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一带一路”远景展望
青岛“一带一路”建设的远景,或者叫长远目标,是把青岛建设成为动力强劲的太平洋西岸重要经济中心,使其具备世界一流的基础设施、高品质的出口产品以及相对完善的社会政策。
提高青岛作为国际海洋城市的全球领导力
把青岛建成动力强劲的太平洋西岸重要的经济中心,首先应该提高青岛作为国际海洋城市的全球领导力。
全球领导力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有包括大学在内的各类学术和科研机构,就是要有技术源头;第二,要有产业集聚区,能够为产业集群研发和办公等提供便利的服务,可承受的土地成本、空间;第三,要集聚企业家和金融资本,这些企业家曾经有过成功的创业经验,有兴趣不断去创业创新;第四,要有国际化的文化和氛围;第五,培育协作领导力,建立一种能够让各国政府、国际组织、企业、社会组织广泛合作的机制。
国际海洋城市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世界海洋人才、科技要素和企业高度集聚,创新创造创意成果多,教育、科技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完善,成为国际性重大海洋科学发展、原创技术和高新科技产业的重要策源地,在服务国家、参与全球经济科技合作与竞争中发挥领军作用,为世界海洋经济发展升级做出卓越贡献。
青岛“一带一路”建设的东北亚挑战和未来指向
东北亚是青岛的根基所在 从地理上看,东北亚是“一带”与“一路”的起点与依托。作为国际化港口和城市,青岛从孕育到成长,每一步都与东北亚的国际关系息息相关。
东北亚的国家角逐 “东北亚”不只是一个地理存在。东北亚不仅存在于客观的地理概念和实物概念之中,还存在于主观的历史记忆和民族塑造之中。东北亚地处北太平洋西北岸,18~19世纪,北太平洋曾被视为“白种人的内湖”,俄国、西班牙、英国、美国是它的主人。1899年,美国铁路巨子还曾设想建造一条环球铁路,通过在白令海峡上搭桥或建海底隧道,恢复远古连接亚、美两洲的大陆桥。20世纪初期,西班牙退出,英国势力没落,日本崛起,北太平洋美、俄、日三国鼎立。时至今日,这三国之间不稳定关系仍然牵动着北太平洋的地缘政治与文化。东北亚的历史与地理,决定了它的前途不能再单纯地只由自己决定;世界进入海洋时代以来,周围的大国一直在参与甚至主导东北亚的历史进程。
美国的亚太再平衡。尽管美国并非东北亚国家,但美国长期以来就享有太平洋地区的霸主地位,在东北亚进行重要的战略布局及外交运筹,是塑造东北亚环境最重要的外部因素之一。近年来,美国相继提出了“重返亚洲”、“亚太再平衡”以及TPP,在日韩等地区盟友的助力下,美国把主导优势直推到中国家门口,外界甚至据此认为,美国的主要目标是围堵中国。“在当今世界形势下,战略紧张的一个方面是中国人担心美国企图遏制中国;同样,美国人担心中国试图把美国赶出亚洲。”
俄罗斯的东向战略。在与西方关系陷入20多年来的冰点之后,俄罗斯正在努力推动迟滞已久的远东开发计划,从而为其近期的战略东向注入经济动力,努力融入亚太经济圈。外界甚至将之称为俄版的“亚太再平衡战略”。近年来,俄罗斯从“向东看”到“向东转”,一步步地“向东进”。“东向”是俄多元外交的一部分,而深化对华关系又是俄“东向外交”的重要一环。
日本明处“抗中”,暗自“脱美”。2012年12月再次组阁后的安倍晋三,积极推行“战略性外交”,并为其外交设定了三重战略目标,即“摆脱战后体制”、建设“强大的日本”、确立日本的领导地位。为此,安倍政府采取了“绑架”美国、稳住俄罗斯、对抗中国、拉拢中小国家的战略布局,并积极展开外交活动。日本政府的一系列动向不仅给中日关系改善设置战略困境,而且对中国推动“一带一路”战略以及实现“亚太梦”形成重大外部压力和挑战。但在笔者看来,安倍晋三积极推行“战略性外交”,最重要的战略目标是“摆脱战后体制”即摆脱美国的钳制。看起来日本处处与中国作对,但日本其实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萨德入韩。萨德入韩很可能引发东北亚地缘政治的重新洗牌。借着朝鲜进行核试验,美国在韩国部署萨德系统,建立“东方小北约”,将进一步激化朝韩之间的敌意,同时重创中韩之间的战略互信。未来的亚太地区极有可能陷入军事上的扩张—制约—反制—再扩张的恶性循环,萨德系统引发的新一轮大国军备竞赛将不可避免。
