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千百年来,民间百姓在日常生活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品,凝聚着丰厚的民间智慧,寄托着百姓一生的情感和最美好的精神追求。蓝印花布作为民间传统防染印染品,在800多年的流传中,用作被面、包袱布、帐檐、蚊帐等,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凤戏牡丹”“麒麟送子”“双狮戏球”等美好吉祥的图案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美的享受,更让我们感受到传统手工艺的独特魅力,对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深厚文化充满着深深的敬意。
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今我们正处在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时期,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传统印染品逐渐被现代工业印染品所取代,民间百姓世代相传的蓝白两色被外来化学五彩染料代替,蓝印花布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10多年来,国家加大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的力度,使得诸多传统民间工艺得到了有效的恢复与保护。蓝印花布工艺作为传统手工印染技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越来越多专家、学者以及蓝印花布爱好者的喜爱和关注。
1996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吴元新创建了全国第一家蓝印花布博物馆——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2006年,由博物馆负责申报的“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南通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蓝印花布之乡”。 2009年,南通大学作为南通地方性综合大学,成立了蓝印花布艺术研究所,开启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传承之路。蓝印花布选修课的开设以及传统印染的相关讲座都深得学生们的喜爱。在南通大学学生的毕业作品中都融入蓝印花布传统元素,南通蓝印花布的种子已经在南通高等院校及中小学中扎根,必将开花结果。经过20多年的不断努力,南通作为全国唯一没有间断传承蓝印花布技艺的地区,在蓝印花布的抢救、保护、研究、传承等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很多优秀的蓝印花布实物遗存随着老一辈的过世都被烧祭,经典的蓝印花布实物遗存仍在流失,掌握蓝印花布技艺精髓的老艺人大多年事已高,因此及时对凝聚着祖辈智慧与辛劳的传统印染技艺进行记录、研究、整理尤为重要。本书正是针对这一情况,以翔实的资料,力求比较全面、系统、科学地对南通蓝印花布的历史沿革、材料和工具、制作工艺、图案艺术、民俗内涵、传承现状以及传承人等方面作全方位的展示,为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建立初步的文化档案。
2012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授予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的称号,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支持和鼓励下,博物馆进一步加大了抢救保护与田野调研的力度。本书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课题项目的研究成果,在近5年对蓝印花布的实地调研的过程中,向社会传递着关于民间印染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的文化理念,呼吁更多的人参与到保护传承的队伍中,倡导对传统工艺和实物遗存的多元化保护模式。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染织类专业的教学用书,还适用于其他学科以及传统印染爱好者学习,对加强普及传统手工印染知识以及恢复失传技艺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本书的编撰离不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大力支持,离不开南通大学的关心和帮助。蓝印花布流传千年,博大精深,限于笔者的水平,对书中的不足之处,恳切希望得到各界专家和广大读者的批评指正,以利今后修改完善。
编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