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超强的定力,是你抵御诱惑的武器
有人说,没有不被诱惑的人,只有不够力度的诱惑!所以,能不能抵御诱惑是一个人有没有超强意志力的体现。人生有很多失败和灾难都是因为“忍不住”。从某种程度上说,避免诱惑就是避免失败或灾难。
真的是“就放纵这一次”吗
在面对诱惑时,你们是否产生过这样的想法:就放纵这一次,从明天开始就好好工作或者好好学习。
你发现接下来的工作任务很重,在时间上有点紧张,所以计划周末加班。但是周六时,你发现自己非常不想工作。起床的时候,只想好好再休息一下;吃完早饭后,只想玩玩游戏、看看小说,放松一下。这个时候你可能会想:“今天就先放松一下,明天再努力工作。大不了在工作日的时候不再偷懒,估计也能够完成。”于是,你在这种想法之下放弃加班,顺从了自己的欲望。
其实,很多人在遭遇诱惑的过程中都有过类似的体验。他们都想着:“反正也就这一次,以后管好自己,不再放纵自己就行。”
但事实上,人们再次面对诱惑时,依然很难拒绝,很有可能做出同样的行为反应。比如,你在周日再次面对休闲欲望时,可能会想:“工作日再好好地专心工作吧!”
因此,当你面对诱惑说出“就放纵这一次”的时候,你真的只是放纵这一次吗?你能够保证下一次面对诱惑时,能够控制自己、拒绝诱惑吗?
心理学家通过实验证明了宽度对矛盾识别的影响。而关于一致性对矛盾识别的影响,也有心理学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进行了相应的实验研究。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菲斯巴赫的观点是,当个体强调目标的追寻时,个体就会想到面对诱惑时自己行为的一致性,更倾向于采取自我控制策略。而当个体将目标和诱惑放在一起权衡考虑时,个体就倾向于考虑暂时先满足自己的欲望,再去追寻自己的目标,而不会考虑到面对所有诱惑时行为的一致性。
——
菲斯巴赫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将代表健康的胡萝卜和代表不健康的巧克力以两种方式呈现给不同的被试者,并要求被试者从两种食物中选择一种。其中一种方式是将胡萝卜和巧克力分开放在两个碗里,另一种方式是将两者放在同一个碗里。
菲斯巴赫设想,分开呈现时,个体会更加清楚地看到两种食物代表的不同健康目标,即胡萝卜代表健康,巧克力代表不健康;而同时呈现时,这种不同的健康目标就会被弱化。个体看到的将是两种食物之间的相互补充。因此,菲斯巴赫猜想,在两种食物一起呈现的条件下,个体应该会更加难以看到巧克力和健康目标之间的矛盾,更倾向于选择巧克力。
最后,菲斯巴赫在统计两种不同的呈现方式下选择胡萝卜和选择巧克力的人数时,发现选择胡萝卜的被试者人数更多。
实验结果证实了菲斯巴赫的猜想:当目标清晰时,人们更加有动力进行自我控制;而当人们将目标和诱惑放在一起权衡考虑时,他们自控的动力会有所减弱。
这个实验解释了人们在面对诱惑时的行为选择与自我控制,而在解答其他方面的自我控制问题时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思维、情绪上的自我控制。因此,这些实验所证实的观点受到了一些心理学家的批评。
所以,在自我控制的过程中,为了加强自我控制的动力,最好将自己的目标和面对的诱惑分开考虑。
假如你在执行一个身体锻炼计划。计划执行中途,你非常想偷懒,想要通过休息放松一下。比如,今天你不想去锻炼了,想在家里玩游戏。
按照菲斯巴赫的观点,这个时候,假如你考虑到锻炼身体是为了保持健康,而在家里玩游戏是让你身体朝着不健康的方向发展的行为,比如,电脑辐射对身体不好,玩电脑会耽误锻炼身体的时间等。你将会更加明确自己对健康目标的追寻,从而拒绝在家里玩游戏的诱惑,坚持自己的身体锻炼计划。
但是,假如你将在家里玩游戏与坚持身体锻炼计划放在一起考虑,认为玩游戏和锻炼身体是影响身体健康的两种活动方式。你将会难以意识到自己是在面对一个难以拒绝的诱惑,而下次、下下次面对这个诱惑的时候,你依然会难以拒绝。你可能会觉得在坚持锻炼的同时,也需要适当的休息和放松。从而,你就更容易接受在家玩游戏的选择。
因此,从这个理论来看,我们在进行自我控制时,可以将面临的某些诱惑分开来看。不要将它看作我们行为控制中的一部分,而是将它看作与我们的自我控制目标相反的另一部分。这样有利于我们坚持自我控制。
从菲斯巴赫的理论中,我们还可以得到另外一个启示:加强自己面临诱惑时行为一致性的意识,可以帮助我们加强自我控制。
很多人因为无法正确地估计自己在面对诱惑时的一致性行为,从而在面临诱惑时,更加难以控制自己抵抗住诱惑。人们在面临诱惑时,出现的“只放纵这一次”的想法,就是对自己行为一致性的估计。只不过,他们认为自己下一次能够成功地拒绝诱惑,不相信自己还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但事实上,大多数人再次面临诱惑时,依然不具备足够的抵抗力。因此,在面临诱惑时,不要低估自己行为一致性的力量。适当地认识到自己下次还会有同样的行为,有利于我们成功地抵抗诱惑。
为什么你总是禁不住诱惑
说起自我控制,大部分人都会想到诱惑。因为很多人都有过抵制诱惑的经历,而抵制诱惑的结果有成功,也有失败。这种成功和失败可以在一个人或者不同人身上得到体现。比如,你成功抵制了甜食的诱惑,但是你有可能无法抵制一双昂贵的新品鞋子的诱惑。这是在同一个人身上出现的对不同诱惑的抵制结果。
