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文化自信视域下的文化改革创新

储著武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北京100009)

摘要 从文化自信的角度审视文化改革创新工作,二者之间呈现出辩证发展的关系。一方面,文化自信是文化改革创新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文化改革创新有利于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当前,我国文化改革创新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为此,要以文化自信为指引进一步推动文化改革创新,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关键词 文化自信 改革创新 文化体制 文化生产力

 

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将文化自信视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后的“第四种自信”,并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人民日报》2016年5月19日,第1版。和“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人民日报》2016年7月2日,第1版。。文化自信从隐到显,并被赋予如此高的地位,它所具有的理论内涵与实践价值,对当前及今后中国的文化建设一定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其中比较重要的一条就是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大力加强文化改革创新,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应该说,学界讨论文化自信的文章很多,但从文化自信角度讨论当前文化改革创新问题的文章并不多见。《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人民日报》2016年7月2日,第1版。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谈谈看法。

一 文化自信是文化改革创新的必然结果

受固有观念和体制机制的影响,文化改革创新会遇到一些制约因素,为此,党和国家要根据变化了的新形势以及思想理论的新发展,坚持用改革创新的办法为繁荣和发展文化注入新动力和新活力,并在改革创新的过程中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

(一)文化自信形成发展于文化改革创新过程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一条改革创新之路。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并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为此,党从构建文化繁荣发展体制机制、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以及激发全社会文化创造活力等方面提出文化改革创新的任务。同时,在这次会议上,“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首次出现在官方文件中,并提出这是今后文化发展的一大方向。会议结束之后,“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成为理论界讨论的热点。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对文化改革创新做出了新论述,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第24页。具体来说,要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为人民提供广阔的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的良好局面。2013年11月12日,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改革总目标的指引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是“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中心环节,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第533页。

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从顶层设计和政策举措两个方面开启了新一轮的文化改革创新工作。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很快宣布成立,其下设文化体制改革专项小组。截至2016年11月,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召开了29次会议,共审议通过9份关于文化改革的文件。同时,国务院及有关部门通过30多份各种政策文件,加大了对文化改革创新的支持力度。表1是中央深改组审议通过的文化改革文件。

表1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的文化改革文件

在新一轮文化改革创新过程中,党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文化自信的思想。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将文化自信与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并称,认为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和“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这一思想认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调文化改革创新,要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保证到2020年实现文化改革的目标。从这个角度来说,文化自信是在文化改革创新的过程中提出来的时代命题。

(二)文化改革创新奠定了文化自信的基础和底气

21世纪以来,我国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取得重大成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显著,文化产品的创作和生产进一步繁荣,文化产业的规模和实力不断壮大,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重大进展,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日益增强。总体来说,我国文化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奠定了文化自信的基础。

首先,我们来看2002年、2012年以及2015年这三个关键性年份我国文化机构建设的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2002~2015年全国文化机构建设情况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发布的各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截至2015年底,全国各类文化(文物)单位共29.91万个,文化从业人员229.44万人。从表2中可以看出,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数量呈逐年增长的态势。而文艺表演团体在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虽然数量减少但质量和效益均呈大幅提高的态势。

其次,我们来看文化生产能力的发展情况。2011年,我国长篇小说出版量超过3000种,新创作首演的剧目超过1000种、文艺院团演出达155万场次,生产电影故事片558部、电视剧1.5万集、影视动画片26万分钟、影视纪录片4000小时,出版图书37万种总印数77.1亿册(张),出版报纸1928种总印数467.4亿份,出版期刊9849种总印数32.9亿册。蔡武:《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工作情况的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2年第6期。而到2015年,全年生产电视剧395部16560集,电视动画片134011分钟。全年生产故事影片686部,科教、纪录、动画和特种影片202部。出版各类报纸440亿份,各类期刊30亿册,图书81亿册(张)。《中华人民共和国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人民日报》2016年3月1日,第11版。从这些数字中可以看出,无论是文艺作品的创作生产,还是电影电视剧以及报纸期刊的出版,虽然数量上有增有减,但经过了改革,质量和效益均有所提高,基本上满足了当前我国人民文化消费的需求。

