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软实力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背景篇

第一章 制造强国,不仅仅是硬实力

在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和新技术革命正在孕育突破的历史交汇节点上,我国发布《中国制造2025》,提出推动我国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对顺应新常态,实现制造业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应对新技术革命中实现高端化跨越发展的战略需要。综观世界制造强国,不仅在产业规模、技术装备、资源结构等硬实力方面遥遥领先,而且在创新能力、品牌影响力、制造业国际声誉等软实力方面独领风骚。当前,我国在推动制造强国建设的过程中,既具备产业基础较为雄厚、国际影响力逐步提升等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产业层次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中国制造声誉不佳等挑战。软实力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凸显,成为提升产业竞争力、推动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跨越的重要推动力量。

第一节 新常态下的制造强国战略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作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科学判断,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开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实践,加快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工业是转型升级的主战场,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源泉,工业领域率先转型能够有力筑牢经济发展基点,推动经济的整体转型。

一、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新要求

从改革开放到2008年年底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前,我国分别于1979—1981年、1989—1990年、1998—1999年经历了三次短暂的经济增速回落。虽然经济增速在这三个时期均低于8%,但都属于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周期性短期波动,在持续2~3年后再次回归高速增长。2008年年底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在经历较大跌幅后艰难复苏,尽管我国采取了积极的经济政策,但经济增速仍从2010年开始持续走低,尤其是从2012年开始下降到8%以下,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强,经济增速换挡已经成为中长期趋势,中国经济正式进入“新常态”发展阶段,如图1-1所示。

图1-1 1978—2015年中国GDP及其增速(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及中国统计数据库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已发生较大变化,支撑我国产业长期快速发展的部分传统优势逐步减弱,而新的竞争优势尚未建立。第一,劳动力成本、原材料和能源价格、土地价格等要素成本逐步上升,支撑我国多年以来高速发展的低成本优势快速削弱。以劳动力成本为例,2003—2016年,我国的薪酬增长远远超过生产效率的增长,依据生产力调整过的单位劳动力成本已经只比美国低4%数据来源:Oxford Economics,The Conference Board,UNIDO。。而国内能源、土地等要素价格更是快速上涨,2001—2016年全国地价增长率均保持在较高水平,具体如图1-2所示。第二,技术进步的成本显著提高。我国的制造业产值已占据全球顶端,在很多技术上也处于世界前沿水平。这种情况下,需要自己开创更前沿、更具颠覆性的技术。可以说,我国以往的学习跟随型技术进步的空间越来越小,技术“后发优势”日益减弱,对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第三,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居民消费水平逐步提高,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正处在由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消费、由物质型消费向服务型消费升级的重要时期。但是我国的消费产品供给结构失衡,高质量、高性能产品国内供应严重不足,导致居民跨境消费的总体规模逐步增大。

图1-2 2001—2016年全国各类用地地价增长率(%)

数据来源:中国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网

专栏1-1 我国居民跨境消费高速增长

我国居民正通过导游代购、互联网代购、朋友代购等途径将“跨境消费”转变为长期消费行为,且存在群体效仿趋势。比达咨询(Big Data-Research)数据显示,从2008年开始,我国海淘市场呈现高速增长势头。2008—2011年,市场处于启蒙阶段,因基数小,市场规模呈现翻倍增长。从2012年开始,市场开始稳步高速增长,2012—2014年的市场规模分别为483亿元、767亿元、150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82.8%、58.8%和95.6%。2015年年底,我国海淘市场规模达到2400亿元,同比增长速度为60%。海关总署和中国电商研究中心预计,到2018年海淘市场规模将达到万亿级别。

境外消费的这部分人群可以说是我国消费的中流砥柱,他们大多为中产阶级,愿意为一个好的性能、好的服务付出高价。他们相信口碑,相信具有和自己相类似的财富和消费习惯、价值观的人的推荐。而这部分人群对大众消费具有极强的引导作用。近一两年来,我国居民海外“扫货”对象已然发生明显变化,从之前的“品牌消费”到如今的“品质消费”。商品类型从以前的高端奢侈品类产品,如箱、包、表、珠宝、高档化妆品等,到时尚消费品类产品,如电子产品、化妆品、户外运动等,到如今的生活必需品类产品,如刀具、锅铲、奶粉、药品、洗衣粉、厨房清洁纸巾、食物保鲜盒、儿童玩具等。

