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俘获:扶贫资源分配的乡村叙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章 “久盼甘霖”:扶贫资源下乡

关于中国农村问题的核心,很多人都给出过答案。例如,毛泽东认为中国农村的问题就是土地问题,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才能够解决农民、农村的问题。费孝通在《江村经济》中也对中国农村的基本问题给出过判断,其认为,中国农村的问题是农民的收入不足以维持其基本生活,是农民的饥饿问题(费孝通,2007)。从中国扶贫开发工作的直接动机出发,就是要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也就是解决吃饭的问题。我们曾经引以为自豪的是,我们用世界上7%的土地养活了世界上21%的人口,但是这种养活是低水平的,我们并不满足于这一水平。“一个国家可能有一些对增长起决定作用的资源:物质资本、人力资本、自然资本和社会资本。如果增长要对贫困产生影响,那么穷人的资源,特别是人力资本和土地,就需要得到提高和更公平的分配。”(Moreno-Dodson, 2006)也就是说,经济发展的成果必须是能够为大家所共享的,资源的分配本质上是机会的分配和公正的分配,扶贫资源的分配就更是这样。笔者调查的湾村,是中国中部普通村庄当中的一个,它所在的湾县属于革命老区,曾经是大别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扶贫开发的故事也在这里演绎,只是并没有像“三西”地区那样获得最早的关注。对于笔者调查的湾村来讲,扶贫资源入村就像是一场盼望已久的“甘霖”降落下来,因为他们自己觉得已经很久没有感受过国家的“关爱”了。而21世纪以来,扶贫工作的不断深入以及扶贫资源投入的不断加大,都开始让村民对扶贫资源产生了期待,他们都希望扶贫资源的“甘霖”能够洒落在自己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