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汽车驾驶篇
第一章 汽车驾驶的“天时”
1. 春季安全行车的10大经验
春季到来,人很容易犯困,春困会降低驾驶人的反应和应变能力,加上春季万物复苏,土质路基解冻后,容易出现“翻浆”现象,给安全行车带来潜在的隐患。
(1)早睡早起,缓解春困 研究证明,与经常熬夜的人相比,早睡早起的人精神压力较小,精神健康程度较高。对驾驶人来说,如果次日要开车远行,当日晚上就应排除各种干扰,早睡早起,避免过多的夜生活,给次日出车储备充足的体力和精力。
(2)车内环境,保持良好 开车时,尽量不要在车内抽烟,保持良好的行车环境。因为烟雾中含有尼古丁和一氧化碳,尼古丁初期对神经有兴奋作用,后期起抑制作用,使人的注意力和记忆力逐渐下降;一氧化碳会降低红细胞的正常输氧能力,造成人体因缺氧产生困倦。行车时,还要注意少开暖空调。开空调容易造成车内氧气不足,导致脑缺氧而降低警觉程度。车内可放置含薄荷、百合花香味的香水,这有助于提神。
(3)晨练增多,小心碰撞 随着天气转暖,晨练的人增多,很多人习惯在道路边上快跑慢走,耍弄拳脚,进行锻炼,并且不注意交通安全,与早晨车速较快的车辆发生事故的机会增多,所以开车时一定要当心。
(4) 天气多变,险情较多 春季时晴时雨,天气多变。雨后路面上的尘土与油、水混杂在一起,使车辆轮胎附着系数降低,紧急制动后会发生方向失控、侧翻等意外,而且雨后公路两边泥土松软,行车险情也较多,因此驾驶人在避让其他车辆时不要太靠路边。
(5)遇见翻浆,减速缓行 春季的土质路面常常有“翻浆”之处,而且路基的色泽变化不大,往往开到跟前才能辨别出来。如果是货车,仓促处理时很容易陷入泥坑,路面选择不当时还容易发生侧翻事故。因此,春季开车时应将视野稍稍放远,注意观察前方较远距离的车辆行驶动向,一旦发现前方车辆减速缓行或绕道通过,不管是否是“翻浆”路段,都要提前减速,做好防范准备。
(6)行车困倦,暂停休息 一般情况下,每行车3~4小时后应停车活动一下。如果出现困倦状态,不要再强打精神开车,也不要借助咖啡或浓茶提神。咖啡和浓茶只能带来一时的兴奋,不能使驾驶人清醒地观察路面和做出正确的反应。
(7)就餐进食,定时定量 驾驶人在春季就餐,除了要定时定量外,在行车前最好不要大量食用牛奶、香蕉、莴笋、肥肉及含酒精的食物,这类食物容易使人产生疲倦感。此外,还可以在饮食方面进行调理,多吃些防止疲倦的食品也是防止春困的有效方法。比如胡萝卜、白菜、柑橘等食品,都含有大量的维生素,维生素是很好的清醒剂,它能将人体疲劳时所积存的代谢产物尽快处理掉。
(8)防范风沙,采取措施春季风沙天气多,灰尘满天,飞沙走石,不但影响驾驶人的视觉,还直接影响行车安全。因此,在春季开车,驾驶人要早预测、早防范、早采取措施。
(9)预防感冒,关注天气 春季有时会出现“倒春寒”,驾驶人出门在外如果没有做好准备,往往会由于寒冷的突然袭击而患感冒,影响正常操作,危害安全行车。因此,驾驶人在出车时,特别是进行长途运输时,要关注天气预报,备好防寒物品,做好防寒准备。
(10) 集中思想,以防不测 春季鸟语花香,桃红柳绿,生机勃勃,景色宜人,正是人们祭祖扫墓、外出旅游的大好时节,道路上的行人和车辆激增,给安全行车增加了难度。因此,驾驶人在春季行车,要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集中思想,密切注视道路上行人的动向,以防不测。
2. 夏季安全行车的10大经验
进入夏季,气候炎热、光线强烈、路面变软、雨水增多等,不仅使车辆的技术状况发生变化,让驾驶条件变得恶劣,而且驾驶人的心理和生理会产生不同于其他季节的变化,常常因高温天气而烦躁,导致开车时注意力不集中,如果遇到危险情况则很难避让。
(1)夏季出车,防暑降温 夏天骄阳似火,驾驶人很容易发生中暑。出车时,应带上风油精、清凉油、毛巾、饮用水、墨镜等提神醒脑药品和防暑降温用品。白天行车,可将前车窗玻璃打开,保持驾驶室内通风良好,并戴上墨镜,以减少阳光的直射。不宜戴颜色太深和太大且重的墨镜。根据研究,墨镜的暗色能延迟眼睛把映像送往大脑的时间,这种视觉延迟又造成速度感觉失真,使戴墨镜的驾驶人做出错误的判断。如果墨镜的镜架宽大且重,也会给人带来许多不适感觉。
(2)慎重驾驶,降低速度 炎炎夏日,人很容易疲劳乏力,心情烦躁,精力无法集中,再加上车辆和行人嘈杂、路面的灰尘多等外界原因,极易导致车辆事故。因此,驾驶人应保持高度警惕,降低速度,谨慎驾驶。行车途中,一旦出现头晕、口苦和无力等中暑现象时,应立即停车休息,等身体恢复正常后方可继续行车。