朝鲜仍在发展核武器。在欧亚大陆地缘政治板块中,朝鲜刚好地处海权势力与陆权势力交汇碰撞之处。地处地缘政治战略要地的朝鲜,发展核武器将对周边国家特别是中国的地缘安全形势产生重要影响,并且给中国外交带来不止一个难题。不仅仅是中朝关系本身,包括中美关系、中日关系和中韩关系都将出现不同程度的不和谐之音。
东北亚的未来指向 中日韩三国之间深入合作以及构建中日韩自贸区所面临的最主要难题是夹杂历史问题在内的政治障碍。东北亚地区至今仍存在域外国家主导的军事同盟,稀释了中日韩之间的政治互信。
基于此,东北亚必须超越因循守旧的“冷战”世界观,以多元化视角,多极化观念,来思考并塑造东北亚的未来。从更长远的历史来看,东北亚合作是主流。
中国、日本、俄罗斯、美国是东亚舞台上的主角;此外,萨德入韩,朝鲜核试,造成了东北亚国际关系的高度复杂化,使东北亚国际关系在很多方面可与18~19世纪欧洲国家之间的关系相比拟,充满了多极化形势的流动性和不确定性。但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20~30年,东北亚应该不会再发生将中国深度卷入的战争。这也正是青岛“一带一路”建设最需要的和平机遇。
事实上,每次有两国相争,必是第三国获利。近年来中国的外交更成熟,更为包容,也显示中国可能愿意做出成为一个真正大国所必需的妥协。
21世纪中国所获得的最大利益,就是发展。过去几十年东亚是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地区,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中心。东亚经济增长符合全世界的利益,没有一个国家会以破坏经济增长作为自己的政策。东北亚地区虽然有问题,但是危机应该得到控制。
2014年12月,习近平主席在一次演讲中谈到了中国的自由贸易区战略,第一句话就是,立足周边。
青岛与日韩的商业往来,已有上千年,近代以来的商业贸易,也有百年以上的历史,中日韩对各自的文化、制度、人脉、风险等,有深刻的了解和把握。
“现在是一个需要保持警惕的时代,而且愈来愈需要警惕。煽起仇恨的人,按照他们卑劣的本性,要比善于和解的人更激烈、更富有侵略性。”1913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夜,在整个欧洲盲目乐观的气氛中,罗曼·罗兰对前来拜访的奥地利作家茨威格警告道。
对于中国而言,与周边一些国家安全形势的恶化以及互信的减损,不仅对中国和平友好的外交政策构成挑战,也对中国的对外经济合作和自贸谈判影响很大。国际政治与经济从来都交织在一起,国家之间缺少良好的政治与安全环境,经济关系也很难进一步向纵深发展。
“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必须回归现实主义,而不是臆想的道德主义,这将从长期角度推动全球互联的发展。”伦敦中心研究院研究员查尔斯·利德比特在评论英国退欧一事时曾写道:一个市民化、开放、国际化的欧洲非常符合欧洲各城市的共同利益。如果城市被地方保守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势力挟持,欧洲就没有未来。
这种提醒同样适用于亚洲特别是东亚。“从东北亚到东南亚再到南亚的弧线上聚集了40亿人口,因此冲突和矛盾是难以避免的。”英国《卫报》的一篇文章也写道:“不论如何,全球化似乎只会创造中国与西方共同利益的时代已然过去。”但乐观主义认为:“文明确有冲突,但更多的是融合。”
全球化正在进入新的黄金年代。由于各国的战略推动、新型科技、廉价资本和全球移民等因素的发展,全球化几乎在各个领域都呈现出深化和扩大化的趋势。
