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新经济政策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摘要

苏联共产党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所实施的新经济政策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向社会主义过渡所采取的政治策略。本书系统地探究了新经济政策在国民经济恢复、改造和转变时期面临的任务、采取的措施和遗留的问题之间的承继顺序与内在关联,并梳理了苏联共产党围绕新经济政策而展开的党内斗争的历史脉络和理论逻辑。

1920年底苏俄国内战争结束后出现了工农联盟破裂的危险,列宁提出新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是通过商业实现工农经济结合以巩固工农联盟,因此要求改征农业税并允许农民自由出卖粮食,实行经济核算制,使企业自主经营,然后工农业产品通过市场进行商品交换,在此基础上再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快速恢复国民经济。

但在市场中,相对于分散的小农经济,大工业的交易能力较强,故形成价格“剪刀差”,积累到一定程度便酿成工业品销售危机。在如何解决危机的问题上,党内产生分歧,继而发展到国家工业化路线之争。争论集中在如何看待新经济政策:斯大林强调工业化不能建立在剥夺农民的基础上,因而要求坚持新经济政策并认为通过它社会主义能够在苏联一国建成;相反,托洛茨基则把希望寄托在世界革命上,认为一国无法建成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会在新经济政策下复辟,因而要求改变甚至取消新经济政策。争论的结果是斯大林论点获胜。为改造国民经济,苏联需要建立统一计划体系并改组工业管理体制,在工业内部积累资金并用国家预算重点拨款使重工业优先发展,以此带动工业快速增长;同时继续放宽农村政策,刺激个体经济以拉动农业发展。

然而,小农经济很快便发展到极限,致使农业过度落后于工业,且个体经济粮食商品率较低,最终导致农产品收购危机。为解决危机,联共(布)党内再次发生分歧,继而发展到农业集体化路线之争。争论再次集中到如何看待新经济政策:斯大林力争发展它,强调无产阶级领导农民以实现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而布哈林则要求固守它,强调工农联盟并认为提高农业生产不必触动农村所有制。争论的结果又是斯大林的论点获胜,故开展了农业集体化运动。为转变国民经济结构,苏联需要促进农业生产合作化,引导全体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同时又通过机器拖拉机站和预购合同制实现工农业生产上的直接结合,在全盘集体化的基础上消灭富农剥削阶级。这样,工农业都建立在了社会化大生产的基础上,因此整个国民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经济。

商业、工业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结束后,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新经济政策完成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目标而退出了历史舞台。

 

关键词:新经济政策 社会主义过渡 工农联盟 国家工业化 农业集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