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人类不能没有梦
你可能曾经听有些人说过:我从来不做梦!真的是这样的吗?反正我是不信的。没有人不做梦的。人活着,需要梦,就如同维持生命需要空气和水一样。
为了证明这个判断,心理学家做了许多关于梦的实验,其中最有名的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威廉姆·戴蒙特的梦剥夺实验。实验选择了八位男性自愿者作为被试,年龄从23至32岁不等。被试按要求在他们通常的入睡时间来到睡眠实验室睡觉。实验人员将小电极连接到被试的头皮和眼部周围,以记录脑电波图形和眼球运动情况。这些电极的导线穿墙而过,连到隔壁房间里,使被试可以在安静而黑暗的房间中入睡。
实验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正常睡眠阶段。在这个阶段,要求被试整夜正常地睡眠,以便给每个被试建立平时做梦数量和时间的基线,同时了解被试的总体睡眠模式。
第二个阶段为梦剥夺阶段。在这个阶段,每当实验人员发现被试进入快速眼动睡眠阶段(这表明被试开始做梦),实验人员就会唤醒被试,要求他们在床上坐起并证明他已经完全清醒,几分钟后才允许他们再次入睡。这样一来,被试的梦就无法完整地做完了,也就是说,他们的梦完全被剥夺了。没有梦的睡眠会带来什么结果呢?研究发现:经过几个晚上的梦剥夺之后,被试出现了一系列明显的生理症状:血压上升、心跳加速、体温升高、皮肤电压增加、植物神经系统机能减弱,等等。与此同时,梦剥夺还引起人心理上一系列不良反应,如紧张、焦虑、易怒、健忘、出现幻觉、定向障碍、感知障碍等。
第三个阶段为恢复睡眠阶段。在这个阶段,所有产生症状的被试被告知放假几天,他们可以在实验室里正常睡眠,时间与梦剥夺天数相同。实验人员同样对这一阶段被试的睡眠和梦进行全程监测。结果表明:经过睡眠恢复之后,他们都能恢复到之前正常的状态中,生理和心理症状基本消失。另外,实验还发现,被试在恢复睡眠的最初几个晚上,做梦的数量要比正常睡眠时做梦的数量多一些,似乎这样多做几个梦,便可以在数量上尽量补偿被剥夺的梦。
从这个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到,梦对于维持正常的生理过程和心理活动具相当的重要作用。当然,如果戴蒙特能够在做实验的时候,在增加一个对照组,即让被试能够在非快速眼动睡眠状态也能够被唤醒,然后还能证明被试并没有同样会产生焦虑、紧张的一系列症状,那么,这个梦剥夺实验的结果就更加令人信服了。或许,我们只能期待后来者重新做这个实验,以弥补研究中遗留下来的遗憾。但至少戴蒙特的实验为我们在一定程度上证明,梦的存在具有重要的意义。
除了戴蒙特的研究,日本山梨大学研究人员还通过了另一项研究证明了梦真的对人类非常重要!他们的研究发现,人的大脑中存在着两种相反的梦催眠肽。一种是无梦催眠肽,将其施于动物,动物的无梦睡眠期就会延长,动物的平均寿命明显缩短;另一种是有梦催眠肽,将它施于动物,使其睡眠的有梦期延长,结果实验动物的平均寿命大大提高。由此,我们不难想象,如果将这两种梦催眠肽施于人类,其效果也可能是与施于动物是相同的或相似的。
梦,实在是老天给我们人类的一种恩赐和馈赠啊,即便是我们的寿命没有因梦而延长,我们也会因为有梦而变得更加健康、更加精彩、更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