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1990年总目录
关于文学语言问题的探讨和争鸣
文学语言的可变性规律初探/高万云/1990.5.106
文学语言的非语法现象/礼平/1990.5.114
文艺理论
毛泽东文艺思想不容歪曲和诋毁/张国民/1990.1.38
弹性语言——诗学笔记之一/杨匡汉/1990.1.87
正确把握文艺与政治的辩证关系——学习《邓小平论文艺》的体会/杨汉池/1990.2.5
散文潜结构及其泛化中的“现代化”哲学倾向/皇甫修文/1990.2.103
历史传奇:史传传统与史诗模式/朱水涌/1990.2.109
论文学艺术的思维方式/徐岱/1990.2.115
自由的歧途——评刘晓波的《审美与超越》/黄彩文/1990.3.70
文学史:走出自律与他律的双重困境/陶东风/1990.3.79
语言痛苦: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刘安海/1990.3.89
比较文学消亡论——从朱光潜对比较文学的看法谈起/钱念孙/1990.3.96
卷首语/1990.4.5
密切文学艺术与人民的联系/张炯/1990.4.9
西方三种文学观念批判/王元骧/1990.4.19
评当代我国的女权主义文学批评/林树明/1990.4.36
评李泽厚美学思想的实质及其特点/蔡仪/1990.5.39
繁荣文艺与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张炯/1990.6.5
论西方现代派的颓废性/陈慧/1990.6.13
说丑——《美学新论》之一/蒋孔阳/1990.6.31
意识形态与艺术的特性——兼与栾昌大、董学文同志商榷/潘必新/1990.6.38
民族化问题与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余斌/1990.6.46
中国当代文学
近十年来国外当代中国文学研究述评/董之林 张兴劲/1990.1.58
小说新思维/张韧/1990.1.71
关于近年文学创作的几个趋向/王晓华/1990.1.78
传统的创化——从苗长水的创作探讨一个理论问题/雷达/1990.2.17
两种不同的文学话语——论通俗文学与“纯文学”/吴秉杰/1990.2.24
文学失语症——新小说“语言革命”批判/黄浩/1990.2.34
当代小说的言语义系统/徐剑艺/1990.2.45
两种基本的情感模式——当代文学中对农民的表现/杨长春/1990.3.5
读《洗澡》/孙歌/1990.3.14
谁揭开了魔瓶——对新时期涉性文学的反思/陈伯君/1990.3.24
论白先勇小说的传统特色/袁良骏/1990.3.32
新时期现实主义小说的自然化倾向/陈金泉/1990.4.115
论宗璞的“史诗情结”——对《南渡记》文体的一点疑义/马风/1990.4.125
近年非理性主义小说的批判/肖鹰/1990.5.5
新时期军事文学的“英雄情结”/喻季欣/1990.5.24
略论台湾文学研究中的十个问题/古继堂/1990.5.32
新时期中国文学与拉美“爆炸”文学影响/吕芳/1990.6.87
女性“自我”的复归与生长——新时期女性散文创作的流变/李虹/1990.6.99
辉煌的瞬间与平淡的日子——张一弓与何士光创作比较/梅蕙兰/1990.6.109
中国现代文学
论卞之琳诗的脉络与潜在趋向/蓝棣之/1990.1.95
路翎的小说世界/昌切/1990.1.102
中国现代新诗的进程/李怡/1990.1.113
师陀:徘徊于乡土抒情和都市心理写照之间/杨义/1990.2.85
论“普罗诗派”/柯文溥/1990.2.95
试论茅盾的现代作家作品论的宏观价值/吴国群/1990.3.39
李劼人长篇小说艺术批评/杨联芬/1990.3.47
在争辩中前进——1936—1987年夏衍剧作研究述评/韩日新/1990.3.59
胡适和他的诗——《中国新诗库·胡适卷·卷首》/周良沛/1990.4.44
《尝试集》的艺术史价值/康林/1990.4.49
新时期东北作家群研究述评/逄增玉/1990.4.66
现代作家的存在探询(上)——存在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解志熙/1990.5.47
新时期周作人研究述评/黄开发/1990.5.62
蕴藉明澈、刚柔相济的抒情风格——陈敬容《新鲜的焦渴》代序/袁可嘉/1990.5.72
究竟要“塑造”什么样的鲁迅形象?——评汪晖的《鲁迅研究的历史批判》/辛平山/1990.6.116
论中国新诗中民族忧患类主题思路及诗歌境界/骆寒超/1990.6.126
现代作家的存在探询(下)——存在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解志熙/1990.6.139
中国古代文学
南朝文学三题/曹道衡 沈玉成/1990.1.5
文学的自觉时代/齐天举/1990.1.18
刘知几与古文运动/李少雍/1990.1.26
江山之助——中国古代文学地域风格论初探/吴承学/1990.2.50
情感体验的历程: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原型意象/张晶/1990.2.59
