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古越族之瓯部落人的仙葬
我们现代人,真是不了解古人。是时代的变迁还是文化的转变,有可能是传统的遗忘。我们还是带着疑惑和好奇心,来揭秘瓯部落人的仙葬吧!我们先回到2700多年前,也就是萨那803年(约公元前757年—727年),从仙葬的带头人说起,仙葬的第一人是黄蛮的祖储禾里,禾里临死之前用手指着贡仙壁的山洞说了一句话“我要死了!我死了以后就把我放到哪里,我要永远看着你们和我的船”禾里死后,族人就按照禾里生前的遗愿,开始给禾里送葬。那时的瓯部落人有个规矩,儿子没结婚不能给父亲送葬、结婚后没有儿子的人也不能给父亲送葬。因为禾里的儿子都没结婚,所以不能送葬,只有族人来给禾里送葬,因为禾里是第一个仙葬的人,那时还没有对仙葬的规矩,族人就按照以前的规矩给禾里做了一个简单的棺材,按照以前的普通下葬的方式,就用吾楞给禾里送进了山洞,很简单很普通的葬礼。
八年后,到了萨那811年(约公园前749年—719年),有一天禾里的儿子冬到悬崖上采药,突然在很高的悬崖上掉了下来。按常理说,必死无疑,但是冬就没有死,不但没有死,没过多久失明的母亲,眼睛既然好了能看见东西了,族人都说是冬的父亲当上了神仙,在天上保佑了冬和冬的母亲,高兴的冬和母亲就带着家人,就去祭拜了父亲禾里。随后黄蛮的祖储唐去世了,族人都说“禾里葬在贡仙壁上当上了神仙,还保佑了家人,就把唐也葬在那里吧!”族人像葬禾里是的那么简单,就把唐也葬在了那里。那时的瓯部落人就把这种葬礼说成了“仙日”(仙葬),没过多久,唐那两个聪明的儿子,既然发明了“达鹿”(独轮车),达鹿的发明给族人带来了很多方便,也是为族人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就按照祖规,一个当上了祖储,一个受到了最高的荣誉。族人都说“唐肯定也当上神仙,也保佑了他的家人!”就这两个前例,瓯部落人就认为葬在贡仙壁上的人,都能当神仙保护家人。从那以后,瓯部落人就开始信奉仙日,原有的下葬规矩不变,对仙葬又加了几条规矩,分别有:仙葬必须由族里的老人和祖储的同义才能仙日、生前住什么样房子死后作什么样的棺椁、不可霸占贡仙壁山洞、不能动别人家的棺椁、送葬时有儿子的族人必须掺加送葬、送葬随葬不能有铁(铁对瓯部落人来说不吉祥)、仙日是升仙不能哭、等等……。这些规矩定完,仙日就成了瓯部落人死后的荣誉。不久壮蛮的祖储去世了,有了仙日规矩的瓯部落人,经过了老人和祖储的同义,就开始了仙日式的葬礼。首先定准那个山洞,然后开始分工:年轻善于攀爬的上山进山洞搭建吾楞、木工开始打造棺椁。家人把死去的人放在他平日睡觉的地方,用手摸着死去的人,无论是吃饭还是睡觉,必须要有一只手不能离开死人的身上。白天死的就要到第二天日出在放在进棺椁里,晚上死的就要到第二个日出在放进棺椁。