再次,我们来看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2011年,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把文化产业发展成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2012年,党的十八大不仅重申将文化产业发展成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目标,而且提出到2020年要正式实现这一目标。这几年,我国文化产业得到了很好的培育与发展。据统计,2010年底,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突破1.1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75%。到2015年底,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2.7万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97%。《统计局解读2015年及2016年上半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有关数据》, http://www.gov.cn/xinwen/2016-09/02/content_5104702.htm。可以预期,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推进,文化产业必将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由此,我们发现通过文化改革创新,我国文化建设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整体实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迅速发展的文化实力和显著增强的文化影响力,奠定了我们文化自信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人民日报》2016年7月2日,第1版。建立在如此强大的体量和雄厚的实力基础上的文化事业,没有理由不让我们对自己的文化充满自信。

二 当前文化改革创新面临的问题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计划规划纲要》,人民出版社,2016,第14页。文化改革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在推进文化改革尤其是文化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始终要把文化创新摆在极端重要的位置。毋庸讳言,当前我国文化改革创新确实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

(一)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文化体制机制尚未建成

长期以来,我们对于构建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文化体制机制的吁求始终很强烈。在实践中,党和政府也坚持不懈地推动文化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创新,但从实际效果来看,有些方面确实不尽如人意。以政府部门管理文化体制为例,现在必须实现由政府办文化向政府管文化的转变,要求政府部门不能像过去那样直接干预文化产品的生产和运营,更不能靠行政命令的方式来解决一些棘手问题。再以目前我国部分事业单位举办的期刊编辑部改革为例,这些期刊编辑部很难完全走市场化的发展道路,如果简单地与报纸等统一要求,恐怕很难保证改革的效果。无论是政府管理文化的宏观层面,还是文化事业发展的微观层面,都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还涉及体制。文化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创新,要既能符合中国的实际,又能够进一步推动文化的繁荣发展,确实是不容易的事情。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文化改革的时候,不能搞“一刀切”,而要从实际出发,采取稳步推进的方式进行。

(二)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创新能力不足

在文艺创作方面,每年创作发表的作品数量很多,但质量和水平参差不齐。以抗战神剧的创作与生产为例,每年生产的抗战神剧量大质劣是不争的事实,其情节之荒诞、内容之乏味饱受批评。在新闻舆论工作方面,原创性内容缺乏,传统媒体主动适应新媒体发展的能力不强。当下各大纸质媒体和新媒体内容来源单一,尤其是在新媒体上,基本上打开一个网站就知道其他网站的内容。不仅如此,网络新媒体还为各种错误思潮提供了传播平台,以至于泛滥成灾,亟待加强监管。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面,重复性研究过多,高质量研究成果缺乏,唯论文、唯学历、唯资历的现象依然存在等。以学界颇多指责的核心期刊论文为例,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每年发表论文最多的国家,但论文质量确实令人不敢恭维,尤其是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少之又少。应该说,所有问题都指向中国文化产品生产创作的原创力不足,创新能力不足。

(三)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有待提高

到2020年,文化产业要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是十八大明确提出的目标。从统计数字上来看,这个目标是有可能实现的,但从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来说,恐怕还需要进行不懈的努力。以目前我国电影产业的发展为例,每年电影业的统计数字均大幅度增长,但快鹿集团炒作《叶问3》让“虚假票房”浮出水面。至今,快鹿集团兑付事件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文化+资本”可以促进文化的发展,但如果过度,则可能危及整个行业的发展。再以到处可见的文化创意园区建设为例,有些地方政府为了招商引资,打着文化创意园区建设的旗号,实际上并不是为了发展文化,其意还是通过时髦概念来吸引资金,到最后文化创意园里并没有文化。文化产业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特点,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利用市场来调节文化生产,这是文化产业发展要面对的一大问题。

(四)整个社会关于文化发展的观念不强

各种政策文件以及媒体都在宣传文化发展的重要性,但是各级政府摆在重要位置的始终不是文化,甚至有人调侃道,文化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在笔者看来,这种思想与我国特定历史发展阶段有关。在盲目追求GDP的时代,这种思想或许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与之相应文化建设也需要进行改变。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明确提出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的成果,实际上有持偏救弊的作用。但是,整个社会关于文化发展的观念薄弱,这种观念短期内不会改变。

(五)意识形态的规约与文化改革创新既有一致性又有矛盾

我国文化改革创新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和社会性质决定的。文化创新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说白了就是要提高文化生产和管理的效率和效益。但文化产品的生产创作本身是内容性的,其思想倾向和价值导向是最为关键的东西。当前社会思想文化的多元化不可逆转,企业和个人的创新有时候会触碰意识形态的底线,这个时候,意识形态的规约就与文化创新发生一定的矛盾和冲突。从这个角度说,意识形态的规约与文化改革创新既有一致性,又有矛盾。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况时,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底线不动摇,正确处理好文化改革创新与加快发展、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文化创新的导向,是事关文化改革创新的根本性问题,必须高度重视。

