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镇全程操盘及案例解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3 国外特色小镇的发展解读

一、国外特色小镇发展的基本情况

20世纪60年代,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高速发展导致大城市人口过度集聚、拥堵不堪,但乡村出现空心化,为分流大城市人口,发达国家启动小城镇建设。其中,英、美、日三国启动小城镇建设时的城镇化率均达到70%,而韩国起步时间较晚,城镇化率在40%~50%之间,与我国较为接近。截至目前,英、美、韩、日等经济发达体均已经完成了对小城镇的开发培育工作,小城镇已成为这些国家经济、人口和产业的主要发展载体。

(1)小城镇聚集了这些发达国家六成以上的人口。其中,美、德等发达国家六成以上的居民都生活在10万人以下的小城镇。根据美国最近的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美国总人口为3.09亿,63.0%的人口居住在5万人以下的小城镇;根据2016年德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德国总人口为8119.75万人,其中80%的人口居住在10万人以下的小城镇。

(2)国外小城镇已成为当地产业集约化发展的聚集地。如美国金融行业有格林威治对冲基金小镇和门罗帕克风险投资基金小镇,而硅谷更是库比蒂诺、山景、帕罗奥图、森尼韦尔等高科技产业小城镇的集合;德国高斯海姆小镇的机床制造业、英国Sinfin小镇飞机发动机制造业和西班牙阿尔特索小镇的服装制造业均在国际上具有绝对竞争力。

(3)作为人口及产业的核心载体,小城镇已成为发达国家城乡均衡发展的重要经济活力点。例如,美国高科技小镇集聚的硅谷人口不到美国的1%,但GDP占比却高达4%~5%,纳帕谷综合性乡村休闲文旅小镇集群每年接待国内外游客500万人次,仅旅游经济收益就达6亿美元,税收达到2.21亿美元,且提供了17000多个工作机会;法国格拉斯小镇每年仅香水业就能创造6亿欧元的财富。

二、国外特色小镇的发展背景

国外特色小镇的发展经过上百年的实践,在经历诸多失败的教训和曲折的成功后,已经逐步总结出较为科学的发展经验。无论是欧洲还是美国,乃至亚洲国家,不少特色小镇的实践者在特定的条件下,经过不断积累、沉淀和演变,乃至市场淘汰,逐步形成今天我们看到的那些充满魅力的特色小镇,其产生的背景和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城市化驱动,以小镇为单位的国度

欧美国家是以小镇为单元的国度,“特色小镇”是他们的主流生活场。到过欧美国家的人可能会被纽约、伦敦、洛杉矶、东京等大都市繁华喧闹所震撼,但是给人深刻印象的往往是那些掩映于幽林树丛之间,坐落在旷野平原之上的一座座小镇。不少朋友国外旅游的目的地,其实已经不是喧嚣的城市,而是这些个性十足的特色小镇,除了可以体验旖旎的自然风光外,不同的文化体验已经成为大家最大的关注。

鲁西永(Roussillon)是被法国政府选入“经典美村”的村庄之一。小镇建在如血的高崖之上,房屋俱是红岩筑就,正午时分也似落日残照的苍凉。

相对于大都市的灯火繁华、高楼林立、人群嚷嚷,欧美国家的人从骨子里更喜欢居住在小镇里,很多小镇都是几百年的历史传承,留下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印迹,无论是建筑肌理、人文风情、商业形态还是生活习惯、传统工艺,都代表着一种文化传承和精神象征。

图1.11 红色的浪漫小镇——鲁西永

这种历史和文化传承,以及人们的小镇生活习惯都是西方特色小镇形成的重要原因。

2.人口和产业外移,产业经济需要新的增长极

从20世纪中期开始,以欧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已经进入工业化时代,大城市病凸显,堵车、污染和老城区犯罪率飙升,于是开始出现人口向郊区转移的趋势。美国曾一度出现“逆城市化”的浪潮,大量人口从大都市中心地区向周边城镇扩散,一度出现城市空心化的现象。

