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 Fusion to Strangeness: Comparisons Between“NCEE Migrants”&“NCEE in Other Place”in Media Discourse Construction
Abstract The media discourse of“NCEE migrants”and“NCEE in other place”is similar and different.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two from fusion to strangeness reflects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and social development since the new century. In their media discourse construction, social discourse, official discourse are showing a linkage state, and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media discourse jointly. The media not only produce discourse symbols, but also produces social image and social relations of different groups. The construction of media discourse and social construction interact and promote social development.
Keywords “NCEE migrant”, “NCEE in other place”, Media construction, Social construction
我国自1978年恢复高考以来,高考便成为关系千家万户的大事。在30多年的社会发展历程中,名牌高校意味着高薪酬的工作,高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考者的人生命运,也成为社会阶层实现良性流动的主要途径。由于我国各地教育发展程度不一,各地高考录取分数线也不一样。为了上一所更好的大学,去哪里高考也成为很多人关注的问题。这一社会现实反映在大众媒介中,便呈现为“高考移民”和“异地高考”的热门话题。大众传媒作为一个制度化的社会表征体系,不仅为该议题的呈现提供了平台,而且参与了它们的社会建构过程。
一 研究背景
媒介话语建构现实的观点由来已久。1922年,李普曼在《舆论学》一书中将拟态环境区别于客观环境,认为拟态环境是由媒介文本所建构起来的世界,人们有将拟态环境看作客观环境的倾向。[1]在此基础上,藤竹晓提出“拟态环境的环境化”,指出大众往往按照媒介呈现的拟态环境来认识世界和采取行动。[2]塔克曼(Tuchman, G.)发展这一思想,认为“媒介在描述事件的同时也形塑和定义这一事件”。[3]媒介像一扇窗框,局限人们理解世界的视野,影响人们对外在社会现实的理解。媒介话语是共享的也是权威的。
1984年阿多妮(Adoni)和嫚恩(Mane)指出媒介文本建构起一个独立的符号体系和一种象征真实。[4]1994年,戴育贤进一步指出媒介建构的文本世界已经是客观真实的一部分,并且这个真实是在与个人的互动中建构起来的。“大众媒介同时参与了主客观真实的整个辩证过程。媒体的传播,能够让某些人的主观活动外在化、客观化,再内化进阅听人的主观意识,从而造成一些理所当然的刻板印象”[5]。媒介建构的媒介真实已成为我们所感知的社会真实的一部分。
高考与媒介是我国近年来的一个新兴研究领域。从中国知网上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早期研究主要从新闻采写角度研究高考报道,2005年起学界开始针对高考报道反思媒体的侵权行为、专业素养、社会责任及角色等。2010年起相关研究已经拓展到高考报道中的女性刻板印象、弱势群体的话语权、对政府政策议程建构的影响、公共危机事件应对等领域,涉及高考报道的信息结构、传播效果、框架、内容分析、路径创新等视角。在比较研究方面,已有关于中西媒体、党报和都市报媒体对高考报道的比较研究。总体来看,国内关于高考与媒介的研究数量较少,深度有限。对高考话语符号、主体形象及社会背景的相关分析还不够,对高考的媒介建构与社会建构间的互动缺乏深入的研究。
二 研究问题与方法
“高考移民”和“异地高考”是新世纪以来高考领域最为突出的社会问题。作为媒体的热点话题,两者既有相似之处,又存在不少差异,媒介话语也呈现出此起彼伏的状态。虽然它们的媒介话语变化轨迹不同,但在时间上,两者前后相承,完整地勾勒出十多年来高考与社会的变化发展轨迹。因此,将两者进行比较,才能更好地反映媒介建构与社会建构的关系。
大众媒介以特定方式定义和阐释“高考移民”和“异地高考”,赋予它们意义和优先性,进而建立起大众眼中的现实图景。在它们媒介话语的潮起潮落中,都有媒介参与和建构的身影,媒介建构的轨迹反映了高考与社会的变化轨迹。作为曾经融合在一起的两个社会问题,媒体如何将“高考移民”和“异地高考”建构成独立的话语符号,进而建构它们各自的社会形象与社会关系?媒介建构与社会建构之间呈现怎样的互动关系?
