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篇
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与展望
我国电子政务从20世纪80年代启动以来,经历了起步发展、全面启动、创新转型发展阶段,当前已经成为“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五大发展理念和“四个全面”战略部署的重要信息化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大力推进网络强国战略、大数据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战略以及《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确定了我国未来十年信息化发展的总体目标、核心工作、关键领域、重大改革等,形成信息革命时代引领文明转型、重构全球共享新格局的国家路线图,为我国电子政务在新形势下重构转型发展期的新格局和路线图,为促进我国电子政务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状况
我国电子政务从产生发展至今,经历了起步发展、全面启动、创新转型的发展阶段。创新转型阶段呈现四大发展特征:国家电子政务工程的“三个转变”、互联网与政务服务的深度融合、大数据应用推进电子政务的深度发展、构建主旋律的网络生态呈现良好态势。
(一)我国电子政务的转型发展
我国电子政务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历了起步发展和全面启动阶段,目前已进入创新转型阶段。
1.起步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末)
我国电子政务起步发展阶段的主要标志是党政机关办公自动化和金关、金卡、金桥的“三金工程”专业领域信息化的启动。
20世纪80年代,中央和部分地方党政机关开展办公自动化(OA)工程,建立了各种纵向和横向的内部信息办公网络。1992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设全国政府行政首脑机关办公决策服务系统的通知》,要求在政府机关普及推广计算机的使用,推进政府机关自动化程度。
1988年,中国海关靠自身力量,设计开发完成了第一个通关系统H883系统。1995年,中国各口岸的通关业务均实现了计算机处理。1993年6月,国务院启动了以发展我国电子货币为目的、以电子货币应用为重点的各类卡基应用系统工程——金卡工程。1999年,国家税务总局启动税收征管信息系统(CTAIS)的开发和试运行方案。
1986年2月,国务院批复成立国家经济信息中心负责建设国家经济信息系统(国家经济信息中心于1988年更名为国家信息中心); 1993年12月,国务院批准成立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确立了“实施信息化工程,以信息化带动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1996年4月,国务院成立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原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办公室改为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1997年4月,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召开的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提出了我国信息化工作的总体要求、指导方针、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发布了《国家信息化“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了我国信息化建设的“九五”规划、2010年远景目标以及主要任务;1999年12月,国务院成立国家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
2.全面启动阶段(21世纪头十多年)
我国电子政务全面启动阶段的主要标志是: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把信息化提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做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部署;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再一次强调,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2002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提出,把电子政务建设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信息化工作的重点,政府先行,带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规划安排了“两网、四库、十二金”,即建设和整合统一的由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构成的电子政务网络;规划和开发人口基础信息库、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库、宏观经济数据库的重要政务信息资源;建设和完善政府办公业务资源系统、金关、金税、金融监管(含金卡)、宏观经济管理、金财、金盾、金审、社会保障、金农、金质、金水等重点业务系统。
2001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重新组建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设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为领导小组办事机构,组建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2008年3月,国家大部制改革启动,决定不再保留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其工作职责并入工业和信息化部。
3.创新转型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部署,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战略布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我国电子政务在政务信息化工程的建设目标和方式、政务信息资源的共享协同、政务公共服务和建设网络强国等方面,实施了创新转型发展。
一是政务信息化工程的创新转型发展。2012年5月,国务院批转的《“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提出了在政务信息化工程的建设目标、建设方式、系统模式方面的“三个转变”,并按照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经济社会安全、提升治国理政能力的三个重点,安排了十五个政务信息化共建工程,以及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包括政务内网、外网,下同)、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国家基础信息资源的建设完善。
二是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协同的创新转型发展。2013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务部门信息共享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提出,实现国家信息资源库的基础信息在政务部门间的普遍共享,实现国家信息资源库和重要信息系统的业务信息在相关政务部门间的协议共享,基本满足各部门履行职能的实际业务需求。2015年8月,《国务院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提出,大数据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动力、重塑国家竞争优势的新机遇和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新途径;大力推动政府部门数据共享;稳步推动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建立政府和社会互动的大数据采集形成机制;制定政府数据共享开放目录。
三是政府公共服务的创新转型发展。2013年8月,《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快促进信息消费,能够有效拉动需求,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消费升级、产业转型和民生改善;提升民生领域信息服务水平,加快实施“信息惠民”工程,提升公共服务均等普惠水平;加快智慧城市建设。2015年7月,《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快推进“互联网+”发展,有利于重塑创新体系、激发创新活力、培育新兴业态和创新公共服务模式,对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等具有重要意义;启动“互联网+”益民服务行动计划,加快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健康、养老、教育、旅游、社会保障等新兴服务,创新政府服务模式,提升政府科学决策能力和管理水平。据此,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组织实施了信息惠民、智慧城市等公共服务建设工程。
四是建设网络强国的创新转型发展。2014年2月,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将着眼国家安全和长远发展,统筹协调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军事等各个领域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重大问题,研究制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发展战略、宏观规划和重大政策,推动国家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重大战略问题,要从国际国内大势出发,总体布局,统筹各方,创新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对一个国家很多领域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要掌握我国互联网发展主动权,保障互联网安全、国家安全,就必须突破核心技术这个难题,争取在某些领域、某些方面实现“弯道超车”。中央网信领导小组的成立和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表明,我国电子政务进入了建设网络强国的重要发展时期。
(二)国家电子政务工程的“三个转变”
《“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指出,“十一五”时期,我国政务信息化建设快速推进,围绕政务部门的办公自动化、重要领域和重点业务信息化、网络与信息安全基础设施保障开展的一系列信息化工程建设取得了实质性进展,金盾、金关、金财、金税、金审、金农等近百个重大信息化工程项目陆续建成,相关业务信息系统顺利投入运行,对于强化科学民主决策,保障政务部门高效运转,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保障信息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十二五”时期规划的工程项目要突出建设效能,要支持跨部门、跨区域的业务协同和信息资源共享,探索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运行管理的新模式。2013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和完善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管理的意见》明确提出,电子政务建设思路要实现三个转变:一是在建设目标上,要从过去注重业务流程电子化、提高办公效率,向更加注重支撑部门履行职能、提高政务效能、有效解决社会问题转变;二是在建设方式上,要从部门独立建设、自成体系,向跨部门、跨区域的协同互动和资源共享转变;三是在系统模式上,要从粗放离散的模式,向集约整合的模式转变,确保电子政务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十二五”期间,规划建设的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国家基础信息资源、政务信息化共建工程及相关续建工程,在建设目标、建设方式、集约化系统模式的转型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
1.建设目标转型,有效提升政务履职能力
海关信息化持续坚持提升海关执法能力的建设目标,2012年批复的金关二期工程建设的全国海关监控指挥、进出口企业诚信管理、加工和保税监管、海关物流监控等核心业务系统已全面投入应用,有效发挥了海关在国家建设发展中的关境保护作用。
公安信息化始终坚持打击犯罪、维护社会治安、提高执法能力的建设目标,2009年全面实施的金盾二期工程重点建设对全国在逃人员、失踪及不明身份人员的快速综合查询,刑事案件和治安管理等核心业务系统,公安信息化已覆盖全国省、市、县和基层公安机关,为有效保障全国社会安全提供信息化支撑。
财政信息化以促进财政改革、提高财政管理水平和成效为目标,通过预算管理、国库支付管理、非税收入管理、财政工资统发管理、财政经济景气预测与分析等业务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有效规范了中央和地方财政收支管理,增强了财政管理工作透明度,提高了财政管理决策水平。
审计信息化从一期工程查错纠弊、规范管理、揭露腐败、遏制犯罪的建设目标,二期工程实施在线联网跟踪审计和全国性专项审计统一组织指挥、促进关系国计民生重大经济行业和重大专项资金健康安全运行的建设目标,到三期工程实施大数据审计,坚持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审计全覆盖目标,发挥了国家审计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信息化支撑作用。
农业信息化围绕“三农”服务目标取得较好成效。农业决策服务系统实现了对小麦等重要农产品在生产、消费、价格、贸易等方面全链条数据的分析、展示和决策支持;通过对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位置数据的补充完善,实现了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系统“一张图”集中展示;强化“三农”舆情监测管理,形成粮食、农产品质量等6大类11个舆情分析产品,实现舆情监测关口前移。
最高人民法院信息化持续推进司法为民、司法公开的建设目标,取得显著成效。为解决人民群众司法知情权的社会问题,高法在信息化工程建设中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在全国四级法院推广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三大平台,变被动公开为主动公开、内部公开为外部公开、选择性公开为全面公开、形式公开为实质性公开。2015年发布的《中国法院的司法公开》(白皮书)显示,高法的公开信息为其他部门对失信被执行人惩戒提供了重要支持。
2.建设方式转型,有序推进共建工程
“十二五”规划的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国家基础信息资源、重要业务系统等共建工程有序推进。
国家人口基础信息资源共建工程进展顺利、成效显著。由公安部牵头,教育部、民政部、人社部、卫计委等部门共建的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2015年底人口基础信息达13.5亿条,人口相片采集饱和度达96.11%,实际居住地信息饱和度达78.53%。在利用国家人口基础信息的应用方面取得较好成效:人社部清洗身份无效记录2.8亿条,姓名和证号不符记录1600万条,死亡未销人口记录400多万条;民政部殡葬信息偏差率从9.94%降到0.33%;卫计委人口实际居住地数据偏差率从6.42%降到0.38%。