把死人放进棺椁后所有族人必须低头不能看,等家人放好随葬品扣上棺椁盖绑好哄驹(带着灵魂上天的小鸟),家人里的男人就跪在棺椁旁边,女人就回到屋里,一手拿着一个竹筒、一手拿着木棍互相敲击,一直敲到棺椁被抬走离开部落后在停止敲击,族人一听见女人的敲击声,低着头的族人就可以抬起头了,这时族里最年长的四个老人就开始封棺仪式,四个老人分别站在棺椁四个角的位置,一手捧着坛子,一手摸着棺椁的角,嘴里还在叨咕着什么,然后就过来四个小孩,拿着小木棍敲击四个老人手里捧着的坛子,敲击了一会儿,有一个人手里拿着吃的给这四个小孩一人一个,小孩咬一口在给老人咬一口,然后放进坛子里,接着就有一个人拿着一个小木船过来绑在棺椁的吊绳孔上,小木船绑好后,那四个老人就离开了棺椁,把这四个坛子交给了四个年轻人的手里,然后祖储就喊了一声“曹曹咕咕啊次纳给”,瞬间族里所有的女人就敲起了竹筒,男人瞬间都围上去抬棺椁,速度很快的就把棺椁抬走了,刚出部落祖储就喊“痛”然后族人抬着棺椁就原地转了一圈,停在了那里,捧着坛子的年轻人就过去把四个坛子放在棺椁的四个角下面,族人就把棺椁慢慢的放在了四个坛子上边,族人就都散开了,棺椁里那死人的儿子就拿着一个点燃的小火把,放在棺椁的下面,然后祖储又喊了一声“曹曹咕咕啊次纳给”这些族人又很快的围上去抬走了,只要祖储喊“痛”这些族人就抬着棺椁转一圈放在坛子上,只要一喊“曹曹咕咕啊次纳给”这些族人抬起就走。走走停停很多次,有可能是风俗,也有可能是休息一下。到了河边,有三个已经准备好的船,是用长竹竿把三个船并排连接好的,上面有两个直立的梯子,每个梯子都有三根主干六个横撑,两个梯子的距离很近。族人把棺椁抬到上船,祖储就上去把绑在棺椁上的小木船拿下了,轻轻的放在水里,嘴里还念叨念叨,这时船就开始向对岸的悬崖划过去,直接划向在悬崖上悬挂的绳子。说起这个绳子,不仅仅是用来掉起棺椁的,最主要的是吊起了,我们现代人的好奇心和疑惑!还有现代人流传的神话,什么神仙用金丝吊上去的,什么悬棺漂升!这要是被瓯部落人听见了,他们不是老掉大牙,而是笑掉大牙……。
其实让瓯部落人的地下葬俗,走向了崖葬的葬俗,就是因为禾里发明了吾楞,能把很重的贵重物品吊到很高的山洞里,不会丢还不会被人抢,卖的时候还特别方便,直接就在悬崖上放下来了。其实在禾里往山洞里吊贵重物品时,禾里就感觉这个山洞里真好,他早就有想葬在这里的想法了,但是一直不敢说这个想法,因为族人还得用那山洞保存贵重物品那!所以到他要死了剩下一口气的时候才说出来,族人就按照他的遗愿给他葬在了山洞里,在加上后来的吉言巧合,人是没了但是仙葬就诞生啦!这个“吾楞”要不是失传了,至于我们现代人这么疑惑吗!就拿我们现代的“布”来说,布因为有文字记载,有纺织布的器械保留了下来,所以我们感觉没什么呀!就是古老的文化……。如果!布没有文字记载、没有器械的残留、不知道古人是怎么制作的布……!我们就会看着现代的纺织技术说“古代人不可能有这么先进的纺织设备”然后我们现代人就会谣传说“布是神仙变出来的,因为人身上没有动物的毛发,神仙可怜人会冻死,就变出了很多布给人作衣服防寒”要是无神论的解释就是“古代的女人无所事事,只能在家用手一根线一根线的编织,在拿个铁杵磨成针很合,在一针一针的刺绣上图案”。古代使用吾楞的技术,和古代使用纺织的技术,那个失传了,都是我们谈论的重点和好奇的疑问。如果!吾楞没有失传,纺织失传了!我们现在就不会讨论“悬棺”而是会讨论“衣服”。但是现在吾楞失传了!我们还是讨论吾楞吧……!吾楞那可是千变万化、用处繁多,我要是一一说起,那我的给你们讲好几天!还是回到刚才的仙葬现场吧!