资料来源:课题组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从世界各经济体的发展历程来看,大多数中等收入国家都经历过增速放缓阶段,这是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其中,部分国家成功跨越从而迈入发达国家行列,也有部分国家未能成功转型,陷入“中等收入陷阱”。1960年被世界银行列为中等收入国家的101个经济体中,只有13个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这13个国家中人口超过2500万人的只有3个。新常态下发展环境的变化,要求我国在发展中必须推动“新方式”“新结构”和“新动力”,即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从传统增长动能转向新的增长动能,保障我国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在此新的经济形势下,我国在《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确立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并着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实现经济的转型升级,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二、工业引领转型,筑牢经济发展基点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工业的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能够有力奠定产业发展基础,筑牢经济发展基点。2015年,我国实现工业增加值23.65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34.3%。工业发展不仅直接推动了经济的增长,而且为农业和服务业提供物质保障、技术和装备支持。虽然“十二五”时期,我国工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开始低于服务业,但并不意味着工业的重要性下降,相反,这是由于工业的技术进步快于服务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占比较小的工业能够创造出足以支撑庞大服务业的物质财富。同时,工业也是国际竞争力的根本依托,工业品生产能力是一个国家科技水平、要素禀赋、基础设施、制度环境等各方面的综合体现,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最主要、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各国工业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2015年,中国工业制成品进出口总额占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达到72.3%,占货物进出口的比重达85.4%,是拉动投资、带动消费的重要领域。

工业是我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主战场,新常态下我国经济正处于爬坡过坎的重要关口,工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也较为突出,但推动经济转型升级难点在工业,出路也在工业。工业是科技创新的基础源泉,是创新最集中、最活跃的领域。目前,美国专利总量的90%属于制造业,德国、日本的R&D经费支出中,工业所占的比重超过90%。技术的每一次突破和创新几乎都能在工业上得到应用和展现,工业产业链上的各个企业存在着显著的关联性,一旦某个环节创新突破,就会通过产业链条传导到其上游和下游,引发关联产业的共同技术创新,从而形成技术创新的规模效应,进而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在全球劳动生产率增速下降的当前,重振制造业、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已成为各国的普遍举措,并将制造业创新作为驱动经济转型发展的核心力量,制造业的创新已经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中国际竞争的重要焦点。美国相继出台了《美国制造业促进法案》,启动“先进制造伙伴计划”,发布《加速美国先进制造业》,重塑美国制造业先进文化,推动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建设,期盼以技术创新的先发优势继续保持其全球领先地位。德国推出了《德国2020高技术战略》,确定了五大领域的关键技术和十大未来项目。英国发布了《未来制造业:一个新时代给英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法国发布了《新工业法国》,韩国发布了“制造业革新战略3.0”,日本发布了“日本机器人新战略”等。世界主要国家均将制造业的创新和崛起作为解决经济停滞不前的路径。

专栏1-2 劳动生产率增速下滑已成全球性问题

从美国、英国等发达经济体,再到巴西等新兴经济体,劳动生产率增速下降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英国《金融时报》援引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球劳动生产率增速降到了2.1%,创下了21世纪以来的最低水平;相比之下,从1999年到2006年的年平均增速为2.6%。其中发达经济体,2014年平均劳动生产率增速从前一年的0.8%下降到了0.6%。英国已经连续8年没有出现生产率改善迹象,而在过去100年里,该国维持了大约2%的年均增速。美国是主要经济体中效率最高的一个国家,但其生产率增速也从2005年开始下降。

资料来源:商务部

相比发达国家,我国工业发展的空间更为广阔。一方面,经过长期追赶发展的沉淀和积累,本轮产业变革是我国与发达国家技术差距最小的一次,可以着力抓住新工业革命的机遇,加快创新,占据制造发展高端;另一方面,我国仍拥有已有高端技术攻克的空间,即“工业1.0、2.0补课和工业3.0普及”,工业技术进步的空间较大,对于创新和社会进步的推动潜力无限。“新常态”下我国必须着力突破工业发展的瓶颈制约,肩负起支撑国民经济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重大历史使命,加快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提质增效,实现由大到强的根本转变,以“新工业”带动我国创新能力的提升和现代产业体系的建设,培育造就新的产业群和经济增长点。