在今天的地缘政治角力中,经济合作的重要性超过了军事对峙。尽管如今各国相互依赖程度的加深也使得金融制裁、网络攻击和供应链中断成为武器,但无论如何,军事对抗升级的成本要远远超过百年之前,因为这会立刻损伤本国在敌对国家的商业利益。全球投资不分敌友,何况大部分国家“亦敌亦友”,这也显示出世界已经走出威斯特伐利亚时代,步入供应链时代。如今即便是简单产品的生产链条也极为复杂,有时根本无法回答“产品是哪里生产出来的”这样的问题。
就算是最强大的经济体,也无法在没有进口的条件下生产出高质量的出口产品。新兴市场国家的情况更是如此,如果无法获得海外的最新技术,就无法提升竞争力。中国现在进口了世界上34%的电子元器件,如果没有这些进口,中国也不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信息通信技术成品出口国,目前中国占了世界全部出口的27%。
“二战结束后,一个广泛共识成为了国际秩序的一个支柱——这个共识是,支持把全球经济一体化作为促进和平与繁荣的力量。”
马来西亚首相纳吉的前政治秘书胡逸山的话值得有关各国深思:东南亚国家看来还是要采取安全上紧靠美国、经济上倚重中国的平衡政策。这是无可厚非的,也是身居东西方战略要道的东南亚各国赖以生存所必需的。美国与中国都必须体谅这一点,而不强求东南亚绝对地靠向任何一方而与另一方为敌。彼等越早理解这一点,对大家都是更有裨益的。三方不求强出头,大家一起发,才是共赢之道。
和平与合作是全球最大的利益,更是东北亚、青岛的最大利益。
在世界各地,全球化正遭遇复兴的民族主义力量的挑战。但全球化带来了全球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增加,促进了经济繁荣并扩大了普通人的选择;世界面临的一些问题也只有通过国际协议才能有效解决。对于东北亚来说,中国未来发展前景与成长潜力仍是全球瞩目的焦点,在中国庞大人口基数的支持下,内需市场比重日益增加,“一带一路”的全球布局、“十三五”规划下的新产业发展以及自由贸易区的推广,都是东北亚未来交流互惠的新方向与新契机。
作为最早引入韩国资本的中国城市之一,目前,韩国在青岛的企业已超过5500家,10万多的韩国人居住青岛。中日韩三国交流过程中会涉及一些政治敏感问题,但是不能因此阻断经贸交流、文化交流。
“一带一路”:青岛舞动世界
中国推动的“一带一路”建设已成为世界经济新一轮发展的新动力。“许多国家都在热切盼望着改善本国的基础设施条件,而中国就是基础设施建设的领头羊。当今世界还有许多基础设施有待建设,因此中国也必然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基础设施出口国。”
在“一带一路”征途上,青岛兼得天时、地利、人和。
2016年7月,美国海军作战部长约翰·理查德森抵达青岛,访问了中国海军北海舰队司令部;
2016年7月,2016年二十国集团民间社会(C20)会议在青岛开幕;
2016年6月,两套大型液化天然气(LNG)核心模块装置在青岛顺利装船,启程驶往俄罗斯;
2016年1月,“蛟龙”实现百次深潜,返航青岛基地“安家”;
2015年底,东亚海洋合作平台永久性会址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奠基;
2015年12月,40万吨超级矿船成功靠泊青岛董家口港码头;
2015年11月,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在青岛正式启用。
以上看似凌乱的信息可以给我们带来深刻的启示:一座城市的持续发展,除了受外在环境变化的影响,还取决于自身吸纳及利用资源的能力,取决于城市管理者的才智、创新的能力以及在时间长河中航行的技巧和经验。
只要塑造未来的共识在延续,力量在积聚,城市的明天就充满希望。
是海就要澎湃,是水就要激荡。“一带一路”上的青岛,正在舞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