国家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共建共享取得初步成效。由工商总局牵头,中央编办、民政部、质检总局、国家信息中心共同建设的国家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部分内容进入建设应用阶段,取得初步预期成效:法人单位信息入库率超过98%,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准确率超过99%,法人单位的唯一标识赋码率达到100%。
3.系统模式转型,有效提升信息化能力
国家电子政务外网为中央和地方政务部门统一提供互联互通网络设施和共享交换平台的集约化模式,取得显著成效。2015年底,政务外网接入覆盖中央部门121个,运行重要业务42个;覆盖省、市、县、乡率分别达到100%、94.6%、88%、34.4%。集约化模式效益显著,政务外网接入部门如果各自建设电路租用费需15999万元/年,集约化后由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统一租用仅1614万元/年,经济效益提高10倍。
税收征管信息化实施中央和省两级数据大集中、国地税一体化的集约化建设模式,应对我国全面开展“营改增”税制改革,在实施中央和省两级数据大集中和国地税一体化基础上,建设全国统一的税收征管、纳税服务、电子发票等核心业务系统,为加强税收征管、确保应收尽收、保障国家财力提供了有效支撑。
社保信息化实施中央和省两级集中建设、支撑跨省共享协同新态势。至2015年底,全部省份完成养老保险省级集中整合,29个省建立省内异地就医结算,15个省完成劳动保障监察的省级集中,初步形成全国社保“省级物理集中,全国逻辑集中”的格局;全国社保卡持卡人数达到8.84亿,20个省部署持卡库和11个省上线运行在医保结算、社保费用缴纳、社保待遇发放、养老医疗保险转移接续方面得到应用。
国土资源信息化“一张图”集约化规划建设成效显著。至2015年,国土资源“一张图”数据库进一步升级完善,实时掌握全国土地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对全国每块土地“批、供、用、补、查”,每个矿业权审批、勘查、开采进行实时全程监管;部本级“一张图”管理建设用地、新增土地规划、矿业权等40类数据;31个省建立“一张图”,形成规划、评价、监测、管理与数据库建设和更新同步的机制。
水利信息化资源集约化整合共享顶层设计取得较好成效。2015年水利部发布《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共享顶层设计》和“水利一张图”规范,整合部、七个流域和省级水利资源信息,整合国家基础地理、水利基础空间、水利业务专题和水利遥感数据,形成我国最具权威的水利基础资源;“水利一张图”在长江水利委员会山洪灾害等建设项目、江苏等地方水利资源规划和建设中,得到了初步应用。
质检信息化突出资源整合和业务融合集约化思路。国家质检总局突出“加快质检业务与信息化融合”主题,开展“大机制”“大平台”“大数据”“大融合”“大安全”5项工作,实施聚焦数据资源整合、业务融合应用的集约化,收到较好成效;围绕检验检疫核心业务,推进E-CIQ主干系统建设,完成CIQ2000等三大核心系统和通关一体化的改造升级和部署。
中央编办、财政、发展改革、交通运输、国家旅游等政务信息系统在政务信息化的建设目标、建设方式、系统集约化转型发展方面,都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三)互联网与政务服务深度融合
根据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目标要求,我国启动了一系列公共服务行动计划。2015年7月,《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快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健康、养老、教育、旅游、社会保障等新兴服务,创新政府服务模式。在全面实施“互联网+政务服务”行动计划的过程中,在倡导简政放权、放管服结合、简化优化服务,探索和创新公共服务新模式、提升群众共享经济发展和新技术融合成果的获得感和满意度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进展。
1.简政放权,放管服结合,公开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
2015年3月,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推行地方各级政
府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将地方各级政府工作部门行使的各项行政职权及其依据、行使主体、运行流程、对应的责任等,以清单形式明确列示出来,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2015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务院部门权力和责任清单编制试点方案的通知》要求,按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和转变政府职能要求,以清单形式列明试点部门的行政权责及其依据、行使主体、运行流程等,推进行政权责依法公开,强化行政权力监督和制约,防止出现权力真空和监管缺失,加快形成边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运转高效、依法保障的政府职能体系。
在推行政府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中,国务院部门和地方政府部门积极实践,取得显著成效,为深化公共服务奠定了重要基础。据中央机构编制网披露,李克强总理上任之初承诺,本届政府要将国务院各部门的17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砍掉1/3。至2015年只用2年多时间就完成了5年的目标,国务院取消和下放了8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公布取消了211项职业资格;国务院《2016年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工作要点》中又提出,当年要再取消50项以上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事项和中央指定地方实施的行政审批事项,再取消一批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削减一批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自党的十八大以来,甘肃省政府已实施10批共取消、调整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1001项,减幅64%;海南省2013~2014年先后3批共取消、下放、调整1105项行政审批事项,减幅达73.6%。审计署在《2015年7月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结果》公告中,肯定了浙江省简政放权和商事制度改革的做法。公告披露:浙江省2014年以来通过建立权力清单、政务服务网等,推动省级政府精简行政权力和管理事项8000余项、细化工作职责4000余项,在政务服务网公开省、市、县三级政府3300多个部门的审批事项,40多个省级部门全部实行一站式网上审批,有效提高了行政效率。
2.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
2015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方便基层群众办事创业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指出,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重要内容。《通知》要求,全面梳理和公开公共服务事项目录,对本地区、本部门以及相关国有企事业单位、中介服务机构的公共服务事项进行全面梳理,列出目录并实行动态调整;坚决砍掉各类无谓的证明和烦琐的手续;大力推进办事流程简化优化和服务方式创新等。
据网上信息披露,宁波市公共服务事项于2016年7月上线浙江政务服务网,公开1603项公共服务事项,其中35家政府部门服务事项176项,288家事业单位服务事项1130项,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254项,水、电、气、公共交通等服务事项43项。
3.创新“互联网+政务服务”新模式
2013年8月,《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要求,提升民生领域信息服务水平,加快实施“信息惠民”工程,提升公共服务均等普惠水平;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在有条件的城市开展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建设。2014年1月,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发布了《关于加快实施信息惠民工程有关工作的通知》,组织开展社保、医疗、教育、养老、就业、公共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社区服务、家庭服务九大领域信息惠民工程,要求逐步实现公共服务事项和社会信息服务的全人群覆盖、全天候受理和“一站式”办理。2014年8月,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发布了《关于印发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要求在教育文化、环境保护、交通出行等方面实现公共服务便捷化,在市政管理、人口管理等方面实现城市管理精细化,要突出为民、便民、惠民,推动创新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方式。在认真总结福建省创建电子证照库和实现基于公民身份号码的“一号式”服务模式,广州市的“一窗式”和佛山市的“一门式”服务改革模式,上海市、深圳市建设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和数据共享平台并基本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的网上综合受理和全程协同办理的创新服务模式的经验基础上,2016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发改委等部门《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开展信息惠民试点实施方案》,提出了“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的“互联网+政务服务”新模式。
——福建省创建电子证照库和实现基于公民身份号码的“一号式”服务模式
21世纪初,福建省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数字福建”,开启了福建大规模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序幕。让群众切身感受到信息化带来的便利,把推进信息化与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结合起来,始终是“数字福建”的建设目标。2011年,福建省在全国率先推行文件证照电子化应用,建成电子证照库,生成200万张电子证照、电子批文,涉及442个种类,推动跨部门证件、证照、证明的互认共享,初步实现基于公民身份号码的“一号式”服务。并提出到2016年省级各行政机关、各设区市80%以上的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支持全流程电子化办理,80%以上的市场监管事项依托电子证照共享实现网上查验比对,基本建立电子证照常态化应用机制,显著改进行政管理方式。一张看不见的“网”在福建逐步四通八达,覆盖了公共行政服务、居民生产生活、城市管理等方方面面,悄然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广州市的“一窗式”和佛山市的“一门式”服务改革模式
2016年3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全省推广一门式一网式政府服务模式改革的实施方案》提出,全面梳理和公开公共服务事项目录,坚决砍掉各类烦琐无谓的证明和手续,大力推进办事流程简化优化和服务方式创新,制定行政许可和服务事项的统一申办受理标准,省市两级要以一网式服务为主、拓展建设网上办事大厅统一申办受理平台,与部门审批系统无缝对接,建立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服务模式,探索法人行政许可和服务事项一门一网办理模式,推广自然人行政许可和服务事项“一门在基层”通用模式。
——上海市、深圳市建设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和数据共享平台的创新服务模式
2013年以来,上海市委、市政府重视转变政府职能、创新行政方式和建设服务型政府,在全市普遍建设了社区公共服务信息化平台,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突破传统服务方式,方便了群众办事。办件的数量由原先的30%上升到60%以上,办件的平均办理时间由20分钟降到8分钟左右,群众办一件事原先平均要跑3~5个窗口,目前各窗口人员可以综合受理近200件事项;二是探索转变政府职能,降低了行政成本。初步打破了公共服务资源空间上“分散多门”、管理上“各自为政”的现象,尝试了社区公共服务资源的集约集成,前台窗口人员数量由平均30名下降到15名以下,降低了行政成本,提高了为民服务的行政效率,为“一周七天工作制”的顺利实施打下了良好基础;三是强化以民为本理念,改进了政风行风。从方便群众而不是方便部门的角度出发提供政务服务,服务大厅采取更加贴近群众的人性化服务,对工作人员实行科学量化的绩效考核,进一步增强了政务服务的透明度和亲和度,群众满意度由原先的65%上升到96.8%。深圳市信息惠民公共服务平台围绕“一库一队伍两网两系统”的基本架构,构建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促进跨区域、跨层级、跨部门的业务协同、信息互联互通及融合共享,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效能和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努力打造服务型、智慧型、阳光型政府。到2015年底,公共服务事项已实现32项一站式办理、105项同城通办、59项服务就近办理、135项网上办理、342项服务主动服务,便民利民公共服务覆盖全市1800多万人口(含流动人口)、180多万法人。
4.提升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群众对简政放权改革的满意度
据2015年7月国家行政学院委托国家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对简政放权社会反映的1万多个样本调查结果数据披露:96.7%的受访企业认为简政放权改革很有必要,91.2%的受访企业对两年来的改革表示“满意”和“基本满意”, 75.8%的受访企业期望进一步大力优化政府服务,71.4%的受访企业期望进一步加大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力度。数据反映社会对简政放权等改革的高度评价,并对下一步深入推进这项工作充满期待。
——群众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满意度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2015年《公共服务蓝皮书》披露:按照优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24549份调查问卷,从公共交通、公共安全、公共住房、基础教育、社保就业、医疗卫生、城市环境、文化体育、公职服务九个方面,对全国38个主要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力进行全面评价和深入研究,发布了2015年全国38个主要城市满意度评价情况及公共服务各要素排行榜。调查结果的数据分析显示,2015年我国主要城市的公共服务满意度有一定提高,由2014年的57.28分提升到58.74分。2015年,公共交通、公共安全、公共住房、社保就业、医疗卫生、城市环境、文化体育等方面的满意度都较2014年有一定提升。据网上披露,上海交通大学民意与舆情调查研究中心关于由“基本公共服务维度”和“政府服务维度”指标组成的“中国城市公共服务质量指数”体系测评的调查,已连续开展6年。2015年通过对35个主要城市的3500位居民进行随机抽样和电话问卷调查,发布的2016年度《中国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调查》报告显示:对包括中小学教育、公立医院服务、房价稳定、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社会治安、基础设施建设、休闲娱乐设施建设和公共交通等城市政府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的评价,接近30%的城市居民给出了优良(8分以上)的成绩,40%的城市居民给出了及格的成绩,另外接近30%的城市居民给出了不及格的分数。资料显示,城市政府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的群众满意度有待提升。
