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开放与新开放的比较
一 中国对外开放的历史背景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开始了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邓小平同志在科学地总结我国历史经验和正确把握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外开放理论。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实践,具有其独特的意义。后来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开放又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开放”本意主要是指解除封锁、禁令、限制等,允许进入或利用。我们经常把开放与改革并列,称之为改革开放,实际上开放也是改革,开放是对封闭环境的一种改革。开放主要是针对外部来讲的,“开”主要体现在对外破除国家(地区)之间的封闭状态,对内不同地区、部门之间的互相开放;“放”体现在摒弃各种限制经济社会发展的条框。对外破除国家(地区)之间封闭的状态,就是打开国家和地区之门,引进资金和技术,吸纳优秀人才。实践证明,走闭关锁国、自我封闭之路是没有发展前途的。
对于中国而言,开放不仅要对外开放,还包括对内开放。对内不同地区、部门之间互相开放,就是指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和地区封锁,实现国内资源优化配置的问题。对内要开放,国内各地区之间更要互相开放。经济比较发达地区和比较不发达的地区,沿海、内地和边疆,城市和农村,以及各行业各企业之间,都要打破封锁,打开门户,按照扬长避短、形式多样、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大力促进横向经济联系,促进资金、设备、技术和人才的合理交流,发展各种经济技术合作,联合举办各种经济事业,促进经济结构和地区布局的合理化,加速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长期以来,在推进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有效促进了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形成了制约经济发展的障碍,造成部门、行业和单位之间条块分割严重,重复和浪费现象突出,极大地制约了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就要打破分割,消除壁垒,进行部门、行业和单位之间的整合与重组,自觉主动地从约束和限制经济发展的壁垒中解脱出来,为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扫清障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改革开放和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同志在总结国内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一整套科学的思想理论和推进改革的战略策略,形成了改革开放理论,这是决定中国社会主义命运和国家前途的根本大计。邓小平同志指出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促进社会主义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现中国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共同富裕。江泽民同志在结合新的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改革开放思想,创造性地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战略。胡锦涛同志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提出了必须通过进一步的深化改革开放,来解决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
开放政策顺应了当时的经济全球化趋势,而当时国内的因素也迫使我们必须采取对外开放。改革开放前,国民经济亟须发展,百废待兴,人民对物质文化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随后,施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开放措施。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不断增强国内企业的实力和水平;面向国际市场,建立出口产业结构,通过出口劳动密集层型产业的产品取得外汇,并以此支持内地的发展;通过建立经济特区,吸引国外的企业前来投资从而吸收国际资金促进内地的发展;通过减少进口,提高关税,保护国内的企业发展,鼓励企业内销,帮助国内的企业实现现代工业化。
按照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上述改革开放措施,我们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施“引进来”战略,积极吸纳外资,开展对外贸易,发展外向型经济,保持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在外向型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单一的“引进来”战略出现发展后劲不足,不能满足我们更高层次、更高质量发展经济社会的需要。后来,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我国又提出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战略,积极吸纳外资,开展对外贸易,让国内的企业在竞争的环境中优胜劣汰,促进国内企业综合实力的提高,鼓励本国、本地区优质企业在国外投资,让这些企业利用全世界各个地区的优势,灵活地进行国际和国内资源的调配,使公司的成本降低而竞争力提高。