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和文本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样本来自新浪新闻,选取新闻频道,选择时间为2003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标题中含有“高考移民”或“异地高考”的新闻报道。由于2000年至2002年的相关新闻报道数量极少,故样本统计时间从2003年开始。搜索到标题含有“高考移民”的新闻1450篇,标题含有“异地高考”的新闻1226篇。剔除重复报道和内容不相关的报道,得到“高考移民”有效新闻583篇,“异地高考”有效新闻556篇。在内容分析中,根据本文将要研究的问题对样本中的四个研究变量进行了统计,包括:报道时间、新闻来源、符号指向、各方主张。在文本分析中,通过对“高考移民”和“异地高考”话语符号、话语矛盾、主体形象、社会关系的比较分析,试图勾勒出十多年来“高考移民”与“异地高考”媒介话语建构的轨迹,展现各社会群体在媒介话语建构中的诉求,反映媒介话语建构与社会建构间的互动。
三 研究分析
“高考移民”与“异地高考”话语既代表高考领域的社会问题,也指向相关话语诉求背后的社会群体。在它们的媒介话语建构中,媒介以特定方式定义和阐释问题,塑造相关群体的刻板印象,赋予其意义。下文将从符号呈现、主体形象和社会关系、话语博弈三个层面分析它们的媒介建构轨迹,探寻媒介建构背后的社会规律。
(一)“高考移民”与“异地高考”的符号呈现
从样本中“高考移民”和“异地高考”报道年度分布情况来看,“高考移民”报道出现早且数量多于“异地高考”报道。2005年、2006年是“高考移民”媒介建构最繁荣时期,报道数量分别为291篇、441篇,减去大量重复报道后,有效新闻也都超过100篇。2007年以后报道数量逐步下降,2011-2016年每年有效新闻不超过20篇,说明“高考移民”由话题中心走向边缘,逐渐淡出媒体。与之相反的是,2003年至2009年,“异地高考”报道每年的数量均少于20篇。在经历了长时间的蛰伏后,“异地高考”报道在2012年呈现井喷状态,2012年、2013年报道数量分别达到550篇、364篇,减去重复报道后,有效新闻也都在200篇上下。“异地高考”话语由边缘状态进入媒体中心。在经历了两年的话语繁荣期后,“异地高考”话语在近两年也逐渐走向衰落,2015-2016年每年的有效新闻数量均低于20篇。在“高考移民”和“异地高考”话语的起伏变化中,它们的媒介符号经历了从融合到分化的历程。
1. “高考移民”与“异地高考”的融合
在媒体的建构中,“高考移民”是一个指向明确的话语符号,即利用各种政策或钻空子,去录取分数线低的地区参加高考的考生,是被打击的对象。如新闻《人往低处流 高考“大移民”愈演愈烈》[6]指出,由于高考地区分数差异,户口管理的松动,迁移户口送孩子去分数线低的地方高考已成为热潮。随着社会的发展,“高考移民”的外延逐渐由“跨省/市高考移民”“全国生”(俗称高中移民)[7]增加进“成人高考移民”“跨国高考移民”等类型,但内涵不变。
“异地高考”的报道早期一直处于零星状态,究其原因,可能是记者们更倾向于用“高考移民”替代“异地高考”,如在对2005年6月1日发生的海南封堵高考移民的相关报道中,标题用“异地高考”的有效新闻仅有1条,而标题用“高考移民”的有效报道在当月就有17条。总体上看,在2006年之前的报道中,“异地高考”的所指尚不明确,既包含学籍与户籍分离的“高考移民”,也包含在部分省市可行的跨省市借考。可行的省市如山东[8]、安徽[9]允许跨省借考,湖北[10]、安徽允许省内异地高考。不可行的省市一般为分数线偏低地区,他们对“异地高考”者往往都加强了户籍审核,因为它利用了当地较低的录取分数线。[11]因此这一阶段,“异地高考”有三种含义:省内异地高考、跨省借考和高考移民。在后两种含义上,它和“高考移民”融合。
2006年2月,教育部公布高考招生工作规定,强调要重点治理到异地参加高考这一“高考移民”现象。[12]教育部政策的公布说明官方认同“异地高考”等于“高考移民”。教育部政策得到了各级教育部门和媒体的响应,各地媒体在转载教育部规定时统一采用“重点治理高考移民”的标题,各省市也纷纷出台学籍、户籍审查规定,严查高考移民,这一期间“异地成人高考”也被叫停了。[13]“异地高考”在新闻中大都被“高考移民”所替代,“异地高考”成为一个可有可无的符号,完全融入“高考移民”中。
2. “高考移民”与“异地高考”的分化
2008年3月,人大代表赵林中提出应重视和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当地上学及高考问题,多家媒体在报道时统一采用“异地高考”指代“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在当地上学并高考”[14], “异地高考”符号从“高考移民”中脱胎换骨,具有了新的含义,但这一含义并没有维持多久。2009年3月,为了解决外出人员随迁子女的“异地高考”,教育部发布通知,规定试卷相同地考生可异地借考,录取由户籍所在地省级招办负责,跟进报道的多家媒体大多用“异地高考”取代“异地借考”作为标题。[15]这一期间的新闻中,“异地高考”符号指向“异地借考”。由于教育部的方案未得到大众的认可,大河网、千龙新闻网和新华网的记者纷纷回应,指责教育部在糊弄人。在各方的压力下,2010年9月,教育部提出将启动异地高考调研[16], “异地高考”符号重新指向“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当地上学并高考”。经过政府和媒体共同认可的“异地高考”终于成为一个独立的话语符号,指向“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在当地上学并高考”。