大都市周边的小城镇土地便宜、环境宜居、交通便利,成为推动人口外溢和居住郊区化的重要因素。在这个“逆城市化”过程中,很多企业把总部或部分核心功能搬迁至大都市周边的小城镇,通过企业或产业带动周边特色小镇的发展,同时也通过各种城市功能转移为不堪重负的大都市缓解压力。

后工业化时代除了大都市病的严重弊端之外,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产业动力不足。特别是就业水平得不到有效提高,很多居民全靠国家的福利和补给。为了更好地推动就业,打造全新的以小镇为单元的经济增长极,政府通过城市规划积极引导有基础的特色产业小镇的发展。

在企业外迁或人口向郊区转移的过程中,政府意识到这对于周边小城镇是一次非常好的升级转型机会。因此,在政府政策的扶持下,小城镇与当地特色产业或转移来的大企业进行有机融合,再通过各种鼓励措施吸引人才汇集到小镇之中。最后,慢慢沉淀出了一批充满吸引力的特色小镇。

3.收入均衡,容易形成产业和人才聚集

欧美发达国家各地区收入相对均衡,并没有出现像中国这样大量人口流动的现象,甚至很多人群都想逃离大都市,去周边小城镇工作生活,特别是那些气候好、人口密度小、房价低、税收少的小城镇。所以,这些小城镇的综合条件甚至比大都市都要好,只要在特定的条件下,就很容易形成人才和产业的聚集效应。

目前中国由于区域收入差距越大,低收入地区人口向高收入地区流动的现象非常明显,每年的春运就可以看出。农村人想进城,内陆地区人口涌向沿海发达地区。特别是在欠发达的地区,如果没有任何基础支撑,特色小镇是很难引入产业资源。

三、国外特色小镇主要类型

国外特色小镇的发展具有典型的市场化特色,低成本及要素的聚集往往形成市场聚合的力量,对于其成功影响巨大。国外特色小镇大多数是通过龙头企业或培育基础产业慢慢向某一个空间聚集,最后形成产业集群,再加上小镇本身的优质生态人文资源,最终形成特色鲜明的小镇。从特色产业专业细分的角度看,国外特色小镇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特色农业类型特色小镇

欧美特色农业小镇与当地特色农业的发展息息相关,无论是特色农业种植还是养殖,形成一定规模化后往往意味着生态价值、商贸价值、工业价值乃至旅游价值。例如:

郁金香产业小镇:位于荷兰西部的丽斯小镇是著名的郁金香花田区,每年4月份,蓝色、红色、粉红色和黄色的郁金香灿烂绽放,形成一道五彩缤纷、独具特色的风景线,而当地的农民也希望通过荷兰的国花来获取高额的利润。数以万计的游客来到荷兰后,第一选择就是去郁金香花田一览美丽胜景,而当大家坐着旅游大篷车来到花田时,所看到的美景要比想象中更加让人兴奋,让人赞叹;荷兰每年种植的郁金香约有30亿株,其中有三分之二会销往国外,主要出口地是美国和德国。

葡萄产业小镇:美国纳帕谷(Napa Valley)位于旧金山以北约50英里,是美国第一个世界级葡萄酒产地。纳帕谷是一块35英里长,5英里宽的狭长区域,除了酒庄和几个小镇,整条山谷内种满了葡萄。纳帕谷风景优美、自然淳朴,现在已不单单是酒庄的集中区,已经成为一个以葡萄酒文化、庄园文化而负有盛名的旅游胜地,包含了品酒、餐厅、SPA、婚礼、会议、购物及各种娱乐设施的综合性度假区,目前每年接待世界各地的游客500万人次左右。

图1.12 美国纳帕谷

2.特色工业类型特色小镇

发达国家特色工业型特色小镇与工艺传承、产业积累、生态人文环境资源等因素关系密切,是天时、地利和人和的结果。例如:

