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弗洛伊德群体宗教心理思想的Y模型
摘要:Y模型的运演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系统内部各结构之间存在着不同力的作用。在个体力比多驱动下,个体自我和群体领袖之间的投射与认同的互动过程,造就了人类群体的全部活动。就投射来说,在Y模型中个体力比多驱动潜意识中的本能和各种情结的欲望,在快乐原则的引导下打破意识阈限的防御机制,力比多通过群体领袖进入无意识的群体场域形成联系各成员的感情纽带;就认同而言,在Y模型中群体领袖将自己的意志置于群体理想之中,并向个体理想渗透,在无意识的群体理想向个体无意识的超我植入领袖意志的同时,需要通过催眠、暗示、模仿等手段来打破群体与个体之间的意识阈限,最终使得同一客体世界置于个体相同的超我位置,以达到对群体领袖的认同和个体间的彼此认同。宗教教会是人为形成的群体,它的有效运行需要Y模型中各种要素力量配合,并防止其结构的改变和解体。本文试图构建弗洛伊德群体宗教心理思想的Y模型及其运演法则,以期对中国宗教心理学学科构建有所帮助。
关键词:弗洛伊德 群体宗教心理思想 力比多纽带Y模型
弗洛伊德立足心理地形说(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和人格结构(本我、自我和超我)及它们的运行法则,探索力比多心理能满足个体本能冲动而产生的观念和行为,探讨个人的先天倾向、本能冲动、动机和目的、个体的行动以及与个体最亲密的人的关系,创立了较为完整的个体心理学。但弗洛伊德发现,在个体的心理生活中,不可避免地要涉及作为一种模范、一种对象、一个帮助者、一个敌对者的某个别人,于是他转向“心理群体”的人的集合体研究。在《群体心理学和自我的分析》一文中,弗洛伊德从精神分析基本理论入手,选取勒庞《乌合之众》中的一些要点,并根据个体心理的变化来推导群体心理,阐述了群体宗教心理思想观点:宗教群体的本质就在于它自身存在的力比多(感情)联系,以及信众对宗教领袖的模仿和认同。本文试图构建弗洛伊德群体宗教心理思想的Y模型及其运演法则,以期对中国宗教心理学学科构建有所帮助。
一 弗洛伊德群体宗教心理思想的Y模型建构
弗洛伊德站在研究人为群体的视角上指出,群体心理学所关往的个体,是作为一个氏族、一个民族、一个阶层、一种职业、一种机构的成员,或者是在某个特定时期为某个确定的目的而组织成一个群体的一群人的组成部分。其特点是,在一个群体中,个体自我的观点和智力都随着融入一个群体而消失,个体不能够再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本能和情感,行事的方式和原则甚至会使得自己有意识的自我感到惊奇。总之,在群体中个体有意识的人格消失,使得情感和思想因受到来自个体自我和群体领袖意识阈限的催眠、暗示、模仿作用而发生转向。
个体与群体在结构上的互动,是力比多这个力作用的结果。力比多的后果(衍生物:情感、爱等)是成员之间及群体联系的纽带,如图1中的中轴线。群体的存在主要靠两种爱来维持,一个是群众对领袖的爱,另一个是群众之间的互爱。个体对群体心理层面的认同,使个体模仿群体领袖的意志、品格、精神等,个体为了迎合群体领袖意志而改变自己身上的特点,从而使群众丧失个人意识,丧失个性,只表现出群体共性。一旦失去力比多爱的感情联系,一个群体就会倾刻瓦解。
图1 弗洛伊德群体宗教心理思想的Y模型结构
弗洛伊德理论在一定意义上符合某种结构,从其群体心理学著作《群体心理学和自我的分析》以及勒庞《乌合之众》出发,笔者构建了弗洛伊德群体宗教心理思想的Y模型,各要素在平面内呈现为一种左右结构(见图1),如若简化为上下结构来看,则近似Y形(见图2),不足的是此时精神分析心理地形说在结构中很难体现。但我们还是将此结构命名为群体心理学的Y模型。此模型在简明示意图结构特征上,与中国古代甲骨文象形字“”(众)极为接近,下结构表达了“三人”象形人群,上结构则表达了群体的联系纽带,这个纽带可能是群体共同的目标,也可能是本文论述的力比多衍生物(情感等)的意向性象征。Y模型主要勾勒了个体与群体是如何建立联系,各要素在结构中的地位、功能和作用是什么。该模型兼顾精神分析的心理地形说,区分了潜意识区域和意识阈限,并展示了个体力比多打破意识阈限(防御机制)的过程。同时,从模型的运行来看,个体对群体进行投射,形成一个想象的共同体,相应地,群体对个体提出了认同规则,个体同时将对群体的认同内摄为品质,并在行为上模仿群体领袖和群众。Y模型的关键之处在于具有意识特征的个体自我(Y下端)与群体领袖(Y上端)两个边界的触点,这是“我”成为“我们”的关键。