然而,从我国的发展情况来看,“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发展极不平衡。由于过去只是利用了劳动力廉价的优势,通过输出初级产品换取外汇,我国企业的整体综合实力不强。而且与国外相比,我们一些部门和行业的实力明显弱小,缺乏国际竞争力,影响“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需要政府消除利益之争,进一步突破行业限制,实施企业之间的强强联合、重组、并购,积极培育大企业,发展大品牌,做强一些部门或行业,切实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在新的阶段下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同时进行,交互式发展,不断优化经济结构,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摒弃各种限制经济社会发展的条框,就是要从旧思想中解放出来,从旧体制中解脱出来。从旧思想中解放出来,就是要摆脱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旧思想。思想决定行动,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改革开放前,人们的思想还有待解放,关于搞市场经济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还在争论之中,所以中央采取了经济特区的办法,先在少数的城市实行对外开放。通过积累经验和教训,来灵活地对其他地区施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始终坚持在解放思想中推进改革开放,在改革开放中不断解放思想,厘清了许多影响和制约我国发展与改革的思想误区,思想得到了极大的解放。但在一些地区、部门和单位还存在一些旧的思想,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束缚和误导我们一心一意搞建设、聚精会神谋发展的思想。新的时期,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就要冲破思想牢笼,自觉主动地从那些不合时务的旧思想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的理念。
从旧体制中解脱出来,就是要跳出影响和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旧的体制机制。邓小平同志指出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一论断率先打破了思想禁区,主张把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统一起来,创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我国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都不相同,它既遵循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又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要求,为我国把经济改革目标确定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理论基础,具有划时代的创新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各项改革事业取得了明显成效,发展的体制机制被进一步理顺,为我们的事业发展扫清了障碍。
二 新开放的丰富内涵
新开放相对于开放有了更丰富的内涵,主要体现在新开放观要求完善开放布局,深化开放程度,提高开放效益。完善开放的布局,就是要优化国内区域布局、完善对外贸易布局以及提升双向投资布局。
第一,优化国内区域布局就是要实现国内区域协同发展,城乡协调发展。在第三届中美省州长论坛上,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国内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我们将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为国内各地区拓展对外合作搭建平台。”开放之初,我国选择了渐进式的开放道路,但是经过三十多年的开放,渐进式开放带来了巨大开放成就的同时,也造成了我国目前的城乡、区域开放的不协调问题。在新的时期,就需要在继续保持东部地区强劲开放势头的情况下,更加注重和扩大中西部地区的开放,使东中西部全面协调推进。随着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步伐的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备受关注。中西部地区的企业更需凭借与东部沿海截然不同的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把握机遇,探索出适合自己的创新之路。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突出矛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城乡二元结构没有根本改变,城乡发展差距不断拉大的趋势没有发生根本性扭转。要从根本上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要求我们要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并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第二,完善对外贸易布局。就是要实现对外贸易的结构化升级,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八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创新驱动和扩大开放为动力,坚持巩固传统优势,加快培育竞争新优势,保持加工贸易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加强产业链分工合作,提升加工贸易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促进沿海地区优化转型,支持内陆沿边地区承接产业梯度转移,有序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深化加工贸易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健全与开放型经济相适应的管理体系,逐步变大进大出为优进优出,推动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贸易大国。继2009年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后,就一直保持着贸易大国的地位。尽管我国已经成为世界贸易大国,但距离贸易强国还存在很大的距离。我国出口产品附加值较低,出口产业仍处在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拥有自主品牌较少,营销网络不健全,外贸发展质量总体上还有待提升,统筹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此外,还面临着要素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订单向其他国家转移等具体困难。