(四)大数据应用推进政务深度发展
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的交汇融合引发了数据迅猛增长,数据已成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运用大数据推动经济发展、完善社会治理、提升政府服务和监管能力正成为趋势。2015年8月,国务院发布的《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指出,大数据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动力、重塑国家竞争优势的新机遇和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新途径。近年来,我国电子政务在推进政务信息资源规划与统筹开发利用、大数据应用提升政府治理决策能力、大数据应用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以及大数据立法保障数据的采集、开发、利用和安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1.政务信息资源规划与统筹开发利用
——制定政务信息资源国家标准
2007年,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提出,国家电子政务标准化总体组归口,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国家信息中心等单位组织编制了《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第1部分:总体框架》《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第2部分:技术要求》《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第3部分:核心元数据》《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第4部分:分类标准》《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第6部分:技术管理要求》《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第1部分:总体框架》《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第2部分:技术要求》《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第3部分:数据接口规范》《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第4部分:技术管理要求》等国家标准。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国家标准的制定和发布,为我国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规划和开发利用奠定了重要基础。
——政务信息资源的规划和开发利用
基于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交换体系的国家标准,相关部门规划和开发部门政务信息资源。2007年6月,审计署组织编制并发布了《国家审计数据中心基本规划》,形成了审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规划、审计元数据、数据元素和数据表、审计交换体系和数据接口,以及专业审计规划编制规则。在此基础上,陆续编制形成了政府预算执行审计、税收审计、金融审计、投资审计、企业审计、社会保障审计、环境保护审计、外资运用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各类专业审计信息资源规划的行业标准,并据此进行了各类专业审计信息资源的规范性建设。在此基础上,审计署又组织数据分析模型的行业规范。2008年3月,审计署组织编制并发布了《计算机审计方法体系基本规划》,形成了计算机审计方法的目录体系、审计业务模型和审计方法规范,并陆续编制形成了政府预算执行审计、税收审计、金融审计、投资审计、企业审计、社会保障审计、环境保护审计、外资运用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各类专业审计的计算机审计方法体系行业标准,并据此进行了各类专业审计的计算机审计方法体系规范化建设。审计信息资源的标准化和审计分析模型的规范化建设,为提升审计数据分析和监督能力提供了有效支撑,并为审计大数据的开发利用奠定了重要基础。
2.大数据应用提升政府治理决策能力
——大数据应用提升国家税收管理决策能力
2013年全国税务工作会议上,国家税务总局提出,税收改革发展的总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实现税收现代化。其中一个重要指标是利用数据分析提升信息管税和税收征管能力,促进精准实施税收风险监控。针对税源跨市、跨省、跨境流动性日益增强,税务机关掌握纳税人的采购、生产、销售、原材料耗用、成本费用等情况困难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以及税务机关与工商、银行、海关、房产管理部门、车辆管理部门等部门之间的信息不共享问题,国家税务总局利用CTAIS系统积累的海量征管数据,让“睡着”的数据“醒过来”,让“死”数据变成“活”信息,同时把好数据入口关,保证数据准确性,实现部门数据共享,挖掘海量税收数据与其他相关经济数据中隐藏的大量涉税信息,强化税源管控和征管堵漏增收,在近年来GDP增速放缓的经济下行压力情况下,保障了我国税收的稳步增长。
——大数据应用提升商事服务决策能力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2015年在北京、上海、江苏、山东、河南、浙江、广东7省(市)的10个县(市、区)进行大数据应用试点,通过对市场主体数据和全网收集数据的挖掘分析,强化对小微企业发展的扶持力度。他们通过对是否进行工商登记变更、是否有行政处罚信息、是否有发布网络招聘信息、是否有中标信息等12个指标项的大数据分析,得出活跃企业占比为64.97%。大数据分析为工商部门对企业进行扶持、培育,及时有效发布各类优惠政策提供有效支撑。
3.大数据应用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
近年来,不少智慧城市和信息惠民试点城市在积极创建“一站式”“一门式”公共服务新模式的同时,积极探索大数据应用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佛山市信息惠民一方面先行创建“一站式”服务模式,一方面又积极探索大数据应用。2015年初至2016年上半年,他们通过网站、微信、微博、短信、移动应用、自助终端和热线电话等多渠道,获取市民消费投诉共36356件的网络舆情信息,其中商品类投诉21367件、服务类投诉14989件,经济违法行为举报案件30355件。对此,佛山市结合市民消费投诉网络舆情信息和公共服务业务数据对消费维权进行了多主题分析,“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强化了公共服务治理的精准度,多方位提升了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主题一:消费维权涉及事发地主题分析
南海区、顺德区、禅城区、三水区和高明区的消费维权投诉量占比分别为35.53%、32.48%、22.50%、5.53%和3.97%。佛山市针对消费维权问题的重点区域,强化了消费维权的分区域指导和精准性治理。
主题二:消费维权涉及时间时点主题分析
2016年上半年消费维权投诉量与2015年上半年同比减少18.90%,表明整体消费问题得到了有效改善;进而进行投诉时点分析,发现每天通过热线电话进行消费维权投诉的高峰时点主要在早上10点至11点和下午3点至4点。对此,佛山市调整了12345投诉受理热线电话的接待资源,进一步畅通了消费维权投诉渠道。
主题三:消费维权涉及事发对象主题分析
消费投诉涉及的商品排列前三的为日用百货、家用电器和通信器材,涉及的服务排列前三的为互联网服务、电信服务和居民服务,对经济违法行为举报涉及的商品排列前三的为房屋、食品和日用百货,举报涉及服务排列前三的为制造保养服务、餐饮服务和物业服务。对此,佛山市对重点服务商品和服务企业进行了消费服务的精准性重点整治。
主题四:消费维权涉及事发问题主题分析
2014年第一季度到2016年第二季度,消费投诉涉及的主要问题是商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投诉量分别为14170件和14879件,分析商品质量投诉量在其间呈现下降趋势,但售后服务的投诉量则有明显的上升趋势;经济违法行为举报涉及的主要问题是环境保护和无照经营,投诉量分别为16799件和10611件,分析环保投诉量在其间呈现下降趋势,而无照经营投诉量在其间仍处于高位波动状态。对此,佛山市在继续强化对商品质量和环境保护整治的同时,加大对售后服务和无照经营的整治力度。
主题五:消费维权涉及违反法律法规主题分析
2016年上半年,主要涉嫌的违法行为主要是违反企业和个体私营登记管理法规、环境保护和房地产开发管理法律法规,投诉量分别为2227件、1849件和844件。其中,违反企业和个体私营登记管理法规的主要以无照经营为主,占相关投诉量的83.83%;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主要以环境污染为主,占相关投诉量的92.53%。对此,佛山市重点加强了对无照经营、环境污染的依法整治。
主题六:消费维权与经济关系主题分析
分析2014年第一季度到2016年第一季度,消费维权频数与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存款余额、贷款余额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357、0.7203、0.6477、0.5253、0.2862、0.5562。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消费维权频数与经济关系的回归拟合优度分析表明,固定资产投资额、贷款余额每增加1%,消费维权频数分别平均增加283.0519%、1444.107%;存款余额每增加1%,消费维权频数平均减少966.2144%。依据分析数据,佛山市在坚持发展经济的同时积极推进消费维权保障工作,使百姓更好地共享经济发展和互联网与公共服务融合发展的成果。
4.大数据立法保障数据的采集、开发、利用和安全
贵州省在大数据立法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贵州省大数据发展应用促进条例》主要涉及的内容包括:一是大数据发展应用。设立大数据发展基金,制定大数据项目建设用地和税收政策,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大数据发展应用;确定本行政区域大数据发展应用重点领域,支持大数据产业发展、产品应用、购买服务等政策措施,大数据人才引进培养计划和创新创业政策,以及大数据发展应用相关标准研究,促进大数据开发利用;二是大数据的共享开放。制定公共数据共享开放措施,实行公共数据开放目录和负面清单制度,规范公共数据共享开放的统一格式标准,构建大数据平台,推动公共数据率先共享开放;三是大数据的安全保障。大数据的共享开放必须保守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保护个人隐私,保护数据权益人的合法权益,实施公共数据共享开放的风险评估和大数据信息系统的安全等级评估制度,大数据采集、存储、清洗、开发、应用、交易、服务单位的数据安全防护管理制度和数据安全应急预案制度等。
(五)构建网络强国的总体框架,建设弘扬主旋律的网络空间
当前,各国以国家利益为核心,以网络安全为目标,围绕网络空间国际政治权力展开了激烈的博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要抓住机遇,立足世界,推动网络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使中国真正由一个网络大国变为网络强国;要构建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的网络生态空间,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从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主旨演讲中提出的中国主张,《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提出的网络强国战略目标等可以看出,我国正在从网络大国变为网络强国、从跟随模仿变为全面引领,国际话语权不断提升。
1.构建网络强国的总体框架
网络强国的总体框架包括:对外提出构建国际网络空间治理新体系的中国主张,对内构建网络强国的体系架构。
——构建国际网络空间治理新体系的中国主张
2015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乌镇召开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的主旨演讲中,提出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构建国际网络空间治理新体系的四项原则和五点主张。四项原则是:尊重网络主权、维护和平安全、促进开放合作、构建良好秩序。五点主张是:加快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互联互通;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促进交流互鉴;推动网络经济创新发展,促进共同繁荣;保障网络安全,促进有序发展;构建互联网治理体系,促进公平正义。
——构建我国网络强国战略架构
包括:①网络强国战略目标和时间表。《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提出“三步走”目标:一是到2020年,核心关键技术部分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信息化成为驱动现代化建设的先导力量;二是到2025年,建成国际领先的移动通信网络,从根本上改变核心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实现技术先进、产业发达、应用领先、网络安全坚不可摧的战略目标,涌现一批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跨国网信企业;三是到21世纪中叶,信息化全面支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网络强国地位日益巩固,在引领全球信息化发展方面有更大作为。②网络强国的战略任务:一是增强发展能力,二是提升应用水平,三是优化发展环境。③网络强国的实现路径:一是制定国家网络强国战略,加强顶层设计和组织领导;二是加大与网络强国相适应的云网端等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大力推动以“互联网+”行动计划为代表的互联网应用;四是实施大数据战略和行动计划;五是推进互联网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六是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法律体系和发展环境。
2.构建弘扬主旋律的网络空间
——净化网络空间专项行动
近十年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公安部等相关部门组织并强化了以收缴非法出版物、关闭淫秽色情网站、删除网上有害信息等内容“净化”专项行动。据网上资料披露:“净网2013”专项行动收缴各类非法出版物2053万件、非法报刊217万余份。“净网2014”专项行动关闭淫秽色情网站1222个。“净网2015”专项行动关闭淫秽色情网站2万多个,删除网上各类有害信息100余万条。“净网2016”专项行动仅上半年全国共查办案件712起,处置网络不良与有害信息86.9万余条,其中淫秽色情信息52.9万余条,取缔关闭不良网站3612个,其中淫秽色情类网站811个。
——倡导文明上网行动计划
网上信息显示,2015年5月,中央网信办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护苗2015网上行动”,旨在呼吁社会各界积极行动,共同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打造清朗的网络空间,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网络环境。共青团中央在同年6月开展以“共建网络安全,共享网络文明”为主题的第二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与中国科协合作建设国家网络安全青少年科普示范基地,在网上开展“守护未来——关注儿童网络安全”等形式丰富的教育宣传活动。2016年5月,由中国网公益中国频道、中国信富集团等单位倡导发起以“净化网络空间、倡导文明上网”为主题的“全国文明上网行动计划”,宣教活动从北京走进各省,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反响,社会各界尤其是青少年纷纷自觉承诺“净化网络空间、安全文明上网”。