图2 弗洛伊德群体宗教心理思想的Y模型简明示意
二 Y模型的结构说明
Y模型的运演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系统内部各结构之间存在着不同力的作用,但它是符合规律的,即结构空间在一定时间内,Y模型中轴线感情(力比多衍生物)成为结构中各要素联系的纽带,同时在个体自我和群体领袖投射与认同的互动中,成就了人类群体活动。宗教教会是人为形成的群体,它的有效运行需要Y模型中各种要素力量的协同,并防止其结构的改变和解体。下面具体分析一下弗洛伊德群体宗教心理思想Y模型的各种结构力。
(一)Y模型的动力系统:从个体力比多到群体情感
塔尔德认为性欲和爱是社会运行的基础,弗洛伊德则提出了力比多(即爱欲)的概念,并使之成为群体心理学的一个基本原理。他指出:“力比多是从情绪理论中借用过来的一个概念。我们用这样一个概念,来指称那些所有包含在爱的名称之下的关乎本能的能量。这里所说的爱的核心内容自然主要是指以性结合为目的的性爱。然而我们并没有把这种爱与另外一些与爱的名称有关的内容割裂开来。”在弗洛伊德的群体研究中,将力比多(心理能)的概念变得“宽泛”了,除了具有性爱之意外,还更多地包含有自爱、对父母和儿童的爱、友爱、对整个人类的爱,以及对具体对象和抽象观念的奉献,等等。弗洛伊德将个体及其组成的群体的行为都归结为力比多(心理能)的驱使,潜意识中各种本能和情结在快乐原则的引导下,竭尽全力向意识层面呈现。这即是精神分析学说的人类行为的动力系统。个体力比多衍生的爱的关系构成了群体心理的本质,但它与力比多的潜意识性一样被隐藏在暗示的屏障后面。个体潜意识的力比多在对外部世界所采取的形式方面,主要是其感情、爱等潜意识的衍生品,并对潜意识的群体形成决定性的作用。
弗洛伊德提出,人与人之间爱的关系构成群体心理的特质。“爱恋”和“认同”与两种潜意识欲望有关,即情欲和模仿欲。情欲的作用是将个体与自我分离,然后再与他人结合。例如,肛门期以前自我尚未完全形成的儿童,将其所有满足性本能的力比多都灌注在父母中的某一人身上。自我形成以后,开始压抑并迫使儿童放弃对父母的性爱幻想。儿童仍然是与其父母相联系,但是通过被描述为“其目的受抑制的”本能来联系的。此后,他与所爱的那些“父母”及其以外的对象的感情,就具有了“情感性”的特征。在青春期,出现了新的非常强烈的直接指向性目的的冲动。在不利的情况下,它们以性倾向的形式与持续存在的“情感的”倾向保持分离。青年人成功地在非性的、神圣的爱和性的、世俗的爱之间产生了某种程度的综合,他与其性对象的关系具有了未抑制的本能和其目的受抑制的本能相互作用的特征。因此,情欲使得我们与我们想交往的人交往,模仿欲望使得我们与那些我们想模仿的人接近。这两种方式成为群体成员之间、成员与群体领袖之间建立联系的普遍策略。总之,弗洛伊德研究的对象是人为的群体,领袖是人为群体的基础,这些群体的成员对这个领袖都抱有一种力比多衍生的爱的态度。群体成员因为对领袖爱的感情使得彼此联系在一起,成员之间的敌意也因此得以化解。
例如,宗教教会的每个成员不仅对领袖有一种依恋,还对自己群体的成员有着类似的依恋,这种依恋即是潜意识般的力比多衍生物——情感和爱等。天主教会是具有意识特征的首领基督平等地爱该群体中的所有个体,一切事情都依赖于这一群体理想的幻觉。如果这种平等的爱的群体理想幻觉被丢弃了,只要外部力量允许,那么教会群体就会解体。基督专门阐明过这种平等的爱,“如果你略微冒犯了我的兄弟,那你就是冒犯了我”。对于该信徒团体的个体成员来说,基督处于仁慈长兄关系的地位,也是他们的替代父亲。对个体施加的所有要求都源自基督的这种爱。基督教团体和家庭之间的相似性形成了,信徒们以基督的名义互称兄弟,即是说,通过基督对他们所施的爱而成为兄弟。毫无疑问,这种爱也是把每个信众与基督联结起来的纽带。
