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节 价格政策
德国特别重视价格政策,这主要是因为20世纪德国经历了两次恶性通货膨胀,给人们留下了极其惨痛的回忆。2016年上半年德国的重要价格数据可参看表3-25。
表3-25 2016年上半年德国重要价格数据概览
资料来源:联邦统计局,2016年。
一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谈价格政策必然要谈通货膨胀,这几乎是世界各国所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
所谓通货膨胀就是指持续的货币贬值和总体物价上涨,因歉收和罢工等特殊原因造成的暂时的、局部的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上涨不能列入通货膨胀的范围。
通货膨胀因其货币贬值过程力度的不同而被分为潜行通货膨胀、加速通货膨胀和恶性通货膨胀几种。潜行通货膨胀是说这种通货膨胀是人们感受不到的,是隐蔽来到的,其通货膨胀率一般低于2%;加速通货膨胀的通货膨胀率一般都在10%以下,恶性通货膨胀的通货膨胀率一般都在50%以上,这大多发生在战后。德国最突出的恶性通货膨胀有两次,第一次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1922~1923年,1922年时的通胀率为1000%, 1923年竟然达到100000000%;第二次恶性通货膨胀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1945~1946年。
上述通货膨胀均为公开的有统计的通货膨胀,此外还有隐性通货膨胀和累积通货膨胀。出现隐性通货膨胀是因为国家采取行政措施禁止涨价和提高工资,这使价格机制失去了作用,但并没有消除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这表现为商品供应的减少,从而引起“现金控管”(Kassenhaltung)的加强,因此也叫现金控管的通货膨胀;累积通货膨胀指的是由于长期采取错误的财政和货币政策造成的通货膨胀。例如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一方面大量举债,要求中央银行向国家贷款;另一方面严格控制价格,实行配给政策,在当时算是控制了价格,但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于是战后便再次出现恶性通货膨胀,帝国马克贬值,这就是典型的累积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的速度始终处于变化之中,按其变化的情况又可以分为递增通货膨胀率、递减通货膨胀率和稳定递增通货膨胀率等几种。
克服价格和货币政策中的通货膨胀现象曾经是20世纪60年代之前各发达国家主要的价格和货币政策。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又逐步发现了另外两大问题,即滞胀和通货紧缩。菲利普斯(Alban William Phillips)经济理论告诉人们,扩张政策尽管会造成通货膨胀,但会促进经济的增长、创造就业岗位,不过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却出现了另外一种情况,当时各国相继采用了凯恩斯的经济政策,搞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结果在第一次石油价格暴涨危机的冲击下出现了滞胀现象,它集中表现为在通货膨胀的同时经济非但没有增长反而停滞。以当时的德国为例,原油价格上涨了一倍,包括原油在内的原料价格指数上涨了150%,生活物价指数的增长创下了历史纪录,而经济增长却处于停滞状态,1975年竟然首次出现了负增长。这种空前未有的滞胀现象严重打击了包括德国在内的各发达国家的经济。
到了20世纪80年代情况又出现了新的变化。由于许多发达国家相继采取了紧缩的货币政策,于是又出现了通货膨胀弱化的现象,其集中表现为通货膨胀率下降,价格逐渐回落,并最后走向稳定。
与通货膨胀相反的是所谓通货紧缩问题。通货紧缩不同于通货膨胀弱化。通货膨胀弱化是指通货膨胀率下降,但仍处于可接受的范围,而通货紧缩则是指通货膨胀率已经低于零,呈负数。它对一国经济的发展非常有害,最突出的表现是1929~1932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当时德国的消费者物价水平降低了30%多,商品堆积如山但问津者锐减,于是造成大批人员失业。以德国为例,1929年的失业人数为190万,到1932年便猛增至560万。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欧盟各国为了建立经货联盟,引进欧元,制定了趋同标准,于是各国再次执行紧缩的货币政策,通货紧缩问题又再次抬头,有人已经在高呼小心重复1929~1932年的通货紧缩。实际上两者之间还是有本质区别的,1925~1934年的消费者物价呈起伏状,既有通货紧缩,也有通货膨胀,而1989~1998年的消费者物价则呈现平稳的态势。
