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视域中的“人”
(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合肥230601)
摘要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一生中最伟大的两个发现之一,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唯物史观对“物”的强调,并不否定“人”的重要地位。唯物史观视域中的“人”有着鲜明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人的主观能动性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人的个体存在性依赖于社会存在性才能实现,人对物质生活资料的消费取决于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创造历史的主体是人民群众而非个人。
关键词 唯物史观 “人” 人民群众
恩格斯把唯物史观的创立看作马克思一生中两个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列宁也称赞道:“唯物主义历史观始终是社会科学的同义词”, “是唯一的科学的历史观”。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发展的本质和普遍规律,把社会历史看作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把物质生产方式看作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唯物史观对“物”的强调,使得有些学者认为唯物史观只见“物”不见“人”,存在“人学空场”,这是对唯物史观的极大误解。
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在《神圣家族》中就明确指出:“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它 ‘不拥有任何惊人的丰富性’,它 ‘没有进行任何战斗’!其实,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在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且进行战斗。并不是 ‘历史’把人当做手段来达到自己——仿佛历史是一个独具魅力的人——的目的。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在唯物史观第一次被完整表述出来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他们又提出了唯物史观的前提。他们说:“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臆想中才能撇开的现实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由此可见,唯物史观从来都不缺少“人”,那么,如何理解唯物史观视域中的“人”呢?
一 人的主观能动性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
唯物史观从来都不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早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在批判旧唯物主义看不到甚至抹杀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唯心主义将人的主观能动性只是看作精神和意志的作用时,便提出了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人的主观能动性思想。马克思认为,人不是被动地适应自然,而是通过实践活动,能动地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使自然服从于人的需要。这种能动地认识、改造自然的能力,就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集中体现。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在《自然辩证法》中,恩格斯更是把人的能动的实践活动作为区分人与动物的标志。他说:“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简单地通过自身的存在在自然界中引起变化;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但是,人们创造历史的主观能动性受到既定的历史条件和客观规律的制约。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在谈到人与历史的关系时,把人类历史比作一部历史剧,认为人本身既是“历史剧的剧作者”,又是历史剧的“剧中人物”。人是“历史剧的剧作者”是指历史是人的实践活动创造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是“剧中人物”是指人也要受到自己创造的历史及客观规律的制约。正如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指出的:“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首先,人们不能自由地选择自己的生产关系。在《雇佣劳动与资本》中,马克思指出:“人们在生产中不仅仅影响自然界,而且也互相影响。他们只有以一定的方式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这就是说,人们的实践活动只能以现实的生产关系作为条件和基础,而生产关系又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关系,它的性质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人们在发展其生产力时,即在生活时,也发展着一定的相互关系;这些关系的形式必然随着这些生产力的改变和发展而改变。”因此,人们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关系。
其次,人们不能自由地选择自己的社会形式。马克思在1846年12月28日致帕·瓦·安年科夫的信中说:“人们能够自由地选择某一种社会形式吗?决不能。”这是因为:“在人们的生产力发展的一定状况下,就会有一定的交换 [commerce] 和消费形式。在生产、交换和消费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就会有相应的社会制度形式、相应的家庭、等级或阶级组织,一句话,就会有相应的市民社会。有一定的市民社会,就会有不过是市民社会的正式表现的相应的政治国家。”在社会历史发展中,有什么样的生产力,最终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形式,任何一种社会形式的改变和发展,都是生产力变化和发展的结果。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更是明确指出:“社会关系和生产力密切相联。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谋生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所以,人们是不能自由选择社会形式的。