(二)Y模型的两大边界:个体心理结构与群体心理结构
群体宗教心理呈现为一定的Y模型结构特征,Y模型结构内部各要素之间按照一定的规律相互作用,进而为我们展现出一个群体运行的意向世界。个体心理内在要素主要包含自我对本我、超我的调节,群体心理则包含群居本能、群体理想和群体领袖,个体与群体发生联系的关键点存在于,具有意识特征的个体自我与群体领袖之间,但最根本的应该是具有潜意识特征的个体超我与群体理想的置换问题。
1.个体本我与群居本能
在弗洛伊德的原著中,个体本我被描述成“一大锅沸腾汹涌的兴奋”,激荡不已。个体本我的精力来源于本能,“无组织无统一意志”是它存在的本质,“无时间观点”是它存在的特征,追求本能满足和快乐感受是它唯一的目的。在人格结构中,本我是最原始、最隐秘、最模糊而不可及的部分,是真正的“心理实在”。在力比多的驱使下,本我遵循的是快乐原则,不顾一切伦理道德,不顾与外部环境的冲突和危机,一味追求本能的满足。这也就形成了人追求自我超越而融于群体的动力因素之一。
在Y模型中,当个体本能融于群体以后,群体也就当被赋予了群体本能。弗洛伊德通过对勒庞和特罗特的文献分析,发现人拥有群居本能,例如,如果个人独处,他会感到不安全,幼儿独居的恐怖似乎已是这种群居本能的表现。群体具有的群居本能是由群体成员的相似性决定的。“人人具有社会性和反社会性,真正的心理个人主义极为罕见,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可欲”,也即是说人不能离开群体,人具有从众本能。
弗洛伊德强调,群居首先是人的本能。他引用了特罗特的观点,从生物学上看,这种群居性既类似于多细胞的生命体,也是这种多细胞性的继续。个体群居本能通过力比多投射到群体之中,并衍生为群体联系的情感纽带,这是力比多原有倾向的进一步表现。弗洛伊德指出,原始部落时期是以一种不同的“图腾崇拜”而划分的群体,图腾可以从母系传承而来,也可以从父系继承下来,图腾联结成的群体比血缘关系或家庭关系还要牢固。以图腾崇拜为单位,图腾亲属之间就有相似性,他们的群居本能也是建立在这个相似性上的。发展到现代社会,群体关系也是一样的,个体之间寻找与其他人的相似之处,形成新的群体。在现代社会中,以家庭和血缘关系形成的群体比较常见。
2.个体超我与群体理想
弗洛伊德的群体心理学引进了自我典范概念,即“在我们的自我中逐渐形成了这样一种能力,它可以使自己与自我的其他部分脱离开来,并与之产生矛盾冲突。我们已经用自我典范来称呼它,并把自我观察、道德良心、梦的检查、压抑的主要影响等等统统归因于它的作用”。自我典范是被现实社会秩序修饰过的,是自我范畴外围的一个新形象。它的产生过程包括这样两个步骤:第一,人在社会生活中,自我受到社会各种制约限制,本能的力比多被批判束缚,执行批判束缚的执行者首先从自我中形成,并进一步与自我剥离开,成为自我的对立独立体。这个执行官就是自我典范的初步形象。第二,被压制的力比多即是被禁止的原欲,原始部落群体就有活动禁忌,弗洛伊德称为“塔布”。塔布与宗教或道德上的禁忌最大的不同,就是它是建立在个体自身之上的,没有外界所规定的明确条例,完全是个体自身意识所致,是个体对本我压制的群体社会情感表现。禁忌情感的存在对人的行为进行了约束,比如:乱伦被视为禁忌,个人在内在意识中会不断要求自身放弃对不洁之欲的渴求,并指导自我远离禁忌。这个指导者就是自我典范的深层形象。弗洛伊德在个体心理学中称其为“超我”。
弗洛伊德认为,“个体超我不仅是被本我的最早的对象选择所遗留下来的一种沉淀物,也代表反对那些选择的一种能量反相作用”。超我是人格结构中居于管制地位的最高部分,也是最接近群体意向世界的部分,它是由个体接受社会文化道德规范后逐渐形成的,是人格结构中的道德部分,是专管道德的司法部门。它从环境的影响那里逐渐收集环境施加给自我而自我又总是不能达到的各种要求。于是,当一个人不能被他的自我本身所满足时,仍然可能在从自我分化出来的自我理想中找到满足。群体绝不渴求真理,而是需要一种幻觉,并满足于这种幻觉。这个幻觉构建起来的群体意向或者共同体意识就是群体理想,群体没有幻觉便不能行事。