接下来中国在对外贸易方面,将继续坚持转变发展方式,优化贸易方式,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不断提高供应链管理水平,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等,积极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协调发展,与贸易伙伴加强务实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第三,提升双向投资布局。就是在引进境外资金和先进技术的同时,支持企业扩大对外投资。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过,“中国利用外资的政策不会变,对外商投资企业合法权益的保障不会变,为各国企业在华投资兴业提供更好服务的方向不会变”。在积极有效利用外资、集聚全球优势资源的同时,也要加快走出去步伐,不断提高全球资源和市场配置能力。经过多年的开放发展,我国拥有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完整的产业体系,完善的基础设施,快速增长的人才队伍,利用外资具有独特优势。但是与此同时,国际上跨国直接投资波动性增大,各国引资竞争日趋激烈,我国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不断上升、投资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等因素,给我国利用外资的工作带来了新的困难。现阶段我国利用外资不应当是单纯的引进资金,而要吸收国际投资承载的技术创新能力、先进管理经验以及高素质人才。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关于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建议》提出:“扩大开放领域,放宽准入限制,积极有效引进境外资金和先进技术。”着力引进一批关联度高、辐射力大、带动力强的龙头型、集群型项目,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配置的联动发展;进一步深化与国际大企业、大集团的战略合作,引进一批拥有先进技术、装备和人才的项目和企业;同时也要大力推动我国企业对外投资。我国对外开放已进入由产品输出到产业输出,由贸易大国向投资大国转变的新阶段,出现了市场、能源资源、投资三方面对外深度融合的新局面。在此背景下,《建议》明确提出:“支持企业扩大对外投资,推动装备、技术、标准、服务走出去,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物流链,建设一批大宗商品境外生产基地,培育一批跨国企业。”支持企业扩大对外投资,推动装备、技术、标准、服务走出去,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物流链,建设一批大宗商品境外生产基地,培育一批跨国企业,积极搭建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金融服务平台。
深化开放程度。新开放是全面开放、深度开放,是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开放。进一步开放一般制造业,像钢铁、化工、汽车等领域的外资准入限制,包括放宽外资在注册资本、股权比例、经营范围等方面的限制。吸引外资进入高端制造业,对国内相关产业不仅能带来替代性影响,也会带来互补性影响。像我国的高铁和家电等领域都经历了这个过程,实现了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在分工越来越精细的全球化时代,产业间碰撞和合作的机会越来越多。所以,高端制造业引进外资,既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在外资领域的要求,也是全球产业链中位置转移的需求。
同时服务业扩大开放范围,逐步放宽服务领域市场准入门槛,分层次推进服务业开放。不仅要将金融、电信、运输、服务作为我国服务业对外开放的重点领域,而且要积极推动建筑、旅游、计算机和信息等竞争相对比较充分的部门对外开放,还要大胆推进视听服务、个人文化娱乐等相对敏感部门的对外开放,也要主动推进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部门的对外开放。通过服务业全面开放,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放宽服务业领域门槛,对外表现为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为基础的市场准入,各类市场主体可依法平等进入清单之外领域。
加快金融市场的全面对外开放,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推进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改进并逐步取消境内外投资额度限制。首先,要扩大境外的证券、期货和基金管理机构参与中国的金融服务业;其次要扩大跨境投资。截至2015年年底,共有296家境外机构获得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资格,有196家境外机构获得R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投资者)资格,有外资参股证券公司11家,外资参股基金管理公司44家,外资参股的期货公司2家,此外有69家境内企业赴外直接上市。自2015年以来,中国坚定不移地推进资本市场双向开放,进一步完善RQFII和QFII制度,吸引境外长期资金和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参与中国资本市场,推进境内企业以优先股、可转债等创新方式在境外融资,同时也进一步拓宽中国境内企业赴境外上市的渠道。
二是,推动外汇市场进一步开放。中国当前的外汇市场是一个封闭的、以银行间市场为中心同时外汇交易的诸多方面受到政府管制的市场体系,造成了市场竞争不足、效率低下等问题。因此需要放宽境外投资汇兑限制,放宽企业和个人外汇管理要求,放宽跨国公司资金境外运作限制。转变外汇管理和使用方式,进一步便利市场主体用汇,按照负面清单原则推进外商投资企业外汇资本金结汇管理改革。加强国际收支监测,保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三是,加快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全球金融危机为人民币崛起提供了良机,欧美日发达经济体陷入低迷,传统国际货币的困境为人民币成为潜在的全球性货币奠定了基础。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指出:“至于人民币的国际化,那将由市场来选择,也要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它有一个过程,我们也会逐步推进资本项下可兑换等措施。”有序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推动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逐步成为可兑换、可自由使用的货币。