最后,人们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关系和社会形式的根源,就在于“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这是他们的全部历史的基础,因为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是以往的活动的产物”。这是因为,第一,生产力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力量,是不能任意创造和改变的。生产力是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的现实的、客观的物质力量。它的客观性,不仅表现在构成它的物质要素(即劳动力、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是客观的,而且表现在它是一种既得的物质力量。每一代人开始生产的时候都会遇到现成的生产力。因此,人们不能在自己选定的条件下任意创造历史,而只能在既定的条件下进行活动。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和连续性。生产力不仅是先前一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结果,更是先前一切世代生产力的积累和发展。正是生产力的这种世代相传、连续不断的性质,构成了每一代人与前一代人最近的历史联系,“就形成人们的历史中的联系,就形成人类的历史,这个历史随着人们的生产力以及人们的社会关系的愈益发展而愈益成为人类的历史”。
二 人的个体存在性依赖于社会存在性才能实现
马克思在论及其历史观时说:“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由此可见,有生命的“现实的个人”构成了人类历史的自然前提。马克思指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同动植物一样。”这就是说,人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无论如何发展、进步,都无法摆脱其自然属性和生物性特征。如果一个人的个体生存都得不到保障,就谈不上人的存在,更谈不上人的群体存在和类存在。“现实的个人”为了生存,必须从事感性活动,生产出自然界不能直接提供给自己的物质生活条件。这种感性活动和物质生活条件是有生命的“现实的个人”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基础。所以,马克思说:“它从现实的前提出发,它一刻也不离开这种前提。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单个的人是无法从事和满足他的社会生活的,离开了他所赖以存在的社会关系,他就无法生产。因此,离开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就不能理解“现实的个人”,对其的考察必须放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在批判斯密和李嘉图把“单个的孤立的猎人和渔夫”当作历史出发点时指出:“我们越往前追溯历史,个人,从而也是进行生产的个人,就越表现为不独立,从属于一个较大的整体。”进而得出:“人是最名副其实的政治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 [M—2] 才能独立的动物。孤立的一个人在社会之外进行生产——这是罕见的事,在已经内在地具有社会力量的文明人偶然落到荒野时,可能会发生这种事情——就像许多个人不在一起生活和彼此交谈而竟有语言发展一样,是不可思议的。”从根本上说不存在完全意义上的个人的实践活动,人的实践活动的社会性(合作性、协作性等)决定了人的实践活动必然是社会的,即只有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和社会组织内才能实现的。因而,人们的实践活动只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环境和条件下,只有在集体中才能进行。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任何一个现实的个人都受到社会物质条件的制约,社会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载体。社会为人的生存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活动空间。脱离了社会,离开了一定的社会关系,人就无法劳动,从而也就无法生存。只有在社会中,人的个体存在及其社会实践活动才是自觉的,个人也才能够获得充分的生存发展条件。“因此,社会性质是整个运动的普遍性质;正像社会本身生产作为人的人一样,社会也是由人生产的。活动和享受,无论就其内容或就其存在方式来说,都是社会的活动和社会的享受。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来说才是存在的:因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来说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才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合乎人性的存在的基础,才是人的现实的生活要素。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来说才是人的合乎人性的存在,并且自然界对他来说才成为人。”因而,个人只能在一定的现实社会中存在着,人不能离开社会而独居,离开了社会,人就不能称为现实的人,也不可能成为现实的人。
正是由于不同的社会关系、不同的社会实践才造就了人的本质,因此,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所以人在积极实现自己本质的过程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联系、社会本质。”人的本质如何,人是什么样的,是由他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决定的,是后天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形成和实现的。正如马克思所说:“黑人就是黑人。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他才成为奴隶。纺纱机是纺棉花的机器。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它才成为资本。脱离了这种关系,它也就不是资本了。”
三 物质生活资料的消费决定于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
唯物史观从现实的人出发,第一次真正把人置于现实基础之上。现实的人是有血有肉、有着各种生活需要的真实的个人,是社会的构成要素和组成基础。因此,消费不仅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首要条件之一,消费需要的正常满足也是人类自身生产和再生产的基础前提。人的需要,首先的和基本的当然是物质需要。需要范畴在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唯物史观的创立,正是从强调人的物质需要,而不是用人的思想来说明社会历史的发展开始的。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讲到唯物史观的前提时说:“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 ‘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在《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恩格斯在批判旧唯物主义认为“在历史领域中起作用的精神的动力是最终原因,而不去研究隐藏在这些动力后面的是什么,这些动力的动力是什么。不彻底的地方并不在于承认精神的动力,而在于不从这些动力进一步追溯到它的动因”后指出,人类的物质需要或物质利益是隐藏在“精神的动力”之后的“动力的动力”。