当个体集合在一个群体中时,他们所有的个体抑制机制消失了,作为原始时代的遗迹而潜伏在个体中的所有残忍、兽性和毁灭性的本能躁动了,开始寻找个体自我的自由的满足。个体具有其由群体所确立的道德标准,这是可能的,因为在个体与群体的互动中,群体领袖迫使群体理想置于个体超我的相同位置,这样就形成了群体强有力的纽带,个体彼此认同。如果个体向群体衍生的力比多被压抑或被阻止,个体自恋力比多就溢到了自我以外的对象上,甚至在许多爱的选择形式中,该对象起着代替我们自己的某种未达到的自我理想的作用。我们爱它,是因为为了我们自己的自我所努力追求的完善性,个体以这种迂回的方式作为取得满足自恋的手段:自我变得越谦卑,对象则变得越高贵,这样,其自我牺牲就作为自然的后果而出现。可以这样说,这个对象耗尽了这个自我,群体理想这个对象被置于个体自我理想(超我)的地位上。
综上,在Y模型中,个体心理与群体心理两个边界的触点是个体自我(尤其是超我部分)与群体领袖,而这两个方面既是构成Y模型的要素,又是要素中的主导者。下面着重单列分析Y模型中个体自我与群体领袖的结构。
(三)Y模型的联结点:个体自我与群体领袖
弗洛伊德强调,最初的自我包括一切,后来它从自身中分离出一个外部世界。因而我们现在的自我感觉只不过是一个更为广泛的,甚至包罗万象的感觉的凝缩,这种感觉反映了自我与周围世界更为密切的联系。可以这样理解,自我与外部界限不分明,变化无常。在个体自我与群体领袖的联系过程中,最根本的是逃脱于潜意识群体的领袖,有意识地将自己的意志演化为群体理想、精神等意向。同时,作为意识心理层面的个体自我,在自恋和他恋的力比多驱使下,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选择来自群体的理想、精神等意向,并将其置于个体的潜意识的超我之中,个体就变得跟群体一样,群体中每个个体变得跟群体领袖有意识设定的人格一样。详细论证过程如下。
关于Y模型的个体自我问题,弗洛伊德认为:“我们把一个人看作是未知的,潜意识的心理本我,它的外表就是从其中心,从前意识知觉系统发展而来的自我。自我并不包括整个本我。自我并未同本我截然分开,它的较低部分并到本我中去了。”他认为,自我是每个人都有的人的意识的心理部分,是自觉的、能动性心理活动的主要代表。自我介于本我与超我之间,对本我的冲动与超我的管制具有缓冲和调节的功能,是人格结构中的“行政机构”。自我是外部环境对身体的投射,是从内部产生而成的,支配自我的方式是现实原则。弗洛伊德认为:“自我表面上是独立存在的、单一的、与其他一切东西泾渭分明,但事实上,自我没有任何明显分界地向内伸展到我们称为本我的心理存在,它是作为本我的一种表象。”可见,由于人受到自我力量的制约,本我受到限制,快乐原则遭到压抑,所以人是不自由的。但人对自我主体的约束,正是人走向客体世界而实现自由的途径,这是人追求自由的过程。
关于Y模型的群体领袖问题,勒庞认为生物一旦以某些数量聚集在一起,不管它们是一群动物还是人的集合,它们都本能地把自己置于一个头领的权威之下。群体领袖将这种威信置于群体理想的位置,成为群体的品格。弗洛伊德对群体领袖的界定,开辟了一块新的领地:“群众成员以领导者取代他自己的超我,并以群体中其他的成员代替他自己的自我。”弗洛伊德把这定义为群体成员对群体领袖的认同移情。人类无论何时都保有自恋倾向,当他生活在群体中时,就会为他的自恋力比多找一个外化对象,很显然,这个对象就是群体领袖,同时,群体成员会以群体领袖的愿望及命令作为他们自我典范的具体表现。群体领袖就是这个群体的典范,群体领袖存在的最大意义是群员在群体活动中有所依赖。群体领袖有规定准则的权力,他规定哪些是被允许的,哪些是被禁止的。可见,群体领袖具有意识和意志特征。
例如,教会群体领袖是基督,但是实际传递群体领袖意志的是教义,基督并不是客观存在的实体。而教义具体化的指令,则成为教众的行为准则,教义是借上帝之名颁布和得以实行的。弗洛伊德认为教会的早期原型是原始氏族部落。“图腾是一个氏族共同的祖先,同时也是其守护神和相助者,这种图腾如果说对其他部落而言是危险的,那么对于本部落来说,它则能够向其部落成员发布神谕,识别并眷顾其子民。反过来,该氏族的成员都要履行一项神圣的义务,即不杀或不毁坏其图腾,不得食其图腾的肉。”在这里,图腾起到的作用就是教会中上帝领袖的职能。图腾被氏族成员认真对待,就是因为他们相信图腾会保护他们,他们依赖图腾这个群体领袖。同时,他们也会严格遵守图腾禁忌,如若触犯了禁忌,也可以通过补偿和赎罪的方式来弥补。