巧克力产业小镇:美国好时小镇,号称“世界上最甜蜜的地方”,这里有3家现代化的巧克力工厂,是北美地区最大的巧克力及巧克力类糖果制造商。

全球体育用品产业小镇:德国赫尔佐根赫若拉赫,中心历史城区、手工业发展传统以及就业市场的吸引力让这座小镇有着高品质的生活,这里拥有三家全球体育用品企业:阿迪达斯、彪马、舍弗勒。

全球纺织品产业小镇:瑞士朗根塔尔小镇,蓝拓纺织品公司和阿曼集团的所在地,它们拥有全球化的分支机构和供应商网络。这个小城镇为它们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以及长期形成的支持本地产业发展的传统氛围。

传统工业如何做大做强,如何通过创新赋予更多全新的内涵,这值得我们思考。特别是中国的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地区,有很多专业镇,每个镇都形成了一个传统产业集群,但是并没有形成特色小镇的氛围。未来如何从专业镇走向真正的特色小镇,是中国很多小城镇需要破题的关键所在。

3.工业企业总部类型特色小镇

在欧美发达国家,很多小镇是依托一个工业企业总部发展起来的。

英国Sinfin小镇:世界著名的航空发动机公司罗伊斯·罗尔斯总部所在地,中间是办公和核心工厂,周边是绿地和低密度住宅区,这里能生产出全世界最高端的航空发动机。这无疑是典型的飞机工业及商务办公型特色小镇的样板。

图1.13 英国Sinfin小镇

德国英戈尔斯塔特小镇:奥迪的全球总部和欧洲工厂所在地,奥迪总部所在地的传统镇区人口只有两三万人,但却是高端人才的核心聚集地。这显然是汽车工业及商务办公型的特色小镇。

图1.14 德国英戈尔斯塔特小镇

目前,中国的高级人才和高端产业主要都集中在大中城市,较少有集中到小镇上的。未来这种状态会逐渐发展。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高端产业并不一定要集中在大城市,高端产业发展所需的人才,也并不是全都喜欢居住在大城市,尤其在中国一线、二线城市房价经历2015~2017年初的暴涨后,这种趋势将会因为中国大城市住房成本及办公成本提高而变得更加可能,甚至在政策的鼓励下成为趋势,这也是经济水平和城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的必然结果。

中国的小城镇通过不断改善和提升生态环境、交通条件和配套设施,在政府政策引导和企业推动的双轮驱动下,加上大城市高房价挤压,中国的高端人才和高端产业势必逐渐向小城镇聚集。

4.细分行业商务办公类型特色小镇

在欧美发达国家,也有很多小镇是依托细分行业企业商务办公发展起来的。例如美国的硅谷,其实就是一连串的科技企业商务办公类型小镇聚集而成,另外,这种类型的小镇往往还会依托世界知名院校,为企业发展提供必需的科研和人才力量。

美国山景城小镇:是美国人均最富有的小镇之一,Google的二十多栋办公楼就散落在这个美丽的小镇里。除此之外,还有很多高科技公司。这是典型的细分行业、高科技企业商务办公型特色小镇。

图1.15 美国山景城小镇

对冲基金主题小镇:美国格林威治小镇,是全球第三的对冲基金小镇,其主要依托纽约全球金融产业基础逐渐形成的细分行业、对冲基金企业商务办公形成的特色小镇。

图1.16 美国格林威治小镇

5.文化产业特色小镇

欧美发达国家,最令人瞩目的就是文化特色小镇。这些小镇除了得天独厚的风光资源,或者特别打造的特色文化资源外,关键在于主题鲜明,每个小镇都结合当地文化进行有效结合,打造“唯一”,让人流连忘返,终生难忘。

