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单耕录:2014~2017年资本市场见闻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舌尖上的救赎

《舌尖上的中国》(以下简称《舌尖》)第二季开播了。这部让人口水与泪水齐飞的纪录片在第一季播出的时候就掀起了一轮收视狂潮,可以称之为视觉上的味蕾狂欢。《舌尖》里的食物不只是一盘吃的,它重现的是一种记忆和感觉,还有我们所有与这些食物有关的岁月。《舌尖》不但让一大批吃货狂热追捧,火了那些传统的美食和与美食相关的普通人,也让中国的乡愁飘荡在世界各个角落。而与此同时,以《舌尖》的制作和播出平台——央视为代表的电视媒体,却正在经历有史以来最严峻的转型之痛。

尤记得20世纪80年代后期,彩电在中国凭票供应,一机难求。随着电视的普及,昔日媒体霸主报纸和广播受众迅速下滑,央视迅疾成为最炙手可热的媒体。“一只狗在央视露脸半个月,便会成为全国名狗”,这句调侃的话说明了央视曾经无与伦比的地位。一批知名主持人伴随着高烧的电视热成为妇孺皆知的明星。央视春晚更是全民追捧的文艺年夜饭,不仅成为内地艺人身价的风向标,更帮助很多港台二三流明星瞬间火遍全国。这是电视媒体人的黄金岁月。

在互联网大发展的初期,相对于传统纸媒,电视受到的冲击还十分有限——毕竟,网络视频的技术水平还不高。加上制作理念、管理体制、创新机制的滞后和受巨大影响力和经营辉煌业绩的迷惑,央视并没有对之后行业内外的大变局做好准备。当地方电视台上星、娱乐节目管制放松后,占尽天时地利的央视,在与地方卫视的PK中,开始逐步输掉节目,输掉人才。与此同时,一个发轫于互联网,崛起于移动互联的全媒体时代呼啸而至。越来越多的人汇入了自由表达、社会监督、主张权利的潮流,在抢夺职业媒体人的饭碗。在移动互联蓬勃发展的今天,收视率的下滑和潜在的收益危机日益显现。以自我为中心和缺乏市场意识的传统媒体成长面临难以逾越的天花板,它们迂回腾挪的空间日益逼仄。

任何媒体兴衰都在验证同样的规律:无论世界上任何地方,无论什么样的管理体制,媒体的最终命运都是由受众决定的。受众是大众传媒的传播对象,是信息接受者,是传播活动的轴心,是评价传播效果的关键主体,也是传媒争相角逐的对象。可以说,谁拥有了受众,谁就掌控了传媒市场。

《舌尖》俯身拥抱了以食为天的受众,捍卫着央视的体面。一部纪录片完成不了对一个行业的救赎,但是即使戴着镣铐起舞,也要努力实现舞姿优雅,也算是对自我最好的救赎吧。

2014年4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