三 Y模型的心理地形结构:意识阈限与潜意识区域
由弗洛伊德的心理结构说、人格结构说和心理动力说,可以构建起弗洛伊德理论的X模型(见图3)。苏联心理学家M. M.巴赫金将弗洛伊德的心理学方法归结为对意识的某种特殊结构的分析——妥协结构。对潜意识的运行机制,M. M.巴赫金在《弗洛伊德主义评述》中作了如下描述:
我们知道,通往意识和潜意识的直接大门是封闭的。门口有检查员在执勤。但是,所有被排斥的欲望又没有丧失自己的能量,总想侧身意识之中。它们只能以部分的妥协和改头换面达到这一目的。这样,它们蒙骗了警惕的检查员。当然,被排挤的欲望是在潜意识领域里改头换面、乔装打扮的。它们从这里出发,骗过检察员,混入了意识之中,在那里仍未被识破庐山真面目。研究者在意识里找到了它们并对之进行分析。
图3 弗洛伊德理论的X模型
M. M.巴赫金对弗洛伊德理论的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的运行机制,及其妥协结构见解是中肯而到位的。图3强调了前意识“检查员”的阻止性作用。前意识,它是无意识中可被意识层唤醒的部分,包含了人们能够回忆起来的经验。前意识还扮演“检查员”的作用,它不许那些与社会道德不容的原始欲望、本能冲动和使人产生焦虑的不良情感进入意识,而将它们压入潜意识当中,把意识和潜意识隔开。但“检查员”也有丧失警惕的时候,被压抑的本能或欲望(潜意识)直接或者通过伪装而迂回地侵入意识之中,例如:梦,癔症和日常生活中的口误、笔误、症状性动作、偶发性动作等。潜意识,它处于无意识的最深层次,包括人的本能冲动、被压抑的欲望和本能冲动的替代物。其特征是非理性、无道德性、反社会性、无时间性、无空间性和不可知性。这些为人类社会的伦理道德和宗教法律所不容许的东西,总要按照“快乐原则”去找出路,寻找满足。在弗洛伊德的整体论述中,我们可以使用“人生如梦”四个字来概括他的逻辑起点,即人类个体心理和群体历史文化心理的运行机制与梦的运行机制是同一的。可以说,弗洛伊德理论的X模型找到了其理论大厦的支撑法则。在Y模型中,个体的本我、超我以及群体的群居本能、群体理想,大部分都处于一种潜意识状态,并符合潜意识的特征。在这些要素中,唯独个体自我与群体领袖具有意识的特征,个体自我可以意识到自身,群体领袖可以逃脱于无意识特征的乌合之众。所以,个体与群体打破意识阈限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弗洛伊德X模型的运行规则,符合梦的运行机制。
(一)个体自我与群体领袖的意识特征
在Y模型中,个体自我起着调节本我与超我的功能,并在人格结构中部分地拥有意识的特征,是个体意识的心理构成。个体自我能根据自身和社会环境的需要,主动地、有意识地驾驭本我的野性和降低来自超我的幻想,进而平衡个体的自我世界,这是一个有意识的过程。
在Y模型中,群体领袖逃脱于乌合之众的无意识的状态,拥有不同于群体的独立思考的意识特征。比如,群体中平等的要求只适用于其成员,而不适用于领袖。所有成员必须是彼此平等的,但他们都是想到被一个人所统治。许多平等的人能使他们自己彼此认同,一个单个的人(领袖)优越于他们所有的人。又比如,群体成员受情感联系的支配,但原始部落的父亲是自由的,他有意识的智力活动即使在独处时也是有力而独立自主的,他的意志不需要来自其他人的强化。弗洛伊德认为,可以假定原始部落的父亲的自我几乎没有力比多,他除了爱自己不爱任何人,或者只是在其他人能满足他需要的范围内才会爱他们,他的自我仅仅在十分必要的情况下才让位于对方。这种人,在人类历史的开端时是“超人”,即尼采唯一期待未来产生的人。
(二)个体本我、超我与群体心理结构的潜意识特征