他们划着船直接划向了悬崖上吊下来的绳子,吊棺椁的绳子早就已经准备好了,因为人刚死,家人就和祖储来定仙日的山洞了,定好山洞后,那些善于攀爬的年轻人,就开始准备东西上山了,上山要带的东西有:绳子、一根头上带着木勾的细长竹竿(约四米长)、还有一个上山采药用的竹篓,竹篓里面装着:一个木锤、一根小绳、几个人进洞就带几个胡么(可以停在绳子上休息,起到安全作用)、还有大小不一的尖竹棍,还有食物和水,还有切碎的生肥肉,还有卡卡(拉绳生火的工具),因为他们要在里面过夜等到葬完棺椁才能下来,准备完毕就开始从悬崖的背面上山了,有爬的快的有爬的慢的,因为绳子很长很粗,就分成三份三个人扛着,因为有绳子连着,三个人就的一起爬山,不能距离太远,休息就一起休息,爬就得一起爬。这时部落里就准备吾楞,吾楞有很多种使用方式,但是用来吊棺椁,一般山洞平整的用三哈西(支撑腿)吾楞,不平整的用五哈西吾楞,在准备一根吊棺椁的大绳子,准备好后放在小船上在岸边等着,等到爬山的人到山顶后,在小船上的人就指挥山顶的人找准位置把绳子顺下来,如果位置不正,小船上的人在指挥山上的人调整位置,固定好绳子山顶留下两个人,其他人进洞,先下来一个人,悠进山洞里,进洞后把着绳子,其它人下来直接就进洞了,他们选择的这个山洞,顶部比较平整,三哈西吾楞就可以吊棺椁,然后用木锤把尖竹棍丁在一个随意的地方把绳子固定到洞口,然后小船就划向绳子,把吾楞绑在绳子上,洞里的人就把吾楞拉上来,在把绳子放下来,把吊棺椁的大绳子在拉上去。然后就先支鼎绳的哈西,就是从洞的底部支到洞的顶部的一个哈西,如果长度无法使用,就告诉山下的族人,然后就支起吾楞的较轮,较轮有两哈西,如果哈西的长度也无法使用就告诉山下的族人,沟通好后就把吾楞的哈西用绳子吊下去,小船上的族人就把哈西拿到岸上砍制长短,改好后再用绳子吊上去,在山洞里的人就开始支鼎绳的一哈西,同时其他人就支较轮的哈西,较轮是放在洞口外面的,较轮上有事先绑好的粗绳子,把较轮上的绳子固定到支鼎绳的哈西上,在把切碎的肥肉塞进较轮的缝隙里,起到润滑作用,在把吊棺椁的绳子挂在较轮上放下去,下面的人就把绳子的一头绑在船头上,一头绑在船尾上,然后就用木棍较绳子,直到船全部离开水面,然后在前后左右的在船上悠荡,其实就是在测试吾楞是否支撑稳固,然后就等待棺椁到来,棺椁到了就开始绑绳,绑好棺椁,在拿一根细的绳子绑在棺椁上,用来保持棺椁不会撞到悬崖上,然后梯子上就坐满了人,有两个梯子每个梯子上都上下坐满十个人,一共是二十人,还有几个爬绳子快的人,在旁边等着,还有一个人站在两个梯子中间,把绳子套在一个横着的木杆上,所有准备都完毕后,祖储就吆喝了一声,然后用手沾一下水,到棺椁的下面摸一下,嘴里还唠叨着,然后起身向后退了两大步,猛的一下直起腰向着天上喊了一声“宏酷”那几个在梯子旁边站着的人,顺着绳子就开始往上爬,都爬上绳子后,那些坐在梯子上的人就开始一起往下拉绳子,梯子中间站着的那个人就开始紧绳子起到安全作用,棺椁很轻松的就吊了起来,划船的人和祖储,还有把着细绳防止棺椁撞到悬崖上的两个人,他们一起唱起了,瓯部落人用来送葬的歌,棺椁很快到了山洞的位置,上面的人喊了一声,下面的人就开始慢慢的拉绳子,然后上面的人在喊一声,下面拉绳子的人就停下了,上面的人就把棺椁调整好方向,在让下面的人慢