二 着力推进我国电子政务健康持续发展
“十三五”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电子政务发展要按照“四个全面”战略部署、“五位一体”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的总体要求,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网信事业发展的重要指示,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的持续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入发展的要求,按照国家关于大数据、“互联网+”行动计划、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等一系列的战略部署,坚持以创新驱动政务信息化、以政务信息化驱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着力推进我国电子政务健康持续发展。
在总结和肯定我国电子政务取得成效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主要包括八个方面的不足,即在政务信息化助力治国理政现代化方面尚未形成有效的战略框架,在电子政务的服务宗旨方面尚未真正确立起“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提升政务信息化能力方面尚未形成有效的治国理政支撑,在惠民利民的公共服务能力方面尚未取得群众较高的满意度,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方面尚未形成有效的制度机制保障,在网络空间建设方面尚未构建起充满正能量的、风清气正的网络生态环境,在国家电子政务安全保障方面尚未形成强有力的安全保障体系,在落实国家电子政务各项重大决策部署方面尚未形成有效的统筹协调局面。
为此,今后一个时期要着力做好八个强化、八个推进,即强化创新驱动,推进政务信息化助力治国理政现代化;强化服务宗旨,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电子政务发展;强化政府治理,推进治国理政能力现代化;强化公共服务,推进群众共享互联网融合发展成果;强化共享开放,推进大数据助力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强化网络生态,推进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建设;强化安全保障,推进国家电子政务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强化统筹协调,推进国家电子政务健康持续发展。
(一)强化创新驱动,推进政务信息化助力治国理政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是五大发展理念的首位理念。以创新驱动政务信息化、以政务信息化驱动国家治理现代化,是我国当今政务信息化发展的总路径。要按照强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思路,重点研究构建我国电子政务的创新发展目标、创新发展策略和创新发展任务。
1.我国电子政务的创新发展目标
我国电子政务的创新发展战略目标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治国理政的发展大局,以创新驱动政务信息化,以政务信息化推进治国理政现代化。
到2020年,形成支撑国家数据共享和开放的网络平台、网络基础设施和安全保障设施的国家数据共享开放网络设施;形成包括国家基础信息资源、政务主题信息资源、政务部门信息资源的国家政务信息资源,以及相适应的共享开放法律规范和制度机制;形成以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政府治理信息化,以及相适应的政府治理信息化能力;形成以健康医疗、社会就业、社会保障等为主要内容的公共服务信息化,以及相适应的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协同服务能力。
到2025年,国家数据共享开放网络设施的保障程度得到极大提升,有效支撑政府治理、公共服务信息的共享开放;国家政务信息资源的完整性、有效性程度得到极大提升,有效支撑政府治理、公共服务的信息利用;政府治理信息化能力得到极大提升,有效支撑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需要;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得到极大提升,有效支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和互联网融合发展成果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到21世纪中叶,政务信息化全面支撑治国理政现代化,在保障网络强国建设和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有更大作为。
2.我国电子政务的创新发展策略
——创新电子政务顶层设计
我国电子政务的顶层设计创新,要坚持电子政务服务于治国理政现代化的服务目标创新、法治体系和标准规范创新、提升政务部门履职信息化能力创新、提升公共服务信息化能力创新、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共治模式创新。
——创新电子政务业务模式
我国电子政务的业务模式创新,要坚持提升政务部门共建共治的执行能力、监督能力和综合决策支持能力的业务模式创新,坚持公共服务的城市服务能力、省和国家跨域协同能力的全国通盘协同的服务模式创新。
——创新电子政务共享协同机制
我国电子政务的共享协同机制创新,要创新政务信息为国家资源的法律意志以破解当前信息封闭顽症,要创新政务信息资源国家标准以规范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要创新共享协同的统筹协调体制和行政监察问责机制。
——创新电子政务技术架构
我国电子政务的技术架构创新,要坚持以业务应用和效能提升为目标的“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架构,坚持安全可控、安全和发展同步推进的技术架构。
——创新电子政务基础设施集约
我国电子政务的基础设施集约创新,要创新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以适应和引领政务信息化发展,要创新整合已有数据存储和处理能力的基础设施以提升投入产出效能。
——创新电子政务发展环境要素
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环境要素创新,要创新适应和引领电子政务发展的体制和机制,要创新适应和引领电子政务发展的法律制度、政策导向和标准体系,要创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发展环境和激励机制,要创新资金投入产出的科学评估和监管机制等。
3.我国电子政务的创新发展任务
为保障和促进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要着力抓好如下八项任务:
——强化创新驱动,推进政务信息化助力治国理政现代化
以创新驱动政务信息化、以政务信息化推进治国理政现代化,以形势发展需求为导向,不断完善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战略的具体目标和任务。
——强化服务宗旨,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电子政务发展
在制定和调整电子政务发展战略,推进政府治理、公共服务、网络生态和安全保障等方面,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强化政府治理,推进治国理政能力现代化
围绕治国理政大局,积极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国家民主法治、经济社会调节、市场监管服务、社会管理服务等方面的信息化能力和水平。
——强化公共服务,推进群众共享互联网融合发展成果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使广大人民群众在健康医疗、社会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共享经济社会和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成果。
——强化共享开放,推进大数据助力提升政府治理能力
不断提高政务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共享开放水平,不断提升大数据助力政府治理和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强化网络生态,推进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建设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推进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风清气正、崇廉尚实的网络生态空间建设。
——强化安全保障,推进国家电子政务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正确处理好安全和发展的关系,不断强化信息安全法律制度完善、关键技术突破和政务信息安全感知能力,确保国家电子政务安全。
——强化统筹协调,推进国家电子政务健康持续发展
构建国家层面的电子政务统筹协调机制,推进党和国家关于电子政务各项重大决策部署的落实,全面推进国家电子政务的健康持续发展。
(二)强化服务宗旨,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电子政务发展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习近平总书记最近指出,网信事业要发展,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当前,要在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中心的服务宗旨的基础上,着力推进信息化驱动现代化、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的公共服务、良好网络生态建设、互联网核心技术突破、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1.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推进信息化驱动现代化
真正深切感受人类历史变化的是人民群众。当我国处于世界经济强国时,人民丰衣足食;当我国处于被动挨打境地时,人民衣食无着。当今中华民族面临伟大复兴的重要历史机遇,总书记提出:我们必须牢牢抓住,决不能同这样的历史机遇失之交臂。人民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中国共产党当年领导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的时候仅剩1万人的军队,但还是赶走了日本侵略者,解放了全中国,靠的是什么?就是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今天,党中央提出“五位一体”战略布局、五大发展理念和“四个全面”战略部署,其目标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靠的同样还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因此,我们在推进信息化驱动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要牢固树立起“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是现代化的标志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国富民强和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二是信息化驱动现代化是抢抓信息革命机遇、加快国富民强进程的战略抉择,当今在世界信息化竞争发展中是不进则退、慢进亦退,必须保持“机不再来、时不我待”的信念;三是信息化事关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为了赢得我国在当今国际竞争中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安全和发展,必须加快信息化步伐;四是信息化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工作和生活,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益民服务,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高质量的服务。
2.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推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
政府治理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公共事务的治理,包括治理理念、治理结构、治理方式等要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政府治理,一是在治理理念方面,要坚持用“以人民为中心”的规则和制度来约束和重塑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多元利益主体的利益关系。二是在治理结构方面,要充分体现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的法制观念,从政府单一主体管理结构转变为政府主导、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互动式多元主体治理结构。三是在治理方式方面,要从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思想出发,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共同治理的系统治理方式,依法依规、法制保障的依法治理方式,采用多种手段综合运用、注重协调社会关系的综合治理方式,采用从社会矛盾事后处置向社会治理关口前移的源头治理方式。
3.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推进人民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的公共服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信息化服务普及,降低应用成本,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在推进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和互联网融合发展成果方面,一是要坚持把人民群众的需求导向作为政府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的导向标,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多层次的公共服务需求。二是要坚持把普惠化、均等化作为衡量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的标尺,使人民群众共享基本就业保障、基本养老保障、基本生活保障等基本生存权普惠化和均等化,共享教育和文化服务等基本尊严普惠化和均等化,共享医疗、健康、卫生等基本健康保障普惠化和均等化。三是坚持把获得感和满意度作为公共服务成效的出发点和归宿,采用变“群众跑腿”为“信息跑路”、变“群众来回跑”为“部门协同办”、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等信息化服务模式,让人民群众充分共享经济社会和互联网融合发展成果。
4.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推进良好网络生态建设