根据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和前文的论述,Y模型中个体本我和大部分超我具有无意识特征,这里就不再复述。就群体心理结构的无意识特征而言,勒庞认为控制群体的是无意识感情,即幻觉。“自从出现文明以来,群体便一直处在幻觉的影响之下。他们为制造幻觉的人建庙塑像,设立祭坛,超过了所有其他人。不管是过去的宗教幻觉还是现在的哲学和社会幻觉,这些牢不可破至高无上的力量,可以在我们这个星球上不断发展的任何文明的灵魂中找到。”这里的幻觉就是主体间的意向世界,通过情感或者认同以群体理想、精神等形式与个体的超我理想相联系。群体盲目服从幻觉,没有任何批判精神,足以证明群体是没有推理能力的,更不会进行反思,是无意识的。弗洛伊德吸收勒庞的观点认为:“假如那些个人在一个群体中被联结成了一个整体,那就必定存在某种把他们联结起来的纽带,这种纽带可能正是表现一个群体的特征的东西。”它以意象的形式——凭联想彼此唤起——进行思维(自由联想),从来不用任何理性的力量去检验这些思维与现实的一致。这就是群体的潜意识结构特征。
群体精神或性格是指处在群体生活中的个人表现出的一种共有的性格,个体以前没有的性格,在成为群体成员后,就拥有了这样的性格。弗洛伊德指出:“有意识的行为是某种无意识的基质,这种无意识的基质主要是由遗传因素在心理中形成,经由代代相传,积淀成了构成无意识基质的共同特征。而正是这些特征,形成了一个种族的天赋资质。支配我们行动的,有我们认可的原因;而在这些原因背后无疑还存在着我们不承认的隐秘的根源。”群体精神或者性格的形成,是由成员这些无意识的基质构成的。弗洛伊德认为,个人在群体中获得群体精神或者性格是个体自我摆脱无意识本能冲动压抑的过程。个体心理受群体心理的引导抑制本能冲动,抛弃了个体意识,同时被整合为符合群体精神要求的新的个体意识。这种群体心理的“引导”,将群体成员联系起来,表现出不同于独立个体存在时的性格。
(三)打破意识阈限的防御机制:催眠、暗示、感染和模仿
在Y模型中,个体自我和群体领袖具有意识特征,居于弗洛伊德X模型的最顶端,而个体本我和超我、群体理想和群居本能则表现为无意识特征,位于弗洛伊德X模型的底端。勒庞称:“只要有一些生物聚集在一起,不管是动物还是人,都会本能地让自己处在一个头领的统治之下。”“本能地”传达了个体按照快乐原则,释放群居本能进而服从领袖的快感。个体自我要紧密地联系在群体领袖或者说领袖制造的意向世界之中,就需要群体领袖通过催眠、暗示、感染和模仿等方式,来打破意识阈限的防御机制,将群体领袖的意志无形地植入个体自我的超我、本我之中,进而影响个体的思想和行动。
1.打破意识阈限:个体自我泯灭于群体潜意识
Y模型中,个体力比多欲望和群体情感竭力向意识阈限呈现,力图更多地释放心理能。在这个过程中,个体自我和群体领袖的意识阈限防御机制对道德抑制的趋向减少,极力促成群体向潜意识发展,群体没有了自由意志,不能做出判断和选择,冲动易怒,轻信缺乏鉴别力,进而会盲目地相信领袖的威信和权力。个体自我泯灭于群体潜意识。但是勒庞相信,群体也展示出融于群体之前的新特征。这种新特征是打破意识阈限的一种结果。他在三种不同的因素中寻求其理由。
“第一种因素是,构成群体一个部分的个体——仅仅从数量上考虑——获得了致使他屈从于各种本能的强烈感受,要是在他单独情况下,他就会约束这些本能。第二个是感染,它也介入来决定群体中人们特殊性格的显现,同时也决定他们所持的倾向”。感染是一种催眠过程。在群体中,每一种情感和行动都是被感染的,以致个体易于让个人利益牺牲于群体利益,这是一种与他的本性非常矛盾的态度。如果不是群体的一员,他是不会将个人利益让位于群体利益。第三个重要的因素是暗示性,而且,感染不仅是暗示性的一个结果,也是一种催眠过程。群体中的个体不再意识到他的行动,完全融于群体理想、精神之中。以上三种打破意识阈限的过程,是意识个性消失,潜意识个性占支配地位的过程。
2.打破意识阈限:催眠
弗洛伊德肯定了勒庞“把群体中的个人状态解释为一种名副其实的催眠状态”,“导致个人在群体生活中发生性格变化的两个原因(即感染性影响和被强化的暗示感受性)显然不是处于同一层次之上的。实际上,感染性影响是暗示感觉性的一种表现形式。”同时弗洛伊德把这种观点,形象的强调为,“我们要把感染性影响的效果与群体中个别成员之间的交互作用的结果联系起来考虑”。个体处在群体中时,会在不知不觉中丧失自己本身的意识,完全被这个群体中的思想意识所同化,成为这个群体的思想的体现者。一切与群体意识相悖的思想都会灭亡,这个过程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这是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影响的结果。