在面对同一种诱惑的时候,不同人也会出现不同的抵制结果。
康奈博士曾经是一个烟瘾很大的人,由于身体健康状况不佳,他开始戒烟,几乎每天吸掉一包香烟。但是,一开始谁也没在意。但后来,康奈博士真的把烟戒掉了。周围很多吸烟的朋友都表示很惊讶,因为他们也曾多次尝试戒烟,但总是在戒烟过程中因为受不了烟草的诱惑而导致戒烟失败。
可见,同一个人对于不同的诱惑,以及不同人对于同一种诱惑的抵抗能力是不一样的。那么,这种现象是怎样造成的呢?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可以提高自己对于某种诱惑的抵抗力呢?我们来看一项实验,这个实验的结果可以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
在延迟满足实验中,实验者让一群孩子选择是即刻吃掉眼前的一颗诱人糖果,还是等待20分钟之后吃上两颗糖果。结果,两种选择各有人选。其中,选择“即刻吃掉眼下的一颗糖果”的被试者,被称为低延迟者;而选择“在等待20分钟之后吃上两颗糖果”的被试者则被称为高延迟者。
40年后,另一批实验者为了进一步研究个体的自我控制能力,将当年参与糖果实验的孩子们重新召回实验室,进行了新一轮的实验研究。
在实验中,实验者同样需要一些引起被试者失控的因素。但是很显然,40年前使用的糖果对于成为大叔大妈的被试者已经没有作用了。所以,实验者选择了一些面孔代替糖果来刺激被试者。
具体实验过程是这样的:
实验者给被试者们随机呈现一些男性和女性的面孔,要求被试者们对这些面孔的性别进行辨别,通过按键做出选择。
实验者对所呈现的面孔图片进行了一定的处理,前后呈现的面孔图片在表情上存在巨大差异。实验的前半部分,实验者呈现给被试者们的面孔都是没有表情的。实验的后半部分,实验者呈现给被试者们的面孔都带有一定的表情,有些是积极的表情,如高兴;有些则是消极的表情,如恐惧。
实验者猜想,个体在看到一些带有表情的面孔时,会不自主地被吸引(有实验研究证实过,带有表情的面孔更具吸引力),被试者的注意力会被转移分散,这个时候,被试者们的面孔性别的辨认就会受到影响,他们的按键反应会变慢,而按键反应的准确度也会降低。
所以,在实验过程中,实验者会记录下每个被试者按键反应的准确度。除此之外,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实验者还同时使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对两组被试者大脑中跟延迟满足相关的神经系统进行了监控与观察。
最后,实验者对收集到的数据资料进行了分析。从被试者按键反应正确率的统计中,实验者发现:低延迟者与高延迟者在实验的前半部分(即出现的面孔都是没有表情的实验部分),其按键反应准确度没有差异;但是到了实验的后半部分,低延迟者比高延迟者出现了更多错误。尤其是当出现的面孔带有积极的情绪时,低延迟者的错误率更高。
对比被试者们的神经活动图,实验者发现,在实验的后半部分,当被试者们看到有吸引力、带有表情的脸孔时,高延迟者的大脑中跟抑制冲动和自我控制相关的右前额叶脑回的活动非常活跃,且其活跃程度远远高于“低延迟者”此区的活动。但是,低延迟者大脑中也有一个比高延迟者更加活跃的地方,那就是大脑中负责处理积极和奖励信号的腹侧纹状体部分。
实验者对于实验的结果后进行了分析,高延迟者和低延迟者在实验的前半部分中按键反应准确率几乎没有差别,这表示两者在面对正常刺激时,反应速度和准确度几乎没有差别,即两者的反应水平相当。但是,两者在面对带有表情的脸孔时,其按键反应却出现了差别,这说明两者在面对诱惑时的自我控制能力有所差异。而两者的神经系统成像图又反映出,在面对具有吸引力的面孔时,高延迟者的自我控制中枢非常活跃,说明高延迟者正通过意志力抵制诱惑;而低延迟者的腹侧纹状体部分很活跃,这说明低延迟者在面对诱惑的时候更加兴奋,想要奖励自己。
这个实验结果为我们之前提到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解释:一个人对不同的诱惑具有不同的抵抗力,可能是因为一个人对不同的东西有不同的敏感度;而不同的人对同一个诱惑的抵抗力不同,也是因为他们对这个东西的敏感度不一样。
一个人越是敏感的东西,在产生诱惑时候,他就越难抗拒。而从实验中高延迟者和低延迟者的区别可以看出,两者不仅在意志力上有差异,对于诱惑也有不同的敏感度。延迟能力越低的个体,即意志力能力越低的个体,其对诱惑的敏感度就越高。
从这里可以看出,一个人对诱惑的敏感度会对他在抵制诱惑时的意志力产生很大的影响。而对诱惑的敏感度,则应该从一个人的体验和平时对诱惑的意志力来判断。假如,面对一种诱惑的时候,你非常兴奋,而且对于这种兴奋感你根本就无法抵抗或者说没有想过抵抗,那基本上可以说明你在此刻对于这种诱惑非常敏感。面对这种敏感的诱惑时,你的意志力会变弱、变得难以抵抗。所以,假如你正在抵制某些诱惑,或者想要防止自己被某种诱惑干扰,但是你对这些诱惑又非常敏感,那么你最好避免这种诱惑出现在自己面前,以此来防止自己在诱惑面前失控。比如,你正在减肥,但你对美味的甜点一直没有抵抗力,为了避免自己在减肥过程中被甜点所诱惑,上下班时最好避开路上的甜点屋,并且提前跟你的好友打好招呼,让他们不要叫你一起出去买甜点。
状态不好,抵制诱惑的意志力会变弱