电影主题小镇:法国戛纳小镇,不仅拥有度假胜地的综合性优势,还是电影节、世界经济论坛等重要节庆和会议的永久性会址,其知名度和客流量也得到了大大地提高。

图1.17 法国戛纳小镇

壁画主题小镇:德国加米施—帕滕基兴,以壁画为主,色彩绚烂,特色突出,让全世界的游客慕名而来。

图1.18 德国加米施—帕滕基兴

体育主题小镇:瑞士达沃斯小镇,虽然不少人通过达沃斯论坛了解的达沃斯,但是达沃斯首先是体育主题之冰雪小镇,其基础首先是体育文化。后来通过高端论坛,以会议经济作为核心,带动了相关文旅产业发展。

户外运动小镇:新西兰皇后镇,是全世界极限运动爱好者的天堂。仅有三万人口的小镇,每年吸引着全世界高达300万的游客前来。

图1.19 新西兰皇后镇

图1.20 萨勒姆女巫小镇的博物馆

女巫小镇:萨勒姆(Salem)位于波士顿东北边,隶属于被认为是美国精神圣地的新英格兰地区。这个人口只有4万的沿海小镇,最为人熟知的是当地盛行的女巫文化。萨勒姆是美国18~19世纪最重要的海上贸易口岸,积累了富足的财富,与远东频繁的交流在当地的文化历史上留下了深深的东方印记。女巫文化、东亚艺术和航海文化是萨勒姆的核心。

高校社区主题小镇:剑桥小镇。受到国家战略政策影响,也由于剑桥大学35个学院坐落于此,从而成就此镇。这类高校社区主题小镇属于文化资源属性的文化特色小镇的范畴。

图1.21 英国剑桥小镇

可以看出,文化产业型特色小镇的共性就是拥有良好的生态旅游环境资源,个性就是每个小镇文化主题非常鲜明,让人耳目一新。

6.旅游产业特色小镇

欧美发达国家,旅游和文化通常在特色小镇中融合发展,有的情况下又会相对独立,但是深入研究会发现,旅游产业要素已扩展为“食、住、行、游、购、娱、体、会(会议)、养(养生)、媒(媒体广告)、组(组织)、配(配套)”,他们相互交织组合,形成了一个紧密结合的旅游产业链。

安纳西小镇:安纳西位于法国东部的上萨瓦省,距瑞士日内瓦只有22英里,是法国十大美丽城镇中最大、最受欢迎的一个小镇。安纳西的亮点在于连接各个运河的露台(安纳西也有“小威尼斯”之称)和闻名的岛宫,这一造型优美如画的城堡于12世纪建成,坐落于一条运河的正中间。

发达的旅游产业:其丰富的历史人文和自然资源,使得安纳西的旅游业十分发达。以旅游业为主导,形成餐饮、休闲、娱乐、民居、商铺等多种空间形式。

图1.22 美丽的安纳西小镇

缤纷的文化产业:法国安纳西国际动画节始创于1960年,是顶尖级的国际动画评奖节,在动画工业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一直是动画节的先导者。安纳西也因为一年一届的国际动画节而闻名于世。

丰富的体育产业:2009年7月23日,安纳西举办了环法自行车赛(Tourde France)第18赛段,绕安纳西湖赛段;2011年7月6日,作为三个竞选国之一的安纳西参选2018年冬奥会的主办城市;2013年7月20日,安纳西举办第20届环法自行车赛。

安纳西小镇旅游产业的吃、住、行、游、娱、购六大要素完善且发展良好,安纳西在以旅游业为主的小镇品牌打造过程中,积极发挥旅游产业的主导作用,从而带动餐饮、商贸、房地产、通信、保险、咨询、文体、会展等配套产业或者相关产业的发展,成为产业链完整、环境优良、品牌知名度高的法国十大名镇之首。

可以看出,旅游产业特色小镇的基础是拥有良好的旅游环境资源,个性就是每个小镇的旅游特色鲜明,甚至成为区域、城市、省、国家、国际范围的“唯一”。

7.生态产业特色小镇

特色小镇最基础的基因无疑是生态价值,前文也分析过,优美的生态环境和优良的基础设施是特色小镇的必要条件,否则故事讲得再天花乱坠,但环境乌烟瘴气,也会将这个小镇彻底毁掉。生态环境好是特色小镇的基本要素,但是当我们发现欧美有一些特色小镇的生态环境好到可以成为产业力量的时候,我们必须把生态产业特色小镇特别分类说明。比如:

