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生态文明建设理论
作为一种崭新的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建设理论自20世纪80年代提出以来,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理论前沿问题,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与阶段性特征。特别是在党的十七大以后,作为一项重要的治国理念,生态文明理论又一次成为全国理论界的关注点。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体现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认识和科学把握,是适应潮流、与时俱进的。
一 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和中国传统生态智慧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主要来源。
1.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
随着工业革命在英国兴起并逐步蔓延至欧洲国家,资本主义为世界带来经济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日益凸显的生态环境问题。可是这些问题被当时繁荣的经济表象所掩盖,在19世纪中叶,处于初级阶段的资本主义工业化所带来的生态问题远没有现在严重,还未达到危及人类生存的地步,所以并没有引起世人的注意。而马克思、恩格斯在研究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揭示资本主义剥削本质和工人阶级历史使命的同时,就关注到了与生态相关的问题。马克思明确地反对破坏自然界的行为,并告诫人们“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也发出了警告:“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与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旨在揭示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既关注资本主义自身发展缺陷与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等局部问题,也关注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等全局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而正确认识自然规律并加之运用的过程是漫长的。从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和历史观中,我们也可以了解到马克思主义基本的生态逻辑。马克思主义理论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从物质生产活动和经济发展两方面揭示人的主体活动对社会与自然的作用和影响,形成了有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学者认为:第一,人与自然之间是紧密联系的。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人类无论是肉体还是精神都依赖于自然而存在,一旦从自然环境中脱离出来,就难以生存和发展。人类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产物,“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第二,人类活动必须合乎自然规律。在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中,人类处于主体地位,既然人类本身就是自然的产物,且是自然的一部分,那么人类就有责任、义务去珍惜自然资源以及保护自然环境。因此,只有正确认识并尊重自然规律,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够顺利进行。一旦违背自然规律或者肆意破坏自然,必将会遭受自然无情的惩罚。正如恩格斯所言:“因此我们必须时时记住:决不象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统治自然界,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第三,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取决于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马克思指出“人们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制约着他们之间的狭隘的关系,而他们之间的狭隘的关系又制约着他们对自然的狭隘的关系”。所以要想真正达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就必须首先认识和解决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以整体论的思维方式分析讨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个重要理论思想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他们看来,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的精神与肉体都依赖于自然而存在。因此,在构建“两型社会”的探索和研究中,不仅要关注人,而且要关注自然,重点关注二者之间的和谐发展,将“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哲学理念作为人类社会永恒的基本理念。
2.中国传统生态智慧
中国直到“一五”计划完成之前还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中华文明是在黄河、长江的哺育下形成、发展的,所以中国的先哲们特别注重对人与自然问题的思考,他们用简洁凝练的语言描绘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形成了丰富而又深刻的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思想。因此,中国的传统文化更像是一种以人与自然和谐为宗旨和主要内容的生态文化;正是持守这样的智慧和价值体系,对自然有节制地利用和开发,中华民族才成为世界上唯一以国家形态延续数千年的民族。通过对历史的考察,我们发现中国传统的生态哲学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思想。
第一,儒家的代表人物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主张“天人合一”的观念。“天人合一”表达的是人类社会现象,是自然的直接反映,是一种人类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一方面,“天”指的是具有自然属性的物质世界;另一方面,“人”既指独立存在的个人,又指人类社会。“合一”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含义,强调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和谐统一的,而不是对立斗争的。《中庸》云:“万物并齐而不相害,道并齐而不相悖。”这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孟子进一步强调了人的主体性和自觉性,主张追求和发展人所具有的善良本性,《孟子·尽心上》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荀子一方面强调“天人相分”,另一方面又主张“天人合一”,旨在揭示人与自然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而董仲舒则提出“天”“人”之间有着极其微妙的感应关系,称之为“天人相类”。总之,儒家“天人合一”思想最大限度地把人与自然统一起来,以此来达到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目的。
第二,道家的代表人物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注重“道法自然”的观念。《道德经》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谓“道法自然”,强调尊重自然规律,即指万事万物都是遵循自然规律运行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道家对于“自然”极力推崇,并且希望能够在“道法自然”的基础之上达到人道合一的境界。庄子深化了道法自然的思想,主张认识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提倡“无为”,使人与自然的关系达到高度统一。同时庄子认为万物平等、和谐共处是人与自然的最理想关系,正如其在《齐物论》中云:“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故为是举莛与楹,厉于西施。”总之,道家“道法自然”的生态观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绝对平等的,同时告诫人们必须遵循自然规律进行社会活动,超越自然或者破坏自然规律都是不可行的。
第三,佛教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强调众生平等的观念。众生分为有情众生和无情众生两个部分。佛教众生平等的生态观围绕的是人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地位问题,指的是整个物质世界的所有生物都是完全平等的,不仅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性,而且进一步表达了人与其他万物的平等关系。同时佛教在对众生平等思想进一步丰富发展时形成了普度众生的思想,这一思想展现了佛教最本质的思想——慈悲,它教育人们应该对世间万物都怀有慈悲之心,并应该把这种思想贯彻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人类虽然具有能力去从事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但这种活动不应该也不能在影响和损害其他一切存在、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下进行。总之,佛教众生平等的生态观作为一种宗教信仰和理念的基础,把世间万物与人类放在平等的位置上,从客观上起到了保护自然环境的作用。