(二)“高考移民”与“异地高考”主体形象与社会关系建构
“异地高考”符号从“高考移民”符号中脱胎换骨后,它们开始走向陌路。两类主体被贴上不同的标签,呈现出越来越大的差异:“高考移民”群体属于掌握社会资源的“强势群体”,无论是往西部移民还是往东部移民,甚至往国外移民,花费少则几万元,多则上百万元。而“异地高考”群体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除少量的技术人员子女外,多数为农民工子女。由于“高考移民”属于被打击对象,很少出现在媒体镜头前;而“异地高考”主体相对出现机会较多,大多呈现为勤奋好学、积极乐观的形象。
“高考移民”与“异地高考”被建构为不同的社会群体后,他们的社会关系也发生了变化。从新闻文本中各方主张来看,对待“高考移民”基本上都是一片打击之声,仅有极少数记者和学者对被打击的“高考移民”表示同情,在全部样本中仅占1.7%。
“异地高考”主体的社会关系则经历了戏剧性的变化。在早期“异地高考”和“高考移民”的融合阶段,对他们的态度普遍为打击。从2008年开始,记者和学者群体开始对“异地高考”寄予厚望,就政策出台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这一讨论在2010年开始变得热烈起来,当地群体、外来群体纷纷加入进来,官方群体对“异地高考”也主要持支持态度。
(三)“高考移民”与“异地高考”分化中的话语博弈
“权力,不是制度或者结构,不是某些人拥有某些势力,而是人们界定社会中某个复杂的战略形势并赋予名称”[17]。在“高考移民”与“异地高考”话语从融合到分化的背后,不同的话语群体对“异地高考”符号话语权进行了激烈的争夺。以教育部和部分地方教育部门为代表的官方倾向于将“异地高考”等同于“高考移民”。在人大代表提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当地上学并高考”的“异地高考”后,代表委员和教育专家们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讨论,一致认同应放开“异地高考”,推进教育公平。[18]对此教育部提出,允许异地高考可能导致高考移民[19],但被媒体反驳。随后,教育部将“异地高考”与“异地借考”联系起来,官方的做法再次遭到媒体批评。
权力生产知识,知识服务于权力。[20]“任何知识都是人的言说,任何言说都体现出特定的权力意志和权力关系。知识的意志代表权力的意志,统治权也即话语权”[21]。在这场话语争夺中,虽然官方掌握着政策的制定权和话语权,但在政策出台之前要考虑学者、大众的意见。记者作为大众群体的代言人,和学者一起行使着话语磋商权力。由于官方提出的政策未能解决大众的问题,精英群体在话语格局中领先一步,官方只能被动跟进。虽然官方后来几次就“异地高考”一词提出异议,希望更名为“就地高考”[22],但媒体还是坚持了这一话语符号。这一情形正如戴维·阿什德(David L. Altheide)所言,“社会权力体现在对某种社会情境进行界定的能力之中。为自己和他人界定并维持某种情境的能力就是建构社会现实的能力”[23]。
四 研究发现
“高考移民”与“异地高考”的媒介话语走向陌路的原因在于社会的发展进步及高考政策的变化。由于“高考移民”与“异地高考”都属于高考领域的社会问题,教育部是其政策的制定者。政府部门有关“高考移民”和“异地高考”处理措施的每一次公布都成为媒介话语建构的风向标,而媒介话语的建构又推动政府部门出台相关政策。
(一)“高考移民”与“异地高考”的媒介话语建构既反映了近年来城市化发展的影像,也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变化的轨迹
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进入现代化建设阶段,经过20多年的建设,到本世纪初,我国经济已取得快速健康发展,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一方面,富裕起来的人们想要给子女更好的教育,当高考录取分数线各地高低不等时,一部分人便通过迁移户口来争取优质大学教育资源。另一方面,城市化的发展必然要经历城镇化,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给经济发达地区带来大量流动人口。流动人员子女的教育及升学问题也被提上日程。同时城市化也唤醒了人们的民主意识,富人占据较多优质教育资源的问题已经为社会所诟病,民众更加期盼教育领域的公平、公正。社会大众的心声经过媒介建构后,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出“打击高考移民”和“推进异地高考”两条相反的路线,虽然“高考移民”和“异地高考”一度融合在一起。这一发展历程也反映了十多年来高等教育走向公平公正的趋势。媒介和着社会发展的节奏,不间断地感受、记载、推动社会变迁,并以一种特定的符号、以相对稳定的姿态或隐或现地作用于那些处在变迁旋涡中的人们。正如杜威(John Dewey)所说,“社会不仅因传递(transmission)与传播(communication)而存在,更确切地说,它就存在于传递与传播中”[24]。