生态主题小镇:法国依云小镇,绝美的山水环境打造了超级生态竞争力,为健康养生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也形成了独特的养生主题。

依云的名字来源于阿尔卑斯山脉的天然矿泉水,依云镇背后雄伟的阿尔卑斯山是依云水的源头,来自高山融雪和山地雨水在阿尔卑斯山脉腹地经过长达15年的天然过滤和冰川砂层的矿化形成了依云水。来自大自然的馈赠使依云的名声远近闻名,它古老而神秘的故事也吸引了想要探寻依云的人们来到依云小镇。

8.商业设施类型特色小镇

商业设施在品牌的带动下,往往充满魅力,并且可以扩展商业圈,即使在遥远的城外也能活化小镇,令一个小镇精彩呈现,魅力尽显。这类商业设施尤其以大型的郊区SHOPPING MALL和奥特莱斯为代表。

巴黎“欧洲谷”购物村:欧洲谷是位于巴黎东边的一片购物村,整片购物村分购物中心式的欧洲谷购物中心(Desigual Val D'Europe)和河谷购物村(La Vallée Village),其中欧洲谷购物中心集购物、美食、休闲于一体,但商场内品牌打折的力度不如对面的河谷购物村,也因此,购物村特别有人气。购物村周围也有迪士尼乐园以及各种档次和品牌的酒店做配套。

加拿大西爱德蒙顿购物商场(West Edmonton Mall):其是世界最大的购物游乐场所,占了相当于48条街道的面积,有800多家商店,100多家饮食店,19个电影分厅和一家豪华酒店,还有世界水上乐园、星河游乐场、冰宫溜冰场、深海探奇潜艇、海豚湖、海洋生物洞穴、圣马利亚船,还有蹦极。其内部的商店、餐厅、旅馆、游乐场和人工湖都用玻璃制的圆屋顶覆盖,即使在下雪而不能外出的严寒冬季,在这里也能得到愉快的享受。这个购物中心建设之初,周围几乎是不毛之地,政府只是象征性地收1美元的土地费,从而在政府支持下成就了全世界最大的SHOPPING MALL,也带动了特色小镇的发展。

商业设施在任何小镇都有,上述商业设施已经不是小镇的小配套,而是商业产业属性的特色产业,从而造就了精彩纷呈的商业主题特色小镇。

以上是国外知名特色小镇基于产业角度的分类,从中可以看出,尽管不少特色小镇的产业组合是多元的,但是最核心的产业、最特色的产业的确具有唯一性,其他组合产业往往属于附属和补充。

四、国外特色小镇发展启示

良好的生态环境、休闲旅游体验氛围是基础,而特色产业是小镇发展的驱动力。国外特色小镇通常着力打造文化竞争力、产业驱动力、旅游辐射力和生活吸引力,这值得国内特色小镇借鉴。

1.文化竞争力:创造“第一”甚至“唯一”的重要路径

文化可以深入骨髓,甚至打造绝对差异化;文化可以产业化,并且有极大的竞争力。如果把特色小镇上升到文化战略高度上,就会产生更大的综合附加值。

动漫形象柯南首先是动漫IP,形成动漫小镇的引领,当上升到文化创意产业高度的时候,文化又固化成一种日本元素和文化载体,其影响力远远不局限于小镇本身;格拉斯的香水产业已成为“浪漫法国”的代言者,香水文化世界飘香,也是展示名人文化的最佳之地,小镇产城一体,引人入胜,让人流连忘返。这些特色小镇的文化竞争力,基本上都创造了这些小镇世界性的“第一”甚至“唯一”。

