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云南省外向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基于以上从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及外商直接投资3个方面对云南省外向型经济现状的分析,本节主要从规模、结构、对象及开放度4个角度进一步探究云南省外向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规模分析
1.货物贸易总体规模偏小
近年来,虽然云南省货物贸易增速较快,但总体规模仍偏小。2015年,云南省进出口总额在全国排第22位,增幅在全国排第5位。进一步分析,2015年云南省货物进出口总额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为244.91亿美元,但按境内目的地和货源地分仅为189.91亿美元,按境内目的地和货源地分的进出口总额只占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的进出口总额的77.54%。2012年,云南省对东盟十国的出口总额占全国对东盟十国出口总额的2.97%,进口总额占2.53%。同时,云南省对南盟八国的出口总额占全国对南盟八国出口总额的1.14%,进口总额占比为0.17%。根据以上数据分析,云南省货物贸易总量偏低,虽毗邻东盟和南盟两大市场,但由于省内缺乏相应产业支撑,对这两大市场的货物贸易占比较低。而且,云南省作为最终目的地和货源地,进出口总额占总进出口额的比重不到六成,表明云南省仅成为面向国内的货物中转通道,自身外向型产业薄弱。
2.贸易顺差持续加大
2009年以前,云南省进出口额总体规模逐年变化较为平稳,总体上呈现出口略微高于进口的态势,顺差均保持在5.5亿美元左右。2009年后,随着云南省对外贸易发展进入快车道,进出口额的波动逐渐剧烈,且进出口之间的差额不断扩大,尤其是2015年,云南省进出口顺差达到87.25亿美元,为2000年以来的最高值。与周边国家持续的贸易顺差一方面使得进一步拓展货物贸易出口的难度加大,另一方面也形成扩大进口的压力。
3.服务贸易和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规模有待扩大
云南省服务贸易额和外商直接投资额虽呈逐年增长趋势,但与进出口总额相比规模较小,增速不高。截至2015年,云南省进出口总额达245.27亿美元,规模分别为服务贸易额的4.7倍、外商直接投资额的8.2倍。从增速看,2010~2015年云南省服务贸易增速为17.71%,高于进出口总额增速5.2个百分点,高于外商直接投资额增速0.1个百分点。
4.对外投资合作业务整体规模较小
2015年,云南省对外直接投资额为13.44亿美元,占全国对外直接投资额的0.92%。从市场看,大湄公河“次区域五国”是云南省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市场。2015年云南省对“次区域五国”直接投资额为7.93亿美元,占同期直接投资额的59.4%,占同期全国对“次区域五国”直接投资的35.46%。从其他对外投资合作业务看,2015年云南省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为12.86亿美元,占全国的0.61%;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23.42亿美元,占全国的1.52%,在全国排第17位。2015年派出各类劳务人员338人,占全国的0.12%。截至2015年底,云南省累计外派各类劳务人员93625人,期末在外人数10460人,在全国排第15位。综上分析,在全国范围内,云南省对外投资合作产业国际竞争力不强,对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推动力较弱。
二 结构分析
2010~2015年,从云南省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所占比重来看,云南省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占进口的比重较高,但是三者占出口的比重差别不大。从按国民行业分类的云南省主要出口商品所占比重来看,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的比重最大。
从表1-9中可以看出,云南与东盟地区的产业内贸易主要集中在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等行业。这些行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相比之下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主要从事产业间贸易。云南省对外贸易结构的优化取决于自身产业结构的优化。更为重要的是,在部分出口需求较大的行业,云南省自身产业发展并不具备优势,出口市场扩大和出口贸易结构升级有赖于这些行业的持续壮大。例如,在新东盟国家需求强劲的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等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云南省除了部分内燃发动机、土木建筑机械之外,大量产品需要从省外调入以满足对东盟地区的出口。而东盟国家需求很普遍的以化纤织物为主的纺织业,作为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也不是云南具备规模优势的产业。今后要进一步扩大对东盟地区的出口,这些产业就必须快速发展以形成强有力的支撑。
表1-9 云南省与东盟地区2006~2015年产业内贸易指数
资料来源:根据昆明海关数据整理所得。
扩大进口需求有赖于云南省优势产业发展与消费结构升级。云南从东盟国家进口的商品多为云南省支柱产业的资源和原料性初级产品,与云南自身的产业发展需求相吻合。而农、林、渔业进口增长很快,反映出随着收入提高,云南省居民的消费需求结构稳步升级。今后,进口需求的进一步扩大依然有赖于云南省支柱产业发展的速度、规模和居民消费结构的持续改善。
外商直接投资不断向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转移,不利于提升工业制造业的出口竞争力。2006年以来,云南省外商直接投资结构呈现由第二产业转移至第三产业的趋势。2006~2015年,云南省第二产业中的外商直接投资额逐年下降,第三产业中的外商直接投资额则逐年上升。云南省外商直接投资不断向第三产业转移,主要转向了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
三 对象分析
1.贸易伙伴过于集中,不利于海外资源配置
云南省位于我国西南边陲,虽然近年来贸易活动向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拓展,但其对外贸易的主要市场仍是亚洲。云南省进出口贸易近年来主要集中于缅甸、越南和中国香港地区,这也是云南省近年来出口总额波动较大的原因。云南应充分利用自身作为“一带一路”面向南亚、东南亚战略支点的区位优势,不断促进出口对象的多元化,提升海外资源配置能力。
2.外商直接投资来源较为单一,不利于高级要素引进
从云南省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地区结构看,截至2015年,港、澳、台地区对云南省直接投资额的占比高达69.89%,而东盟国家、欧美国家、日本、韩国等国家对云南省直接投资额的占比较低。以上数据反映出云南省外商直接投资来源单一,应调整引资结构,引进研发、资本、人才、技术、品牌等高级要素,推动云南省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
四 开放度分析
1.整体贸易开放度较低
通过2000~2015年贸易开放度的变化可以看出,云南省货物贸易开放度的最高值出现在2007年,而服务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的开放度均低于货物贸易开放度。这说明,虽然云南省货物贸易总额、服务贸易总额和外商直接投资额均逐年增长,但对GDP的带动作用仍有很大空间,应充分利用自身面向西南开放的区位优势,不断提升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
2.着重提升服务贸易开放度,优化外商直接投资
与2000~2015年货物贸易开放度比较,服务贸易开放度的波动较小,长期维持较低水平。究其原因,云南省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尤其是金融、科技、商贸、物流、广告、法律等生产型服务业发展滞后,是提升服务贸易开放度的重要制约因素。同时,云南省以房地产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占比较高,虽然投资开放度整体呈上升趋势,但是对工业制造业出口竞争力提升的作用相当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