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实际仍是“有人驾驶”吗
在对无人机进行定义的时候,通常更多的是强调“无需飞行员登机驾驶”这一概念,这也就是说,无人机其实并非真正的“无人驾驶”,只是驾驶无人机的人不需要像传统有人驾驶飞机那样由飞行员登上飞机操作驾驶。
无人机起飞后,操控人员仍需要远程遥控飞机,并不能置之不理。
无人机具备了自动飞行能力,输入相应的指令后,无人机就能进入自动飞行状态。
目前,除了少部分在固定航线内飞行的无人飞机完全依靠设定好的航线、速度自动飞行外,大多数都是通过无线遥控操作系统控制的。当然,即使是这些需要通过无线遥控的无人机,也并不需要操作人员全程控制,他们更多的时候是远程观察无人机侦察到的画面,在飞经特殊环境的时候协调无人机的自动驾驶系统,尤其是在抵达目标区域时操作无人机进行拍照、攻击等。
无人机与有人机相比,飞机与操纵人员之间的交互、协调和变化的程度要比有人作战飞机复杂得多。一方面要求机载设备的智能化程度高,要有安全可靠的数据链。另一方面对操纵人员的素质要求也很高,操纵人员不仅要监控飞机的飞行状态,适时改变航向,更重要的是,必须在关键时刻从控制中心发送动作指令,使飞机能够实时快速地机动或攻击。
无人机小知识
无人机如何自动飞行?
无人机在自动飞行状态下,完全依靠它的“大脑”——飞行控制系统。在自动飞行状态下,飞行控制系统会根据导航系统的数据对无人机的速度、方向、姿态进行调整,使其符合预定的飞行路径。
美军利用MQ-1“捕食者”对地面目标进行识别,一旦确认为危险目标,则可以在位于美国本土的地面控制站中发出攻击指令。
也就是说,无人机并非不需要人的控制,而是控制者在离前线较远的地方为无人机提供指令。无人机遥控站可以设在地面上,也可以设在飞行器和舰船上,对无人机进行跟踪、定位和数据传输。这样复杂的系统要求人与飞机及各种设备共同工作、相互配合,才能完成无人机的起飞、空中飞行、作战以及降落。
军用无人机需要接收的指令一般比较复杂,大型的需要在地面控制站操控,中小型的也需要与图中类似的遥控器来下达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