新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重要理论来源于传统生态哲学思想。一方面,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中某些理论的思想精髓来源于上述三大传统生态哲学思想;另一方面,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不是对中国传统生态哲学思想机械地、简单地应用,而是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对中国传统生态哲学思想的丰富。
二 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
人类文明作为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概念,本身包含了实践的内容。换句话说,人类社会文明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概念,从最开始就是与实践活动联系在一起的。因此,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生态文明也不出意外地包含着实践的内容。而以往我们谈到的原始、工业、农业文明都是已经存在的文明形态,与这些文明相比,生态文明是一个即将到来也必然要到来的文明形态。因此,从实践中总结生态文明的内涵的同时,进一步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1.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分为生态和文明两个部分。生态最早起源于古希腊文,意为我们的“环境”或“家”,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包括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而文明是指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所取得的不同成果;生态文明一词则是在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问题背景下出现的,表明人类开始逐渐关注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生态文明强调人、自然、社会三者的协调统一,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为目标。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广义与狭义两种观点,广义的生态文明观将生态文明作为继原始、农业、工业文明后的一个全新的社会文明形态来研究,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它在把握人与自然二者关系的基础上,寻求建立良性发展的生态机制,以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体现人类社会物质、精神成果;而狭义的生态文明观指的仅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思想文明,其地位既与其他所有人类取得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成果并列,又是对原有文明成果的发展和超越。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解释,即事物总处于螺旋上升的变化发展中。生态学者叶谦吉1987年曾系统阐述过生态文明的具体内涵。他认为:“人与自然相互依存,而人类这种既要改造自然,又得维护自然,获利于自然的同时必须还利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关系即是生态文明。”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崭新的文明形式,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为宗旨,正确认识与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翻开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历史新篇章。
2.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生态文明理论的内涵不仅对研究和解读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为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总结。作为一个正在实践着的概念,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高度自觉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在认识和建立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上进行的,其实现和发展离不开工业文明阶段所创造的文明成果。党的十七大报告将生态文明作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内在地体现在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旨在“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同时,“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相协调”;最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而党的十八大更是将生态文明建设与四大文明建设并列为“五位一体”,这是纵览全局、贯彻科学发展的新部署。
三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
生态文明既不是以牺牲人的发展来建立生态和谐的原始文明,也不是以牺牲生态环境来换取人类社会发展的工业文明。生态文明是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崭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理论在实践过程中的概念,在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导下,遵循自然发展的规律,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为此,需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第一,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原则。为了人类社会得以永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就必须要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和开发自然资源,同时要遵循自然与经济规律,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重视对传统生产、生活、消费方式的变革,节约能源,减少废物,实施生态文明消费的方式。可持续发展原则要求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通过技术革新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率,增加生态资本,改善环境质量,以持续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从而使人类社会在地球承载力的范围内发展。
第二,坚持平等公正原则。公平正义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尺度,也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生态文明与其他文明如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相比,更凸显了公平性。平等公正是指生态利益和生态负担的合理分配,它不仅体现着人与自然之间的公平,而且强调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公平公正。它要求抛弃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在合理界域内利用与改造自然,控制和约束人类自身的行为,维护生态系统平衡并保护生物多样性。
第三,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及其资本逻辑必然将导致生态危机。建立比资本主义制度优越的共产主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因此,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努力完成的目标诉求。但由于不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国情不同,所对应的生态文明建设也不同,只有把生态文明建设具体到各国实际,考虑本国的国情,生态文明建设才真正具有实践意义。例如,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背景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口众多且发展水平较低,发展极其不平衡,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所以,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统筹兼顾人口、资源、经济、社会等多方因素,切实地走出一条经济发展、生态和谐、社会进步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发挥和展现在生态文明建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