑风格影响,风格细腻、繁复、华丽,砖雕工艺令人叹为观止。
1.7 近现代砖雕艺术——呈现低迷态势
民国初期的砖雕在形态上基本沿袭了明清时期的风格特征。不同地区的民居沿用着与本地区建筑样式相适应的、固定的装饰风格和雕刻模式。在此时期出现了一种新的砖雕艺术形式——中西合璧的混搭风格。这些镶嵌在柱式上的砖雕,将西洋建筑风格和中国本土的砖雕工艺结合起来,开辟了中西结合的新装饰手法。然而,随着传统的居住结构和模式的革新,特别是公寓式住宅以及摩天大楼等新型建筑的出现,服务于传统建筑的砖受到严重的冲击,砖雕的使用大为缩减,砖雕艺术逐渐走向低迷。
2 砖雕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困境
在现代社会语境下,工业化大生产对传统手工艺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快餐式的廉价机械操作模式的运行、现代主义标准化的批量生产、新型建筑材料和技术的进步、生活方式和思维观念的变革等等,使得传统手工艺——砖雕逐渐失去了存在的土壤。科技的进步致使砖雕的使用范围不再像从前那样具备鲜活的生命力。然而砖雕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手工艺的一项文化遗产,作为存在于建筑中的、已传承了几千年的装饰样式,如何唤醒这种文化基因,使其能在当代环境下创造出新的生命力,并再次找到存在的空间,我们迫切需要做的是探索一种新的保护方式,使这门艺术形式继续传承下去。
3 砖雕在当代环境中的再设计探索
在当代的现实需求和审美视野下,砖雕艺术主要有两种发展保护模式:一种是继续沿用传统的工艺技法、造物理念和形式主题,以“传统”继承“传统”,这主要用于“修旧如旧”的传统遗产建筑的修复或纪念性建筑的建设,即重复性的复制传统形式;另一种则是在活态传承的基础上创新,通过对传统工艺进行当代“再设计”,即在造物理念、功能和形式、技术材料、工艺创新上进行同步更新,同时挖掘和拓展当代建筑环境设计中砖雕艺术的适用范围,这也是传统手工艺在当代背景下的改良和再生应用的新出路。
所谓“再设计”就是要通过对传统的工艺流程和造物理念进行重塑和解读,结合现代审美观念、行为习惯和市场需求,转变传统固有的装饰模式,拓展适用范围,并付诸具体的设计实践领域。“再设计”的过程实质上是对传统手工艺在现代设计环境中的重新解读,它的艺术性、拓展性和情感性是“再设计”考量的重要因素。它的艺术性表现在使传统手工艺美学与当代设计审美形式相结合;拓展性表现在其使用范围所发生的改变;情感性表现在现代人对传统文化和技艺的心理需求和认同。
3.1 砖雕作为突出的建筑部位的重要装饰和强化作用
传统的做法是在建筑外部装饰,如:照壁、门头、什锦窗、墀头、檐板、廊心墙、山尖、院墙、透风、屋顶等部位(见图1)。然而与传统装饰手法不同的是,现代建筑重点部位的装饰需要简洁统一、图案形态可以重复使用,题材内容上不再受传统思维的桎梏,此外,传统民居中所用类似于墀头方形之类的砖雕,在现代建筑形态各异的形制中已经很难满足建筑造型的要求,因此外形上需要做出一定的调整和改变(见图2)。
图1 传统民居装饰
图2 当代简化的砖雕装饰
3.2 形成特定的文化符号,提升建筑的地域感和文化感
在当代新建的砖建筑中,建筑师们为了寻求文化认同或寻本溯源,会运用一些同当地的环境、历史文化相关联的图案与符号来深化文化底蕴、强化本土特性,那么将砖雕通过不同组合方式,将其随着砌筑方式和表皮肌理的变化而穿插于装饰其中。装饰的手法或是形成立面统一的序列:重复、渐变、在变化中求得统一秩序感;或是间或地点缀其中,形成丰富的动感效果(见图3)。
图3 砖雕形成统一序列的装饰方式
3.3 青砖与现代材料重组的建筑形式,为砖雕的拓展应用提供了机会
现代建筑材料(如混凝土、钢铁、玻璃等)快速批量的复制生产,使得建筑缺乏生命力和亲和力,建筑同一化问题较为严重,现代人对其缺少文化认同和情感归属。然而,在不同材质相交的关键位置或局部的重要位置上使用砖雕,通过材质的变化和装饰的丰富性来达到突出建筑特色和深化细节的效用。砖雕与现代多种建材的携手重组,使它作为装饰材料而获得新的生命。这种组合方式既能表达历史的存在感和厚重感,又富有新时代的特质;既保证了建筑整体的简洁统一,又不乏装饰细节。历史文化遗迹与现代建筑语汇在建筑中并存,创造出了具有独特装饰性与文化性共存的建筑。
3.4 砖雕装饰艺术作为一种文化传承的载体,可以以多种表现形式构成独立的艺术小品
在室外环境设计中,可以应用于文化墙、纪念墙、城市雕塑、景观服务设施等;在室内环境设计中,可以应用于酒店入口大堂、大型公共空间的柱体、包间内部以及各种中式风格的公共空间和私人住宅等。例如原本存在于传统民居中屋顶上的如鸱吻、走兽等砖雕形象,在现代建筑中已然没有用武之地,但却可以当作独立的景观小品进行展示,起到装饰作用(见图4)。
图4 砖雕作为独立的景观艺术品而存在
3.5 砖雕作为独立袖珍艺术品而存在
砖雕千百年来都是作为建筑装饰而存在的,由于砖雕使用范围的特殊性,不能使人随意携带和摆放,然而将其微缩成袖珍的工艺品不乏为形式的创新,手工艺品不仅延续了传统文化和精神内涵,而且还具有情感传递和交流的功能。手工艺者在创作过程中融入了艺人的创新思维以及对生活和文化传承的理解,其技艺以及产品中也凝集了大量的传统文化信息,作品本身蕴含着浓郁的地域环境因素和手工艺人内在的品格性情,同时在题材和内容的选择上更加灵活、丰富。这种对传统手工艺文化价值的消费成为当今消费者对传统文化解读不自觉的精神追求,从而唤起人们最本质、最原始的文化记忆和乡土文化认同感。
砖雕艺术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工艺本身和实体的继承、发展和保护,而且更应该引起共鸣的是以手工艺的方式表现出的生活智慧、做人态度和生活习俗等人文内涵。这种人文内涵密切关联着不同地区长期以来形成的文化品格,这正是我国保持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基础。砖雕作为一项独特的传统手工工艺,它在建筑环境设计中除了具有装饰功能外,可以创造出具有地域文化差异性的作品,保持了文化多样性和独特性,有别于大工业产品的“国际风格”,它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我们的民族性。因此,我们应在当代设计环境下寻求新的表现形式来推动其生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蓝先琳.民间砖雕.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2]张道一,唐家路.中国古代建筑砖雕.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9.
[3]王其钧.中国传统建筑雕饰.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4]郭慧玲.传统砖雕的装饰艺术及其传承发展研究,武汉:湖北工业大学,2011届硕士学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