网络时代构建了相对于物质世界的数据化结构的虚拟世界。网络生态系统包括网络环境和主体群落两部分,网络环境包括软硬件环境并成为网络生态系统的基础,主体群落是网络环境中的行为主体,并以其主动性、意识性和目的性影响着网络生态的状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构建一个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在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网络生态建设中,一是要坚持依法治理网络空间。本着对人民群众负责的态度,加强网络空间监督,坚决抵制利用网络鼓吹推翻国家政权、煽动宗教极端主义、宣扬民族分裂思想、教唆暴力恐怖活动,以及散布色情材料、进行欺诈活动和人身攻击等行为。二是要在网络空间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层面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层面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层面价值准则,抵制一切消极、落后甚至诋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各种行为。三是努力把网络空间构建成为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共同利益,积极构建成为亿万网民的求知途径、健康思维方式、提升正确价值观念的网络空间。四是构建成为对权力运行进行有效监督的网络空间。要构建一个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服务型政府,必须充分依靠法制监督、社会监督等,而网络监督则是实时有效的监督方式。
5.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推进互联网核心技术突破
改革开放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信息技术为综合国力的提升提供了有效支撑。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国际竞争,互联网核心技术成为我们最大的“命门”,直接影响我国综合国力的持续提升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攻克互联网核心技术,应当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一是要提升突破核心技术、掌握我国互联网发展主动权的信念和信心。为保障国家安全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须突破核心技术这个难题,争取在某些领域、某些方面实现“弯道超车”。二是要立足我国国情,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紧紧围绕攀登战略制高点,制定信息领域核心技术设备发展战略纲要,确定任务书、路线图和时间表,明确近期、中期、远期目标,在攻克基础技术和通用技术、非对称技术和“撒手锏”技术、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方面,发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攻克精神。三是要正确处理好开放和自主的关系、科研投入和成果转化的关系、重点攻克和强强联合的关系,在推进互联网核心技术突破方面有所作为、有所成效。
6.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推进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当今,我国信息安全保障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由于互联网信息安全核心技术的掣肘,仍然存在信息安全的重大威胁,国外网络入侵、市场网络欺诈不仅严重影响我国的国家安全,而且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信息安全保障建设,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一是要正确处理好安全和发展的关系。做到协调一致、齐头并进,以安全保发展、以发展促安全,努力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二是要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正确认识网络安全的特性,即网络安全是整体的而不是割裂的、网络安全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网络安全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网络安全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网络安全是共同的而不是孤立的,按规律科学地强化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三是加强经济社会运行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和重要行业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金融、能源、电力、通信、交通等领域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运行的神经中枢,财政、税收、社保、医疗、农业等领域的重要信息系统是经济社会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下力气保障神经中枢和重要组成部分的信息安全和系统运行安全。四是完善信息安全法制和标准化建设。要从保障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高度出发,进一步强化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和分级保护的制度及其执行监督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开放、数据外包服务和数据交易等的立法立规和标准规范建设。
(三)强化政府治理,推进治国理政能力现代化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治国实践中凝聚的治国理政“四大贡献”“四大支柱”“四大特征”“四大核心能力”形成了治国理政思想框架体系,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系统思路统领。政务信息化作为推进治国理政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后一个时期要进一步提升服务党的执政能力、强化民主法治能力、经济社会调控能力、市场监管服务能力、社会管理能力的电子政务建设。
1.提升服务党的执政能力的电子政务建设
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党的执政能力信息化的任务是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党的建设,优化配置党的执政资源,为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执政能力提供信息化支撑。一是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和方式,为党制定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提供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生态、党建等各领域的发展状况、突出矛盾和潜在风险的决策支持信息,为党更好地把握发展方向、统筹各方力量、协调各方利益、理顺重大关系的科学决策提供信息化支撑。二是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和方式,创新党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整合利用各级党委、政府和其他相关机构的信息资源,建设完善党的决策指挥管理系统,综合运用思想、政治、组织、经济、法律手段实施党的领导。三是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和方式,整合完善执政资源配置和运行监测系统、惩治和预防腐败系统、社会管理和群众工作服务系统,强化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意识,切实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提升党的战斗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2.提升强化民主法治能力的电子政务建设
民主和法治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法治中国建设的目标与基本内容,是实现中国梦的双翼。《宪法》规定,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中国共产党实行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国家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设立审判机关和法律监督机关。以信息化推动民主法治现代化,是提升民主法治能力的有效途径。一是不断提升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履职的信息化水平,整合共享人大履职的信息资源,不断完善人大代表履职提案信息系统、人大立法程序和法律案审议信息系统、人大选举和罢免国家工作人员的相关信息系统、审查批准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和预算及其执行情况等重大事项信息系统,有效提升人大履职信息化水平和能力。二是不断提升人民政协的信息化水平,整合共享人民政协履职的信息资源,不断完善政协代表履职提案信息系统、人民政协实施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等信息系统,有效提升人民政协对国家和地方的大政方针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重要问题进行协商,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的实施,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的信息化水平和能力。三是不断提升国家司法信息化,整合和推行司法行为透明和数据开放,完善审判流程公开平台、裁判文书公开平台、执行信息公开平台三大平台,促进全国各级法院所有执行案件信息全程留痕、全程监控、全程公开,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推进司法公开各项工作,不断提升审判执行质效和司法公开化水平。四是不断提升检察工作信息化,完善以控告举报与刑事申诉、职务犯罪侦查与预防、侦查监督、刑事审判监督、民事审判与行政诉讼监督、刑罚执行监督为主要内容的信息系统,以科技信息化引领检察工作现代化,努力提升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水平。
3.提升经济社会调控能力的电子政务建设
《国务院工作规则》确定政府机关的主要职能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经济调节的主要任务是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加强经济发展趋势研判,科学确定调控目标和政策取向,引导和调控经济运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结合当前经济调节的主要任务,利用信息化不断提升政府经济调节能力。一是提升供给侧改革的信息化水平。及时采集、整理需求侧的投资、消费、净出口三驾马车信息,供给侧的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信息,利用大数据共享和分析,提升供给侧改革的能力和力度,实现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的目标。二是提升发展改革的信息化水平。围绕当前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调控目标,充分利用信息化方式和手段,为推进深化企业改革、持续推进简政放权和放管服、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深入推进价格改革、完善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完善创新驱动发展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各项任务提供大数据利用和信息化支撑。三是提升财政税收信息化水平。围绕当前供给侧改革的总体调控目标,财税体制改革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方式和手段,为财政改革的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税制改革的营业税改增值税,以及资源税、消费税、房地产税、环境税和个人所得税收缴,提供大数据和信息化支撑。四是提升审计监督信息化水平。审计监督作为强化对经济运行和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的重要方法,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方式和手段,进一步提升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宏观调控政策落实情况的检查监督力度,进一步提升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以及政府性负债、基本建设投资、社会保障资金等重大专项资金审计监督的信息化能力。
4.提升市场监管服务能力的电子政务建设
《国务院工作规则》提出市场监管的主要任务是:依法严格市场监管,推进公平准入,完善监管体系,规范市场执法,维护全国市场的统一开放、公平诚信、竞争有序。围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体制改革要求,当前尤其要利用信息化提升政府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能力。一是要提升市场主体准入的简政放权信息化能力。按照《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提出的减少和下放审批事项、改革工商登记制度的时间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方便基层群众办事创业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的通知》的相关要求,加快“一照一码”和存量映射、转换,以及电子营业执照相关技术文件、全国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等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二是要提升市场行为监管的“放管服”信息化能力。加快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全国一张网”、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和移动应用系统的建设和投入使用,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互联互通、共享开放和联合惩戒,强化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着力构建事中事后监管新机制。
5.提升社会管理能力的电子政务建设
《国务院工作规则》提出社会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加强社会管理制度和能力建设,完善基层社会管理服务,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随着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社会价值理念等都已经并继续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当前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方式和手段,提升社会管理能力。一是要提升社会管理部门齐抓共管的信息化能力。为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公安、交通、运输、航运、城建、城管、环保等部门应实施社会管理的信息化共建工程,实现信息共享、业务协同、齐抓共管。二是要提升政府和社会共治的信息化能力。一方面,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该给市场和社会的权一定要放足、放到位,该政府管的事一定要管好、管到位”,梳理社会管理事项,属于市场和社会的管理事项,政府就放权;另一方面,政府与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活动中具有目标一致、互相依托、优势互补及职能协同的内在关系。要利用信息化方式和手段,创新社会组织参与型、合作型的社会管理新体制,实现政府、社会共治,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维持社会和谐。三是要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信息化能力。在已有信息化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化能力。