三、《中国制造2025》推动制造强国建设

新常态下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尤为急迫。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和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的历史性交汇期,国务院正式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确定了一条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型之路,依托制造业的持续发力创造创新,不断加快工业化进程,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的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的转变,完成中国制造由大变强的战略任务,从而进一步巩固筑牢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基础,推动并培育形成新的增长点,打造我国经济升级版。

《中国制造2025》是“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在工业领域的具体落实,旨在以制造业的繁荣和强大,托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制造2025》明确了分三步、用三个十年左右的时间实现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第一步是力争用十年的时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是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是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中国制造2025》的内涵重在创新驱动、转型升级,进而迈向中高端。

《中国制造2025》部署了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战略任务和发展重点。提出要按照“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总体要求,着力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围绕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等九大战略任务推进制造强国建设。结合重点任务,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智能制造工程、工业强基工程、绿色制造工程、高端装备创新工程五大重点工程。同时,着眼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围绕先进制造和高端装备制造,前瞻部署了重点突破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这十大战略领域。

第二节 软硬并举,通向制造强国的必经之路

我国工业持续快速发展,总体规模大幅提升,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已经成长为名副其实的工业大国,“中国制造”已遍布世界各个角落,充分体现着当前中国制造业的规模和水平。但提到制造强国,人们往往还是会想到美国、德国、日本等传统制造强国,或者韩国这样快速发展起来的新兴制造强国。究其原因,制造强国不仅需要在规模总量方面领先世界,同时还要在工业文化、工业治理、创新引领、产品质量、品牌发展等方面享誉全球。

一、世界典型制造强国的主要发展特点

目前国内外对于制造强国的概念和内涵没有统一的描述,但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对美国、日本、德国、韩国等国的制造强国地位形成共识。通过对这些有代表性的工业发达国家进行梳理和研究,大致上可以将制造强国的内涵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规模和效益并举;二是具有较高国际分工地位;三是具有较好的发展潜力。制造强国普遍具备以下发展特点。

制造业规模在国际具有领先优势。世界制造强国如果没有一定的产业生产规模和出口规模,就不可能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从生产规模来看,2015年美国、日本、德国、韩国等制造强国制造业增加值分列世界第2~5位,体现了这些国家在制造业规模方面的实力。同时,这些国家的人均制造业增加值同样在全球排名靠前,德国、韩国、日本、美国分别位列第4、7、9、11名。从出口规模看,德国、美国、日本等世界制造强国制造业制成品出口额长期高居全球前五名,具体见表1-1。

表1-1 2015年全球制造业增加值排名前十的国家

数据来源:根据世界银行数据整理

拥有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较高知名度的品牌。从2016年《财富世界500强》来看,上榜企业数量排名前8的国家依次为美国(134)、中国(110)、日本(52)、法国(29)、德国(28)、英国(26)、韩国(15)和瑞士(15),8国上榜企业数量总和占全部500家企业数量的81.8%。从制造业企业数量来看,排名前200的企业中制造业企业占58家。按制造业企业数量排序,排名前五的国家依次为美国(16)、中国(13)、日本(8)、德国(7)、韩国(4)和法国(4)。可以看出,在全球范围内,美国、日本、德国、韩国都拥有一批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企业。从2016年《世界品牌500强》来看,美国、英国、法国、日本、德国等传统制造强国均排名靠前,特别是制造业品牌方面,日本上榜的工业品牌共27个,占日本上榜品牌的73%;德国上榜的工业品牌共12个,占德国上榜品牌的46%,具体见表1-2。

表1-2 2016年《世界品牌500强》入选数最多的10个国家

数据来源: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com)

创新能力世界一流。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先机、把握主动。例如,美国之所以能引领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潮流,与其在集成电路、PC、互联网、智慧地球等领域层出不穷的重大原始创新是分不开的。2016年全球创新指数(GII)016年8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美国康奈尔大学、英士国际商学院联合发布。显示,2016年全球创新整体指数排名前十位的国家(地区)分别是瑞士、瑞典、英国、美国、芬兰、新加坡、爱尔兰、丹麦、荷兰和德国。其中,美国、德国、英国等是典型的世界制造强国。

拥有技术先进、结构优化、附加值高的现代工业体系。例如,美国在化工、电子信息、机械设备制造、航空航天、汽车、生物医药等产业发展处于领先地位,引领全球技术和产业发展方向;德国的汽车、机械设备制造、电气设备制造、化学工业等产业闻名全球,赢得良好的产品声誉和广阔的市场空间;日本的汽车、电子信息、化学、钢铁等主导产业在品种打造和产品质量上做到极致;韩国的汽车、显示器、造船、通信设备、半导体、化学、钢铁等产业快速崛起,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影响力。