(3)制动效能,不能马虎 高温下,制动管路容易产生“气阻”,制动皮碗会因高温而膨胀变化,造成制动失控。高温同样使得沥青路面变软、摩擦因数降低,车辆制动能力下降、制动距离变长。行驶途中,要充分利用发动机牵阻作用控制车速,避免频繁、连续使用制动和紧急制动。如果遇到紧急情况,对车辆的制动距离要做适当延长。必要时,货车可增设制动鼓淋水降温装置,以改善制动效能。
(4)注意轮胎,科学降温 夏季行车,应经常检查轮胎的温度和气压。如果发现胎温、胎压过高时,应尽快找阴凉处进行休息,等轮胎温度自然降低后,胎压便会恢复正常,这时可继续行车。在给轮胎降温和降压时,一定要自然,不要采用泼冷水和放气的办法。
(5)跑村过店,放慢车速 进入夏季,村庄集镇和公路两边歇凉避暑的人较多,车辆通过时要及时减速,注意观察四周情况。夏季又是农作物收获的季节,农民常常利用公路作打麦场、晒粮以及堆放农作物,田头路边也经常有人横穿马路,特别是嬉戏的儿童,这时更要谨慎驾驶,减速慢行。通过有农作物的路面时,不要轻易使用制动,以防侧滑。通过后,要检查前桥轴头上是否缠有农作物。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要保持头脑清醒,运用合理有效的措施把损失降到最低。
(6)黄昏以后,特别当心 黄昏和夜间是车祸频发时段。在黄昏开车,汽车灯光与周围光线相近,看不清周围的车辆和行人,很容易发生车祸。这时,人比较疲劳,需要休息或赶往旅店或急于回家等,容易产生麻痹,从而丧失警惕,要特别当心。夏夜行车时,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正确使用灯光,注意观察,尤其是凌晨2~4点这段时间,驾驶人由于注意力难以集中,最容易发生交通事故,这时如有副驾人员,应进行替换和休息。
(7)热浪滚滚,防止火灾盛夏热浪滚滚,加油不可过满,因为汽车油箱盖都有通气孔,如果汽油加得很满,行驶中的颠簸会使汽油溢出,遇上静电就会引发火灾。喜欢抽烟的驾驶人,点燃香烟后不要把气体打火机顺手放在仪表台上,以防里面盛装的液体在40摄氏度以上高温时受热膨胀,发生爆炸或自燃引发火灾。夏季雷雨天气较多,容易发生静电跳火事故,要勤检勤查各处电线和燃油管接头,以防因接触不良产生火花而引起火灾。此外,防止火灾还要做到不用塑料桶盛汽油、电闪雷鸣时不加油、通过公路打麦场时注意防火、车上消防器材时刻保持完好等。
(8)注意“水温”,防止“开锅” 夏季出车前,要检查冷却系统的工作情况,注意添加冷却液。行车途中,要密切注意冷却液温度变化,并使其经常保持在80~90摄氏度之间。一旦出现“开锅”,应立即停车,让发动机低速运转,等冷却液温度下降后再加注冷却液。不要在“开锅”时加注冷却液,以防损坏机件或被烫伤。
(9)夏日开车,防空调病 夏日天气炎热,很多驾驶人喜欢长时间将空调开得过足,这样很容易患上“空调病”。防止“空调病”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在刚使用汽车空调时,最好先对空调系统进行杀菌除臭处理;②最好不要在开着空调的车内抽烟;③遇到堵车时,不要为提高空调效能而使发动机以较高转速运转;④进入停放在烈日下的车辆时,可以先把所有车窗都打开,让热气排出去,等车厢内温度下降后再关窗,开启空调;⑤不要把温度调得太低,一般车厢内外温差在10摄氏度以内为宜。
(10)早晚出车,少喝冷饮 在高温下开车时间长了,驾驶人可能出现中暑或疲劳,即使不发生中暑,驾驶人也容易出现注意力分散、打瞌睡现象。为防止中暑,驾驶人应尽量选择早晚凉爽时出车,避免在中午炎热时候出车。另外,夏季天热,驾驶人出汗较多,常常感到心烦,口渴时想吃冷饮。但有的人一吃起来就没节制,这样暴饮对身体是没有好处的,因为开车时大部分血液会流到紧张活动的肌肉里去,使胃肠道血液供应暂时减少,这时如果大量摄入冰激凌等冷饮,就会造成胃肠道血管的突然收缩,使血流减少,常常引起生理功能紊乱。其实,喝冷饮不如喝热茶,因为喝热茶可使毛细血管扩张,汗毛孔洞开,汗腺舒张,排汗畅快,有益于散发体内热量,而且茶叶中的茶碱还具有利尿作用。
3. 秋季安全行车的10大经验
秋季干燥,乍寒乍热,秋燥伤人,秋愁恼人。进入秋季,秋风开始萧瑟,秋雨开始缠绵,就连秋虫也开始“低吟浅唱着愁苦”,日子开始“像雾像雨又像风”。在如此“缠绵悱恻”的季节,如何才能做到安全行车呢?