(二)政府部门治理“高考移民”话语的出现缘于社会现状,促成“高考移民”媒介话语建构的高潮。当官方话语停歇时,媒介话语也逐渐停息
从媒体报道来看,在2003年我国多地已出现“高考移民”,地方政府也开展了区域性治理。针对这一状况,教育部在2004年高考工作通知中指出,要严肃查处“高考移民”问题,保障当地考生的合法权益。这一通知得到各地的呼应,各地政府纷纷制定具体方案封堵“高考移民”。但各地方案并没有起到有效遏制作用,2005年各地“高考移民”数量仍在急剧上升,如云南100多人,西藏曝光300多人,陕西近千人,甚至有报道称海南近万人。当地群体反对“高考移民”的呼声越来越强。7月海南发生了一起轰动全国的高考移民状元先被清华大学拒录,后被香港科技大学录取的事件,激起了社会各界的热烈讨论,“高考移民”话语掀起高潮。
由于高考涉及千家万户的利益,“高考移民”事件的爆发、传播往往会激起更多社会矛盾,影响社会规范和社会风气,因此政府必须从政策上对各地教育管理部门加以引导,以维护高考正常秩序和社会秩序。2006年初教育部在高考工作通知中再次强调要重点治理“高考移民”现象,维护良好的招生舆论环境和社会稳定。在政府政策的导向下,各地再次加强对高考报名的学籍、户籍双重审查,在高考报名前成功堵截了一大批“高考移民”。已经录入大学的“高考移民”也被取消了学籍。严格的审查政策既阻止了一大批“高考移民”,也导致了部分户口迁移考生出现无处高考的问题。针对这一阶段各种高考乱象,专家、记者及社会群体纷纷从不同角度对“高考移民”问题发表评论,媒体报道众说纷纭。“高考移民”话语在媒介建构中达到了鼎盛时期。
2007—2016年,教育部招生工作通知和规定中不再重点提及“高考移民”问题,媒介“高考移民”话语也走向了衰落。
(三)社会话语推动媒介“异地高考”话语的建构,进而促成政府部门相关政策的出台。当政府政策出台后,“异地高考”话语也逐渐淡出媒体视线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流动人口的规模迅速扩大,流动人员子女的教育和升学矛盾日益凸显,异地高考是其中最难以解决和关注度最高的问题。从高考恢复至今已经有30多年了,高考领域的多项改革都有或多或少的进展,只有异地高考仍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给考生、家长和各级教育部门带来困扰。2008年,全国人大代表赵林中在提案中首次提出要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入学及在当地参加高考问题。这一提案得到了代表委员和教育专家的热烈讨论,但教育部回应可能会引起高考移民,并在2009年招生工作通知中将“异地借考”作为解决“异地高考”的办法,受到媒体的普遍质疑,社会期待更有效的解决方案。“除非是人民要求改革,否则改革就不会顺利地或卓有成效地进行。通常是信息流的增长播下了变革的种子,也是信息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从而孕育了全国性的气候。”[25]在学界和民间的强烈呼声下,2010年教育部宣布将启动“异地高考”调研和试点,得到了社会的肯定。2011年“异地高考”成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的热议话题,学者们联名提请国务院和教育部,呼吁取消高考户籍限制,“异地高考”成为舆论的焦点。2012年两会上教育部表态全国的异地高考改革方案将在年内出台,牵动着社会各方的神经。“异地高考”方案开始紧锣密鼓地出台,社会各界相关思考建议此起彼伏,“异地高考”的媒介话语建构走向繁荣阶段。至2013年1月,30个省份已公布“异地高考”方案。由于各地门槛标准不一,针对不同标准的比较、思考仍是媒介话语的热点。2014—2016年,各地开始按计划有序推进“异地高考”,各种讨论开始渐渐停息,“异地高考”话语也逐渐退出了媒体中心。尽管各地门槛标准不同,但“异地高考”政策的出台已成为我国教育史上教育公平的标志性事件。
五 结语
“高考移民”“异地高考”作为曾经相似的新闻话语,在近年来的媒介话语建构中呈现出两极化的趋势。这一变化既是社会变迁在媒介中的体现,也是社会各群体话语博弈的结果。媒体在有选择地记录、反映社会状况和各群体声音的同时,也为受众界定了“高考移民”和“异地高考”,描绘了不同的主体形象和社会关系。媒体通过自身的话语实践将舆论压力传递给政府部门,促成政府管理政策的出台,也带来媒介话语的高潮。“高考移民”“异地高考”的媒介话语既是这一阶段高考改革之“冰山一角”,也是媒介参与话语符号建构、社会关系建构实践的一个典型案例。正如费尔克拉夫(Norman Fairclough)所言,“话语不仅是社会过程和结构的反映,它同时也建构了社会过程和结构”。“高考移民”“异地高考”的媒介话语既反映了这一阶段的社会实践,也建构了这一阶段的社会过程和社会关系。媒介建构与社会建构相互作用,共同推动社会发展。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
注释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127.