工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世界制造强国在工业发展方面,都拥有在不损耗当下资源和生态环境基础上,高质量发展产业的能力,从而实现工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和谐发展。从工业固定废物的综合利用来看,日本、德国、美国和韩国的利用率都较高,基本实现绿色生产。其中,日本的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6.11%,德国92.58%,美国87.78%,韩国82.32%。而中国的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71.21%,印度的固废综合利用率仅为65.9%。根据贝塔斯曼基金会对34个经合组织中的工业国家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的综合调研,前五名分别是瑞典、挪威、丹麦、芬兰和瑞士,德国排名第6位。

所秉承的工业精神享誉全球。制造强国在工业领域取得的成就与其国内逐步形成的工业精神息息相关。工业精神孕育了国内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和共识,凝聚了崇尚实业的产业人才,创造了产业发展源源不断的灵感,也培育了忠实的消费者。如“美国制造”的创新、“德国制造”的品质、“日本制造”的精益都已深入人心,在全球范围获得认同。

上述特征是世界制造强国的共同之处,是相关国家在全球工业市场竞争中获取竞争优势的主要基础。依托这些基础,结合自身资源和禀赋,逐步形成全球范围内较强的综合竞争力。

二、制造强国兼具强大的硬实力和软实力

制造大国主要靠规模取胜,而制造强国则要在技术、品牌、管理、创新等方面具备综合的竞争优势。根据支配的是相对有形的资产还是相对无形的资产,制造强国在制造方面的能力可分为硬实力和软实力两个方面。

生产规模、市场规模和产业结构等是硬实力的主要组成部分。雄厚的产业规模是制造强国的先决条件,反映了制造业发展的实力基础。优化的产业结构是制造强国的重要基石,反映了产业的合理结构及产业之间的密切联系。此外,硬实力还应包括对尖端技术、前沿技术的掌握能力和关键核心产品的生产能力等。众所周知,美国、德国、日本等制造强国在制造生产规模、生产能力、产业结构等方面都位居全球前列。

软实力则主要表现在产品的创新性、质量的把控性、品牌发展力、市场引领性等方面,主要基于工业文化、创新精神、制度环境、产品服务、品牌等各种软性力量。

总体来看,世界制造强国不但拥有强大的制造业发展硬实力,更在硬实力的基础上,通过长期发展和积累,在本国文化和制度影响下,形成了具有本国特色的强大软实力。同时,强大的软实力能够推动硬实力的发展和升级。美国、德国、日本等工业强国无论在产业规模、生产能力、产业结构等硬实力方面,还是在工业文化、创新精神、制度环境、产品服务、品牌等软实力方面都具有很高的水平,最终形成了当前强大的工业实力。

三、软实力是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跨越的关键因素

当今,工业硬实力强的国家并非都是制造强国,但工业软实力强的国家却基本都是制造强国。这是因为,一个国家工业硬实力达到较高水平后,如果软实力水平较低,就会对进一步提升工业硬实力形成制约,并迫使一个国家提高对软实力的重视并积极培育工业软实力。

回顾当今世界制造强国发展史,各国都经历了依靠提升软实力实现由大到强转变的历程。工业软实力在工业化初期并未引起各国足够重视,工业领域创新机制、包容的价值观和创新文化、法制环境和政策制度等方面均不健全。德国在19世纪80年代以前忽视对企业和产品的管理,缺少对制定生产管理规章制度的重视,德国产品一度被认为“便宜而拙劣”,遭到美、英等国的抵制。英国在19世纪下半叶没有抓住新技术革命的机遇,忽视了创新和改造技术装备的重要性,加之教育制度对工商业的轻视,导致其逐渐丧失工业领域的垄断地位。二战以前,日本产品曾是“质次价高”的代名词。韩国在资源贫乏又缺少专业人才的背景下,也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相应的政府政策支持,工业一度十分落后,缺失民族品牌。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提升软实力逐渐成为各国解决工业发展难题的战略选择和共同出路。德国在19世纪80年代后,通过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将规范引入产品的设计、生产制造和服务环节,打造了一系列民族品牌,逐渐塑造了“德国制造”的国际声誉。日本在二战后,不断学习吸收美国的先进质量管理经验,发展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在企业推广全面质量管理,实现了产品质量的崛起。英国利用深厚的工业积淀,更多在设计、销售、售后服务等环节提升软实力。韩国作为“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国家,建立和完善统一的审批制度,为技术和资本引进提供信息和咨询服务,大力扶持民族品牌发展,打造了现代、大宇、三星等知名公司。