以德国海德堡为例,它是传统和现代的优良结晶。其坐落在内卡河畔的文化古城和大学城,周身散发着书卷气;它是古板德国的浪漫写照,如同江南采莲女,秀外慧中。

图1.23 浪漫的海德堡

启示:在建设特色小镇之时,我们需要跳出小镇,跳出产业,将文化与产业、建筑、生活融合,打造更高价值的战略价值点,从内容、主题、建筑表现到主题活动展现出小镇更有深度、更有温度的文化附加值。

2.产业驱动力:深度培育,以特色产业核爆市场

产业是特色小镇发展的内在动力,是需要培育和引导的,一个没有产业动力的小镇将不可持续。

瑞士莱蒙湖边上的沃韦小镇通过雀巢龙头企业,构筑起系统的食品产业集群体系;茅台镇通过茅台白酒产业把至美生态、就业加工和服务业形成链条,从而打造出世界级的生态工业小镇。

图1.24 瑞士莱蒙湖边上的沃韦小镇

启示:特色小镇的产业需要深度培育,并进行横向和纵向打通,要么形成产业集群,要么构筑产业生态圈,要么扶持龙头企业,通过“点”式突破,核爆市场,从而实现小镇长久的产业驱动能力。

3.旅游辐射力:消费驱动极限扩展旅游商圈

旅游是特色小镇的外来驱动力,通过调动游客市场的积极性,吸引更大的消费力,并与产业动力进行打通,让特色小镇更具生命力。

格拉斯的鲜花香水之旅,日本柯南小镇的动漫体验之旅,沃韦的品位之旅和格林威治的人文之旅,以及各种旅游观光和特色节庆活动,这些特色小镇的共性就是文化传承和旅游功能,更是产业动力之外的第二驱动力。

图1.25 日本柯南小镇

启示:文化和旅游是特色小镇的“灵魂”,也是打通其他产业的重要通道。因此,特色小镇不仅要有产业驱动力,还要有差异化,甚至“唯一”的文化旅游吸引力。

4.生活吸引力:筑巢引凤,营造生活新空间

任何一个特色小镇的主体都是人,人最需要的就是一个人性化、有温度的生活平台。所以,特色小镇的宜居氛围非常重要。沃韦小镇、柯南小镇、格林威治、茅台镇都是最适合人居住的小镇。

启示:用心进行有温度的宜业、宜游、宜居休闲氛围的打造,这样的特色小镇才有吸引力和归属感。

五、国外特色小镇发展机制

欧美国家在激励和约束特色小镇发展方面,主要采取“用地—文化—环保—财税”的科学引导策略,通过设定规模、业态引导、公共空间打造、环保政策制定、浮动绩效财税补贴等措施,推动特色小镇走向良性发展之路。

1.科学规划与引导机制

特色小镇不是自给自足的一座座“孤岛”,而是与大都市经济功能区关系密切的重要一环。欧美发达国家都有自己专门的小城镇或新城镇发展规划,有意识地注意特色小镇与周边地区统筹发展,防止漫无目的的肆意扩张。

例如,德国所有中小城镇的地方政府管理机构都雇有专业城市设计师,负责指导当地的土地发展,颁发建筑许可,调解相关的法律纠纷,为当地发展寻求公众支持,参与区域规划战略。

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发起“新城运动”,颁布了《新城法案》(New Towns Act),主要目的是通过对特色小镇开发建设,疏解大城市的过剩人口。初期主要是针对大都市50公里内的斯蒂夫尼奇、克劳利、哈洛等特色小镇的发展规划。后来,随着私家车保有量的上升和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逐渐向更远的区域扩展。

美国在20世纪初行政管理局与预算局就提出了“都市统计区”(Metropolitan Statistical Area)的概念,将具有一定规模的大都市与周边辐射范围内的多个小城镇视为一个有机整体。

日本在20世纪50年代颁布了《首都圈整备法》,确立了东京与周边地区共生发展的理念,将首都周边的108个农村小城镇纳入到东京都市圈的规划范围,让这些小城镇既可享受到首都圈的政策红利,又能充分开发周边地区的广阔市场。