什么时候我们最不能抵抗诱惑呢?哈佛大学的希金斯教授结合自己的经验,将其大体分出两种情况:一是当自己意志力薄弱的时候,即意志力被大量消耗的时候,比如在忙了一整天之后;二是当自己正处于对被诱惑对象极度饥渴的时候,比如,一个有烟瘾的人,全天都没吸烟的时候。事实证明希金斯教授的观点是可信的。
希金斯教授回忆道,自己曾去伊斯兰地区工作了一年,在这一年之内他没有沾过荤腥。过年回家的时候,他母亲端出来一碗米粉肉,他一口气都吃掉了。试想,要是在随随便便都能够吃到肉的时候,希金斯教授怎么会一见着米粉肉就扑上去吃一大碗?即便再想吃,估计也能忍上一阵。所以说,当一个人本身处于对某种东西极度饥渴的状态时,他更容易被其诱惑。
诱惑是意志力研究中的一项重点内容。通过观察和研究,心理学家认为,诱惑能够消磨个体的意志力,从而影响个体的行为,个体需要意志力驾驭自我控制的行为。
在研究诱惑对个体的影响的过程中,有心理学家提出了两种相反的理论:第一种理论认为,诱惑会影响个体的认知,使个体认为“服从于诱惑才是正确的选择”。比如,戒烟者面对香烟的诱惑时,可能会想到“我要是不吸烟,就没有精神工作”,这会促使吸烟者心安理得地选择吸烟。这个理论的基本观点就是:诱惑影响了个体的认知,而这种认知会促使个体出现非理性行为。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诱惑出现时,会引发个体的自我保护机制,立即产生警惕和抵制。比如,给戒烟者一根香烟,他脑海里立即会产生“我正在戒烟”之类的想法,从而拒绝接受香烟。
在这两种观点的影响下,有心理学家提出了新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诱惑对一个人的影响与其当时所处的状态相关。对此,希金斯教授专门进行了实验加以验证。
希金斯教授选择了50个关系亲密的男学生作为实验被试者。实验中,他们被随机分成了两组:第一组被试者被希金斯教授安排去观看一部成人影片,而第二组被试者被希金斯教授安排去看一部关于时装秀的影片。
两组被试者看完实验者安排的影片之后,实验者又给他们看了一些性感女郎的图片。希金斯教授会观察被试者们看到图片的反应,并记录其目光停留在上面的时间。
一周之后,这些实验被试者再次被请回实验室,进行相同的实验。不过,在这次实验中,希金斯教授发放性感女郎照片的同时还告诉他们:这些照片上的性感女郎都是即将入学的女学生。希金斯教授的目的在于让被试者们产生一种“自己将有可能与图片上的性感女郎发生点什么”的想法,从而使实验中性感女郎的照片产生了更强大的诱惑力。
希金斯教授的设想是,观看成人影片的被试者会在一定时间内处于躁动的、内心“焦灼”的状态;相反,观看时装秀影片的被试者,其内心则处于“冷静”的状态。假如个体状态会影响到诱惑时个体的作用,那么两组被试者看到性感女郎的图片时,在反应和停留时间上将会有一定的区别。
结果,第一组被试者,即内心处于躁动状态下的被试者,在第二次实验中盯着图片看的时间果然比第一次实验中要长得多。
除了以上实验,希金斯教授还进行了另外一个类似的实验。在这个实验中,希金斯教授将被试者换成了吸烟者。同样将他们随机分成了两组。
希金斯教授要求第一组被试者在实验之前的3个小时内禁烟,而要求第二组被试者在实验开始前吸烟。实验者的目的在于,让第一组被试者处于一种吸烟欲望没有被满足的饥渴状态,而让第二组被试者处于欲望得到满足的状态。
实验开始后,实验者让两组被试者分别评估吸烟的乐趣,展示他们对香烟的依赖程度。
在间隔一段时间之后,这些被试者再次被请回实验室,进行第二次实验。第二次实验跟第一次实验的处理只有一处不同,在第二次实验中,加上了一个延迟选择。希金斯教授给被试者们一些香烟,告诉他们:假如他们等待30分钟后再吸烟,就可以得到3欧元;假如立即吸烟就拿不到钱。
实验者观看了两组被试者在面对香烟的诱惑时的反应,以及他们对香烟的评价之后发现,第一组被试者,即没有得到满足的吸烟者,对香烟的评价更高,而且更容易选择立即吸烟;而第二组被试者,即得到满足的被试者,其对香烟的评价相对较低,更容易选择等待30分钟再吸烟。
根据上述两个实验中两组被试者的不同反应,希金斯教授得出以下结论:一个人本身的状态会影响诱惑对他的作用。当一个人对诱惑处于不满足的状态时,他会很容易改变自己的认知,选择被诱惑;而当一个人处于满足的状态时,他会更加倾向于抵抗诱惑。
从实验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状态怎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诱惑对他的作用。而在不同状态下,诱惑所产生的影响也不一样。从这里我们可以获得启示:面对诱惑,我们要时刻关注并判断自己所处的状态,针对自身状态选择合适的抵抗诱惑的方法。
不同状态下,诱惑对我们的影响也不一样。当自己状态不好(对某种诱惑处于极度不满足的状态)时,诱惑会改变我们自身的认知,让我们理所当然地接受诱惑;而状态好(处于一种满足的状态)时,人们会更加坚定地抵抗诱惑。
很显然,在这两种状态下诱惑产生的影响不同,导致我们抵抗诱惑的难度变得不一样,因此,我们采取的措施也应该不一样。由此我们可以认为,在面对诱惑时,准确判断自身状态对选择合适的抵抗措施非常重要。
状态不好的时候,诱惑会改变一个人的认知。这其实是人们的一种自我调控手段,目的在于使自己内心平衡。假如一个人处于未被满足的状态,非常想要满足自己,那么在面对诱惑时,他就倾向于选择被诱惑。这时,为了达到内心的平衡,他就会改变自己的认知,为自己的行为找一个“合理”的理由,促使自己心安理得地接受诱惑。