各典型制造强国工业软实力的培育无不以文化为根本。地理位置、资源禀赋、历史源流塑造了不同国家的文化底蕴,而文化又成为各国工业软实力的孕育土壤。美国充分发挥“创新”这一核心文化优势,鼓励企业冒险和尝试,成为首屈一指的创新大国。德国人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气质推动其对产品的不断完善,让“德国制造”的金字招牌屹立不倒。英国独特的岛国文化、贵族精神、主流的绅士文化强调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客观上推动其工业设计的蓬勃发展。在日本政府的引导下,日本企业家结合国民的危机意识、“和魂”文化、集体主义和人本思想,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使日本制造享誉全球。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各工业大国更加注重挖掘和提升产品的文化内涵,力求以独特的文化内涵赢得市场。

以创新设计、质量品牌作为工业软实力的重要载体。美国、英国、德国等国都将提升创新设计能力作为国家创新能力建设的重要方面,推动工业设计产业发展。重视培育形成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文化和社会氛围,为提升创新能力提供保障。大力实施质量发展战略,加强质量基础建设,颁布系列提升制造业质量的法案、政策和标准。各国均注重培育知名品牌,树立国际美誉度,美国依靠产品质量的可靠性、设计的创新性,培育了苹果、IBM、思科、英特尔、甲骨文、微软等业界翘楚;德国制造已成为质量、可靠和信誉的代表,拥有奔驰、宝马、西门子、博世等大量知名品牌;韩国则采用直接投资、跨国经营等方式,扶持和壮大现代、三星、LG等民族品牌。

打造完善的产业治理体系为工业软实力提供制度保障。相关国家在知识产权保护、鼓励创新、反垄断、劳动者权益保护等方面形成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英国是最早实行知识产权保护的国家,1623年就出台了《垄断权条例》,其后又陆续出台《安娜女王法令》《专利法》等。美国1980年通过《拜杜法案》,鼓励政府、科研机构、产业界三方合作,加快研发成果的商业运用和技术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在不同发展阶段,相关国家均出台有针对性的工业发展战略与政策,鼓励和支持技术创新、培养人才,为提升工业软实力提供制度保障。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欧盟全面提出“再工业化”战略,2016年出台《工业数字化战略》。日本出台《日本新增长战略》《日本再兴战略》《制造业白皮书》等,实施“重振制造业”战略,加快制造业升级换代步伐。

以高素质人才作为提升工业软实力的关键支撑。相关国家均注重在各层次、各领域培育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专业技术过硬的人才。美国营造宽容创新失败的氛围,完善风险投资制度,激发企业家创新创业热情,培育了一批批雄心勃勃、富有革新精神的优秀企业家。德国建立了“学徒制”“工学交替”的双元制教育体系,选择职业教育的16岁学生必须当3~4年的学徒才能被企业聘用,确保制造业从业人员的专业性。在加强本国人才培养的同时,各国还大力吸收引进国外人才。美国出台了一系列海外人才吸引政策,通过开放性的移民举措及基金援助引进高科技人才,并通过丰厚的奖学金吸引优秀留学生。德国21世纪以来三次修订《移民法》,不断放宽移民政策,吸引优秀人才。

以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作为提升工业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各国都积极采取措施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重视质量品牌、安全健康、环境保护、劳工权益保护等。英国是推动企业社会责任的典型国家,早在2000年就设立大臣主管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并制定法律法规,强制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德国2009年把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提高至国家战略层面,并在2010年正式出台“国家联邦企业社会责任行动计划”,强调政府参与企业社会责任构建,推动企业践行社会责任以提升其竞争力。日本在1974年将“企业社会责任”引入法案,引导企业加强社会责任建设,同时充分发挥社会公众与媒体的监督作用。

由此可见,一个国家在产品种类、生产规模和市场规模等工业硬实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需要认清形势、抓住时机,结合本国自身的文化底蕴和文化特点,打造和提升工业文化、制度环境、创新精神、品牌等工业软实力,通过工业软实力与工业硬实力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推动该国走向工业强国之路。