(四)强化公共服务,推进群众共享互联网融合发展成果
“互联网+”公共服务行动计划的实施,有效推进了我国以民生为核心的公共服务事业的发展。但是,当前社会公众在共享经济社会和互联网融合发展成果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方面还存在较大问题。主要原因表现为:行政审批事项多,简政放权、放管服结合还远未到位,群众办事难;服务事项程序繁杂,无谓证明和烦琐手续仍然存在,群众办事跑腿多;公共服务信息系统分隔和信息“孤岛”严重,形成“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以及跨区域、跨层级、跨部门共享协同的公共服务模式还需要下力气、出重拳;公共服务运行模式较为单一,基本公共服务的政府购买服务模式和市场化服务的市场运营模式的运营主体、资源渠道、运作模式等的研究和构建,还不能适应当前公共服务的需要。
为了有效提升社会公众共享民生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成果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当前应当在全力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基础上,大力推进简政放权和简化优化服务,“一号一窗一网”公共服务模式的构建,城市、省和国家三级跨域协同公共服务架构的构建,基本公共服务和市场化服务融合发展运营模式的构建,以群众满意度为衡量标准的公共服务公开透明和行政问责机制。
1.大力推进简政放权和简化优化服务流程
——推进简政放权、推行公共服务事项公开,是强化公共服务的制度改革和基本功
《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明确要求,必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微观事务管理,该取消的取消、该下放的下放、该整合的整合。各级政府部门要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方便基层群众办事创业的通知》要求,全面梳理和公开公共服务事项目录,根据法律法规规定,结合编制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服务事项清单、电子证照清单以及规范行政审批行为等相关工作,对本地区、本部门以及相关国有企事业单位、中介服务机构的公共服务事项进行全面梳理,列出目录并实行动态调整;对公共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保障、文化体育、扶贫脱贫等与群众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事项,要逐项编制办事指南,列明办理依据、受理单位、基本流程、申请材料、示范文本及常见错误示例、收费依据及标准、办理时限、咨询方式等内容,并细化到每个环节。公共服务事项目录和办事指南等须通过政府网站、宣传手册等形式向社会公开。
——规范公共服务事项办理程序,提升公众获得感和满意度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方便基层群众办事创业的通知》明确要求,坚决砍掉各类无谓的证明和烦琐的手续;凡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证明和盖章环节,原则上一律取消;确需申请人提供的证明,要严格论证,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并作出明确规定,必要时履行公开听证程序;办事部门可通过与其他部门信息共享获取相关信息的,不得要求申请人提供证明材料。国务院《2016年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工作要点》提出,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要统一审批标准,简化审批手续,规范审批流程。所有行政审批事项都要严格按法定时限做到“零超时”。目前,很多政府部门在规范和公开公共服务事项办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较好成效,但与社会公众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据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发布的《电子政务蓝皮书: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报告(2015~2016)》披露:行政审批“周期长”“盖章多”“中介多”“收费多”“材料多”等“沉疴”现象仍然存在。为此,各级政府部门还要下大力气、花重功夫,在规范和公开公共服务事项方面,提出量化规划、时间表和路线图,要有大起色、大进展。正如全国“放管服”改革电视电话会议明确提出衡量简政放权改革成效的“三个量化指标”,即企业申请开办的时间、投资项目审批的时限、群众办事方便程度。
2.大力推进“一号一窗一网”公共服务模式
在积极推进简政放权和简化优化服务流程的同时,结合各地创建的公共服务模式,利用本地公共服务已有基础和服务经验,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开展信息惠民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大力推进“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的公共服务模式。
——“一号申请”服务模式
依托综合服务平台和共享协同平台,受理以公民身份号码(法人信用代码)作为唯一标识的办事申请,通过服务事项库和电子证照库,实现涉及服务事项的证件数据、相关证明信息等跨部门、跨区域、跨行业互认共享,实现群众办事“一号”申请,避免重复提交办事材料、证明和证件等,实现“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一窗受理”服务模式
整合构建以服务事项受理为工作内容的政务服务窗口,建立统一的共享协同平台和政务服务信息系统,规范服务事项的公民身份证和电子证照关联、多部门协同办理的服务规则,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的“前台一窗受理、后台协同办理”,变“群众来回跑”为“部门协同办”;强化统一实体服务大厅向社区服务、网上服务渠道延伸,强化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实现就近能办、同城通办、异地可办。
——“一网通办”服务模式
整合公共服务网(政府网站)、实体服务大厅、社区服务终端、智能手机终端、热线电话等多渠道,社会保障、医疗健康、养老服务、社区服务等多领域,纵向跨层级、横向跨区域,构建综合政务服务的“一张网”,实施多渠道网上统一身份认证体系,推进网上办事“一次认证、多点互联”,实现多渠道、多领域、跨层级、跨区域服务的“一网通办”,大幅提高政务服务的便捷性。
——公共服务城市通办模式
综合“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服务模式要素,形成“一号一窗一网”的公共服务城市通办模式。系统架构包括三个层次:一是“一张网”。以综合政务服务平台为基础,形成公共服务网(政府网站)、服务大厅、社区服务终端、智能手机终端、热线电话等多渠道,医疗健康、社会保障等多领域,省、市、县、乡等跨层级,城市之间跨区域服务的“一张网”;二是综合政务服务平台。实施政务信息开放、政务服务办理两大服务体系。其中,通过多渠道服务受理,进行公民身份证号或手机号等身份标识的“一号申请”和统一认证,以服务事项为牵引,关联身份证号的相关证照、证件、证明作为办事依据;三是共享协同平台。其中,共享功能为政务数据的共享和开放提供支撑,为“一号申请”、统一认证、服务事项和电子证照提供基础信息和主题信息支撑;协同功能支撑公共服务事项业务链上各节点部门基于协同规则的生产调度,推进“前台一窗受理、后台协同办理”的服务机制,实现“一号一窗一网”的一体化服务模式。
3.大力推进城市、省和国家三级跨域协同公共服务模式
在构建城市政务服务通办模式的同时,要加快实现为试点城市之间、省与省之间提供跨区域、跨层级、跨部门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构建形成“三级两网”全国通办的政务服务架构。三级包括:一是城市级政务服务平台。其主要功能是面向公众直接提供各类公共服务和数据开放服务,面向城市部门提供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服务。区域规模较小的省份可直接构建部署城市级政务服务平台。二是省级政务服务平台。其主要功能是提供省辖城市之间公共服务的跨城市、跨行业、跨部门的共享协同,面向省内的公共服务、数据开放和信息共享。三是国家级政务服务平台。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国家数据开放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基于政务网络的国家数据共享平台。其主要功能是提供省与省之间公共服务的跨区域、跨行业、跨部门的共享协同,面向全国的公共服务、数据开放和信息共享。规模较小或具有集中化能力较高的省,可以构建省级集中、覆盖所辖市县的政务服务平台。两网包括:①基于互联网的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国家、省和城市之间协同的公共服务和数据开放;②基于国家电子政务网络的政务服务平台,实现国家、省和城市之间的政务部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通过“三级两网”服务架构,实现养老金跨域转移接续、异地医疗即时结算等跨域协同服务模式。
4.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和市场化服务融合协同发展模式
公共服务是指由政府、公共组织或经过公共授权的组织提供的具有共同消费性质的公共物品和服务。由于公共服务的主体、利用资源和服务目标的不同,公共服务可分为基本公共服务和非基本公共服务。一方面,要积极推进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供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水平相适应的保障全体公民生存和发展基本需求、以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进由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和社会广泛参与的非基本公共服务的市场化服务体系,通过市场配置资源和政府监管,提供以满足居民多样化、多层次社会需求为目标的产品和服务。同时,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和市场化服务融合协同发展模式,推行政府购买服务和市场化经营服务,不断提升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
5.大力推进以群众满意度为衡量标准的公共服务
衡量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的唯一标准是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要用数据说话、用实例说话,检测公共服务的改革程度、公共服务模式的优劣、公共服务责任制度的到位等。
——用数据和实例说明公共服务改革的程度
当前影响群众满意度的主要症结在于行政审批多、办事程序繁杂、证件证明多。要通过简政放权、简化优化服务流程、强化部门协同办理、公开服务事项和办事证照清单等途径,突出覆盖度广、办事频度高或群众切身利益度高的重要服务事项,并通过群众调查、系统记录、网络舆情分析等,用数据和实例说明群众对公共服务改革的满意度。
——用数据和实例说明公共服务模式的优化
当前影响群众满意度的主要症结在于服务模式单一、便捷程度低。要通过“一号一窗一网”的服务模式,逐步实现服务大厅向社区(村区、开发区等)服务延伸,向网上多终端服务延伸,向线上线下一体化延伸,突出办事位置的方便性、办事程序的便捷性、办事时限的效率性和办事服务的舒适性等,并通过群众调查、系统记录、网络舆情分析等,用数据和实例说明群众对公共服务模式的满意度。
——用数据和实例说明公共服务责任的落实
当前影响群众满意度的另一个症结在于公共服务履职不到位,部门办事质量不高,原因在于事前缺乏告知、事中缺乏监测、事后缺乏问责。要在服务事项的规则制定中,明确服务事项业务链中各节点部门的受理事项、办理质量、办结时限和协同要求等,做到事前告知;在服务系统中设置阈值和预警功能,做到事中监测;设置数据留痕功能,做到事后能查。强化行政监察,通过系统实时记录、及时受理诉求、严肃问责、及时处置,以及群众调查、系统记录、网络舆情分析等,用数据和实例说明群众对公共服务履职的满意度。
(五)强化共享开放,推进大数据助力提升政府治理能力
当前,运用大数据推动经济发展、完善社会管理、提升政府治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正成为趋势。但是,影响大数据应用的问题还较为严重,主要包括:对大数据发展趋势的认识不够,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开放的标准化程度还不能适应应用的需要,尤其是政务信息资源的统筹整合、共享开放、业务协同的能力还比较低,中央和国家机关的大数据应用局面还没有形成,涉及大数据安全的立法和制度约束力尚未建立健全,人才队伍成为大数据建设和应用的关键。
为了尽快提升国家电子政务中的大数据建设和应用能力,推进大数据助力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当前应当努力提高对大数据发展趋势的认识,尽快制定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开放的标准规范体系,尽快提高政务信息资源的统筹整合、共享开放和业务协同能力,尽快推行大数据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尽快建立健全涉及大数据安全的立法和制度,尤其是要加强大数据建设和应用的人才队伍建设。
1.提高对大数据发展趋势的认识
——提高对大数据国际竞争力的认识,增强紧迫感
当前,世界各国普遍认识到大数据的重要作用,纷纷将开发利用大数据作为夺取新一轮竞争制高点的重要抓手,实施大数据战略。美国于2012年3月发布《大数据研究和发展计划》,该计划旨在通过对海量和复杂的数字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增强联邦政府收集海量数据、分析萃取信息的能力,提升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预测能力;2013年11月发布《支持数据驱动型创新的技术与政策》; 2014年5月发布《大数据:把握机遇,守护价值》白皮书。英国政府于2013年8月发布《英国农业技术战略》,旨在通过大数据提升农业科技商业化。我国于2015年5月发布《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明确提出大数据已经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动力、重塑国家竞争优势的新机遇、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新途径;并启动政府数据资源共享开放工程、国家大数据资源统筹发展工程、政府治理大数据工程、公共服务大数据工程等十大工程。
——提高对大数据话语权控制力的认识,增强自觉性
冷战时期,西方国家以其硬实力争夺国际话语的主导权。当今,大数据作为一种软实力,已经成为竞争国际话语权的重要力量。在大数据时代,谁掌握了数据,谁就掌握了话语权,数据话语权和数据控制力已经成为国家战略控制力。我国要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进一步顺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趋势,一方面要进一步增强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为改革发展争取有利国际环境;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增强大数据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升国家治理能力中的控制力,为改革发展创建有利的国内环境。
——提高对大数据创新推动力的认识,增强创新性
当前,我国在大数据发展和应用方面已具备一定基础,拥有市场优势和发展潜力,但也存在大数据应用的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产业基础薄弱、政府数据开放共享不足、法律法规建设滞后、创新应用领域不广等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有决心、恒心、重心,必须突破核心技术这个难题,争取在某些领域、某些方面实现“弯道超车”;同时要积极推动核心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在政府数据的开放共享、政府治理和公共服务等的大数据应用方面,更要以创新的姿态、创新的勇气、创新的实践,提高和发挥大数据推动力的作用。