弗洛伊德认为这种同化的过程就是催眠术,在群体中生活的人已经不再意识到他自己的行为了,完全是在催眠师的操控下发展进行,个人是群体心理的外化体现。在这个问题上,由于勒庞观点中的一个重大缺失而使弗洛伊德提出,在一个群体中催眠师的角色到底是哪个人扮演的问题。“勒庞毕竟在含糊不清的‘着迷’作用与个人间交互激发的,使原有的暗示作用得以强化的感染性影响之间作出了明确的区分。”弗洛伊德从力比多概念出发认为,对群体中的个体实施催眠术的催眠师就是“爱的本能”,它通过意识阈限的暗示、渲染、创造和控制了群体心理。群体心理在通过“爱的本能”的力比多集合了成员个体的心理的同时,也通过认同和模仿过程将个体心理统一起来。
3.打破意识阈限:图腾与禁忌
原始社会时期,个体力比多衍生的以图腾崇拜为感情的形式成为联系原始社会的纽带。图腾所代表的是原始氏族成员内心存在的无意识力比多本能,冲破意识阈限防御机制,衍生为群体感情的物化形式。群体成员把自己所要表达的力比多愿望,附着在群体图腾崇拜之上。比如,他们期望得到保护,那么图腾就是一种威猛动物。在他们的潜意识中,这种动物的护佑性大于危害性,个体不自觉地把图腾动物的威信(品质)当成保护自己的力量,这是群体理想通过意识阈限转变为个体理想的过程。另外,图腾禁忌也是群体联系的一种感情形式,群体成员那些被压抑的本能力比多被外化成图腾禁忌,比如,崇拜同一图腾的成员之间不能互相通婚,这可以看作是对乱伦现象的禁令。在Y模型中,人类那不被允许的俄狄浦斯情结,通过意识阈限转变为群体的图腾禁忌。
在Y模型中,打破禁忌也是打破个体与群体意识阈限的一个过程。弗洛伊德举例,“一个氏族以下列方式进行庆祝仪式:残忍地宰杀其图腾动物,然后将其血肉连着骨头生吞下去。所有氏族成员都在现场,他们装扮成其图腾的样子,模仿其声音和动作,似乎正在寻求强化与其图腾的认同。每一位氏族成员都明白他正进行的行为是禁止个人单独做而只有经过全族人共同参与才是合法的行为;氏族的任何成员都不能缺席这种宰杀和欢宴。当欢宴过后,人们又对被杀的动物表示哀悼和悲痛。这种哀悼活动是强制性的,是出于对可能遭致的威胁性惩罚的恐惧而实施的”。在这个例子中,群体活动给了成员一个发泄本能力比多的场所,同理,群体情感的扩展也给了成员一个释放本能无意识的途径。成员之间相互传递感情,如上面提到的残忍宰杀图腾动物,装扮成图腾的样子,任何成员不得缺席等行为,都是其本能的表现。
四 Y模型的整体运演:投射与认同
弗洛伊德群体宗教心理思想Y模型整体运演的实质是,在个体力比多驱力下,个体自我与群体领袖投射和认同的互动过程。这个过程造就了人类群体的全部活动。就投射来说,在Y模型中个体力比多驱动潜意识中的本能和各种情结的欲望,在快乐原则的引导下打破意识阈限的防御机制,力比多通过群体领袖进入无意识的群体场域形成联系各成员的感情纽带;就认同而言,在Y模型中群体领袖将自己的意志置于群体理想之中,并向个体理想渗透,在无意识的群体理想向个体无意识的超我植入领袖意志的同时,需要通过催眠、暗示、模仿等手段来打破群体与个体之间的意识阈限,最终使得同一客体世界置于个体相同的超我位置,以达到对群体领袖的认同和个体间的彼此认同。
(一)投射机制
弗洛伊德把人的一切行为根源都归结在力比多的作用下,潜意识中内在的知觉向外部世界投射是一种原始的心理机制。个体在对外部世界所采取的形式方面,力比多的投射会起决定性的作用。同时,他认为内在知觉向外部世界投射的趋向是本能冲动的表现,在两性之间的关系中,这些冲动迫切地趋向结合,但在其他群体社会的场合中,它们离开了这一目标,个体力比多则衍生为群体感情(爱等)。爱的关系构成群体心理的本质,但它被隐藏在暗示的屏障后面,它跟力比多一样是无意识的,这种情感构成群体成员之间联系的纽带和根源。在力比多的投射过程中,除了来自个体内在力比多投射为群体感情联系外,还包含在个体对群体、对群体成员的认同过程中群体理想向内投射为个体理想。
