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社会转型中的影响与矛盾
一个社会的基本特征是多方面的,有经济的基本特征、政治的基本特征、文化的基本特征等。社会转型的科学把握能够让人更清楚地认识社会现实,进而明晰社会趋势,并对社会转型所引起的各种复杂现象和相关措施作出合理的解释和设计。
一、何为社会转型
“社会转型”是一个有特定含义的社会学术语,源自英文Social Transformation,它在社会学上的本来含义是指从农业的、乡村的、封闭的社会,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社会转变。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上述意义下的社会转型实质上是一种技术社会形态的变化。社会转型思想是西方社会功能结构学派现代化理论的经典思想。西方社会学家借用这个概念来描绘社会结构具有进化意义的转换和性变,用来说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西方较早使用“社会转型”一词的是社会学者D·哈利生。台湾学者范明哲认为“发展就是由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的一种社会转型与成长过程”。而国内研究提出社会转型是指社会发展过程中发生的一种整体的全面的结构过渡状态,它包括社会结构的转换、社会体制的更新、社会利益的重组与价值观念的嬗变。简言之,社会转型就是社会由一种类型转向另一种类型,并呈现出过程性、阶段性、不平衡性的发展特征。
当代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这次社会转型本质上是一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启动的,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基本起点,以物质生活、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现代化为最终目标的现代化运动。在这一过程中,生产力的发展、交往的扩大、体制的更新,冲击着原有的各种社会关系,带来了利益关系的分化和重组,进而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巨大变化,并影响到人们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最终影响到传播系统的转型。
二、社会阶层分化的影响
根据社会学界的研究,当前我国的社会阶层结构经过转型期的分化演变已初步定型,并将在相当长时间内成为我国社会关系的基本模式。“一个社会的阶级阶层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往往也是该社会发生划时代变化的时期。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划时代性变化,就是这个社会的阶级阶层结构的时代性变化。”
(一)阶层分化产生的积极影响
其一是推动从“身份社会”到“契约社会”的转化。从“身份”到“契约”的发展,其本质是用自由流动取代阶层限制,用后天努力取代先赋特权。现在,高校招生考试、司法考试、国家公务员制度、差额选举制度、住房制度改革等,无不使利用身份优势获取利益的余地大大缩小,这些都表明中国正加快向契约社会过渡。
其二是推动民主化和法制化的进程。社会阶层分化本身并不属于民主和法制建设的范畴,但能够为民主和法制建设提供生长点。广大民众的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不断增强,进而表达自己利益诉求的愿望也会不断加强,民主与法治建设正成为全体人民真实的内在需要。
其三是加速了政治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社会转型的发展,需要社会运行机制的配套,需要社会各项制度的完善。党和国家为了实现各阶层利益的兼顾,逐步实行了各个层面的改革,政企分开、精准扶贫等都是这方面的体现。
(二)阶层分化产生的消极影响
其一是可能会引起一定的社会非公正趋向。公正从一般意义上说,是指从某种道德规范出发,对社会关系作出的一种主观评价,因而它实质上是某种社会关系的观念表现。社会阶层分化的实际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问题,使社会公正面临新的挑战,甚至使社会公正遭到严重的侵蚀。分配不公、调控缺位、对非法行为惩处不力、对贫困阶层救济不力等都可能产生消极的社会影响。
其二是可能增加阶层间的矛盾和冲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阶层群体间的利益矛盾和冲突也不断涌现。目前,经济方面的矛盾占主要地位,而且呈现日益尖锐化、多样化、复杂化的趋势。社会阶层之间利益诉求的差异,会在不同层面引发群体离心力的增加,影响社会稳定。当前,我国非制度化参与、抗议性参与及暴力参与的出现和增多就是这一影响的表现。
其三是阶层分化可能导致社会焦虑。社会阶层的急剧分化会对部分民众产生巨大的心理冲击。各阶层的相对剥夺感比较强烈,由此演化为各阶层相互指责、互不信任。不少社会成员特别是一般劳动者存在不安全感,甚至是危机感。一些社会地位相对下降或地位一直很低的人可能会产生强烈的心理失落。
三、社会转型中的利益矛盾简析
利益总是被一定的社会关系所支配,是一切社会矛盾的内在根据。利益是主体对于客体作用的价值肯定,即某种客体(物质的和精神的东西)能够满足主体(个人、集体和国家)的某种需要。马克思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相关。”人类进行各种实践活动均源于利益,利益是人类生存、发展和享受的各种需要的总和。“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及其他的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
利益是支配人们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人类的实践活动是多方面的,但其基本动机就是获取有助于实现自己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的元素,所以人的各种活动与实践都受利益的支配。
在目前社会转型过程中,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体制上、政策上的不完善,各种利益关系一时还难以完全理顺,各利益主体围绕利益问题而引发的利益矛盾将日益增多和表面化,并对其他矛盾的产生、发展、激化和解决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经济决定政治,并决定人类的社会意识。经济利益冲突往往引起政治、精神利益的矛盾,例如城乡差异、东西部差距、先富与后富关系问题,以及工资、物价、住房等方面问题。
利益矛盾的表现形式是错综复杂的。有集体和个人之间的矛盾,眼前和长远利益之间的矛盾,局部和整体之间的矛盾等。总之,在众多的利益矛盾中,既存在合理的利益矛盾,又存在不合理的利益矛盾;既存在非对抗性的利益矛盾,又潜在地存在着包含对抗性因素的利益矛盾。这些矛盾相互交织在一起,构成了社会转型期复杂的利益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