第三节 提升软实力,推动我国向制造强国迈进

当前,我国制造业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为建设制造强国奠定良好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政策调整方向也为制造强国建设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但同时,我国工业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仍较为薄弱,质量品牌建设较为滞后,工业治理能力亟待提升,尚未形成社会认同度较高的工业文化。工业软实力发展相对缓慢已成为我国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制约因素,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提升工业软实力,推动我国向制造强国迈进,正当其时也势在必行。

一、制造强国发展机遇重大

(一)我国建设制造强国已具备坚实的发展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飞速发展,时至今日,已具备建设制造强国的坚实基础。2009年,我国超越日本,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5年,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达到15.5%,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世界第二位。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以来,尽管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复苏乏力,外需疲弱,但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仍然不断提升,2013年首次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位。2015年,货物进出口总额为39586亿美元,占全球进出口的比重由2012年的10.4%上升至11.9%。根据世界经济论坛的测算,我国国际竞争力近年来持续提升,2016年在140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28位。根据美国《财富》杂志的统计,2016年,我国进入世界500强企业的数量达到110家,位居全球第二位。其中,中国石油化工集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国家电网公司进入世界前10强。经过三十余年的高速发展,中国经济已成为左右全球经济格局的重要力量。2010年,我国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至今制造业产值已连续6年排名世界首位,制造业产出占世界的比重超过20%;500种主要工业品中有220多种产量位居世界第一。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建立了完备的制造业体系,在联合国工业大类目录中,我国是唯一拥有所有工业门类制造能力的国家。华为、海尔、格力、联想等一批中国制造业品牌已经扬帆出海,成为国际市场上闪光的“中国名片”。我国已是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大国,在全球制造业版图中占据重要地位。

(二)全面深化改革为制造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为制造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决定》提出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这意味着与制造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土地、人力等各项生产要素价格将得到进一步理顺,要素配置效率进一步提升,企业将面对更为开放的市场环境;政府对产业、企业的行政干预将进一步减少,企业将获得更多的经济技术决策权;阻碍市场发展、扼杀经济活力的制度藩篱将被打破,企业所面对的制度性交易成本进一步降低。“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为建设制造强国迎来新的契机。工业化和信息化同步发展,可以加速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推动我国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工业化和城镇化同步发展,可以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制造业转移,为制造业发展提供丰厚的产业工人储备和庞大的内需市场;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可以为制造业开辟新的领域,助推我国农业机械制造迈上新的台阶。

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经济发展揭开新的篇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倡导的“去产能、去杠杆”,对于我国制造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去产能,制造业供求关系和竞争格局持续改善,各子行业总负债增速明显低于其他经济部门,企业数量有所减少,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通过去杠杆,制造业企业负债水平显著下降,债务危机有所缓解,行业金融风险得到有效释放,企业投资决策已由盲目向审慎转型。此外,加大对“僵尸企业”的处置力度,使原本被占用的土地、厂房、人员、信贷等要素资源得到重新释放,为制造业的新一轮繁荣打下了坚实基础;“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理念的提出,对制造业质量品牌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为制造业提质增效升级指明了方向。

总体来说,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全面深化改革为我国制造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科学的执政理念正在加速推动我国制造业由速度规模粗放型向质量效益集约型转变。

(三)积极的开放战略提升我国工业国际影响力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实施更为积极的对外开放战略,主动顺应全球化经济治理新趋势新格局。2013年以来,我国先后设立了上海、广东、天津、福建4个自贸试验区,2016年又新增辽宁省、浙江省、河南省、湖北省、重庆市、四川省、陕西省7个自贸试验区,探索国际合作新形式,对接国际贸易投资新规则新要求,推动新一轮对外开放。2015年以来,我国全面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积极主导“第三方市场合作”倡议。

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有助于我国工业充分参与到国际竞争中,促进并提升我国工业的国际影响力。目前,以“一带一路”战略为依托,中国企业广泛参与沿途国家重点经贸产业园区建设,积极投身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事业,将中国产品、技术、标准、管理输送至中亚、西亚等广大地区,为后续的产业合作奠定坚实基础;借助中拉产能合作“3×3”新模式,中国向世界展示了性价比高的装备制造能力与集成技术,中国工业元素正在拉美国家基础设施扩建和产业升级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莫斯科—喀山高铁”项目为原点,中国高铁正式走出国门,成为中国制造闪耀国际的新名片;依托阿根廷、英国核电项目,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可,已成为参与国际核电竞争的重要力量;华为、中兴、海尔等中国制造业品牌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工业的积极转型。中国工业国际影响力稳步提升,建设制造强国恰逢其时。