从俄狄浦斯情结来看,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联系属于认同作用的性质,即以重要的情感共同性质为基础。这种共同性质在于与领袖联系的性质。群体领袖即是个体自我理想中的父亲,它是个体自我对群体领袖认同的一个结果。从俄狄浦斯情结来看,一个年轻人长期固着于他的母亲,但在青春期结束之后其他的性对象代替了他的母亲。此时,这个年轻人不是放弃他母亲,而是把自己与她认同,他把自己转变成他母亲,即他在客体世界中寻找能具备“爱和关怀”的母亲形象,这个形象可以是他人的超我,也可以是群体理想。一旦寻找到这个客体的“母亲”,个体便对客体“母亲”产生认同,并将对象品格向内投射到个体超我的位置上。
对象的内向投射在分析抑郁症过程中也可以观察到,患者把真实的或情感上失去的所爱的对象看作是抑郁症最显著的、令人兴奋的原因。这些病例的主导特征是对自我残酷的自贬,并与无情的自我批评和痛苦的自我责备结合在一起。分析表明,这种蔑视和这些责备说到底,其指向对象代表自我向对象的报复,但对象的阴影内向投射到了个体自我身上。
(二)认同机制
在Y模型中,为了寻求到个体与群体的联系,力比多及其衍生物成为基本概念,个体和群体的关系演变成了自恋和他恋的关系,认同和模仿是实现情感转换的重要机制。但是,认同作用只是情感联系之外的一种其他机制。认同机制就是通过努力模仿被视作模范的对象来塑造一个人自己的自我。其过程是,群体领袖将自我理想纳入群体理想之中,并用群体理想填充无意识个体的自我理想,即超我。这个过程即是个体对群体的模仿认同过程。
个体对群体的认同过程具有以下特征。第一,认同作用是与对象情感联系的原初形式。第二,认同作用以退行的方式成为力比多对象联系的一种替代。第三,认同作用可能是随着与某些个别人(他不是性本能的对象)分享的共同性质而产生的新感觉。这种共同性质越重要,这种部分的认同就可能变得越成功,因而它可能代表新的联系的开端。
在认同作用情况下,个体自我用群体对象的群体理想丰富自己的超我,这是把对象品格“内向投射”于自己的过程。而在个体力比多于群体之中衍生的爱的极端发展情况下,个体自我是贫乏的,这时个体自我屈从于群体幻觉、理想和精神,并用群体的意向(幻觉、理想和精神等)取代个体自我最重要的部分(超我),即被置于自我理想的地位上。因此,群体的力比多构成公式为:有一个领袖且未能通过太过“组织化”而次生地获得个人特征的群体,这种原始群体是一些这样的个人,他把完全相同的对象置于他们自我理想的位置上,结果在他们的自我中使他们自己彼此认同(见图4)。
发生于个体内在超我部分的认同,往往会带来个体对群体模仿的外在行为。模仿是一种有意识或者潜意识的学习方式,认同是一种潜意识的心理机制,日常生活中,人们会因为这种潜意识的认同心理机制,促使对某个对象进行模仿,在这些模仿的后面,都存在着潜意识的认同心理机制。塔尔德把暗示称作模仿,他认为社会上的一切事物除了发明就是模仿。模仿是人的天性,也是最基本的社会现象,社会就是由相互模仿的个体组成的,而且这种模仿是无理智的。他用这个观点解释了犯罪以及其他的社会现象,每个人都是在模仿别人,重复某样东西,这种模仿是条件反射性的模仿。塔尔德的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意识是受环境影响的,一个生活在犯罪高发区的人,会容易模仿身边的人,而实施犯罪。塔尔德也赞同勒庞关于暴民的论点,个人处在群体中时,对社会的潜在危害是远远大于作为单独个体对社会的潜在危害的。他主张“在现代社会,群众已是过去式,彼此竞争的‘众群’将会出现,他们各自分开阅读报纸。报纸将群众引离街头,而驯养了群众……群众都在家里安安静静的看报纸,不足畏也”。塔尔德强调只有巨大单一的群众才对社会有危害性,而互相交叉形成网格状的多个群体中的成员交互组成的群体,不会有那么大的社会危害性。多元性弱化了个体力比多和群体感情的纽带功能,也降低了个体对群体的心理认同和行为模仿的能力。从根本上来讲,群体文明程度得到提高,群众不再成为暴民,是群体宗教心理思想Y模型各结构的意识和理性化程度提高带来的结果。
图4 个体彼此认同的原因:同一外界对象置于个体自我理想相同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