在这种状况下,想要抵抗诱惑,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避开诱惑。这是因为你难以意识到自己认知的改变,这个时候你想要利用改变自己认知观念的方法来控制自己不受诱惑会变得非常困难。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避开诱惑,避免出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心甘情愿地被诱惑的情况。
状态良好时,也就是当一个人处于满足状态时,他对相应事物的需求就会暂时减少。如吸烟者在吸烟过后,对烟草的欲望得到满足,对烟草的需求也会暂时减少。这就导致人在这种状态下,对诱惑的抵抗力变高。
从一个人的内心平衡来讲,当他得到满足时,一方面本身需求下降,抵抗诱惑变得容易;另一方面,在认知上,他会认为需要抵抗诱惑,同时还有可能为刚刚得到的满足存在一定的“罪恶感”。因此,在这种状态下,无论是需求、认知还是情感都支持他抵抗诱惑。
所以,当你判断出自己是处于这种已满足的状态中时,你更容易顺从自己的想法,抵抗诱惑,同样还可以将自己有限的意志力分配到其他需要的地方。除此之外,你还可以体验自己在这种状态下成功抵抗诱惑之后所带来的成就感,强化抵抗诱惑的决心及行为。
在面对诱惑时,除了应该准确地判断自身所处的状态之外,还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调整自己的状态。比如,当发现自己处于不满足状态时,预先对自己进行认知调整,或者通过其他积极的形式让自己获得一定满足,从而让自己处在积极的状态下,这样才更容易抵抗诱惑,控制自己的行为。
我们拿什么抵御大诱惑
在课堂上,心理学教授、心理学家阿奇利给学生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商人来到三家店面:A店、B店和C店。商人对三个店主说:“我现在可以给你们1万元的货物,等你们把货物卖完再把货款给我。”三位店主都同意了。
一个月后,三个店主都把货物卖完,并如期把货款给了商人,并提出赊购进货的要求。这一次,商人给了他们每人2万元的货物。
第二个月过去了,A店店主消失了,他没有归还商人的货款,也没再来进货。B店和C店两店的店主则如期交了货款,并又提出赊购货物。这一次商人给了两个店主各5万元的货物。
结果,第三个月过去后,B店的店主也消失了。只有C店店主归还了货款,继续向商人赊购货物。几个月后,商人一次给了C店店主15万元的货物。这一次,C店店主也消失了。
故事讲完后,阿奇利对学生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底线,不是不受诱惑,只是诱惑的筹码还不够。”从阿奇利的这句话里可以看出,面对诱惑,谁都有可能无法抵抗;而诱惑越大,成功抵抗的可能性就越小。
可见,诱惑的大小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人抵抗诱惑或者自我控制的结果。有人说,没有不被诱惑的人,只有不够力度的诱惑!你抵抗诱惑的意志力的极限在哪里?对此,还有一个心理学的实验可以说明。
阿奇利和沃登教授做过一个与手机短信相关的延迟满足实验。
在实验中,阿奇利将被试者随机分成了两组,让他们分别回答一些不同的问题。阿奇利问第一组被试者,假如你收到一个重要的人给你发的短信,如果你立刻回复这条短信,你能得到5美元;但是如果你等上一阵子再回复,你最多可以得到100美元,你会怎么选择?这个等待的时间被限定在1~80分钟范围内。
阿奇利问第二组被试者,给你两个拿钱的选择,一个选择是现在拿钱就得5美元,另一个选择是等会儿再拿钱,最多可以得到100美元,你会怎么选择?被试者们等待的时间为1~150天。
结果,两组被试者都能够等上一段时间,选择延迟满足。但是,第一组被试者等待的时间更短。阿奇利认为,对于第一组被试者来说,有可能回复重要人物的短信也是一种奖励,所以回短信与拿到钱是双重诱惑。而被试者在面对双重诱惑时,比面对单纯的金钱诱惑时更没有抵抗力,所以等待的时间更短。
为证明这个猜想,阿奇利又进行了第二个实验。阿奇利问被试者:假知发短信的是一般朋友和亲戚,立即回复可得到5美元,等待一段时间后回复,最多可拿到100美元,你会怎么选择?等待的时间同样在1~80分钟范围内。
结果,被试者们更多地选择了延迟满足,即他们选择等待更长的时间,从而拿到更多的钱。
从实验中前后两组被试者延迟满足等待的时间差异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对于个体而言,诱惑越大就越难抵抗。实验中,当被试者们面对双重诱惑的时候,其延迟满足的能力变得更低,坚持等待的时间更短。这说明诱惑越大,一个人成功抵抗诱惑的可能性就越小。其实,我们也可以得到类似的实验结论,尤其是从前面实验被试者前后两次面对性感女郎照片时的不同表现即可看出:当面对更大诱惑时,个体的抵抗力相对变弱。从这里可以看出,诱惑越大,人们在进行抵抗的时候所需要的意志力就越大。
因此,当预料到自己即将面对巨大的诱惑时,我们要先让自己处于良好的状态——无论是意志力资源的状态,还是自己面对诱惑的满足状态。
这就像打仗一样,只不过战斗的双方变成了你的意志力和你所面对的诱惑。意志力的敌人实力越强大,你的意志力就越应该提高警惕做好准备,以最好的状态进行战斗。这样,你取得成功的概率才会更大。
那么,具体应该怎样做才能战胜这种巨大的诱惑呢?