(1)秋季开车,预防秋愁 秋季日照减少,气温渐降,花木凋零,草枯叶落,到处都是一派萧飒和冷冷清清的景象。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因景触情,往往会产生凄凉、忧郁、悲愁、伤感等情绪。驾驶人在开车的过程中,应注意放松身心,以免因秋愁而致病。在日常生活中,驾驶人应注意培养自己的乐观情绪,以理智的眼光看待自然界的变化,或外出秋游,登高赏景,令人心旷神怡;或静练气功,收敛心神,以保持内心宁静。
(2)路况信息,及时了解 秋季开车出行前,要提前掌握路况信息。如果电视和广播还不够及时,可以打电话向交警询问,特别是在起雾的季节,更应提前问路,掌握准确情况。此外,一定要多留意天气预报,及时掌握天气情况,尽量避免在雨雾天长途出行。
(3)多雨多雾,控制车速 秋季多雨多雾,因视距短,能见度降低,加上路面有时因雾水造成湿滑,制动性能降低,因此必须控制车速,并与前车保持较长的跟车距离。雾天行车,要注意开雾灯。如果在雾天不开雾灯,行人或其他车辆就很难察觉到你。在听到对方车辆驾驶人按喇叭时,应及时按喇叭回应,以降低危险系数。注意,不能开远光灯,因为远光灯光线强烈,会被雾反射到驾驶人眼中使视线模糊。雾重时,可使用刮水器改善视线。
(4)观察路面,提防霜露 秋季的夜间或者早晚,北方的路面上有时会出现凝霜,南方的路面上有时会出现露水,因此行车中不能盲目过快。结霜的路面往往是区域性、段落性的,离得远了发现不了,离得近了处理不了。因此,开车时视野应较开阔一些,仔细观察路面情况,车速最好低于50千米/时。
(5)结霜路段,提前制动 一旦发现结霜路段,应提前制动,避免紧急制动。遇到没有及时发觉到的结霜路面时,最好的方法是尽可能在结霜路段之前将车速降下来;如果来不及降下车速,千万不能在结霜路面上紧急降速或是猛打方向盘。一般秋季结霜的路面不会很长,稍微降速后就能够通过。
(6)风吹叶落,及时清理 秋季落叶多,萧瑟的秋风常常吹得落叶四处飘零。如果风窗玻璃与刮水器中间夹带上落叶,一定要及时清理,避免落叶给刮水器的正常工作带来障碍。
(7)早上开车,除雾去霜 秋季早上起来,经常会发现车玻璃上有一层雾,这是因为车玻璃与外界接触,温度较低,车内的水蒸气凝结在玻璃上形成的。除掉这种雾有两种办法,要么把玻璃的温度升高,要么把车内的湿度降下来。很多汽车的说明书中,都介绍了除雾的方法,就是将空调风口调到风窗玻璃挡,打开空调开关,让压缩机工作,以便除湿。不过,这时如果将温度控制旋钮调到冷风挡的话,车内的人肯定会冷得受不了,所以可以将温度旋钮放置在暖风位置,达到既除雾又制热的目的。
(8)用完车后,预防寒霜 在秋季,如果你不想第二天为恼人的霜犯愁,每次用完车停车时,不要立即锁车走人,而要耐心等一会儿,将两侧车门打开通风,等车内的温度降到与车外温度差不多的时候,打开电源,用刮水器将前风窗玻璃上残留的雪水刷干净后再离开。
(9)秋风四起,侧风危险 秋风四起的季节,虽然正常的阵风并不会对行车造成影响,但是开车行驶到立交桥或空旷的高速路上时情况就不一样了,因为突然飘过的侧风很可能让原本正常行驶的车辆偏移路线,从而引发危险。当车辆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侧风影响后,应先分清车辆的偏移路线,然后再慢慢地修正方向,不要紧急制动或急打方向盘。
(10)身体不好,别上高速 秋季是感冒多发季节,驾驶人在高速公路上行车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体情况。如果出现重度感冒,建议不要选择高速公路出行。如果服用有嗜睡作用的药物后,千万不要上路。在高速公路上,当车辆以100千米/时的车速行驶时,每秒钟的行驶距离达28米,这时打个喷嚏都是相当危险的。
4. 冬季安全行车的10大经验
冬季是各类交通事故的高发季节。各种异常天气,如雨、雾、雪、冰等,不但可以影响车辆的某些物理性能,而且还会影响人的心理和行为;光线的明暗变化,也会对人的情绪和判断能力等造成一定的影响。
(1)冬季寒冷,注意预热 冬季气温低,润滑油因黏滞度增加而不易流动,启动发动机后应让发动机保持在1100转/分左右,让车预热后再起步。这其间不可猛踩加速踏板,也不要让发动机转速过高。预热不必等发动机温度上升到最佳温度再起步,只要温度表的指针开始上升即可。
(2)冬季起步,柔和缓慢 冬季起步要十分柔和缓慢,这样一方面是为了让发动机在未达到正常运转温度时负载尽量小;另一方面也让轮胎在还处于较硬的状态下有一个渐热的过程,对发动机、轮胎及安全都有好处。起步时,应挂低速挡,缓抬离合器踏板,轻踏加速踏板。在冰雪路面上起步时,离合器应在半联动状态下稍多加停留,加速踏板要注意配合适中,以免起步时汽车猛烈前冲或牵引力过大而使车轮空转或出现侧滑。如果车轮空转难以起步,可在驱动轮下铺垫沙土、木板等物,以改变车轮与路面的附着力,保证汽车平顺起步。
(3)换挡要勤,如同磨合 冬季开车,换挡要勤,要像驾驶磨合期的车辆一样驾驶,一定要注意挡位的选择和油离配合,挡位过低或过高都易使车辆失控,这一点在冰雪路面上行驶尤为重要。起步后,应低速行驶1~2千米或更长距离,等机件润滑正常后再加速。