二、制造强国建设面临挑战

(一)遭遇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双向挤压”

一方面,为妥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拉动国内经济增长,发达国家普遍将发展制造业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制造业重新成为全球经济竞争的制高点。以德国《工业4.0》、美国《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日本《制造业白皮书》为代表,发达国家相继出台了以重振制造业为核心的再工业化战略。目前,凭借在技术、标准、品牌等方面的领导力与话语权,德、美、日等传统制造强国已成为中国制造进军国际价值链中高端环节的阻碍。未来,随着各国再工业化战略的持续深入推进,中国制造面对的竞争门槛势必不断提高。另一方面,以越南、印度为代表的一批发展中国家也在加快对制造业的谋篇布局,力图充分发挥本国要素低成本优势,承接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从而在中低端环节发力,积极参与全球制造业分工,拓展国际市场。目前,制造业向新兴国家转移态势已初步显现。例如,微软关停诺基亚在华工厂,部分设备转移到越南河内;耐克、优衣库、三星、船井电机、富士康等知名企业纷纷在东南亚和印度开设新厂。总体来说,中国制造业面临着发达国家先进制造与发展中国家低成本竞争的“双向挤压”,竞争态势异常严峻。

(二)创新能力不足阻碍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

长期以来,我国工业发展,特别是制造业发展主要依靠要素低成本优势,通过引进技术和管理迅速形成生产力来实现规模扩张,对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的重视不够。长期的速度规模粗放型发展导致了对既有模式的路径依赖,企业研发投入力度普遍偏弱,产业长期被锁定在国际价值链中低端环节。以机械行业为例,目前本土机械工业产品基本以中低档为主,在性能、功能上与发达国家存在明显差距,部分机械工业产品甚至落后国际先进水平20~30年,如气动行业主导产品约80%属20世纪80~90年代初国际水平;齿轮行业新产品研发周期是国外同类产品的2~3倍,新产品贡献率为国外的十分之一,总体技术水平落后6~10年。大部分企业的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只有1%~2%,而国际领先企业大多在5%以上。考虑到本土企业在销售收入方面与国际领先企业存在巨大差距,双方的研发投入更不可同日而语。

当前,全球制造业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以信息物理系统为基础,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的浪潮席卷全球,机器换人的大幕悄然开启;3D打印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协同发力,大批量标准化生产遭遇严峻挑战,以小批量个性化定制为代表的全新供给模式逐步成形;生物科技、新能源技术等跨越式发展,绿色制造概念兴起,传统的能源结构与原材料结构面临重大调整;行业边界日趋模糊,传统互联网企业介入生产环节,制造业竞争格局重塑在所难免;学科交叉融合趋势不断增强,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等智能终端引领着人类生活方式的转变。面对制造业史无前例的重大调整,创新能力不足、核心关键技术受制于人严重阻碍了我国迈向制造强国的建设步伐。

(三)产业结构不合理制约我国制造业健康发展

从行业间结构看,一方面,我国传统产业产能过剩矛盾突出。钢铁、电解铝、平板玻璃、水泥等供给能力大幅超出需求,部分新兴产业也开始出现产能利用不足的现象。以钢铁行业为例,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钢铁产能近12亿吨,而全年国内钢铁市场需求量仅为7亿吨,产能利用率不足67%。产能严重过剩背后是钢铁企业的大面积亏损,2015年钢铁协会会员企业亏损达645亿元,亏损面为50.5%,企业经营十分困难。另一方面,新兴产业培育不足。智能制造、增材制造、云制造等发展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明显,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新增长点不多。

从行业内部结构看,多数行业低端供给过剩,高端供给不足,部分行业呈现出“高端产业低端化趋势”。以机器人产业为例,目前,我国涉及机器人生产的企业已超过800家,但本土机器人企业规模普遍较小,逾90%的企业年产值在1亿元以下,即便龙头企业的规模也不大,营业收入同国际领先的机器人企业存在较大差距,难以支撑产业规模化的发展目标。国产工业机器人以中低端产品为主,主要是搬运和上下料机器人,大多为三轴和四轴机器人,应用于汽车制造、焊接等高端行业领域的六轴或以上高端工业机器人市场主要被日本和欧美企业占据,国产六轴工业机器人占全国工业机器人新装机量不足10%。