特色小镇在城市化进程中起到了与大都市的“衔接功能”,让所有的地方都能和那些向世界经济开放的大都市相联系,所以国家的医疗政策、高等教育政策和交通政策都给予这些“特色小镇”极大的扶持,通过“城市契约”推动地方性项目的进程并促进了特色小镇的基础设施发展。

2.公众参与与监督机制

国外的城市规划理念不仅是为了建造城市,也是为了向公众提供服务。因此,城市规划和相关政策的制定,都要充分听取公众的诉求和意愿,而不是仅由规划机构和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办公室里“冥思苦想”谋划出来的。只有符合公众需求的城市规划,才会造就出活力十足的小镇。

国外政府通过公众的积极参与,更好地实现了小镇定位的科学性和功能的多样化,并且能够更加符合市场趋势。遗憾的是,在中国的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机制仍然处于半空白状态:虽然有些规划在前期调研中了解了公众的想法,但是在规划制订过程中和完成后很少再征询公众的意见。也因此,中国的公众参与并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

3.区域和税收自治机制

在国外很多国家都是属于自治机制。既然是自治,各级政府都拥有很大的自主权,也有自己独立自主的法律法规,各地方政府会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制定《城市章程》。另外,国外很多特色小镇都有自己独立的财政权利。这种独立性当然也意味着市场化,显然有利于科学化的发展。

例如,瑞士中小城镇的大部分收入来自居民和企业的税收,每个城镇可以设定各自的税率,因此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居民和企业进驻。

美国格林威治在吸引对冲基金企业入驻的时候,当地税收比纽约要低很多。大概一千万美元的年收入,在格林威治税收要比在纽约省50万美元。格林威治的税率也比纽约低,比如说房产的物业税,小镇只有千分之十二,近在咫尺的纽约州就要千分之三十。这些市场化、灵活的政策显然有利于小镇的产业整合和成功。

4.超前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机制

在国外特色小镇的发展进程中,地方政府扮演的主要职能就是完善基础设施,牵头负责完善交通、通讯、排污等公共设施建设。除此之外,他们还充分考虑和满足居民的各种需求:大到银行、商店、邮局、交通、道路、消防队和医疗,小到休闲椅、停车场和公厕的设置,甚至残疾人无障碍通道、马路的自动收费设施等。通过降低交易成本与城乡要素相对价格,进而加快人才和特色产业在特定空间的集聚。

德国特别重视对公共服务领域的投资,其设立公共设施的等级配给制度,完善各级中心相应的属性,保证地方政府在发展和运营公共服务中能够得到相应的支持等。

虽然我国城市规划已将公共服务作为一项主要的规划内容,但是由于知识结构与数据的欠缺,我国城市规划在深入分析一个地方的资源和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方面显得比较薄弱。

5.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机制

欣赏国外的特色小城镇,犹如欣赏一幅巨大的油画,给人留下别有风味的印象。所到之处,天空澄蓝,大地碧绿;森林环抱,芳草萋萋;天高气爽,绿树如茵;公共服务,设施齐全;方便静谧,适宜人居。

(1)国外特色小镇很少发展传统工业,尤其是污染比较大的工业。另外,在建设过程中强调环境的保护,杜绝污染企业或者产业的进入。绿色或生态小镇建设模式更加强调这一点。

(2)国外特色小城镇的发展历程中,非常注重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经过一代接一代的后来者,用热爱保护好先人留下的瑰宝,把富有历史人文内涵的传统与现代化的生产生活方式进行有机结合。

综上所述,国外特色小镇很多发展思路和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所以,中国特色小镇建设要循序渐进,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杜绝形象工程,防止同质化和泡沫化,同时要避免特色小镇被房地产和资本绑架,预防把特色小镇变成新一轮的圈地运动。

特色小镇不是一两天就建成的,而是需要在政府正确引导及市场力量推动下,通过调动各方的积极性,才能打造出一个个具有长久生命力和竞争力的特色魅力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