(4)匀速行驶,防止侧滑 冬季行车,特别是刚上路时,一定要控制车速,尽量让车匀速行驶。在冰雪路面上行车时,应根据道路情况、车辆技术状况和自己技术熟练程度掌握好车速,提速要缓慢,加速、操纵方向盘不可过猛,合理使用变速器。在冰雪路面,禁止使用紧急制动,紧急制动不但不能将车立即停住,反而会引起车辆的侧滑。
(5)选线要准,提防雪下 在有冰雪的路面上行车,选择路线直接关系到安全和行车的顺畅。要尽可能保持直线行驶,不要频繁换道;有车辙处最好沿车辙走,没有车辙处要注意周围参照物,辨明道路的走向,提防覆雪掩盖处的坑洼。如果有可能,应尽量在路中间行车。
(6)冰天雪地,会车减速 一般情况下,冬季上路会车如同其他季节一样,但在有冰雪时,会车应及早减速,特别是在道路不很宽阔的情况下。会车时,要尽量选择在直道、积雪少、路面宽的地段,最好两车不要在行驶中会车,应一车靠边停住,另一车低速通过。会车时,如果对路面没有把握,应下车观察,确认路面安全后才可靠边慢行,进行会车。
(7)前车让道,再超不迟 冬季在有冰雪的天气超车很危险,原则上不允许超车。如果非超不可,必须选择宽阔平直的、对面有足够安全距离的路段进行,等前车让路让速后方可超越,而且在超过前车后不要马上向回并线,要尽量给被超车留出安全距离。切忌高速强超,以防不测。
(8)转弯减速,避开积雪 冬季开车过弯时,要特别注意避开弯道内的积雪或结冰路面,无法避开时,一定要提早减挡减速,缓慢通过。车速降下来后,应采取转大弯、走缓弯的办法,尽量增大转弯半径,不要急转、猛回方向盘,更不要在转弯中制动或挂空挡,以防汽车溜滑甩尾,剐碰到其他车辆或行人。
(9)行车制动,要早要柔 冬季行车制动,突出一个“早”字和一个“柔”字,即便是在无冰雪的路面上行驶。在冰雪路面上,尽量不踩制动踏板,而要运用减挡的方式让发动机制动,必要时还可运用驻车制动。需要注意的是,上路前和停车休息后再上路时,一定要试着踩几脚制动踏板,以免结冰导致制动失效。
(10)平地停车,避开坑洼 在冰雪路面行车,途中应尽量少停车,特别是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更要注意,以防撞车、溜滑和冻结。如果需要停车,应提前换入低速挡,选择好安全地点,减速、靠边、慢拉驻车制动杆停车。冬季停车要注意选择地点,尽量避开坑洼、潮湿处和坡地,以免积水成冰冻住车轮,或起步困难。停车时,也要避开有枯草落叶处,装有三元催化装置的车辆更要注意,以防高温的三元催化器外壳将枯草引燃。
5. 风天安全行车的10大经验
风沙天气,驾驶人视线受到影响,周围环境、行人、非机动车随时都有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因此,风沙天气,谨慎驾驶就显得尤为重要。
(1)路遇大风,检查装载 开车时,如果遇到大风,首先应把车停在避风的地方,认真、细心地检查车上装载的物品是否牢靠。如果运载的是焦炭、原煤或其他容易被风吹落的物资,应及时加盖篷布,系牢篷绳,以防被大风吹走或散落,更要防止车上物品掉下砸伤行人;如果运输的是体积较大、重量较轻的物品时,要重新捆绑结实;如果装载的物品过高时,应避开风头后再行驶,以防突然袭来的横风把车吹翻。
(2)紧闭门窗,谨慎驾驶 大风中行驶,应尽量关严车窗,以防沙尘飞进驾驶室,影响驾驶人的呼吸和观察。大风天气时,道路情况也比较复杂。吹起的石块、瞬间的沙尘暴、路面遗留的物体等,都会影响车辆的正常通行。因此,驾驶人要密切注意路面的情况,把握好方向盘,坚持中低速行驶。如果超速行驶,就会增加翻车的可能性。
(3)集中精力,注意人畜 大风对行人、骑车人、动物的影响比较明显,他(它)们可能会突然失控。在大风中,有的行人会加快脚步狂奔乱跑,有的骑车人会摇晃不定,有的动物会被吹得惊恐逃窜。遇到这些情况,驾驶人一定要提前减速,多用喇叭提醒,谨慎避让,并随时做好制动停车的准备。在经过路口或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混行的道路时,应及时减速,并提防行人、骑车人、动物等突然闯入自己的行车路线。需要注意的是,沙尘会降低视线,大风会影响喇叭效果,有的时候即使狂按喇叭也可能无济于事。
(4)顺风行驶,判断提前 车借风势,顺风车行驶起来比平时更加轻松,所以制动距离也会因此延长。在跟车行进时,要注意拉大与前车的距离,以防追尾。纯粹的顺风情况出现得不是很多,而且它的影响也相对较小,这时注意把日常驾驶中的判断过程提前,留出更大的余量,以免发生事故。
(5)逆风行驶,注意风向 逆风行车,车在同样节气门开度下会有动力不足的感觉,特别在上坡路段感觉会更为明显。为抵消风力作用,节气门就要适量加大。逆风行驶,还应注意风向突然改变或道路出现较大弯度,阻力因减小,使汽车速度猛然增大,从而失控,发生意外。
(6)路遇侧风,刚柔相济 车在高速行驶时,如果遇到侧风,阵风会使车身左右晃动,方向盘也向风头偏转一个角度,两个前轮被阵风吹得不停地摇摆,行驶方向每时每刻都在不停调整之中,驾驶人会感到车辆突然跑偏、车身摆动等现象。这时,一定要紧握方向盘,既不能抱得太死,也不能任其摆动,要“刚中有柔,柔中带刚”地保证车辆慢速直线行驶,并且缓慢制动,降低车速,减小侧风的影响。这种情况在MPV、SUV等侧面迎风面积大的车型上反应更加明显,因此这些车型的驾驶人更应格外小心。
