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苏联解体25年了。虽然已过去四分之一世纪,但苏联解体的余波对世界的影响仍然在持续。
20世纪世界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莫过于世纪之初发生在俄国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世纪之末发生在同一国度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解体。
苏联的解体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挫折彻底改变了世界地缘政治格局,不仅改变了世界政治进程,也改变了世界经济面貌,正是以苏联为代表的强调社会政策的发展模式的转型导致自由主义泛滥、贫富差距加大、发展失衡,世界因此而更加不稳定。
研究苏联解体的原因是史学家,尤其是中国史学家最重要的课题之一。这不仅仅是因为近代中国发展与俄罗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还因为正确理解和认识苏联解体的原因对于了解现在的俄罗斯和世界变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研究苏联解体的课题具有浓郁的意识形态色彩和价值取向。无论在俄罗斯,还是在世界各国,由于价值观的不同、立场的不同,对苏联解体的态度往往是截然相反的。1991年宣布苏联解散的“别洛韦日协议”签署后,在俄罗斯有饮弹自尽的,有欢欣鼓舞的;在国际上,有幸灾乐祸的,有惊诧和惋惜的。
苏联解体的课题注定成为史学家永恒的研究题目。迄今为止,在国际上和我国发表和出版了无数关于这个题目的学术成果,可谓卷帙浩繁。需要指出的是,即使在我国学术界,在苏联解体问题上,也存在巨大的观点分歧。
在所有研究苏联解体的著述中,最重要的环节应该是对苏联共产党的研究。苏联存在的整个历史时期,苏联共产党是国家的核心,是国家宪法确立的社会领导和指导力量。在某种意义上,苏联共产党的历史就是苏联历史。然而在研究苏联解体的著作中,专门研究苏联共产党及其在苏联改革和国家解体过程中的作用的著述很少,尽管这是理解苏联解体最重要的环节。
笔者撰写《俄国政党史》的想法早在20余年前就产生了。我1975年大学毕业后到中共中央编译局工作,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翻译、校订和研究。在这个过程中,接触和研究最多的是列宁建党学说和苏联共产党历史。1986~1990年,我在莫斯科大学读研期间,仍然研究苏共历史问题,几乎目睹和亲历了戈尔巴乔夫改革和苏联解体的全过程。20世纪90年代初,我决定在自己多年研究和独特经历的基础上写作《俄国政党史》。按照当时的设计,第一卷研究苏共权力金字塔的形成和特点,第二卷研究苏共在苏联解体过程的作用。1999年,第一卷出版。但是,第二卷的写作中断了。其原因有两个:第一,工作变动和研究方向的转移,1999年,我开始主要跟踪和研究俄罗斯现实问题和当代国际问题;第二,那时苏联和苏共解体仅仅过去10余年,在历史的长河中,10年只是一瞬间,无论主观条件还是客观条件都不足以对那段历史作总结。虽然工作和研究方向发生变化,但是我始终没有放弃对苏联解体和苏共在解体过程中作用的研究和资料收集。2012年,我调到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工作,“回归”学术界。虽然事务性工作占去了我主要的时间,但是总算又可以从事学术研究,可以继续跟踪研究多年的课题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实施的创新工程为我完成《俄国政党史》第二卷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使我能够实现多年的夙愿。
《俄国政党史》的完成前后经历了近20年,这个时间跨度也构成了这部书的特点。
第一,在史料学方面,写作第一卷时,我几乎掌握了当时出版的所有史料和资料,在某种意义上,第一卷的内容填补了该问题研究的空白点。第一卷出版后,先后再版或印刷三次。虽然后来又有大量史料出版,但是在安排与第二卷一起印刷时,我没有对第一卷内容进行补充和完善,仍然保持原貌。而第二卷写作时,可以使用的史料和资料非常丰富,选择的余地非常大,尤其数字技术的发展对传统史料学和研究人员的挑战也最为明显。
第二,在内容方面,两卷书分别考察了苏共权力金字塔的形成和坍塌过程,严格地讲,两卷书不能构成一部较为完整的政党史。但是,这部《俄国政党史》无疑有益于我们了解苏联共产党,了解苏联解体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遇挫折的原因。
第三,在风格方面,由于两卷书的写作时间相差近20年,虽然我在写作第二卷时尽量努力与第一卷的风格相呼应,但是两卷书之间的差异还是比较明显的。但是,我相信,这种差异并不影响对历史的了解和对观点的理解。
虽然《俄国政党史》前后两卷有上述差异,但是撰写这部书的过程中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立场和方法。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立场和方法是辩证统一的,选择了立场也就选择了方法,同样,在某种意义上,选择了方法也就选择了立场。我始终认为,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认识世界、认识社会,是走向真理最正确的道路。
谨以此书求教于学术界同仁和纪念苏联解体25周年!
2016年7月于北京百合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