慢的放绳,上面的人就把棺椁拉进山洞里,解开绳子把绳子绑在较轮上,摆放好棺椁,然后每个在山洞里的人都会抓一把沙子扬在棺椁上,然后就开始拆掉吾楞,把所有的东西都用绳子送到下面的船上,在拿出卡卡点燃,点燃后放上毒草药防止鹰和来琢棺椁,其它人都顺着绳子下去了,就留下一个人,把绑在棺椁上的哄驹拿下来,绑在自己的身上,然后他就顺着绳子往上爬,爬到山顶找一个最高的位置站在上面,把哄驹放飞,哄驹带着死去的人就上天当神仙去了,葬礼结束了,他和在悬崖上面等待的两个人,解开绳子扔下去,他们就回去了。每个葬礼都需要两天或者三天,每一个得到仙葬的人,都需要族人付出生命的危险来给他安葬。不是每次安葬都这么顺利。在萨那842年和萨那884年就先后出现两次有记载的意外。先说说萨那842年的意外吧!黄蛮的族人和往常一样举行仙日,也经过了吊船测试,棺椁吊都接近洞口的时候,支撑力巨大的哈西,突然把洞体支出了裂缝,哈西脱落了,瞬间棺椁和吾楞都掉下去了,掉到船上,将一位祖储和一位划船的砸死了,连在一起的三只船被砸碎一个,族人都被震掉水了,上面山洞里的族人,正在看是怎么回事的时候,就有人喊“洞要塌了快上绳子”有的人上了绳子,有的人还在看裂缝,忽然一声巨响,掉下一块巨石,在绳子上的人安全无事,在洞里的人看见洞塌了,都跳进了水了,有一个人跳水时平面落水受到了巨大的撞击力,当天晚上就死了。意外的仙葬,导致三人死亡,一只船被毁一只船受伤,等人都游上岸在划着岸边的船去找棺椁时,棺椁就不见了,族人带着死者回到了黄蛮,又派出四个船去打捞棺椁,打捞了两天都没找到棺椁,族人就放弃打捞棺椁了。说棺椁已经自己升天了,不用在找了。过了三天,族人把意外死亡的人都葬上了悬崖山洞。就在这次意外以后,瓯部落人就把仙日的规矩改了,把以前规定的“送葬时有儿子的族人必须掺加送葬”改成“自愿掺加送葬”。就在这以后仙葬的很多仪式被简化了,送葬的人也少了,吊棺椁也成问题了,后来慢慢的就变成了自己家人的葬礼,只有自己的家人来完成仙葬,他们就想出了节省人力的办法,最少可以四个人完成仙葬,族人帮着把棺椁抬上船后就纷纷离去,剩下就是四个人的事了,有两个人进山洞支架好吾楞,有两个人划船、绑绳、吊棺椁时拉着棺椁防止撞到崖避。开始吊棺椁,上面的人就开始往事先绑好的大竹筐里装一些,在山洞里挖下的石头和砂石,往吊着竹筐里装,一直装到下面那两个人按不住棺椁位置,下面的两个人一松手棺椁就被装有石头和砂石的大竹筐给吊了起来,大竹筐下落,棺椁上升,棺椁到了上面大竹筐到了船上,船上的人的把大竹筐里的石头砂石往河里扔,大竹筐轻了,上面的人的能把棺椁拉进洞了,然后把大竹筐的底部竹棍打开,大竹筐里的石头砂石都掉进水里,大竹筐轻了,上面的人就解开了绳子,开始摆放棺椁,就是四个人的紧密配合,完成了仙葬。在说说萨那884年那次意外吧!这次葬的这个人都不知道怎么说起,他原本有三个儿子,但是有一次在这三个儿子上山打猎去了,就在也没回来,黄蛮和壮蛮动用了好几百人上山寻找,寻找很多天了没有一点足记,也不知道是死是活,就这样这个人就变成了无后的人,他死后族人就说他没有后人,找一个能放下一个棺椁的小山洞葬进去就行,后来族人就选中了一个山洞,一个只能放下一个棺椁的狭窄小洞。