(7)遇转弯时,及时调整 遇到转弯改变行进方向时,车身迎风的方向也在改变,在风力的不同影响下,要及时调整驾驶方式。如果车速过快时转弯,车头会不按照驾驶人的意图转弯而继续向前推去,这时只需松开加速踏板,轻踩制动踏板便会使车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如果转向角度过大,可略回一下方向盘,便可消除转向不足的现象;如果汽车甩尾,会有可能偏离轨道撞上路基,这时应向车尾甩出的方向打方向盘,前驱车可略踩加速踏板,车辆便会回到正确轨道上来。
(8)滑坡落石,注意避让 大风天气在山区公路行驶时,滑坡落石的概率相对增大。在最有可能出现落石的地段,每开一段路,都应把头探出车窗,看看山顶有没有将要坠落的石头。在行进途中,前方有滑坡或落石时应及时停车,车后有滑坡或落石时应加速通过。
(9)跟车勿紧,留意后车 在大风天气行驶时,应避免跟车过紧,尤其是避免长时间跟随在大型货车附近,因为大风容易造成大型货车,尤其是超载货车失控或上面的货物倾覆,如果距离过近,极易发生危险。风天驾驶,驾驶人一般都关闭车窗,加上风声影响,很难听见车后超车的按喇叭声,这就需要每隔一段时间用后视镜观察一下车后。如果有来车要超车,应及时避让。不过,在风沙天气开车,自己应尽量少超车,最好不超车,以确保安全。
(10)背风停车,防止坠物 风沙特别大时,应将车停靠在道路上风处,车头背向风沙,防止细微沙粒被发动机吸入气缸而加速机件磨损。为了避免出现高空坠物砸伤汽车的现象,停车时最好远离楼房或枯树,不要溜边儿。实在没有地方停车,也要尽量远离阳台和窗户。
6. 雨天安全行车的10大经验
在雨天行车,雨水会遮挡视线,雨声会影响听力,加上雨水容易让车轮打滑,以及行人和车辆的动态异常,险情会增多。根据国际驾驶安全调查显示,雨天开车的交通事故率比平常高出大约5倍,所以在雨天行车时一定要留神。
(1)慢速行驶,慎用制动 雨天开车时应降低车速,和前车保持与平日适当加长的距离。遇有情况时,不要急踩制动踏板,而应轻踩,以防车辆侧滑跑偏。中雨时,车速应控制在40千米/时为宜;小雨时,可适当提高车速;大雨时,以20千米/时的车速行驶即可。需要减速时,应以加速踏板控制车速为主,慎用制动踏板。
(2)驱除水雾,改善视线 下雨出车前,应仔细检查刮水器是否灵敏有效,确保使用时万无一失。下雨时,天空比较阴暗,雨水落在风窗玻璃上会严重影响视线,应开启刮水器,及时擦净风窗玻璃上的雨水,保持良好的视线,并根据能见度的大小开启前照灯、雾灯和位置灯。如果车内玻璃易起水雾,应打开暖气(冷天)或冷气(热天),出风口位置放在吹“风窗玻璃”挡,这样可以驱除水雾,保证视线清晰。这时候不能开自然风,否则车玻璃上的水雾会更大。
(3)转弯时候,预防侧滑 雨天需要转弯时,应提前按喇叭减速,然后再打方向盘。方向盘不宜打得太死,要利用车辆惯性缓缓通过,争取做到中途不加速、不制动。如果转弯时踩制动踏板,猛打方向盘,车辆会很容易失控。
(4)减少并线,避免超车 雨天行驶,因车辆方向盘比平日要轻要活,不易控制,所以应尽量在规定车道内行驶,减少来回并线。在较窄路面上应避免超车,以防汽车打滑驶出路面。如果需要超车,必须在视线清晰、路面宽阔、平坦无积水的条件下进行。否则,以跟行为宜。
(5)路遇行人,提前减速 雨天开车遇到行人或骑车人时,应提前放慢速度,并按喇叭提示,尽量给他们留出便于通行的路面。遇到横穿公路的情况时,不要与他们抢道。在与行人交会时,要文明行车,防止甩出的脏泥或污水溅到他们身上。
(6)雨天会车,拉大间距 雨天会车,来车往往因躲避积水而突然改变行驶路线,将车驶向路中,所以每次遇到会车时,都要提前用加速踏板控速的方法,将车位调整到较为宽阔的路段进行交会。交会时的横向距离应尽量拉大,防止溅起的水花泼向对方,或因制动侧滑发生侧剐事故。
(7)积水路面,探明深浅 遇到路面有低洼积水时,最好探明积水深浅,水深就绕路行驶,水浅就尽量放慢车速,谨慎前行,不要激起太大水花,防止点火系统被淹。对于比较容易判断的大水洼,不要加速通过,以免因雨水溅起而影响行车视线,造成危险。谨慎的办法,就是沿着前车压下的轮迹通过;无轮迹可依时,应停车观察,选择积水较浅处通过。
(8)雨夜行车,善用灯光 雨夜行车,视线会更加模糊不清,应将远光灯改用近光灯,多使用示宽灯、雾灯,并注意公路上的标线或路缘砖,沿标线行驶。在雨夜行车,一定要根据路面在灯光下的颜色判断路面和水面,避免发生事故。
(9)暴风雨时,防止雷击 雨天行车,遇到暴风雨时,可找个停车场或安全的地方停车等待,等天气好转时再上路。停车时,记着将天线收起,不要停在树下,以防雷击。如果雨天在山区公路行驶时,还应时刻注意山体滑坡;如果雨天在山区的谷地行车,遇洪水沿路面冲下时,应迅速将车开上附近的小丘或山梁上进行躲避,等洪水过后再行驶;如果雨天在沿河堤的路上行驶,不要太靠近边缘,应尽量靠近公路里侧小心行驶,以防因河堤土方疏松而发生塌陷。
(10)雨过之后,恢复制动 雨过之后,路面仍然很滑,不可掉以轻心,仍应谨慎驾驶。由于制动片内留有水分,这时制动硬,效果差,一定要选择宽阔路面,适当地连续轻踏制动踏板,使水分尽快排干,恢复制动效能。