提高自由贸易区建设质量,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复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加快亚太自由贸易区建设,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要平等参与、充分协商,最大程度增强自由贸易安排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提高亚太开放型经济水平、维护多边贸易体制。要致力于合作共赢,反对保护主义,促进公平竞争。”在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推进亚太自由贸易区建设,致力于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的同时,也要把自贸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尽快向其他地方特别是中西部地区推广。
提高开放效益。不断提升国家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效益是我国开展国际合作的重要原则和方针之一。对外开放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经济效益的稳步提高,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经过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产业体系相对完备,社会生产力水平、综合国力大幅度增强,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能力不断提升,具备了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基础。但是,单凭土地、资金的优惠政策,并不能引来真正的好企业。要开拓和占领国际市场,就必须提高产品档次,优化产品结构,提高和增加产品附加值,降低成本;要招商引资,发展经济技术合作,就必须优化产业产品结构,增加消化吸收能力;要实现与国际经济接轨,就必须使我国经济的整体素质从较低层次上升到一个较高层次。我国传统出口商品量大面广,是我国出口的重要骨干商品,应着重提高产品质量,增加附加值,提高竞争力,继续积极推进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机电产品、纺织品和农产品等。努力提高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加快优化调整出口商品结构,搞好市场协调,健全和完善机电产品销售网络和售后服务,大力扶持、培育名牌产品出口,发挥名牌效应和效益。北京、上海等有基础、有条件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加快启动建立“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创业园”的试点。加快优化对外承包工程的主体结构,推动企业更多地承揽总承包项目,以设计咨询业务为龙头,提高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的科技含量。
此外,国家在考虑利用了多少外部资源、创造多少就业、贡献多少国内生产总值的同时,更加重视提升我国在国际分工体系和国际经贸利益分配格局中的地位,以更主动、更充分地利用外部资源,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强调在直接从事对外开放工作的过程中,不论是在指导思想,还是在具体操作运行过程中,都始终树立和强化效益观念。为此,科学对待开放工作中的数字指标,不要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招商引资任务,片面强调数量而忽视质量,片面强调速度而忽视效益,要充分认识到没有质量的经济增长不算经济增长。这都表明我国对外开放迎来从规模速度型到质量效益型转变的关键期。在引进资本的同时,更加重视引进与资本相结合的先进技术、精英人才、管理经验、运营机制、市场网络与国际规则。
三 开放与新开放的比较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全球价值链的革命正在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随着世界经济的结构性变化,中国经济结构也发生了重大改变,而且经过三十多年的开放,我国对外开放的基础和条件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中共“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推进双向开放,促进国内国际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
新开放观是对邓小平同志开放观的继承和发展,新开放观是就现行开放观相对而言的,结合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情况,以实现经济强国为目标,走全面推进之路的,以完善的制度为保障的,注重效益的开放新理念。这种新理念要求我们从我国开放与发展的成就与现实出发,探索更高阶段和更高效益的开放。
新开放观与开放观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一方面,开放观是新开放观的基础,新开放观是对现行开放观的继承、发展和超越,是对现行开放观进行反思与批判的结果;没有最初的开放,就没有今天的新开放,开放为新开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开放与开放观指导了新中国走向世界的新纪元,新开放与新开放观是引领中国走向全球化的新开端。另一方面,二者在价值目标以及策略等方面差别很大。开放观的价值目标在于如何突破封闭的旧观念实现开放,而新开放观则在于如何提高开放效益;现行开放观在策略上主要是运用优惠政策,而新开放观则是运用完善的制度。“如果说现行开放观在于怎样突破旧体制旧观念束缚以实现更大开放的话,那么新开放观则在于解决在开放中如何提高效益的问题;如果说现行开放观在于如何运用政策激励更多出口和吸收外资的话,那么新开放观则在于探索以战略和体制的优化实现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
再一方面,新开放是“一带一路”倡议带动下的国际性开放战略,也是国际性区域发展战略,是双重发展战略。原来的开放更多的是“引进来”,尽管后来也有“走出去”,但是由于中国制造业实力有限,“走出去”能力很有限。而新开放则是建立在中国制造业水平大幅度提高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基础上的全面开放。对于新开放而言,既有国际贸易层面的传统开放,又有服务贸易方面的新型开放;既有商品贸易,也有电子商务贸易,这让新开放打上了信息化的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