等人进去以后才发现,长度不够,但是已经定好了不能换,他们就开始挖洞,累了就要到旁边的山洞休息,因为那个山洞只能容纳一个人挖洞,这个人刚到旁边的洞里休息,就听见哗啦一声,旁边洞里的人一看,那人要掉下去了,他就用绳子荡过去救那个人,把那个人救进了小山洞里,在下面紧张的族人刚松下一口气,突然两个人不知道怎么回事又一起掉下来了,族人过去把他们两人在水里捞上来的时候,就有一个已经死了,那个还没死的人说“这个洞里的土太松,用力一踩就塌了”族人就赶快送回部落,还没走到部落里那个人就死了,族人一边给这两个人办葬礼,一边吊棺椁,这个棺椁吊放完毕,第二天,葬那两个人的时候发现,昨天葬的那个棺椁要掉下来,已经划出一半在那卡着,族人又上去把这个棺椁推了回去,后来族人就在棺椁的下面用木头给垫高拦住。在这两件事之后,仙葬就没那么神圣了。后来总是听说有战乱,还有强盗土匪来抢东西,瓯部落人就开始在次大规模的利用山洞,来储存食物、纺织好的布匹、制作好的瓷器、还有雕刻好的木制品。后来就不知道怎么回事鹰特别多,要是把鱼放在竹筏子上,招来的鹰都能把竹筏子压沉。鹰还吃瓯部落人储存在山洞里的食物,用竹篓把食物扣上,鹰竟然把竹篓给叨开吃食物,鹰的粪便把那些棺椁变成了白色,布匹等所有放在山洞里的东西上都有鹰的粪便。无奈的瓯部落人就想出了一个办法,把洞口用木板封上不让鹰进去。就是这个办法又改变了仙葬的规矩,以前规定下葬不能有铁,但是不用铁还无法打制封洞木板,没办法只能改规矩了,入洞可以用铁,自从这个规矩改完,对他们的仙葬方便了很多,就可以用铁签、铁锤、铁斧子,就能很容易的在山洞里打桩、铺垫、封木板,就可以很容易的把小孩的棺椁提高,因为小孩的棺椁必须要比大人的高,当时瓯部落人的习俗就是平时夜里睡觉,小孩要放在高处,可能是防止蛇鼠之类的伤到小孩,就是小孩夭折后也得比大人葬的高,可以带铁入洞就方便挖掘,他们就把以前放在大人棺椁上面的小孩棺椁,放在搭建好的台子上或者木桩上。就在这以后的仙葬,就变成了很普通的葬礼,也不用提前就进洞准备了,出殡的当天早上,天刚亮就开始上山就可以了,吾楞的哈西用多长就在上面截多长,也不用上下的来回吊放了,仙葬的日益简单,和规矩的变化。那些神圣、敬仰、地位的象征和瓯部落人尽孝的高尚,也就变成瓯部落人的一种习俗了,甚至连女人都可以享受仙葬了。还有很多记载有些神话的仙葬,无法破解,还有字画的残缺。就举一个可以推测的例子吧!十岁的喳贺是个男孩,他有五个姐姐妹妹,他是唯一的男孩,父亲死在了山里,手里一直紧握着留给喳贺的字牌(一种树皮上刻着名字),族人不同意仙葬,因为他生前打了一只很大的老虎,没有交给族人,违背了祖规,不能仙葬,族人说“你要是实在想仙葬的话就自己去葬,但是不能用族里的绳子”,那时的绳子是部落的没有祖储的同意,谁都不能用。喳贺的妈妈就带着五个女儿开始编绳子,十岁的喳贺就一个人上山搭建吾楞,族人做好了棺椁,喳贺的妈妈姐姐妹妹们就编好了绳子,然后喳贺的姐姐妹妹就在家敲竹筒,喳贺和他的妈妈两个人就把棺椁给抬走了,祖储不允许葬在贡仙壁上,喳贺很生气,一气之下就和妈妈两个人把父亲葬到了最高的山洞。记载上显示有半个天那么高的最高的山洞,把族里所有的绳子加在一起才能够长,族人合力才能做到,一个十岁的单梦(小孩)和母亲就给葬上去了。字画的记载显示是瓯部落人的十四个祖先抬着飞上去的。