首先,要让自己具备良好的心态。收获和付出是对等的,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你收获多少,就将付出多少。少了投机取巧之心,可以让你在面对诱惑时变得更理智,从而更成功地控制自己。
很多被巨大诱惑俘获的人,就是因为只看到了眼前的巨大利益,却没有想到获得这种利益之后自己需要付出的东西,从而被诱惑击倒。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贪小便宜的心理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可见,良好的心态对保持理智、抵抗诱惑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其次,你需要全面地了解信息。比如,这种诱惑带来的结果是好是坏?你将要付出什么?会给你带来哪些影响?信息的全面收集会帮助你理智全面地考虑整个问题,从而在面临诱惑时更好地控制自己。
收集信息的目的在于让自己做出理智的判断,因此在做这一点时需要个体保持相对客观、理智的看法。不要让自己的情绪、主观偏见影响自己的判断。
除此之外,收集信息最主要的目的是让自己对事情的结果做出更全面的判断,然后通过从事情结果到选择的逆向思维,来帮助自己抵抗诱惑。比如,一个有钱人把一沓钱放在一个穷人面前,假如这个穷人知道这个有钱人心思极坏,那么这个穷人就很容易想到这个有钱人并不是突发善心想要救济他,而是有可能让他去干些见不得人的事,并且到最后自己有可能拿不到钱,还会因为这件事受到制裁。想到这一点,穷人拒绝这笔钱的诱惑就会变得相对容易。
最后,做好之前所说的两个准备。让自己的意志力资源处于良好的状态,让自己处于满足状态。
是什么影响你的坚持
抵制诱惑常常体现在对某个原则、某个计划的坚持上。比如,谈恋爱或者结婚后坚持对另一半的忠诚;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坚持执行某个工作计划;在生活中,坚持某个饮食计划等。很多人都有过坚持的行为,但坚持的结果却不一定每次都是成功。导致人们最终失败的原因,有时候是因为坚持得太久,意志力消耗殆尽;而有时候则是因为人们中途没能抵制住诱惑。比如,一个朋友曾经给自己制订了晨起跑步计划。一开始,执行得非常好,她每天早起出去跑步,顺便在外面吃早饭。但是两周过后,这个计划流产了。她总结原因时说:“觉得每天一大早让自己克服困意起床,实在是件困难的事情,很难坚持下去。”
可见,在坚持某个原则或者计划时,人们往往需要极大的意志力来控制自己。因为,在坚持的过程中人们经常要面对各种诱惑和困难。
但是,有些人却比他人更能坚持,在学习和工作上也更有自控力。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区别?是否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改善自己执行和坚持的能力?
在研究意志力的时候,心理学家提出了一个概念叫执行控制能力。执行控制能力是一种宏观调控能力,指的是人们在执行某个计划时对自身行为的控制能力。心理学家指出,执行控制能力强的人更善于在执行计划或想法时,抵制诱惑、排除万难,坚持到最后。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RS·朗科在研究“不同执行控制能力的个体对恋情的忠诚度”的时候,研究了不同执行控制能力的个体与抗拒诱惑的关系。他的实验对上面的这个观点做出了证明。
RS·朗科找来了若干名处于稳定恋爱关系中的男性,让他们参与一个工作记忆更新的任务。工作记忆更新任务是指工作记忆系统监控输入的信息,并用与当前任务联系较大的新信息来替换与当前任务联系不大的旧信息,以修改工作记忆的内容。而工作记忆是指个体正在加工、使用的记忆信息。比如,当我在编写这个实验时,脑海中出现的关于这个实验的信息,就是工作记忆信息;当我在和朋友聊天时,脑海中出现的关于聊天的内容信息,就是当时的工作记忆信息。实验者使用这个记忆更新的任务是想要测试被试者的执行控制能力。
当这个任务进行一大半后,RS·朗科又告诉被试者,因为要准备进行下一个实验,所以需要他们到外面的一个房间里等待几分钟。而被试者们走进等待的房间里时,发现有两个美女也在“等待”。这两个美女是RS·朗科找的假被试者,美女们在RS·朗科的安排下向被试者恰到好处地表示友好。而被试者在等待过程中与美女的互动,则被RS·朗科全程录了下来。
等待过程结束后,RS·朗科让被试者们对等待室里两个美女的吸引力进行评价。RS·朗科和两个美女假被试者分别观看录制的视频,对被试者的搭讪调情程度进行评分,他们评分的结果则被作为被试者抵抗诱惑的指标。
RS·朗科对所有被试者们的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被试者们的执行控制能力越高,调情行为得到的评分就越低,即调情行为越少。
RS·朗科认为,实验并不能说明执行控制能力越高的人就越能坚持自己的计划,因为有可能是因为他们本身就对美女的诱惑不敏感,导致他们在面对诱惑时压力更小。事实究竟是怎样的,依然需要实验来验证。
在第二次实验中,被试者有单身也有非单身,RS·朗科先测量他们的执行控制能力,然后让所有被试者参加一个“交往”游戏,让他们通过电脑来认识另一个人。这个人是一个非常有魅力的异性,当然也是RS·朗科找的假被试者。在游戏中,被试者可以看到对方的照片,并通过电脑与对方聊天。
交往游戏结束后,RS·朗科让被试者们评价对方的吸引力,以及自己想在现实中认识对方的程度。
通过对执行控制能力不同的被试者的评价进行对比后发现,在单身男女中,不同执行能力的被试者之间的评价没有明显的差异,都会受到极具魅力的假被试者的吸引。但是,非单身被试者则出现了区别。实验二中,单身被试者对假被试者的评价没有区别,说明执行控制能力高的个体同样会被诱惑,即并不是执行控制能力高的个体就对诱惑有免疫力,他们和其他人一样都会被诱惑影响。但是实验一的结果说明,非单身状态的被试者们的执行控制能力越高,就越能抵抗美女的诱惑,控制自己的调情行为。这说明,相比执行控制能力低的个体,执行控制能力高的个体一旦建立起自己的原则之后,他们更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坚持自己的原则。
