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农村权力结构演变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章 进入桥村

第一节 桥村的经济地理

桥村所处的江洲市历史并不悠久,最初只有露出水面的几个小沙洲,岛上始有人烟只有400多年。清代末期,江洲始统称太平洲(江洲县地方志编撰委员会,1991)。如今的江洲市地理位置优越,由长江主航道南侧的南沙等四个沙洲组成,为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一部分。全市下辖4个镇(新兴镇、隆兴镇、油坊镇和三桥镇)、2个街道(三洲街道和隆兴街道)、江洲经济开发区和江洲高新区。江洲市产业特色鲜明,其乡镇企业起步较早,星罗棋布,遍及镇村。作为江洲市委、市政府的驻地——三洲街道,位于江洲市的东南部,北隔长江主航道与海陵大桥相接,行政区域面积77.16平方公里,下辖16个行政村(桥村、民生村、众城村等)和14个社区,户籍人口11万人。三洲街道的综合实力连续多年位居地级市的“第一梯队”。海陵大桥、新238省道的同步通车,为三洲街道发展服务业提供了巨大空间。随着旧城改造的加快推进以及东部新城框架的拉开,城北科技产业园、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等项目为三洲街道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新的增长极。但项目“进场”的前提是土地整理的完成,所以在大批量引进项目的同时,三洲街道也面临着大批量的拆迁与征地。

正如上文所提到的,桥村隶属于三洲街道,桥村村名的由来颇有渊源,何谓“桥村”,村民们莫衷一是。一位桥村81岁的戴则清老师对桥村的历史有过研究,他指出,桥村的名字与村里的桥有着直接的关系。


江洲人民都知道,三洲镇有条港叫三墩港(即三洲大港),而对于三墩港现在却鲜有人知。解放前,三墩港水路途经原桥村、河南、群英、新华、东方大闸,最终灌入夹江。在原桥村这个地方,当时有一座桥叫三径桥。之所以叫三径桥,是因为这座桥地处交通要道,名气很大,连接着三条道路,东至江边、西至三洲、南至三跃。江洲人喊“三径桥”时间长了,加上这座桥坐落在三墩港上,就喊成了“三墩桥”,再后来就简称“三桥”。60年代,江洲县人民政府将这方地域正式命名为“桥村”。还有一种说法,就是三墩港水路经过原桥村这个地方时,共有三座桥,除三径桥外,还有四平桥和合兴桥这两座桥。当时这三座桥全是由黄石建筑而成,每块黄石长约4米,宽约1米,厚约30厘米。在那个年代,这三座桥连接这三墩港两岸老百姓的人情往来,在老百姓心目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所以,民间也有一种说法,桥村是因这三座桥而得名。(田野笔记,DZQ20151229田野笔记根据田野现场笔记或事后笔记整理;田野笔记编号按照田野主题、参与田野年份、月份、日期排列。


现在桥村由原来的河南、博爱、三桥三个村于2001年合并而成,地处城郊,东起锦程村,西至江洲大道,南连众城村,北临扬子河区域,面积近2.5平方公里。村下辖30个居民小组及一个花园新村。有住户1286户,总人口4456人,其中在册农民2288人。村党总支下设两个党支部,共有党员123名。全村现有民营企业16家,产品以四氟、尼龙、塑料件、电器、工程机械配件为主,2014年全村工业总产值达3.5亿元。桥村的组织健全,设有党总支、居民委员会、居民代表大会等。村居委会下设服务工作委员会、人民调解委员会、治安保卫委员会、残疾人协会。并建有服务站、职介大厅、警务站、老年活动室、图书阅览室、文体健身广场等设施。除了组织健全外,桥村的村级事务和各个条口的工作完成得也比较出色,连续多年获得地级市“示范社区村”“民主法治村”“农村集体财务规范化管理示范村” “江苏省生态村”“江苏省卫生村”“义务兵好单位”“江洲市先进基层团组织”等荣誉称号。

桥村是江浙沪地区的典型村庄,再加上江洲市的历史相对较短,所以桥村并没有深厚的宗族文化。根据《江洲县志》中的介绍,江洲居民姓氏颇多,有张、王、李、赵、朱、方、姚、金、陈、薛、杨、仇、黄、孙、周等主要姓氏。在新中国成立前,男女姓氏有随婚嫁而更易的。女方嫁到男方,其姓改为男方姓氏,如女方婚前没有名字,婚后即在自己姓氏前面加上男方的姓,如“张(男姓)王(女姓)氏”“李(男姓)赵(女姓)氏”。男性入赘,男方亦有随女方而改姓,所生子女则用女方姓。各姓子孙繁衍,逐渐分居而演为村、埭者,则其村、埭、圩的地名亦往往以姓氏命名。如郭家埭、田家桥、王家水圩、张家村、唐家弄、陆家墩子等。又因各姓子孙多聚族而居,故宗祠多建于其姓氏集中处或其邻近地带。新中国成立前,宗祠多用于办学或其他公共用房,有些从其他地方迁来的,虽几代繁衍但宗祠却仍在外地。新中国成立前全市有宗祠84所。宗祠内供奉始祖和各房祖先的牌位,一般于清明节或商定日期开祠祭祖、拜祖。各宗祠均有为数不等的田产,收入用于办理族事。各宗祠设族长,管理祭祀、族产、编纂谱牒等族事,处理族中纠纷。虽然在新中国成立前,江洲市有一定的宗族文化,但是在众多姓氏中并没有突出的宗族性力量。新中国成立后,江洲市的宗祠大多被拆毁或另作他用,使得原本就不深厚的宗族文化几乎消失殆尽。

除了弱宗族文化外,与中国的大部分城市一样,江洲市也没有浓厚的宗教文化。在新中国成立前,江洲人多信佛教、道教。全县共有寺庙23所,宫观6所,神祠29所,有和尚153人,道士21人,还有少数尼姑。但新中国成立后,当地的庙宇大都被拆除或者改为村办小学。所以相较于宗族势力或者宗教势力相对较强的地区如湖南、江西等地,桥村并不存在传统意义上的社会精英,诸如宗族精英或者宗教精英等非体制内精英。由于桥村的经济发展整体水平相对较高,人均收入相差不大,所以其经济社会分化程度比较低。也就是说,在桥村几乎没有能与体制内精英竞争的体制外精英,除村干部以外,缺乏在全村范围内具有影响力的人物。在具体的村民小组,组里的村民都是熟人甚至是亲戚,他们彼此熟悉,对于村里每个人的能力和品质等,村民们都了然于心。通过长期的交往,村民小组中的地方性规范——道义制约着村民的行为,也成为衡量精英的标准。在桥村的村民小组,有影响力的人物往往是在“道义”上站得住脚的,在日常村民小组琐事的处理上有责任心、公平、公正,能积极主动为农民办实事的人,但是他们影响力的范围也仅限于所处的村民小组,而这类精英中的佼佼者往往被选作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