但是据我不可靠的分析是,第一:没有计算年龄的记载,有可能是十岁的单梦就是没结婚的大人,比如说:瓯部落人的十四个祖先,他们是单梦的时候就能二十三人杀死五十多个成年男人,这就证明十岁就有可能是大人了。第二:喳贺应该是身强力壮、身手敏捷,在加上母亲身体也强壮,第三:他家老虎都没交给部落,那绳子应该没交给部落,在加上喳贺的姐姐妹妹也应该是大人了,因为作风不正祖储就没给他们家人赐婚,所有都是晚婚的大人统称单梦,六个大人编了一天一宿的绳子,在加上以前的绳子,可能就够这个长度了。第四:有人在偷着帮忙。那么远的山里,那么重的棺椁,两个人不可能在那么短的时间了抬到山下。这是我个人可以推测的假设。还有更无法解释附有神话的,我在给大家说一个,大家不要去猜测,可能是记载有误,或者是我们现代文化和瓯部落文化有盲区、有误区,或者是比喻和形容的表达方式不同。在萨那909年,连续下雨好几天,河水涨了很多,族人都无法上山,无法安装吾楞,无奈的祖储就开始请祖先,一只手里拿着鱼,一只手里拿着竹竿,念了很多咒语,然后就来了两个祖先,抬棺椁就飞进山洞,摆放好棺椁就飞走了,族人全部顶着大雨给祖先磕头。就像这样神话的记载本人都简略了,只是带大家去看看瓯部落人,从诞生到灭亡之间那些事。所以大家不要疑惑,要说疑惑我比你们还疑惑,我再说一个吊吊大家的胃口,据记载明确显示:在萨那144年,瓯部落人养过一个一天可以吃掉四只鹿两只熊的虫子,身长是六个船的长度,粗是站在两面看不到人,两头长的一样,有的时候喂它不知道那面是头,给虫子一只鹿虫子给你吐出一船的鱼,虫子吐出的鱼烤熟后特别香,一天可以吐出六船鱼,有一半是活鱼,不吃人,吃鱼、吃死的动物、不吃小动物吃大的动物,养了四年,发大水时虫子就不见,一年后又回来给瓯部落人送了一次很多的鱼,怎么吃都特别香,生吃有点咸,又过了一年又来送了一次鱼,在萨那149年,来送过最后一次鱼,以后在也没来过,瓯部落人为了纪念这个虫子,每年都会在这个时间放在河边一只死鹿。好了!就说这些吧!说多了就好像逗乐是的……。我们是来看瓯部落人的葬礼,严肃点儿!我们看了那么多葬礼,还不知道安壮的棺椁,为什么那么大那?到部落里看一下他的房子不就知道了吗!安壮也不是祖储,也没有最高的荣誉,但是谁都比不了!就是房子大、房子多、儿子多十四个,个个身体强壮,还随着祖先的壮姓,族人都说“安壮的这十四个儿子,是十四个祖先派来保佑族人的”,那安壮死了他这十四个儿子还能亏待他呀?他是瓯部落人唯一一个带着铁仙葬的……。安壮临死之前说“如果不让我带着佩剑仙日,我就在天上诅咒族人断头死”没办法只能让他带走了!其实是安壮不想让他这十四个儿子争夺这把祖先留下的佩剑,因为安壮就是争夺这把祖传佩剑,才没当上祖储的也没得到瓯部落人的最高的荣誉,他不想在他身上发生的事发生在儿子身上,所以就把这个事和祖储说了,祖储就同意了安壮带铁仙葬,还答应帮他隐瞒这件事了,有一次他的儿子争夺田地和船,找祖储评理,祖储就把这事说给了他这十四个儿子,在那以后他们就在也没争过任何东西。总之瓯部落人的仙葬还是很神圣的,如果瓯部落人没有灭亡,那现在的贡仙壁上就会有密密麻麻的孔洞,密密麻麻棺椁,和密密麻麻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