所以,心理学家得出了以下实验结论:执行控制能力有利于人们在执行某个计划、坚持某种原则的时候,排除来自诱惑、困难的影响,让他们坚持得更久。
实验结果充分说明,执行控制能力跟我们在执行计划或者坚持某个原则的时候能够坚持的时间密切相关。它能够帮助个体对某项计划有所坚持,并在坚持的过程中克服困难和诱惑。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坚持能力更强。其实,在实验一之前,RS·朗科还做了一项实验,以正处于稳定恋爱关系中的男女为被试者,调查他们的执行控制能力,并让他们报告坚持对另一半的忠诚有多大难度。实验结果显示,执行控制能力越高的被试者,其感受到的难度越小。
可见,无论是从主观体验还是从个人的意志努力上来说,一个人的执行控制能力越高,其对于原则和计划的坚持能力就越强。因此,人们在平时就应该适当加强对个人执行控制能力的训练,提高自己的执行控制能力。
控制能力是相通的,只要两件事情在自控的难度上相同,那么只要能够坚持一件事情的执行,就可以帮助我们去坚持完成另外一件事情。所以,我们可以先从一些比较好坚持的计划或原则开始,锻炼自己的意志力。
大家都在做,你会放弃吗
一般说来,群体成员的行为,通常具有跟从群体的倾向。比如,当有一些人说某商品好的时候,就会有很多人“跟风”前去购买;即使那个商品不怎么好,人们也会在心理上有所安慰,毕竟大家都买了,肯定差不了,上当的也不是自己一个人。
日本有位著名的企业家,名叫多川博,他因为成功地经营婴儿专用的尿布,使公司的年销售额高达70亿日元,并以20%速度递增的辉煌成绩而一跃成为世界闻名的“尿布大王”。
在创业之初,多川博创办的是一个生产销售雨衣、游泳帽、防雨斗篷、卫生带、尿布等日用橡胶制品的综合性企业。但是由于公司泛泛经营,没有特色,销量很不稳定,曾一度面临倒闭的困境。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多川博从一份人口普查表中发现,日本每年出生约250万婴儿,如果每个婴儿用两条尿布,一年就需要500万条。于是,他们决定放弃尿布以外的产品,实行尿布专业化生产。
尿布生产出来了,而且采用的新科技、新材料,质量上乘。公司花了大量的精力去宣传产品的优点,希望引起市场的轰动,但是在试卖之初,尿布基本上无人问津,生意十分冷清,几乎到了无法继续经营的地步。多川博万分焦急,经过苦思冥想,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让自己的员工假扮成客户,排成长队来购买自己的尿布,一时间,公司店面门庭若市,几排长长的队伍引起了行人的好奇:“这里在卖什么?”“什么商品这么畅销,吸引这么多人?”如此,也就营造了一种尿布旺销的热闹氛围,于是吸引了很多“从众型”的买主。随着产品不断销售,人们逐步认可了这种尿布,买尿布的人越来越多。后来,多川博公司生产的尿布还出口他国,在世界各地都畅销开来。
在众人的影响下,人们一般很难坚持自己的原则、做出理智的判断。因为在他人眼中,如果你不选择和他们保持一致的行为,那么你就是异类。于是,在“跟着大家走,准没错”的诱惑下,你也表现出了多数人的行为方式。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从众效应”。
“从众效应”是指人们经常会受到多数人的影响,跟从大众的思想或行为,也被称为“羊群效应”。人们会追随大多数人所接受的观念和行为方式,自己并不会思考事件的意义。心理学家的研究早就表明,在人们成为群体中的一员,接受群体的心理后,他们的感情、思想和行为会变得与他们单独一人时很不相同。法国著名心理学家勒庞对此有过发人深省的论述,他认为:“从成为群体的一员开始,博学之士便和白痴一起失去了观察能力。”在群体中,人们变得易冲动、易变和急躁,易受暗示和轻信,自我控制水平极低。心理学家的实验表明,从众心理是大部分个体普遍具有的心理现象,只有很少人能保持独立性、坚持自己的主见。
哈佛大学的社会心理学家罗门·本曾做过一系列有关从众效应的研究,其实验结果令所有读到它的人都沮丧不已。
1951年,罗门·本从大学中招来一批志愿者,参加一个关于视觉感知的心理实验。在实验的房间里,被试者坐在七个人一排的第六个位置。已经坐在其他位置的六个人实际上都是罗门·本的助手,是来当托儿的。实验中,被试者按照座位顺序一个接一个地回答问题。按照这样的设计安排,当真被试者每次回答问题时,前面已经有五个人做出了选择。
实验的形式也非常简单:研究员给被试者呈现两张纸,一张纸上印着一条标准线段,另外一张纸上印着三条长短不一的线段。被试者只需要从这三条线段中选择一条与标准线段一样长短的线段。问题的答案设计得非常明显,只要是智商正常、在清醒状态下的人,都不会选错。
可能你会认为这是非常简单的任务。的确,要是你一个人单独进行,很容易就能选出正确的线段,而且选择后基本不会再更改选项。可如果是前面几个人选择完后,你再进行选择,事情就会发生非常明显的变化。
假如你是这个实验的那名真被试者,当前面的五个人都选择了正确答案的时候,你自然也会选择正确答案。但如果第一个人回答错误,第二人站起来盯着卡片看了很久后,最后还是选择了错误的答案,第三人也选择同意前面两个人的答案,此时你会怎么想?还会坚持自己的选择吗?
你一定会感到非常惊讶,张大嘴巴,开始有点紧张,怀疑自己的视力,反问自己:“这是怎么回事,是我的眼睛有问题,还是他们的眼睛有问题呢?”如果第四个人、第五个人也选择了与前三个人一样的答案,轮到你回答时,你会怎么选择?
现在摆在你面前的是一个关于什么是正确性的两难问题:是相信同伴们的选择是正确的,还是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的是正确的呢?