(四)尚未形成良好的“中国制造”品牌效应

当前,虽然我国已是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在制造业领域涌现出了华为、海尔、联想等国际知名品牌,但中国制造的品牌效应仍难以同中国制造的庞大规模相匹配。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品牌影响力弱将持续制约我国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成为制造强国建设的瓶颈约束。2016年,我国仅有11家制造业企业入围世界品牌实验室“品牌500强”,其中,海尔、华为、联想进入“品牌100强”,但排名相对靠后,分别位居第76、81、90位。绝大多数海外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印象仍停留在“质次价低”层面,被海外消费者所熟知的中国制造业品牌屈指可数,与美国、德国、日本等制造强国存在明显差距。本土消费者对自主品牌信心不足,国外品牌在国内智能手机、汽车、家电等市场仍占据重要份额。部分企业已具备世界一流的制造能力,但多年来停滞于国外知名品牌的代工厂,满足于贴牌生产,坐视外国企业通过品牌效应攫取高额附加值。品牌培育是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需要专业的制度、专业的人才,更需要时间的积淀。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中国制造业企业仍缺乏塑造品牌的决心和耐心,推动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道路依旧漫长。

三、提升软实力,正当其时

总体来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着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双重困境、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双重挤压、低成本优势快速递减和新竞争优势尚未形成的两难局面,进入了“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面对国内外发展形势的新情况、新变化,我国制造业发展必须肩负起支撑国民经济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重大历史使命,加快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提质增效,实现由大到强的根本转变。

要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推动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提升工业软实力势在必行。首先,通过培育先进的文化为制造强国提供源泉支撑。文化是人类思想、科技、社会进步的源泉。自工业革命推动世界进入工业文明开始,发达国家在成为工业强国的过程中,均结合历史和地域特色发展出独特的工业文化,并影响着全球工业化进程与价值体系。我国在现阶段应该建立起一套包括中国特色的工业产品文化、工业精神文化、工业管理文化、工业创新文化和工业组织文化的工业文化体系,夯实工业发展根基。其次,通过增强自主创新和设计能力,打造我国工业发展的竞争优势。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先机、把握主动。而工业设计是提高工业产品附加值的重要手段,中国要摆脱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应当更加强调工业设计在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工业设计为重要手段,促进引领创新制造、创新服务、创新品牌和创新价值,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最后,要提高质量管理能力和品牌影响力。质量是产品竞争的根本,提高质量是改善产品形象的根本途径。一方面,产品质量受生产技术等硬实力影响,即生产技术、过程监控与诊断技术等,其水平直接决定着产品的性能、质量和可靠性。另一方面,质量管理和标准也是影响产品最终质量的重要因素。影响一国制造业整体国际声誉的原因往往在于产品质量出现问题,危及整个行业的整体声誉。因此,提高质量管理能力,从产品的生产质量管理、销售质量管理、服务质量管理等方面建立全面的质量管理系统,严把质量关,排除一切导致产品质量不合格的因素,对于树立我国产品形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品牌决定着不同国家在世界产业价值链所处地位,一个国家拥有的世界知名品牌越多,其价值链所处地位及主导力就越强,在全球市场竞争中就越能够占领先机。我国必须强化品牌意识,提升品牌影响力。

当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制造大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逐步提升,提升软实力正当其时。从国际发展经验来看,这个时期也是“工匠精神”复苏、创新蓬勃的关键时间点,国内的消费市场、产业和技术基础都为工业软实力发挥作用提供了充分空间,软实力对工业发展的作用逐步增强,是衡量一国工业发展内在潜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标志。我国已经处在必须依靠软实力推动硬实力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我国工业在全球价值分配中的地位、提升国家制造层次的关键阶段,软实力正在成为推动我国向制造强国跨越的重要力量。应通过涵养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强化自主领先的创新精神,增强企业创新意识,完善创新激励制度,有力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通过涵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和质量标准,引导消费者的高品质、高品位消费观念,有力推动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的转变;通过涵养诚信守法的契约精神,提升社会诚信和企业信用,提升品牌和服务意识,有力推动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