[2]〔日〕藤竹晓.现代大众传播理论[M].日本放送出版社,1968: 5-15.
[3]Tuchman, G. Making News: A Stud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Reality[M]. NY: The Free Press, 1978: 183-184.
[4]Adoni, Hanna & Sherrill Mane. Media and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Toward an Integration of Theory and Research[J]. Communication Research, Vol.11,No.3,1984.
[5]戴育贤.大众媒介与真实建构——一次现象社会学的探讨[J].新闻学研究(台湾),1994(1): 169-192.
[6]人往低处流 高考“大移民”愈演愈烈[EB/OL].(2002-08-07). http://edu.sina.com.cn/exam/2002-08-07/29533.html.
[7]“全国生”:地区合作名义下的“高考移民”[EB/OL].(2006-04-11). http://news.sina.com.cn/o/2006-04-11/00008661215s.shtml.
[8]异地读书何处高考?考生须在常住户口所在地报名[EB/OL].(2005-04-06). http://news.sina.com.cn/o/2005-04-06/07135568615s.shtml.
[9]省招办出台政策,允许省内考生高考异地报名[EB/OL].(2005-01-10). http://news.sina.com.cn/o/2005-01-10/10224778824s.shtml.
[10]湖北严防高考移民 加强资格审查杜绝异地报名[EB/OL].(2005-11-29). http://news.sina.com.cn/c/2005-11-29/06457566874s.shtml.
[11]商洛查处16名违规异地高考生[EB/OL].(2005-02-18). http://news.sina.com.cn/s/2005-02-18/12165136338s.shtml.
[12]高考加分将更严格更科学 重点治理异地高考现象[EB/OL].(2006-02-24). http://news.sina.com.cn/o/2006-02-24/04238288975s.shtml.
[13]今年成人高考禁止异地报考[EB/OL].(2007-06-04). http://news.sina.com.cn/c/2007-06-04/004911950755s.shtml.
[14]外来工子女可异地高考[EB/OL].(2008-03-05). http://news.sina.com.cn/c/2008-03-05/001213518996s.shtml.
[15]教育部规定试卷相同地考生可异地高考[EB/OL].(2009-03-20). http://news.sina.com.cn/o/2009-03-20/043615337281s.shtml.
[16]教育部:今年有望启动异地高考调研[EB/OL].(2010-09-21). http://news.sina.com.cn/o/2010-09-21/055918142657s.shtml.
[17]〔法〕米歇尔·福柯.福柯集[M].杜小真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 346.
[18]代表委员会同教育专家讨论异地高考问题[EB/OL].(2008-03-10). http://news.sina.com.cn/c/2008-03-10/014615110467.shtml.
[19]教育部:异地高考可能引发高考移民[EB/OL].(2008-03-10). http://news.sina.com.cn/c/2008-03-10/044413546107s.shtml.
[20]〔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M].刘北成、杨远婴译.上海:三联书店.2014: 29-30.
[21]卢颖生,郭志鹃.媒介话语的意识形态建构——一个批判性的视角[J].新闻爱好者.2009(8): 10.
[22]落实过程中如何让多方满意?[EB/OL].(2012-11-19). http://news.sina.com.cn/o/2012-11-19/051925607734.shtml.
[23]〔美〕戴维·阿什德.传播生态学——控制的文化范式[M].邵志择译.华夏出版社,2003: 194.
[24]〔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9.
[25]〔美〕威尔伯·施拉姆.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M].金燕宁译.华夏出版社,1990: 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