事实上,参加实验的很多被试者都经历了这样的矛盾冲突。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被试者单独回答时,正确率是99%,而当前面几个人给出了一致性的错误答案时,只有25%的人坚持自己的观点——也就是正确的观点。绝大部分人——75%的被试者,在其他人给出了一致性的错误答案后,至少有一次会否认自己的答案,选择从众行为,也就是选择了实验助手们的错误答案。甚至有5%的人,从头到尾都跟着一错到底。
为了进一步确定群体的人数与个人的从众行为的关系,罗门·本又进一步改进了实验,他将一名被试者与多名实验者助手组成被试者小组进行测验。当只有一个被试者和一个助手一组时,无论助手选择什么答案,被试者都会坚持自己的选择。当助手增加到两个人时,被试者的错误率上升到了13.6%;当有三个助手参加实验时,被试者的错误率达到了31.8%。继续增加助手的数量,被试者的错误率没有发生明显的改变。
实验结论是,凑热闹和随波逐流是人性的弱点。试想一下,这个实验设置的问题答案如果没有那么明显的话,那么被试者的错误率会上升到多少呢?就像去外面吃饭,也许并不知道饭菜的味道怎么样,只是因为前面排队的人很多,很多人就会固执地认为味道一定很不错。如果原本想去的地方吃饭的人寥寥无几,那么你很容易被诱惑,放弃自己原来的想法。从这个实验中,罗门·本得出以下结论:一个人在一种真实的或臆想的群体压力环境下,通常会选择以多数人的行为准则为标准,进而在行为上表现出努力与之趋向一致的现象。
人们在做很多事情的时候,总喜欢跟随大众走,也就是俗话说的“随大流”。从众效应总是很神奇,只要成为群体的一员,无论意志力多么强大的人,都会受到群体的影响,难以抵挡群体的诱惑。
曼德拉夫曾经说:“盲目跟风和随大流有时对你的伤害是致命的,没有理性,没有方向。”这就是说,我们需要理性对待盲从。当自己的意见与群体的意见不一致时,我们需要清醒冷静地对待,擦亮自己的眼睛,用更加客观和全面的视野去分析当下的环境。当大家蜂拥而上的时候,请停下脚步思量一下后果;当大家都头脑发热的时候,请先停下来思考一下,然后再决定是否跟着他们一起行动。
“权威”削弱对诱惑的抵抗力
哈佛大学研究发现,有些人在一般情况下都能经得住诱惑;但是,要是只要权威人士对其施加压力,他就会轻易改变原来的坚持,常呈现出意志力薄弱、跟着“权威”走的态势。心理学称这种现象为“权威效应”,又叫“权威暗示效应”,是指一个人要是地位高、有威信、受人敬重,那他所说的话及所做的事就容易引起别人的重视,并让他们相信其正确性。
“权威效应”使人对诱惑的抵抗力变差,首先因为人们有了“安全心理”,即人们总认为权威人物往往是正确的楷模,服从他们会使自己具备安全感,增加不会出错的“保险系数”;其次是由于人们有“赞许心理”,即人们总认为权威人物的要求往往和社会规范相一致,按照权威人物的要求去做,会得到各方面的赞许和奖励。所以,在面对诱惑的时候,他们不能自控。
哈佛大学有一个心理学教师找到一个学习化学的班级,要做一个“权威效应”的心理实验,他请该班的教师向学生引荐说:这位教授是国际上知名的化学家,最近他研究出一种新的化学品,由于我与他很熟悉,今天专程请这位教授向同学们展示一下这项新的研究成果,“先睹为快”。于是,“国际上知名的化学家”拿出一个瓶子,里面装着透明的液体,他告诉同学们,他正在研究一种化学药品的感知效应,现在他展示的化学药品是一种新药,其味道可以在空中迅速传播,只有对化学药品有敏锐感知的人才能通过空气中的传播感受到它。然后,“国际上知名的化学家”打开瓶子,同学们仔细呼吸,用心体验“只有对化学药品有敏锐感知的人”才能得到的感受。接着,大家开始说出自己的感觉:有的说,这是一种与过去所有的化学药品味道完全不同的东西;有的说,教授打开瓶子后,立即就会感受到一种由前至后扑鼻而来的清香,“味道好极了”,等等。全班没有一位同学表示不同看法。待大家讨论得差不多后,“国际上知名的化学家”告诉同学们,他不是什么化学家,而是本校的一位普通的心理学教师,瓶子里装的不过是刚刚从学校自来水管里流出的自来水而已。接着,他表示他的心理学实验圆满完成,“谢谢大家的真诚合作!”
这样的实验结果是令人惊讶的,为何明明无任何气味的自来水,学生却可以闻出味道来呢?这是因为人们对权威的信任和遵从,使其对“权威”的化学家没有表示任何怀疑。
人们对权威的深信不疑和无条件遵从,会使权威形成一种强大的影响力,利用这种权威效应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改变人们的意志力,从而改变人们的行为。
在现实生活中,“权威效应”的应用很是广泛:如许多商家在做广告时,往往高薪聘请知名人物做形象代言人,或者以有影响的机构认证来突出自己的产品,以达到引诱消费者购买其产品的目的。
迈克是某医疗器械厂的销售人员。一次,他去拜访一个客户,对方是一个心思极为缜密的人,对诱惑有很强的抵制力。所以迈克在向客户做商品介绍的时候,讲解得特别详细。在回答客户的咨询时也比较有条理,同时还把客户的意见用小本子记录了下来。
但在交谈过程中,迈克发现客户对自己的产品质量还是有很大的疑虑。于是,迈克又给客户提供了一份产品的市场调查报告,使他了解自己产品的真实销售情况。对于这一点,迈克很是自信,因为本公司的产品销量确实很好,在市场上也有一定的名气,对客户也很有说服力。此外,为了让客户深信不疑,迈克还把产品的认证证书及很多权威专家的推荐拿给了客户,使对方终于消除了疑虑,很放心地购买了他的产品。毕竟有那么多权威的推荐和认可,自己也没有什么不放心的了。
在购物时,很多人会告诫自己:“不买,不买,一定不买!”但在权威效应的影响下,生活中的很多人还是经不住诱惑,喜欢购买各种名牌产品,因为它们有明星的代言,有权威机构的认证,有社会的广泛认同,可以给人们带来很大的安全感。在一定的程度上,权威代表着社会的认同,代表着绝大多数人的意见。这样,在其强大的影响力下,人们会变得很顺从,从而降低了对诱惑的抵抗力。因此,我们在抵御诱惑的过程中如果能避免权威的引导力,对提高你抵抗诱惑的意志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环境诱惑力降低你的意志力