7. 雾天安全行车的10大经验
迷雾天气,能见度大大降低,雾霭弥漫,驾驶人视野模糊,看不清车辆和周围的情况,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因此,雾天行车,应做到“小雾之中多留神,大雾当中莫强行”。
(1)雾天出车,勤检车辆 出车前,应多留意天气预报,及时掌握天气情况,尽量避免在大雾天出行。如果非出行不可的话,要特别注意检查车辆,尤其是检查灯光装置。
(2)来车亮灯,做好准备 开车时,如果发现对面来车亮着前照灯驶来,就应做出前方可能有雾的思想准备。有的驾驶人对不同雾的特点认识不够,雾刚生成时,浓度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增加,于是就想在大雾生成前赶到目的地,所以盲目开快车,这是十分危险的。
(3)起雾路段,开灯提示 驶入起雾路段,应打开雾灯、位置灯、示宽灯和近光灯,但不要使用远光灯。开灯的目的,不是为了看清道路,而是为了照亮自己,让别人看到你的存在,同时将左侧车窗玻璃落下2/3,减速慢行。雾天行车时,可依靠路面的白色车道标线和前车的红色尾灯来引导视线。如果发现后车距离太近,可轻踩几下制动踏板,用制动灯提醒后车保持车距。
(4)勤按喇叭,警示他人 行进中,注意观察前后两方的来车,并多用喇叭警示行人和车辆。如果听到对方车辆鸣喇叭时,无论你看没看到对方车辆,都要立刻按喇叭回应,告诉对方你的行车位置。
(5)注意前后,谨慎超车 在大雾天,尽量不要超越正在行驶的车辆。如果非超不可时,一定要在前车让超、前方可视距离足以满足超车时再迅速超越。如果发现前车靠右边行驶时,不可盲目绕行,要考虑到此车是否在避让对面来车。如果超越路边停放的车辆时,要在确认其没有起步的意图,并且对面确无来车后,适时按喇叭,从左侧低速绕过。
(6)雾中会车,善用灯光 雾中会车时,应开启前照灯,用远近光灯互换的方法提示对方,并尽量选择宽阔平坦的路段和地点。注意关闭雾灯,以免给对方造成眩目。
(7)视线不良,控制车速 如果已经感觉到大雾影响了视线,就得控制车速。当能见度小于500米大于200米时,车速不得超过80千米/时;能见度小于200米大于100米时,车速不得超过60千米/时;能见度小于100米大于50米时,车速不得超过40千米/时;能见度在30米以内时,车速应控制在20千米/时以下;一般视距10米左右时,车速控制在5千米/时以下。如果雾很大,能见度极低时,就应把车开到路边安全地带停下,并打开雾灯、位置灯和示宽灯,直到雾散或能见度改善后再继续行车。
(8)改善视线,巧妙除雾 雾较大时,可间歇使用刮水器,把风窗玻璃上因雾气凝成的小水珠刮干净,以改善视线。如果想用手擦去风窗玻璃上的雾气,请停车后擦拭,不要边开车边擦。
(9)保持车距,巧妙跟行 雾天跟行较为省力,但跟行车距要保持适中,跟行距离太远便失去了跟行的意义,跟行距离太近又容易发生追尾。跟行时,应关闭前照灯,以防前车驾驶人眩目。当前车有与自己换位的意图时,自己应主动引领,这样互相引领的效果最好。
(10)非停不可,下车远离 雾中行驶,需要停车排除故障时,可选择路侧的饭店、旅馆和加油站停车,不要将车停在公路上。如果在高速公路上行车时,可将车开入应急车道、生活服务区等场所进行停泊。
8. 雪天安全行车的10大经验
由于降雪,尤其是雨夹雪后气温较低,从夜晚到清晨,地面容易形成“地穿甲”,即在路面上结上一层薄冰,车辆压上后极易打滑,经常会出现后溜、侧滑、跑偏等现象。因此,在雪天和冰雪路面上行车时,一定要格外注意安全。
(1)出车之前,加强检查 出车前加强对汽车的检查,保证车况良好,特别是转向系统、制动系统应有效、可靠。轮胎气压应取规定值的下限,左右轮胎气压保持一致。如果轮胎花纹磨损,应及时更换。此外,还应携带必要的防滑和取暖用品。为了提高雪路与胎面的摩擦系数,可给轮胎安装防滑链。安装防滑链时宜紧不宜松,太松不仅起不到防滑效果,而且还会给行驶带来不便。
(2)雪地反光,佩带墨镜 雪地反光眩目,驾驶人应佩戴合适的有色防护眼镜,并注意适时休息。在雪花纷飞时,应降低车速,并使用刮水器改善视线。
(3)慢字当头,严控车速 在雪中行车,应根据地势和行道树、标志、电线杆等进行判断,严格控制车速,沿路中心或积雪较浅的地方慢慢行进。在二级公路上行驶,最高车速不宜超过40千米/时;在一级专用公路或高速公路上行驶,最高车速不超过60千米/时;遇有超车或会车时,车速还要酌情减慢;在一些如弯道或桥梁等特殊路段上行驶,车速不宜超过20千米/时;在繁华街道或窄巷行驶,保持怠速蠕行即可,遇见情况可立即停车。
(4)低挡匀速,谨慎行驶 在雪地行车,应选择一个较低的挡位,稳住加速踏板,匀速前进。在调整车速时,加速要轻要缓,使驱动力小于路面的附着力,防止轮胎打滑和侧滑现象的发生。
(5)弯前减挡,提前降速 在直线行驶中,将速度降低到适合转弯的车速,并随之减到合适的挡位,然后再转弯,这是雪中安全驾驶的重要技术。很多人习惯在转弯过程中轻带制动减速,并在弯中减挡,这是雪中驾驶的大忌。因为,转弯时车的重心在弯角外侧,制动容易造成车辆侧滑,而弯中减挡时只能用单手扶方向盘,这对处理意外情况非常不利。