——提高对大数据提升治国理政能力的认识,增强积极性
国家治理能力主要表现为国家机构的履职能力和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的能力。无论是在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方面,还是在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事务中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参政议政权等方面,都需要依托大数据实施政务信息资源的共享、公共数据的开放;要积极破解当前在一些部门存在的权力部门化、信息部门化、利益部门化的状态;要积极利用大数据的信息采集和数据分析,改革政府履职方式,改善公共服务模式,有效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2.提高政务信息共享开放标准化程度
——建立健全并加快制定政务信息共享开放标准规范
2016年4月,促进大数据发展部际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决定2016年加快推进三大建设:一是加快制度体系建设,尽快制定出台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相关办法;二是加快综合试验区建设,开展制度创新探索,推动数据创新应用,破解大数据发展难题;三是加快重大工程建设,坚持需求导向、统筹整合,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助力经济转型发展。会议通过了《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编制指南》等相关文件,标志我国开启了政务信息资源和公共数据资源的共享开放制度和标准的建设及推进工作。
——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开放的制度和标准体系
《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明确提出,政务信息资源属于国家公共资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开放实施共享为原则、不共享为例外,开放为原则、不开放为例外的原则;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开放按照“谁提供,谁负责”的原则,保障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时效性和可用性;建立信息共享工作评价机制,督促检查政务部门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开放工作的落实。《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编制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基于2007年政务信息资源国家标准,结合发展实践,规范了政务信息资源的目录分类、核心元数据、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编制程序等。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分类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按资源属性分为基础信息资源目录、主题信息资源目录、部门信息资源目录等三种类型。基础信息资源目录包括国家人口基础信息资源、法人单位基础信息资源、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信息资源等,主题信息资源目录包括全民健康、全民住房、全民社会保障等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领域信息资源,部门信息资源目录包括中央和省的党委、人大、政府、政协、高法、高检等政务部门的信息资源。政务信息资源目录按其编制层级分为部门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国家政务信息资源目录。部门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由政务部门依据《指南》规范编制,国家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由国家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主管部门汇总编制。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代码包括“类”“项”“目”“细目”四级,前三级由《指南》规划确定,第四级由信息资源提供方依据《指南》规范编制。
——政务信息资源核心元数据
政务信息资源核心元数据包括信息资源分类、名称、代码、提供方、提供方代码、摘要、格式、信息项信息、共享信息与共享条件、开放数据与开放条件、发布日期、关联分类及类目名称等。其中,信息资源格式是指提供可机读的电子格式及相关软件版本信息;信息资源的信息项信息是指具体信息项的细化描述,包括信息项名称、数据类型、更新周期3类元数据即数据清单;共享和开放元数据是指适用于政务部门之间共享、向社会开放的信息资源标志。
3.提高政务信息统筹共享协同能力
——强化政务和公共数据资源的统筹整合力度,提升数据综合利用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的国家治理中存在信息共享、资源统筹、工作协调不够等问题,制约了国家治理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信息资源的统筹整合是提升共享协同能力,最终提高国家治理和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基础。从统筹整合的范围看,包括政务部门、公共机构、企业组织等的信息资源,以及社会各界的网络反馈信息资源;从统筹整合的层级看,包括中央、省、市、县、乡的各级各类信息资源;从统筹整合的信息状态和电子格式看,包括历史存量、实时增量的结构化、非结构化、半结构化的各类信息资源;从统筹整合的电子政务目标看,最终形成国家、省和城市三级服务于政府治理和公共服务的共享开放信息资源,为提升数据综合利用能力奠定重要基础。
——强化政务和公共数据资源的共享开放力度,提升数据资源开发利用能力
构建基于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和互联网的国家、省和城市三级数据共享平台、数据开放平台。其共享和开放的实现原理是:由信息提供方通过部门前置系统将共享信息推送到共享平台实现信息共享,由信息需求方向信息提供方提出信息需求申请,信息提供方经过审核、受理和信息提交实现信息交换。
——强化政务和公共服务的业务协同力度,提升政府治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政务和公共信息资源的统筹整合是基础,共享和开放是手段,其目的是通过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升政府治理和公共服务能力。以公共服务为例,城市级的信息资源共享和开放,是提升直面社会公众的社会保障、健康医疗、养老服务等各类公共服务领域的业务协同能力和水平;省级的信息资源共享和开放,重点保障城市之间公共服务跨区域、跨领域、跨层级、跨部门的业务协同能力和水平;国家级的信息资源共享和开放,重点保障省际公共服务跨区域、跨领域、跨层级、跨部门的业务协同能力和水平,形成城市及直面社会公众的公共服务、省和国家两级保障业务协同的综合服务体系架构。
4.提高政务部门的大数据应用能力
——启动政府治理大数据应用,提升治理能力
目前政务部门的政府治理大数据应用尚处启动阶段。要在提高履行职责、服务人民宗旨的基础上,加快启动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等职能履行的大数据应用,不断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在经济调节方面,如何解决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稳定物价与扩大内需、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与财政货币政策、财政收支平衡与预算制度和税收政策等问题,如何搞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需要大数据分析和预测的支持;在市场监管方面,如何解决市场主体准入和市场行为的市场经济秩序的矛盾、市场准入行为和市场经营行为的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建立和维护“三公”原则(公开、公平、公正)保护投资者利益的证券市场监管等问题,需要大数据分析和预测的支持;在社会管理方面,如何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维持社会和谐等问题,同样需要大数据分析和预测的支持。
——推进公共服务大数据应用,提升服务能力
随着国家启动“互联网+”智慧城市、信息惠民城市等行动计划以来,我国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得到较快提升。但需求侧的快速提升与供给侧的相对滞后,要求采用大数据的分析和预测,不断提升供给侧的公共服务能力。在提升公共服务领域服务能力方面,如何解决社会老龄化与居家养老、社区养老、专业养老等的供需,如何解决养老保险、跨域转移接续、医疗保险的城市供给与异地医疗即时结算等问题,需要大数据分析和预测的支持;在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方面,如何解决不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同群体之间在基础教育、公共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如何解决稀缺优质教育资源数字化从而推进城乡教育公平和均等化等问题,需要大数据分析和预测的支持;在扩展公共服务模式和运营模式方面,如何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掌握和实施群众所急、群众所需、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较高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模式,如何创建多元化、可持续的运营模式等问题,同样需要大数据分析和预测的支持。
5.提高大数据立法和制度约束力
——探索制定和实施大数据立法
为应对大数据带来的数据采集、数据利用、数据安全等方面的问题,贵州省等一些地方政府正在积极探索大数据立法,以不断提升大数据开发利用的健康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水平。从国家层面看,2016年6月提交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草案)》中,提出了“数据信息”这一概念,使“数据信息”可能成为我国民法典所确立的立法概念,看到了对大数据发展的立法因应。但目前大数据立法中尚未涉及数据主权、第三方服务单位对大数据安全管理的权利义务的法律规定等。在与数据安全直接相关的网络安全立法方面,美国等一些国家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我国在国家宪法、刑法、国家安全法、电子签名法等立法中有与网络安全相关的条款,但未制定专门的法律。我国最近发布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中提出,切实维护国家网络空间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由此可见,我国的大数据和网络安全的立法工作仍任重道远。
——推进数据共享开放的鼓励和问责倒逼制度机制,强化约束力
2007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行政机关对符合相关要求的政府信息应当主动公开;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还可以根据特殊需要向政府部门申请获取相关政府信息;各级政府应当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制度、社会评议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2015年发布的《关于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务院部门权力和责任清单编制试点方案》规定,各级政府对其工作部门经过确认保留的行政职权除保密事项外要以清单形式向社会公布。国家发改委2013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务部门信息共享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规定,对于不支持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的国家电子政务工程项目,项目审批部门将不予审批;对未达到信息共享要求的,不予通过项目验收;对项目投入使用后未持续保障信息共享的,财政部门要削减相应的运维经费。从目前数据共享开放的法律法规规定看,有的虽有规定但缺乏可操作性或执行不力,尤其是问责制度和倒逼机制不完备,是导致共享开放难的“肠梗阻”。为此,一方面要加大引导数据共享开放的法律法规完备力度,另一方面要加强完善共享开放难的问责制度和倒逼机制。
6.加强大数据应用的人才建设
——下大力气弥补大数据应用人才短缺的短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我国大数据应用起步相对较晚,大数据应用的各类人才缺口较大。一是分析型、复合型人才缺口大。与信息技术其他细分领域人才相比,大数据产业对人才的复合型能力要求更高,尤其是具备综合掌控数学、统计学、机器学习等方面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以及同时又可承担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的数据科学家。二是创新型人才缺口大。创新型人才要具有可贵的创新品质、坚韧的创新意志、敏锐的创新观察、超前的创新思维、丰富的创新知识、科学的创新实践,善于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和挖掘,发现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和潜在矛盾,并提出问题的症结和破题途径,为提升治国理政能力发挥创新型人才的特有作用。当前,在大数据日新月异的时代,要培养一大批既了解中国国情、又具有世界眼光、更具备全面掌握大数据应用的人才,充分发挥分析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在日趋激烈的大数据综合控制力竞争中克敌制胜的关键作用。
——创新大数据人才队伍建设的制度和机制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特别强调“加快建设人才强国,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再次吹响“人才强国”的集结号。为实现“人才强国”目标,一方面要围绕政府治理链、公共服务链和大数据的融合发展,打造创新人才链的制度和政策。在人才体制机制、人才创新创业、人才价值认可、人才工作环境、人才生活保障等方面,深化改革、出台新政、探索新路,使之制度化、规范化和法治化。另一方面要依托制度和政策,进一步形成育才、引才、聚才、用才的良好环境,鼓舞和激励各类人才各尽所能、各展其长,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作用发挥和价值实现的土壤和环境。
(六)强化网络生态,推进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建设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来,治国理政一直在现实时空与网络时空平行交叉进行,并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在国际竞争大环境及其对网络空间的影响下,利用网络鼓吹推翻国家政权、煽动宗教极端主义、宣扬民族分裂思想、教唆暴力恐怖活动等行为使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网络良好生态,发挥网络引导舆论、反映民意的作用,建设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风清气正、天朗气清、生态良好、满足亿万民众共同精神家园的网络空间。当前,应当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治国理政的总体要求,增强网络舆论引导力度,激发网络空间正能量;拓宽反映民意的网络渠道,强化党和人民的同心圆;增强网络舆情监督力度,净化网络空间;加强网络强国建设,掌控网络空间主动权。
