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版序言
中国高速铁路从自主研发到快速发展,20多年来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原铁道部提出建设京沪高速铁路的构想时,首要的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经济问题。当时,有的专家坚决反对修建高速铁路,其理由是中国经济实力不强,人均收入水平很低,修好高速铁路也没有人能买得起车票。针对此类意见,1993年4月原铁道部和国家科委、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及国家体改委(简称“四部一委”)联合成立了课题组,开展了“京沪高速铁路重大技术经济问题前期研究”。研究表明,修建高速铁路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开始先出现要不要修建高速铁路之争,后来又出现了轮轨技术与磁悬浮技术之争,以及要不要引进高速铁路技术之争。经过多年反复论证,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建设高速铁路的战略决策。
坚持“以我为主,博采众长,瞄准世界一流水平,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弯道超车”,中国高速铁路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的成功之路。原铁道部组织高速铁路技术研究项目,修建广深准高速铁路和秦沈客运专线,并在主要繁忙干线实施大提速工程,为高速铁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依靠开放创新、协同创新,在高速铁路关键技术上取得了一系列突破。2008年中国第一条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高速铁路建成通车,标志着中国进入了高铁时代。
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先后建成了京广、京沪、哈大、徐宝、沪昆等高速铁路,初步形成了“四纵四横”高铁干线网。截至2016年底,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已达2.2万公里,占世界高速铁路总里程的60%以上,处于世界高速铁路的领先水平。按照国家最新发展规划,未来10年中国仍将继续推进高速铁路建设,最终形成以“八纵八横”为主、城际铁路为辅的高速铁路网。这将有助于中国交通运输实现现代化,可改变人们的时空观念和生活工作方式,会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作用和深刻影响。值得关注的是,同高速铁路技术成就相比,对中国高速铁路经济方面的研究显得比较薄弱。
北京交通大学林晓言教授等多年从事高速铁路经济研究工作,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高速铁路与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一书,汇集了她和她的团队20年来的研究成果,是持续辛勤耕耘的结晶。本书突出理论联系实践,从多个视角进行理论分析并引入典型案例,阐明了高速铁路完善区域交通结构的骨干作用,以及高速铁路推动区域经济总量增长、优化区域经济结构、形成高铁经济带等积极作用,以及高速铁路对社会进步的重要贡献。提出了把发展高速铁路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建议。我认为,这是一部难得的系统论述高速铁路与区域经济的专著,对于深刻认识中国高速铁路发展带来的新变化、形成的新格局大有裨益,对深化高速铁路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研究有推动作用。
中国高速铁路建设和运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积累了极为丰富的宝贵经验。今后仍要继续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建设绿色智慧高速铁路;加快铁路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现代化高速铁路组织管理模式,大力提高安全、质量、环保和效益水平。我们有理由乐观预见,高速铁路在支撑区域协调发展、优化资源配置和产业布局、降低物流成本、加快城际一体化进程等方面都将发挥巨大作用,许多地区都将迎来高铁经济红利。随着大规模高速铁路网不断完善,要以新视角探索高速铁路影响范围和效果扩大的规律性,以及不同地区高速铁路产生影响的特殊性,对高速铁路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等进行综合评价。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衷心希望作者及其团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也希望广大科研人员积极参与深入研究,共同为实现高速铁路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奉献新成果。努力打造中国高铁品牌,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铁经济理论。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铁道学会理事长
2016年1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