人们首先必须进行生产才能满足自己的物质需要,“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人们从几千年前直到今天单是为了维持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从事的历史活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人们之所以有历史,因为他们必须生产自己的生活,而且必须用一定的方式进行:这是受他们的肉体组织制约的,人们的意识也是这样受制约的。”所以,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更替,是作为历史主体的现实的人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取决于获得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人们用以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方式,首先取决于他们已有的和需要再生产的生活资料本身的特性。这种生产方式不应当只从它是个人肉体存在的再生产这方面加以考察。更确切地说,它是这些个人的一定的活动方式,是他们表现自己生命的一定方式、他们的一定的生活方式。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命,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这一论述表明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是人类历史的最基本、最不容置疑的事实。正如恩格斯晚年所指出的:“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在论述生产和消费的关系时说:“无论我们把生产和消费看做一个主体的活动或者许多个人的活动,它们总是表现为一个过程的两个要素,在这个过程中,生产是实际的起点,因而也是起支配作用的要素。消费,作为必需,作为需要,本身就是生产活动的一个内在要素。但是生产活动是实现的起点,因而也是实现的起支配作用的要素,是整个过程借以重新进行的行为。”人的生产活动不可能是单个孤立地进行的,相互间必须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才能进行。因此,人的生产活动的社会性决定了人的需要的社会性。需要作为物质生产过程或实践活动中的一个因素,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实现。正如没有孤立于社会之外的人一样,也没有孤立于社会之外的纯粹的个人的需要。
四 历史创造的主体是人民群众而非个人
唯物史观认为个人除了唯一性外,更重要的是社会性,这使得个人不是纯粹的个人,而是“复合”的个体。因此,不仅个人不能离群索居,而且个人的历史活动也大都不以个人的形式,而是以各种社会主体形式(部族、民族、阶级以及联合起来的个人等)进行。早在马克思主义创立之际,马克思和恩格斯就在《神圣家族》中明确提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决定历史发展的是“行动着的群众”。这一观点科学地阐明了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确立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打破了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英雄史观,实现了历史观上的伟大变革。19世纪80年代,针对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错误观点,恩格斯在阐述历史发展动力和历史发展规律时指出:“如果要去探究那些隐藏在——自觉地或不自觉地,而且往往是不自觉地——历史人物的动机背后并且构成历史的真正的最后动力的动力,那么问题涉及的,与其说是个别人物,即使是非常杰出的人物的动机,不如说是使广大群众、使整个整个的民族,并且在每一民族中间又是使整个整个阶级行动起来的动机。”这就再次强调,是人民自己创造了自己的历史,推动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是人民群众。反映社会发展趋向、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不是某些个别英雄人物或者某种外在于人的“观念”,而是人民群众的意志、愿望、要求和实践。唯物史观从社会历史发展主体出发,肯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第一次真正科学地、彻底地、全面地解决了谁是历史创造者的问题。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包含着不同的阶级、阶层和集团。人民群众的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真正主体。首先,人民群众是物质资料生产的主体和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依赖于解决人类生存问题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有了衣食住行的物质生活资料,人类社会才能存在和发展。“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若没有物质资料的生产,就根本无法进行其他一切活动,也就无所谓人类生活和人类历史。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物质生活资料,正是人民群众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的。人民群众创造物质资料的生产劳动,为人类生产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其次,人民群众是人类社会精神生产的主体,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创造物质财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为社会精神财富的生产提供了基础和前提。人类要从事科学、文化、艺术等精神活动,不仅需要一定的物质生活资料,还需要一定的工具、仪器等从事科学文化活动的物质手段。这些物质生活资料和物质手段,都是由人民群众的物质生产活动提供的。同时,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构成了一切精神财富产生的源泉。没有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任何精神财富的创造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可能取得有价值的成果。再次,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变革、历史发展的根本力量。唯物史观认为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动因,只有它才起最后的决定作用。马克思曾这样写道:“在人们的生产力发展的一定状况下,就会有一定的交换 [commerce] 和消费形式。在生产、交换和消费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就会有相应的社会制度形式、相应的家庭、等级或阶级组织,一句话,就会有相应的市民社会。”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是物质资料生产的直接承担者。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人民群众。劳动者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在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随着生产经验的积累、劳动技能的提高以及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劳动者不断改进和创造新的生产工具,扩大劳动对象的范围,从而使生产力发展到一个新水平。以不同形式从事生产活动的人民群众,必然对社会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