通货膨胀的原因很多,但从长期看主要是由货币量的增加引起的。传统的通货膨胀理论主要认为有两种原因:一种是价格压力造成的通货膨胀,叫价格压力通货膨胀;另一种是需求增加造成的通货膨胀,叫需求吸入通货膨胀。
价格压力通货膨胀主要是因为提高名义工资和初级、中间产品的价格引起的;企业主面对工资和初级、中级产品价格的提高,便肯定会将其转嫁到本企业制造的产品上,甚至在工资和初级、中级产品价格没有提高的情况下,企业主为了提高利润也可能会提高产品的价格,从而出现利润压力通货膨胀。价格的提高必然会带来提高工资的要求,于是便会出现常见的工资与价格竞相螺旋式上升的局面。而这一局面的出现又是因为分配矛盾引起的,所以又称分配斗争型通货膨胀。
需求吸入通货膨胀则是由于经济过热,各企业面对日益增长的需求便提高物价,导致通货膨胀。
此外还有一种输入型通货膨胀,其出现有以下两大原因:一是某个国家十分开放,与世界经济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十分依赖国外的原料和市场,因此一旦其他国家出现通货膨胀,一旦国外原料和商品涨价,它也就不得不输入通货膨胀,1973~1974年和1979~1980年的两次石油价格暴涨使西方国家普遍输入了通货膨胀;二是某个国家为某个固定汇率集团的成员,它有干预义务来支持双边汇率,从而引起通货膨胀。值得注意的是,价格的增长同失业又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描述这一关系的便是著名的菲利普斯曲线。菲利普斯认为价格的上涨会降低失业,价格的下降则会增加失业。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期这一理论便不断受到货币主义者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家的批评。
当今的通货膨胀理论是货币主义者创立的。他们认为,通货膨胀的最主要原因是过度的货币投入和过快的货币周转。一旦货币量的增长快于整个经济生产量的增长,那就会出现过度的货币沉积现象,在生产设备开工率满负荷的情况下,这种货币的沉积现象必定带来通货膨胀。
对于通货膨胀,古典经济学家几乎都持否定的态度,而凯恩斯等人则认为温和的通货膨胀无害,甚至有利。这种温和的通货膨胀一般指通胀率不到3%,欧盟定为2%,发展中国家则定得略高一些,一般为4%。
经济学家一般都不承认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有所谓稳定的时候,认为这有悖于市场经济的原则。他们认为关键是要保持物价整体水平的稳定,当一部分商品和服务涨价时另一部分商品和服务则应当降价,以取得物价整体水平上的稳定。欧洲经货联盟建立后,同样强调价格的稳定,要求把通胀率控制在2%以内。德国一般都会坚决执行这一标准的,有时甚至更为严格。从1994年开始,除个别年份外,德国政府始终把通胀率控制在1.5%左右,不超过2%。
二 德国的消费者物价指数
一国人民生活水平主要取决于两大要素,即收入和物价。收入提高固然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物价稳定同样会相对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因此消费物价的变化便同收入一样成为经济政策中一个重要的课题。民意调查反复证明,对于许多人来说,物价的稳定是第一位的。然而,物价却不可能始终保持稳定。德国在经济发展的全部目标中,尤其重视物价的稳定,但认为,这种价格的稳定不是指个别的、局部的,而是指全局的,也就是价格水平(Preisniveau)的稳定。
德国有多种物价指数,如生活物价指数(包括或不包括食品)、国民(内)生产总值的物价指数、工商产品生产价格指数、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批发价格指数、基本原材料工业指数、投资商品工业指数、消费商品工业指数、进口价格指数、出口价格指数、建筑价格指数,其中以四口之家雇员家庭的消费者生活物价指数为衡量物价变化的最重要依据(参见图3-33、表3-26和表3-27)。
图3-33 近年来德国几种主要物价指数的变化(按月统计)
图3-33 近年来德国几种主要物价指数的变化(按月统计)(续)
资料来源:联邦统计局,2015。
表3-26 2010~2015年12月德国消费者物价指数变化一览表
资料来源:联邦统计局,2014统计年鉴及2015年12月统计。
表3-27 2015年1月~2015年3月德国各主要价格指数变化
资料来源:联邦统计局,2014统计年鉴及2014~2015年3月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