(6)雪地起步,切勿过猛 雪地起步时,如果轮胎已被冻结于地面,应先用十字镐挖开轮胎周围的冰雪、泥土后再启动。起步时离合器可半联动,以免驱动轮滑转。如果发生打滑,应铲除轮下的冰雪,并撒些干沙、煤渣、柴草等物,或用铁镐将路面刨成“X”或“Y”形槽,以提高附着性。在已经被压实的雪地或冰面上起步,如果出现打滑,要用2挡起步。
(7)雪路行车,避免超车 积雪路行驶阻力大,道路不易辨别,尽量不要超车。如果非超不可,一定要选择宽敞、平坦、冰雪较少的路段。跟车前进时,应增大车距。会车时,选择平坦宽阔的安全地段,并保持两车旁边有足够的侧向安全距离。如果积雪较深,无法看清路面,应下车试探路况后再会车。停车时,应提早换入低速挡,降低车速,缓慢使用制动,以免发生侧滑。
(8)雪路行车,禁急制动 雪路行车,禁止采取紧急制动。如果需要使用制动停车,也要先用发动机制动将车速降下来,再轻踩制动踏板。
(9)突遇雨雪,减速慢行 开车途中突遇雨雪,必须减速慢行(城区在30千米/时以下),并打开雾灯或近光灯,尽量跟着前车留下的车辙走。如果车辙沟已经冰冻,应选择错开车辙一个轮位慢速行驶。
(10)保证安全,不忘他人 在雪后的寒冬里开车,需要密切关注路况,时刻观察前方道路有无冰冻,不要随意越过前方似积水亮光的路面,那可能就是冰面。在结冰路面,附着力大为减小,容易发生空转和横滑,通过前要做好防滑准备,最好装上防滑链或在冰上撒层沙子,增大附着力,保证安全。在雪天行驶,除了保证自己的安全外,还要充分顾及他人,尤其是骑车人、行人可能会突然因路滑而不慎摔倒,因冰雪作用常常会滑出很远。因此,开车通过路口和人行横道时,要与行人、非机动车保持安全距离,不要争道抢行。
9. 白天安全行车的10大经验
对驾驶人来说,一天内有三个危险时段:黎明时分,是驾驶人觉醒度最低的时段;中午时分,是驾驶人白昼知觉处于低潮的时段;黄昏时分,是驾驶人容易出现视觉障碍的时段。
(1)午夜过后,注意休息 夜间尤其是午夜后,道路上的交通流量小,车辆相互的干扰也相对较少,驾驶人一般比较容易高速行车,但越是这样就越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夜间高速行车特别是午夜以后,由于不能见到道路两旁的景观,这对驾驶人兴奋性刺激小,因此最易产生驾驶疲劳。这时,可用改变远近灯光的办法,一方面提醒其他车辆的注意;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减轻视觉疲劳。如果太疲劳了,应停车休息,不要再强打精神赶夜路。
(2)早起赶路,小心谨慎 为了预防黎明事故,最好的办法就是午夜后任务再急也要安排休息,不熬夜开车,不疲劳驾驶。黎明时分,是驾驶人觉醒度最低的时段,也是道路交通事故的多发时段。因此,早起赶路时,一定要小心谨慎,注意观察前后来车的行驶状态。如果有占道行驶或“蛇行”情况,便可怀疑来车驾驶人是在半梦半醒的状态下开车,应尽早将车停在路边让行,并用前照灯闪烁和长按喇叭的方法提醒对方注意。
(3)路遇行人,注意走向 无论是行人还是骑车人,早起的人一般都刚刚起床,精神不太好,有的甚至还处在迷迷瞪瞪的“梦游”状态,他们可能会横穿马路或在公路上随意行走。这时,就要密切注意他们的行走动向,并采取灯光和喇叭并用的方法提醒对方注意。在经过他们时,一定要给足信号,等他们行走正常、稳定时再谨慎通过。
(4)通村过镇,提前预示 通过村镇街道时,要防止自行车、摩托车、农用车从小巷里突然驶出,可多变换远近光灯。通过小巷时,可用喇叭提前预示。
(5)黎明时分,保持中速 黎明时分,两种光线交接,会对驾驶人的视觉造成很大影响。因此,黎明行车速度不宜太快,保持中速行驶即可。据调查,高速公路上的大型载重汽车的翻车事故,以及在直线区间几十辆汽车的连撞等交通事故,大多发生在黎明时分。毫无疑问,这同驾驶人彻夜工作和晚睡早起造成的睡眠不足大有关系。
(6)中午行车,短暂休息 12:00~15:00时是驾驶人白昼知觉处于低潮的时段,这时开车往往精神不振,容易出现迷糊,对安全行车十分不利。如果任务不急或时间宽松,驾驶人不妨寻找一处比较安全的地方作短暂休息,喝点水补充补充,顺便对车辆检查检查,也可趴在方向盘上打个小盹,略微休息休息。如果必须要在夏日午后行车,车速不宜太快,行车时间不宜过长,以防胎温、胎压增高引发爆胎事故。中午行车时,车内休息的人员最好不要后仰睡觉,这样不仅容易勾出驾驶人的睡意,而且在车辆遇到险情紧急制动时,自己也会因为失去防范意识而发生车内撞伤事故。
(7)车里午休,注意安全 在车内午休时,一定要保持车内空气流通。很多驾驶人喜欢在开着空调的车内休息,在密闭条件下,车内的空气通过空调进行内部循环,得不到更新,车内的一氧化碳浓度会越来越高,同时车内人员呼出的是二氧化碳,车内氧气也会急剧减少,会容易导致人窒息,严重者可导致猝死。如果心血管系统或者呼吸系统不太健康的人,就更应警觉。
(8)黄昏时分,适宜休息 黄昏时天黑得较快,而驾驶人眼睛的暗适应视力尚未充分形成,视距缩短,视力变差,即使打开车灯,也不能明显改善视力,一些色彩或亮度较弱的物体容易被漏看。因此,要提高警惕,根据黄昏时道路交通的特点,集中精力,仔细观察,并做好随时应付紧急情况、随时制动的准备。如果是长途行车,可选择在黄昏时分进行休息,解决一下自己的吃喝拉撒,使暗视力形成至稳定水平,等夜幕完全降临后再开车赶路。