文化改革创新,既有思想观念层面的问题,又有体制机制层面的问题;既有老问题,又有新问题。这些问题和矛盾不会自动消失,必须正视其存在的复杂性和长期性。因此,文化改革创新永远在路上。

三 以文化自信为指引,进一步推进文化改革创新

当今世界处于信息化时代,亦有人将这场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信息化变革称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同时,未来几年是我国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的关键时期。党和国家提出了以创新为首位的新发展理念,确定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制定了“互联网+”和大数据等发展规划。应该说,文化自信的提出,恰好赶上中国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时候,我们必须以文化自信为指引进一步推动文化改革创新工作,使我国文化建设和文化事业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在这方面,以下几点工作需要我们高度重视。

(一)坚持以文化自信为指引,推动文化改革创新

文化自信,实质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往深了说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本身充满自信。文化自信不是抽象的,具体体现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遍认同与践行,社会整体文明程度的提高以及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等众多方面;文化自信不是虚无的,我们必须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使我国由过去突出经济建设的发展阶段过渡到包括文化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并重的发展阶段,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文化自信不是盲目的,它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统一体,具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再加上改革开放30多年的丰厚的人文积累,它的基础无比牢固。文化自信的理论构建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凡是有利于坚持文化自信的改革创新措施都应该大力支持和实施;相反,不利于坚持文化自信的改革创新都应该坚决反对和禁止。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自信指明了今后我国文化改革创新工作的方向。

(二)正确处理文化改革与文化创新的关系

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在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发展方面,确实有不少新举措、新政策,这对于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来说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是,所有的改革和措施最终能否落地并取得切实的成效,还需要靠时间来证明。文化改革必须有利于文化创新,这是文化发展的一条重要经验。一方面,文化改革尤其是文化体制改革能够创造有利于文化创新的制度基础和环境氛围;另一方面,文化创新能够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和动力,夯实和巩固文化改革的成果。文化改革与文化创新,兼之则两利,偏之则两害。但是,文化改革并不必然带来文化创新,因为在改革过程中,难免遇到各种制约因素。文化改革的举措,得到有关部门的有效执行以及创新主体的支持,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三)激发全社会文化创新活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文化创新,主要表现在内容创新、形式创新、传播手段创新、业态创新、文化科技创新等方面。文化创新的主体力量是文化管理者、文化企业以及文化工作者,他们的智慧和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是文化事业发展之幸。近些年,国家从知识产权、文化立法等方面,加强了对文化创新主体权利的保护与保障,这是很有必要的。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方面工作与改革创新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以电影产业为例,2016年11月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对电影产业的发展做出了法律规定,但在电影版权、电影审查等方面的工作力度仍不是很大。再以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为例,“青稞”“青椒”作为科研创新的主体,他们的生存状态和生活状态不是很好恐怕是不争的事实。2016年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之后,这方面的问题被凸显出来。为此,中宣部、财政部就国家社科基金经费使用做出改变,通过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管理办法》;教育部启动了双一流大学和学科建设,在科研经费方面做出了新规定。这些改革举措有利于改善“青稞” “青椒”的生活状态和生存状态,但改进程度和力度有多大,可能依然是一个问题。

以文化自信为指引进一步推动改革创新工作,实际上涉及党、国家、企业以及个人。党必须坚持对文化改革创新的领导,确保文化改革创新的社会主义方向,这是最根本的。国家文化管理部门,要加强文化管理的体制机制创新,不能守着原来的做法和规定来开展文化改革工作,必须进一步发挥各个部门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为文化建设和文化事业的发展站好岗、服好务。文化企业尤其是国有文化企业,是文化生产力的主体,必须坚持党和国家关于文化的政策规定,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开展文化产品的创作和生产,加大创新投入和奖励力度,多出精品。文化创新,最终还是要落实到个体的自我创新层面,离开了个人的创新性劳动,恐怕不会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更不会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因此,在文化改革创新工作中,要鼓励个人创新,尊重个人创作自由。

结语

改革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文化自信视域下的文化改革创新,必须有利于增强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知与认同,必须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有利于增强整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必须有利于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必须有利于提升全体国民的思想文化素养。概言之,文化改革创新必须有利于人们坚持文化自信,积极投身到具有新的时代特征的伟大斗争中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