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体制与运行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向后工业化过渡时期

虽然世界上许多地区还没有完成甚至没有开始工业化,但是,欧美国家工业化完成以后形成的民族主义、宗教复兴浪潮却影响到世界其他地区。印巴分治、东西巴(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的分裂、伊朗革命以及阿富汗的变动都是民族主义和宗教思潮影响的产物。这一时期,最值得注意的是以色列的基布兹。

1856年,耶路撒冷只有5700名犹太人,整个巴勒斯坦也只有10029名犹太人哈伊姆·格瓦蒂:《以色列移民与开发百年史:1880—1980》,何大明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第9页。。1917年《贝尔福宣言》发表时,巴勒斯坦的犹太人已经达到56000人(当地总人口700000人), 1922年增加到83794人,1931年增加到174610人,1946年增加到608230人(当地总人口1977560人)。1947年巴以分治时犹太人分得巴勒斯坦土地14500平方公里,占总数的57%亨利·卡坦:《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人》,西北大学伊斯兰教研究所译,人民出版社,1975。。此后,以色列遭到了周围几个阿拉伯国家埃及、约旦、叙利亚、黎巴嫩的长期围攻,发生了4次中东战争,这些国家面积是以色列的92倍,人口是18倍,而以色列没有什么资源,但以色列不但没有消失,反而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中从一个穷国发展为富国,以色列的犹太人也在1985年发展到360多万,占全国人口的65%蔡继华:《以色列和南非防务政策比较研究》, 《西亚非洲》1988年第6期。。以色列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很多,除了高素质的人口、美国犹太人的支持之外,犹太人强烈的民族意识所形成的强大力量也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战争环境、强烈的民族意识、理想主义催生了基布兹、莫沙夫组织,特别是基布兹中的纳哈勒,对以色列在艰难环境中成长居功甚伟。

基布兹、莫沙夫分别是犹太人在艰难的环境中建立的公社和合作社组织,组织内分别按照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方式进行生产,由于处于战争环境,成员们一般担负着军事保卫任务。而最具有军事、生产双重职能的是纳哈勒。莫沙夫建立之初,就处于阿拉伯人的包围之中,犹太人的财产乃至生命经常处于威胁之中,为求安全,最初他们聘请附近阿拉伯村庄的阿拉伯人充当警卫,但这在犹太人不断买地扩张的过程中很快就失效了。于是,基布兹中的成员逐渐在种田的同时,承担起保卫的任务,这样的组织有哈加纳、帕尔马赫。1920年9月,来自苏俄的移民创建劳动兵团,组织“战斗营”,从事劳动、拓荒定居、站岗和警卫。该组织共接纳了2200人,这些人在当时巩固犹太人阵地和以色列建国及以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哈伊姆·格瓦蒂:《以色列移民与开发百年史:1880—1980》,何大明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第179—196页。。以色列建国后,周围国家向以色列发动了围攻,以色列几乎全民皆兵,1948年6月,政府决定对17岁以上的所有人进行征召,强化军训,充当后备役,而以色列又需要在一系列战略要地和边境线上建立移民村,这样青年力量几乎被消耗殆尽。为适应这种环境,1948年9月12日,以色列总参谋长雅可夫·多里颁布法令,建立一支特种兵团,叫作“纳哈勒”。1949年《以色列国防服役法》规定,正规服役前的12个月,在基本军训之后,主要从事农业培训。纳哈勒的组织方式完全是军队组织方式,在以色列任何需要的地方定居,即使该地不适合农业开发。纳哈勒主要立足于有凝聚力的各安置定居团体,由全国各安置运动决定这些团体该在何处接受农业培训,何处定居,或加入哪个公社。纳哈勒战士的军役不同于普通义务兵,它分为六个阶段:基础训练、准军事训练、常规的国防活动、专门化训练、义务服役和义务活动。服役期结束,团体成员就成了定居的拓荒者,或充实现有公社,或创办新的公社。这些准军事性的公社在以色列建国最初的10年间大约组建了100个,分布于各边境地带。基布兹到1977年达到252个,人口11.26万人,占以色列全国犹太人口的3.41%,占以色列农村犹太人口的30.2%,公社的基本原则是:生产与消费上的充分合作;社员之间基本平等;公社对社员完全负责,在一般情况下,实行自我劳动,不雇工。基布兹的成员来去自由,孩子从小就住公共宿舍,此后的教育完全由公社负责,成员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即使有人离开基布兹工作,例如在大学当教授,但作为基布兹成员,依然尽一个社员所应尽的义务哈伊姆·格瓦蒂:《以色列移民与开发百年史:1880—1980》,何大明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第324—348页。

显然,基布兹是战争、敌对环境下的产物,但它的维持不仅要靠成员强烈的民族意识,还需要其高度的个人认知水平和理想主义精神。事实上,最初的基布兹就是由一批来自欧洲的共产主义信奉者创办的。它的功能显而易见:在完成军事防御、保证生命安全的同时,快速发展了该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基布兹的成功经验还被一些第三世界国家所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