(9)早开“小灯”,迟开“大灯” 进入黄昏阶段,可适当提前开示宽灯,以增强过往车辆对自车的注意。相反的是,打开前照灯的时间却宜适当推后,因为过早打开前照灯不仅起不到有助于观察的作用,而且还会使对面来车驾驶人感觉刺眼而影响视力。在黄昏时段开车,一定要克服急躁心理,严格限制车速,加大跟车距离,尽量避免超车,特别是在通过路口、集镇、街道以及视线盲区时,更应注意减速、按喇叭,并提防穿浅灰色衣服或赤膊等不易看清的行人突然横穿公路。
(10)路侧有路,谨慎通过 每当日落黄昏时,路上行人、骑车人匆匆往回赶,驾驶人也不免归心似箭,不由地加快了行车速度。黄昏时,驶入小路的车辆和行人比较多,而且大多数行进的速度较快。开车通过路侧有通往乡间的小路时,驾驶人要提前放慢速度,并用前照灯闪烁、按喇叭声光并使的方法加以提示。如果提示没有效果,就要立即做好制动停车准备,等争速抢道的其他车辆或行人率先通过后,自己再行通过。
10. 夜间安全行车的10大经验
夜间光线不好,危险性大,对驾驶人来说,晚上因为光线问题,有一些盲区,会给驾驶带来一些困难,因此掌握在夜晚行驶的技巧就显得尤为重要。
(1)欲赶夜路,做好准备 打算夜晚行车,驾驶人必须有充足睡眠,休息好,以保证夜间驾驶精力充沛。夜行车辆,必须对灯光设备预先进行严格检查和保养,保持性能良好。出发前,还须带上备用灯泡、应急灯、故障车警示标志牌以及其他必备和常用工具,以供抛锚时应急使用。
(2)夜间行车,保持中速 夜间因为驾驶人掌握的信息量有限,加上反应的速度比白天慢,行车时应集中注意力观察道路、地形及障碍物,不宜高速行驶,保持中速行驶即可。特别在通过村镇、窄路、弯道、交叉路口等复杂地段时,由于灯光照射范围有限,视线不良,行人、自行车、拖拉机、摩托车等随时都有横穿道路的危险,因此一定要减速行驶,随时做好处理突发情况的准备。
(3)远近光灯,及时转换 夜路通过视觉盲区时,一定要用转换远近光灯的方法做1~2次闪烁,以提醒盲区内行进的人、车做好避让准备。夜路前方如遇骑车人、行人较多时,一要减速慢行,二要增加远近光灯转换的次数,这样会将骑车人、行人看得更为清楚。
(4)夜间会车,两个提前 夜间会车应保证两个提前,即提前减速,提前变换近光灯。如果来车仍坚持远光照射,应主动靠右避让,一不与来车抢道,二不与来车用远光灯互相照射。等来车平稳通过后,自己再加速赶路。会车时,要注意右侧行人和非机动车。
(5)夜间驾驶,最好不超 夜晚驾驶最好不要超车。非超车不可时,一定要选择道路平坦、视线开阔的路段实施超越。超越时,一定要在确认前方没有来车、被超车前方确无障碍的条件下才可进行。夜晚超车时,利用远近光灯交替转换的方法警示前车,前车更容易感知被超时两车之间的实际距离,但转换次数最多不要超过2次。
(6)视觉误差,及时修正 夜间开灯行驶,驾驶人经常会感觉到对对面来车的距离估计误差较大。造成这种视觉误差的原因主要是夜幕屏蔽,对来车的位置和速度判断除了灯光就再无参考。因此,夜路行车,一定要放慢速度,选择跟进比较安全;尽量避免超车,非超车不可时,一定要注意夜路视觉误差这个问题,超车时就要多观察和多留意;超车又见对面来车时,要有意拉大与来车的距离,以弥补因视觉误差缩短了的那段距离。
(7)“独眼”车辆,不得不防 夜间行车时,要特别留意前方车辆灯光的异常情况。有时会遇到对方来车是“独眼龙”,容易导致对来车横向距离的判断失误;有时前方顺行车辆只有一个尾灯,有的车辆甚至尾部没有亮光,制动灯、尾灯全没有,这很容易造成追尾。另外,也常会遇到停靠的车辆、意外障碍物以及不易被观察到的行人或自行车等,因此在行车时要集中注意力,时刻观察前方道路情况,谨慎行驶,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
(8)临时停车,驶离公路 夜晚较长时间停车,最好将车驶离公路;短时间停车时,应开启危险警告灯、示宽灯和后位灯;夜间车辆抛锚被迫停车时,除了要在车辆后约150米处置放故障标志外,还须打开危险警告灯、示宽灯提醒过往车辆注意。
(9)夜间掉头,选好路口 夜间在公路掉头,最好选择十字路口、环行路口或丁字路口,取顺向的方法进行。为安全起见,最好有人在车下指挥。前行时可多占路面,倒车时要留有余地。遇有来车,应先让其通过。夜间遇有情况时,尽量不要倒车,非倒不可时一定要下车实地考察,确无危险时按提前选好的线路慢慢进行倒车。
(10)累了休息,留意异味 夜间行车,应使驾驶室适当通风,以防行车中出现睡意。夜间特别是午夜以后行车,驾驶人最容易疲劳瞌睡,可用改变远近灯光的办法,一方面提醒其他车辆的注意;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减轻视觉疲劳。太疲劳时,应立即选择一处安全可靠的路段或地点稍作休息,不要强行赶夜路,等精神恢复后再继续开车行驶。在夜间行车时,要对车辆本身的异常情况特别留意,如汽油味、机油味、橡胶味及其他各种特殊气味,因为这些往往是油液泄漏及电器设备损坏等故障的表现,一旦发现要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