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安全评价及检测技术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6 我国化妆品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几千年灿烂的历史,化妆品的使用与其他古老文明一样,源远流长。在远古文化宝库周口店,发现了北京猿人头盖骨的同时,还发现有许多装饰品,淡绿色的砾石、石珠、海钳壳、青鱼眼上骨、鹿的犬齿等,中间均钻有小孔,其外形相当精细和美观,说明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先祖们对美的崇尚。早在新石器中期,随着酿酒的出现,就有了最早的美容。因酒能通血脉,服用后面红如涂胭脂,所以有人提出酒为“媚药”之将帅。媚药,即使人变美的药,恐怕是人类最早使用的美容药物。

中医学对美容方法的研究和使用源远流长。早在公元前11世纪的商朝,即有“纣烧铅作粉”(纣——商朝末代君主)涂面美容的方法记载。在晋《博物志》记载有“宫粉”,即用胡粉(碱式碳酸铅)制成的皇家后妃专用的面部剥脱皮肤的美容用品。在后唐《中华古今注》中记载“三代,以铅为粉”,“起自纣,以红兰花汁凝成燕脂”用红兰花汁凝成胭脂(当时叫燕支),涂面作“桃花妆”,用于美容的修饰。但宋高承在《事物纪原》一书中又十分肯定地说:“周文王时女人始傅铅粉,秦始皇宫中悉红妆翠眉,此妆之始也。”

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有粉黛、胭脂、眉墨、兰膏等各类化妆品。《中华古今注》云:“胭脂起于纤,以红兰花凝作之,涂之作桃红妆”。《国策》中记载:“春秋时周郑之女,粉白墨黑,立于衢闾”。可见当时女性已调脂搓粉,争煊容颜。古代妇女虽然没有现成的、琳琅满目的化妆品可供选择,但是这并不会减弱她们打扮自己的意愿。《诗经》中有这么一句话:“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鲽。”意思是说,自从丈夫去了东方,妻子蓬头散发,无心打扮,并非是没有保养品,而是丈夫不在,要打扮给谁看呢?可见中国古代妇女修饰容颜的习惯起源得相当早。

到了汉朝、三国时期,化妆品的使用就更广泛了。东汉班固所撰《汉书》中,有宫女画眉之说。据称当时梁冀的妻子孙寿,制备有各种各样的“妆媚”,称绝一时。在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一书中,有“作香粉,惟多著丁香于粉盒中,自然芳馥”等介绍制造化妆品的内容。唐朝以后,化妆品的花色品种日趋增多。白居易的《长恨歌》中有这样的诗局“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可见当时在宫中化妆品非常流行。宋朝时期,我国化妆品工业已有所发展。南宋的杭州,已成为生产化妆品的重要基地。杭州生产的化妆用脂粉,被称为“杭粉”,久负盛名,到明末清初时更远销日本。杭粉以浙江诸暨、湖州所产滑石、广东所产铅华为原料,配以珠兰、玫瑰、蔷薇等多种香料制成。

清道光十年(1830),扬州的谢宏业创建谢馥春香号,生产香佩、香囊、香板、香味、薰香、棒香及宫粉、水粉、胭脂、桂花油、冰麝头油等品种。与扬州谢馥春香号齐名的是杭州孔凤春香粉号,由孔传鸿创建于清同治元年(1862),生产鹅蛋粉、水粉、扑粉、雪花粉、玳玳粉、茉莉花粉等。孔凤春香粉号的产品中,尤以鹅蛋粉最为著名,它细腻滑爽,留香经久,成了宫廷用品,因此被称为“宫粉”“贡粉”。

由于当时我国长期处在封建势力的统治下,生产技术十分落后,化妆品的生产长期在小“作坊”式的生产状态下,从鸦片战争以后,由于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外国的化妆品开始流进中国市场,直到20世纪初,在上海、云南、四川等地方开始出现一些专门生产雪花膏的小型化妆品厂。1905年,“千里行”在香港创办了我国第一家用机器生产化妆品的工厂——广生行,开始生产双妹牌花露水、双妹牌雪花膏和双妹牌香粉。以后又陆续在上海、广州、营口等地建厂,生产双妹牌花露水、如意油、如意膏等化妆品。广生行的创建,标志着我国化妆品生产从作坊式生产发展到机械化生产。1916年广生行的双妹牌化妆品在美国赛会上荣获金奖。

1912年中国化学工业在上海建厂,即目前上海牙膏厂的前身。1913年在上海又建立了中华化妆品厂,生产菊霜、发蜡等产品。到了30~40年代,又相继建立了上海明星花露水厂、上海家庭工业社、富贝康化妆品厂、宁波凤苞化妆品厂等,使我国的化妆品工业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规模。50年代,我国的化妆品行业经过充分调整,进一步得到发展,如创建于清咸丰十一年(1861)的上海老妙香室粉局改为东风日用化工厂,广生行改为上海家用化学品厂,生产规模和品种都有了很大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各地都相继建起了一些化妆品厂。1956年我国有化妆品厂288家,产值5678万元,但由于我国人民长期受封建社会的影响,化妆品在一般人的概念中是一种奢侈品,加之人民生活水平低,使化妆品的发展十分缓慢。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化妆品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三资企业的出现,使我国化妆品工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的化妆品消费人均1元左右,销售额为两亿人民币;90年代上升到人均5元,销售额为40亿人民币;到了1998年,消费额达到280亿人民币。其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国民经济的平均增长速度。1996年,全国化妆品生产企业已达2702家,品种近万个,工业销售产值达到220亿元,产品出口创汇5707万美元。2002年的销售额达到了460亿元。2005年的销售总额达到960亿元,2010年的销售总额达到1530亿元,每年平均增长10%以上,10年来保持稳定增长。

我国化妆品工业迅速发展,目前,我国在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的化妆品生产企业有7700多家,正常运作的约有5500家,其中三资企业近600家,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沈阳、成都和重庆等大城市。全国现有年销售额一亿元以上的化妆品企业350多家,其中年销售额达5亿元以上的企业有8家。著名的有上海日化(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家化有限公司、上海花王有限公司、上海郑明明化妆品有限公司、广州宝洁有限公司、广州雅芳化妆品有限公司、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绿丹兰集团公司、北京丽源公司、天津婕妮化妆品有限公司、重庆奥妮化妆品有限公司、南京金芭蕾化妆品有限公司、强生(中国)有限公司等。

我国化妆品产品有清洁类、护肤类、护发类、美容类、特殊用途化妆品五大类约1万个品种。从产品结构来看,我国的化妆品市场与世界各国相似,以护肤产品为主。护肤产品约占36%,护发产品约占31%,美容产品约占18%,在可预计的将来,我国市场将仍以护肤品为主导。其中清洁类、护肤类和护发类为当前市场的主流,占70%以上,其余15%左右为特殊用途化妆品,包括育发、染发、烫发、脱毛、祛斑、防晒、除臭、美乳、健美等若干个品种。各类化妆品都覆盖了高、中、低各个档次,基本上适应了当前不同层次消费群体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