1.增强网络舆论引导力度,激发网络空间正能量
网络舆论是社会对政治、经济、文化尤其是社会重大问题的向背的反映,在网络空间形成社会人心思想信息的集散地,并且具有极大的放大性。对于网络舆论的这一特性,治国理政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大力增强网络舆论的引导力度。一是积极推进政务信息网络开放,强化正向引导。加快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数据开放平台建设,加强党和国家的政策、政务信息资源和公共服务信息的开放,快速、及时、准确、权威地向网民公布政府信息。同时,要按照中办国办最近发布的《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的要求,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关注关切,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积极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加强政策解读,发挥新闻媒体作用引领社会舆论。对于舆情热点事件,应及时通过官网、微博等,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提供详尽的数据资料,客观公布事件进展、调查处理结果和公众防范措施,引导网民做出理性判断。要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提升政务公开信息化、集中化水平。二是强化政务舆情回应,满足人民群众期待。国务院办公厅最近发布的《关于在政务公开工作中进一步做好政务舆情回应的通知》要求,高度重视政务舆情回应工作,切实增强舆情意识,建立健全政务舆情的监测、研判、回应机制,落实回应责任,避免反应迟缓、被动应对现象;把握需重点回应的政务舆情标准;提高政务舆情回应实效。三是强化党的新闻媒体信息化,为党和人民代好言。一方面要提升新闻信息多渠道、多媒体、多终端的信息化发布能力,网络舆论信息的大数据采集、分析和报告能力,为增强网络舆论引导提供决策支持信息;另一方面,党的新闻舆论媒体要为党站好岗,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提出的四十八个字,即“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连接中外、沟通世界。”
2.拓宽反映民意的网络渠道,强化党和人民的同心圆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覆盖面的日益扩大,互联网已经成为公众表达和交流的重要平台,开辟了民意诉求新渠道。一是要畅通反映民意的网络渠道。要进一步完善政府网站的互动功能,开通网上信访、投诉建议的互动平台,建立高效互动机制。重视政务微博的系统性建设,各部门微博之间相互添加链接,方便信息的上传下达、互联互通,充分保障公民的知情权、监督权与表达权。二是要关注网上网下民意的新动向、新需求和参政议政的好建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经常上网看看,潜潜水、聊聊天、发发声,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善于运用网络了解民意、开展工作,是新形势下领导干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各级政务部门要进一步发展大数据的民意分析,从中发现网络舆情中社会关切的热点、难点和痛点,分析社会问题的产生源头、问题症结和责任部门,下力气根治问题症结,切实解决亿万网民的社会关注和后顾之忧,建立起强化党和人民同心圆的长效机制。
3.增强网络舆情监测力度,净化网络空间
网络舆情监测是指整合互联网信息采集技术及信息智能处理技术,通过对互联网海量信息的自动抓取、分类聚类、主题检测、专题聚焦,全面掌握社会思想动态,为做出正确舆论引导、净化网络空间提供大数据分析依据。当今一条“眼球效应”的舆情信息可以快速唤起社会正能量,也能使一个企业或人群遭受莫名的打压。对网络舆情的监测、引导和管控,已经引起了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的高度关切。因此,要组织各方力量加大网络舆情监测力度。一是要加强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建设。建立健全政府部门、专门机构、新闻媒体和社会力量的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和资源利用机制,提升和完善互联网信息采集、搜索引擎、热点识别、趋势分析、舆情预判和信息展示等技术,构建舆情监控收集机制、规范网络舆情处置流程、完善舆情等级划分、实行舆情零报告、建立舆情监控处理等制度机制和工作规范。二是要加大对危害舆情的处置力度和违法舆情的查处力度。要加大网上监控巡查力度,及时发现、过滤删除各种违法有害信息。按照《关于在政务公开工作中进一步做好政务舆情回应的通知》的要求,舆情监测过程中,如发现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造谣、传谣行为,相关部门在及时回应的同时,应将有关情况和线索移交公安机关、网络监管部门依法依规进行查处。要集中整治与网络违法犯罪活动相关的广告联盟、虚拟财产交易平台等利益链条,涉嫌犯罪的依法予以查处。对清理整治工作不力、未建立安全管控措施的或为违法提供接入服务的平台要责令其限期整改,整改无效的要依法查处。
4.加强网络强国建设,掌控网络空间主动权
我国网络空间出现的诸多问题中,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最大的“命门”。为此,最近发布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提出网络强国建设的“三步走”战略目标,即到2020年核心关键技术部分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到2025年根本改变核心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到21世纪中叶信息化全面支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网络强国地位日益巩固,在引领全球信息化发展方面有更大作为。同时提出重点突破核心技术短板的能力建设、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的应用提升、发挥立法引领和推动作用的环境构建,从能力、应用、环境三个方面打造国家信息化发展的“战略三角形”,形成建设网络强国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七)强化安全保障,推进国家电子政务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对信息系统的依赖度越来越高。一方面信息技术对提升治国理政效能带来重大支撑,另一方面信息安全显现的和潜在的威胁也对各项工作带来重大负面影响。当前,在正确处理好安全和发展的关系、建立信息安全技术和管理体系的制度和长效机制、加强建设电子政务安全保障体系等方面,还存在诸多薄弱环节。为此,今后一个时期,要在确立正确的信息安全保障观、确立信息安全保障的制度意识、确立全天候全方位感知安全态势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1.确立正确的网络安全保障观,处理好安全和发展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要处理好安全和发展的关系,做到协调一致、齐头并进,以安全保发展、以发展促安全,努力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贯彻落实总书记指示,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必须高度重视网络安全,积极主动应对风险挑战。网络空间安全风险与国家安全和人民利益息息相关,网络攻击等安全问题严重影响国家关键基础设施正常运行,导致电网停电、交通瘫痪、金融紊乱等诸多风险,危害社会稳定。今天的网络安全脆弱往往日后才会展现,平时的问题往往关键时刻才会暴露,容易陷入“温水煮青蛙”的局面。另一方面,面对当前网络时代发展的历史机遇,我们不能再错失强国富民的发展机遇。信息技术革命的日新月异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和巨大推动,网络空间蕴含着新质的生产力、文化力和国防力,事关中华民族复兴的百年大计。机不可失、时不我待,我们必须“一手抓安全、一手抓发展”,以“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姿态,抓住历史机遇,建成网络强国。
2.确立信息安全法制意识,健全信息安全技术和管理制度体系
当前,网络信息安全保障已成为当前世界各国的重大课题,构建以法律保障为核心的保障网络信息安全的法制体系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我国在强化网络信息安全保障方面重点是强化法制意识和法制保障。一是要提高信息安全法制意识。网络安全治理根本上还是要靠法治,要依法管理、依法构建、依法使用、依法保障。我国《宪法》规定了国家负有保障国家安全的职能。《国家安全法》提出,国家建设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提升网络与信息安全保护能力,明确规定了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工作人员,以及人民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在保障国家安全中的职责;并规定将国家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公务员教育培训体系,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二是要建立健全信息安全技术和管理体系及长效机制。为强化信息安全,国家制定了一系列安全保障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取得了长足进展和有效保障。《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具体规定了统一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通过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和技术体系的建设、信息系统运营和使用单位的运行管理,以及主管部门的定期检查和督促整改,保障各类信息系统的信息安全和系统运行安全。三是信息安全保障要适应新发展、强化新举措。随着网络安全侵入和反侵入的国际竞争,以及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架构的不断发展,信息安全保障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当前要按照发展的形势,不断强化网络信息安全保障的新制度、新机制、新对策和新举措,使我国的网络安全保障适应网络强国建设的需要。
3.确立全天候全方位感知安全态势,加强电子政务安全保障体系
网络安全具有很强的隐蔽性,一个技术漏洞、安全风险可能隐藏几年都发现不了,结果是“谁进来了不知道、是敌是友不知道、干了什么不知道”,长期“潜伏”在里面,一旦有事就发作了,没有意识到安全风险是最大的风险。所以,应当实施全天候全方位感知网络安全态势,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一是从一般防范向感知防御转变。安全是对抗,不可能完全防范,单纯的防御措施无法阻止蓄意的攻击。全面感知是基础、异常行为是线索、分析能力是关键、响应处置是根本。二是从局部防御向全天候全方位防御转变。构建以威胁为中心的防御体系,不再强调单点的检测,也不再单纯地追求告警的精确性,而是将若干的点关联起来,以大数据为驱动,实施全天候全方位的感知、检测、分析和处置的防御策略。三是从被动防御向主动防御转变。被动防御是依托各种已知检测工具的报警、监控系统的报警或者来自第三方的通报,实时了解网络中发生的事件。主动防御是对恶意攻击的早期预警,对恶意攻击源的威胁情报分析,挖掘黑色产业链,主动监控异常行为并切断相关环节,通过威胁情报结合异常行为分析实行实时协同防御。
(八)强化统筹协调,推进国家电子政务健康持续发展
推进我国建设网络强国的转型发展、政务治理信息化的转型发展、公共服务的转型发展、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开放的转型发展等,仍然面临着一系列重大问题,急需构建国家层面的电子政务统筹协调机制,协调各方力量研究落实重大事项和重大问题,形成各项任务落地有声的法治机制和责任机制。
1.构建国家层面的电子政务统筹协调机制
国家层面的电子政务统筹协调机制,重在研究国家电子政务重大决策部署、重大事项的落实和重大问题的解决。一是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构建国家层面的电子政务统筹协调机制,研究落实党和国家关于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二是构建国家电子政务统筹协调会议制度,涉及党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最高法院和最高检察院等重要系统和相关主管部门,定期研究国家电子政务系统的顶层设计、发展规划、重大应用等重大事项和重大问题。三是加强国家电子政务系统重大问题的研究机制。包括对推进网络安全和网络强国建设、“互联网+”行动计划、大数据发展行动计划等方面的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提出新对策、新举措。四是建立国家电子政务统筹重大事项的报告制度。党中央和国务院决策部署的网络强国“三步走”战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政务信息和公共数据资源共享开放、“互联网+政务服务”等一系列重大事项的贯彻落实情况,以及重大问题的研究和实施情况,应及时报告。做到决策有部署、工作有落实、结果有报告。
2.构建重大决策部署的问题研究和事项落实的公开透明机制
党和国家关于国家电子政务的各项重大决策必须按部署要求予以落实,关键在于构建公开透明机制。一是构建重大决策部署的公开目录清单。包括网络强国建设、“互联网+”行动计划、大数据发展行动计划等各项重大决策的内容和质量要求、实现路径、时间表和责任部门等的公开目录清单。二是构建重大问题研究的公开目录清单。包括重大决策部署实施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对策、新举措等的研究进展情况的公开目录清单。三是构建重大事项落实情况的公开目录清单。包括重大决策部署的工作进展、落实情况的公开目录清单。通过信息公开、行为透明,形成国家电子政务在阳光下运行和发展的局面。
3.构建重大决策部署落地有声的法治机制和责任机制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实现立法和改革决策相衔接,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这意味着,“改革要上,法律就让”的逻辑已不再适用,改革试错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依法治理,推进国家电子政务发展同样也需要依法治理。在构建重大决策部署、重大问题研究、重大事项落实的公开目录清单基础上,关键在于落实法治机制和责任机制。一是依托法治监督机制促进重大决策部署的落实。行政法治监督主要是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包括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等。促进国家电子政务重大决策部署落实的法治监督,既针对勇于改革者,也针对改革试错者,更针对不作为、乱作为者。法治监督包括容错机制,而容错机制的保护对象是改革创新者,适用前提是改革未达预期目的,适用标准是改革依法决策、为公为民、不谋私利,适用结果是用制度为改革者免责。二是依托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机制促进重大决策部署的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完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既鼓励创新、表扬先进,也允许试错、宽容失败,营造想改革、谋改革、善改革的浓郁氛围。”在推进国家电子政务各项重大决策部署的落实中,通过法治监督和法治鉴别,对于敢于改革、勇于改革、善于改革、成功改革的,予以鼓励和表扬;对于在改革创新中试错、失败的,予以宽容;对于在改革创新中不作为,或借改革创新为名乱作为甚至违法违纪的,必须追究党纪政纪直至法律责任。依托法治监督,全面推进党和国家关于电子政务各项重大决策部署的落实,全面推进国家电子政务的健康持续发展。
(电子政务理事会常务副理事长 周德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