从陶杜的典范意义看宋诗的审美意识/程杰/1990.2.67
晏几道“梦”词的理性思考/陶尔夫 刘敬圻/1990.2.75
九歌:求生长繁殖之歌/徐志啸/1990.3.102
文天祥诗歌散论/金其旸/1990.3.110
简论洋务运动时期的文学变革/连燕堂/1990.3.120
摘句论/张伯伟/1990.3.128
从宋诗到白话诗/葛兆光/1990.4.77
屈原评价的历史审视/潘啸龙/1990.4.93
论《红楼梦》的三重主题/孙逊/1990.4.103
“西昆体”平议/吴小如/1990.5.76
从史的政事纪要式到小说的生活细节化——论唐传奇与小说文体的独立/董乃斌/1990.5.79
云梦秦简《为吏之道》漫论/谭家健/1990.5.87
潮卷国魂怒不平——鸦片战争时期的爱国诗潮/王飙/1990.5.94
论钱学品格/陈子谦/1990.6.56
金代文坛与元好问/董国炎/1990.6.69
诗的明朗与含蓄——兼论李商隐《锦瑟》/吴奔星/1990.6.78
“词起源于民间”说质疑/李伯敬 朱洪敏/1990.6.82
作家作品评论小辑
对文化失范的困惑和忧思——田中禾近作的意义/陈继会/1990.1.123
风情·传奇·西部魂——论西部作家张弛/许文郁/1990.2.125
叶延滨论/刘士杰/1990.3.135
意义丧失之后——范小青近作的拆析/王干/1990.4.140
《灵性俑》的诞生——黄献国小说艺术蜕变勘探/朱向前/1990.5.135
外国文艺理论评介
彼与此——评介爱德华·赛义德的《东方主义》/张京媛/1990.1.129
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学总体批评模式/吴康/1990.2.131
文学艺术与意识形态——阿尔都塞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张来民/1990.5.124
台港及海外学人园地
鲁迅早期的尼采观与明治文学/〔日〕 伊藤虎丸/1990.1.135
五四小说人物的“狂”和“死”与反传统主题/〔新加坡〕 王润华/1990.2.141
论坛
倾斜的文学/韩子勇/1990.1.148
文学遗产的接受与开放性自律/韩经太/1990.3.142
漫谈文学反思/冯锡玮/1990.3.144
坛外杂话二题/迟樨/1990.4.132
小议文学与政治/董佳杰/1990.4.134
投向西部文明——关于一种文艺思潮的遐想/管卫中/1990.4.136
报告文学“新潮”赞/方惠/1990.5.142
呼唤“绿色文学”/黄文华/1990.5.144
书评
开拓、建构、阐释——读《明清小说理论批评史》/王济民/1990.2.151
评《中国现代戏剧史稿》/朱寿桐/1990.3.148
回归诗学本体的杜诗观照——许总《杜诗学发微》试评/陈良运/1990.3.150
“典型”的理论是不朽的——《马克思主义典型学说史纲》读后/王仲/1990.4.148
面向困难的选择——评《中国现代散文史》/王光明/1990.4.152
理论之光照亮了现象研究——评严家炎著《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朱晓进/1990.5.149
现代东方才女的典型——读《冰心传》/汪文顶/1990.6.148
新人评介
蓝棣之批评个性阐释/陈雷/1990.1.150
苦涩的品鉴——读吴福辉《戴上枷锁的笑》兼及其它/宗诚/1990.2.154
来稿撷英
“乡土文学”中的人道主义和启蒙主义/徐菊凤/1990.1.154
老舍小说的叙事语调/赵泽民/1990.1.155
张炎论词的清空/邱世友/1990.1.157
英雄主义的重铸——张承志创作精神管窥/何向阳/1990.3.154
台湾女性文学三十年的路/李甦/1990.3.156
济慈与朱湘的自然观/张玲霞/1990.3.158
新现实主义的还原向度/张德祥/1990.4.156
边域小说中的现象:心理图式的顺应与同化/赵小琪/1990.4.158
情绪活动:文学创作的直接材料和内在动力/王含之/1990.4.160
《雷雨》中的替罪羔羊/鲁原/1990.5.155
《聊斋志异》的仁爱、情爱与性爱/邢凤藻/1990.5.157
关于艺术辩证地把握生活的思考/李明泉/1990.6.151
左翼女性文学女性意识的独特形态/莲子/1990.6.153
读者·作者·编者
关于《五君咏》的作者/郝景鹏/1990.1.160
两篇准抄袭之作/马国璠 叶林/1990.2.157
关于屈原研究的一封信/汤炳正/1990.5.154
学术动态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刘祥安/1990.1.159
《文学遗产》杂志征订启事/1990.2.150
通俗文学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方向——繁荣通俗文学创作座谈会述介/刘嘉陵/1990.5.159
20世纪中国小说史国际研讨会述要/谢伟民/1990.6.155
本刊处理稿件启事/199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