如果说人们在群体的压力下会产生盲从的行为而降低意志力,那么,在人们的生活中还有一个难以被人觉察的诱惑因素,那就是环境。环境在无形中引诱着人们的思想、行为、情绪等。环境和欲望一样,在无形地影响着我们、支配着我们去采取某种行动。在环境氛围的影响下,人们很难抵抗外界的诱惑,常常会做出一些自己之前没有预料的行为。
在纽约,每逢节假日,各大商场的促销消息都会铺天盖地席卷而来。超低的折扣、返现活动、抽奖活动,都极具诱惑力。无论你是否具有很强的克制力,在这样的环境下,都会无法抵抗诱惑。
想象一下,你想要买一件棉袄,走进一家商场,商场内部到处张贴着“满300返320”,这样算下来,比直接打五折还要便宜。于是,为了凑上300元,除了买下当初想要买的棉袄之外,你还会买很多其他东西。等出了商场之后,你才发现,原来自己的克制力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完全消失了。
外界环境对人的诱惑和影响是非常大的。20世纪70年代,心理学家亚历山大等人在提出的“情境同一性原理”中指出:每个社会情境或人际背景,都有一种合适的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表达了一种特别适合于该情境的同一性。该理论解释了为什么人们在某些特殊的环境中会难以抵抗诱惑而做出一些与自己的意志不相符的事情。
万圣节期间,美国的孩子们有到邻居家挨门挨户讨要糖果、水果的习惯,大家还会相互戏弄,就连一些平时很文静的人也会玩得很疯狂。
为什么在节日的时候孩子们会如此疯狂?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并没有将这当作一个问题。后来,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解开了这个谜团,找到了能够引发人们节日情绪的重要因素。
参加实验的志愿者共有30名。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们将这30人分别安置在不同类型的圣诞场景。组合的房间内,并请他们根据所感受到的圣诞气氛对场景组合打分(满分是10分)。
最后心理学家们得到了一组数据:烛光、圣饼和桂花酒组合(7.3分);烛光、圣饼和橙子的组合(6.2分);烛光、古典音乐和圣诞树(2.95分)。
之后,心理学家们在各房间内放置了相同数量的圣饼。第一个房间内点着蜡烛、飘着桂香酒香、放着圣歌。
第二个房间内也点着蜡烛,但是散发出的是林树的味,放的是古典音乐。10分钟后,心理学家发现如下结果:
第一个房间内的被试者吃掉了20个圣饼,第二个房间内的被试者仅吃掉了13个圣饼。
主持此实验的布拉梅尔教授表示:“我们将最好的与最差的情景组合进行比较后发现,在最佳圣诞气氛条件下,被试者们所吃圣饼的数量明显要比在较差的圣诞气氛条件下多。显而易见,处于第一个房间中的被试者感觉到的圣诞气氛更强烈。”
心理学家表示,最佳的味、景、声组合最容易让人们感觉到节日气氛。如果将这一最佳组合的各要素分开,就会很难让人们感受到圣诞的氛围。
心理学家想进一步弄清楚环境氛围是如何影响人的行为和情绪活动的,他们又设计了如下实验:
万圣节之夜,当孩子们来到实验者的住地“讨要”糖果时,实验者带这些孩子们来到一个装有糖果的盘子前面。实验者对这些孩子说,每个人可以拿一块糖。不过,对于其中一部分孩子,实验者让他们各自单独去取糖;对于另外一些孩子,则让他们一块儿去取糖。在孩子们取糖时,一个在隐蔽处的观察者记录下了每一个孩子所取的糖果数量。
在孩子们取糖之前,实验者还会以不同的方式激起他们的情绪活动。实验者将孩子分成了三组,让第一组孩子玩游戏,在游戏中,孩子们跳上跳下,拍手,围着圆圈加速跑:而第二组孩子,当进到房间向主人要糖时,他们会听到一种古怪的、鬼一般的声音;对于第三组孩子,实验人员没有给他们任何刺激。
实验结果表明,在单个人、没有情绪激活的情况下,孩子们几乎都遵守了实验者的要求,每个人都只拿了一块糖;在单个人、有情绪激活的情况下,孩子们平均多拿了0.25~0.28块糖;在集体、无情绪激活或轻度情绪激活的情况下,孩子们平均多拿了0.1块糖;在集体、高度情绪激活的情况下,孩子们平均多拿了1.5块糖,远远高出独自一个人拿取的数量。
这一实验说明,情绪激活与群体氛围都可能导致本能地去抑制规范规则,在热烈的环境氛围中,大家不太会顾及社会要求和道德规范的影响。尤其是群体成员都这么做的情况下,单个人很容易被其他成员的行为所影响。
从上面的实验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特定的氛围和情景会降低人的自制力,从而表现出与环境相符合的行为和情绪。另外,环境、群体和情绪氛围都会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
外在的环境氛围往往变化无常,若让自己的行为和思想受其左右则是非常愚蠢的。虽然每个人都明白这一道理,但总是容易在不知不觉间被外在氛围的洪流所淹没。那么,应该如何避免环境氛围的影响呢?
按照他人的要求行事可能会让事情变得简单、稳妥一些,但这样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支配,迷失了方向,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只有具备了坚定的自我信念,才不会被环境所左右,不会淹没在环境的潮流中。
海伦·凯勒有这样一句非常形象而又生动的话:“当一个人感觉到高飞的冲动时,他将再也不会满足于在地上爬。”正是有了远大的理想和这样一种信念,她接受了生命的挑战,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一定的环境和氛围会吸引人做出某些与环境相一致的行为。当这些行为对自己产生负面影响而自己又不能控制环境时,那么离开这个环境是远离诱惑的最直接和最简单的办法。在一种大势所趋的环境氛围下,人很容易失去自我判断,降低意志力,所以我们绝对不能忽略环境的影响力,要想方设法摆脱它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