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的提出
迄今为止,虽然关于马克思阶级概念有效性争论的著作堆积如山,但其中作为社会学批判至今仍保持着较高学术水平的,大概只有达伦多夫的《工业社会中的阶级和阶级冲突》。这本著作针对被视为证明了马克思阶级论破绽的、过去历时一个世纪的工业社会的社会结构变化进行了如下概括:①所有与统治,或者资本的分解;②熟练与分层化,或者劳动的分解;③新中间阶级;④社会流动;⑤理论上及实际上的平等;⑥阶级斗争的制度化。日本某位完全继承了这一归纳的论者,进而对此添加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必然性和社会主义革命后的阶级构造两项。那么,以上各项所指的是什么呢?第一,因股份公司的登场,所有与管理的分离一般化,资本家阶级分解为所有者(股东)与经营者;第二,继马克思之后,与他的劳动者阶级同质化的预想相反,产生了根据熟练度而区分的各种各样的阶层分化;第三,“新中间层(阶级)”渐渐兴起;第四,通过教育阶级流动实现一般化;第五,社会平等的进程否定了劳动者阶级贫困化这一问题;第六,由于劳动组合得到法律承认,阶级斗争能够和平地进行;第七,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必然性”这一预言没有在先进国家中实现,却在发展中国家以“武装起义”这一“极其不像马克思主义者的手法”进行;第八,“在社会主义革命成功的国家出现了新阶级的现象”意味着“预言了社会主义革命后的阶级消亡”这一马克思论题的“完败”。
这些否定阶级的论据不失时机地被重复着,如今已然作为“常识”被印刻在人们脑海中了。当然,为此再追加新的论据也是可能的。比如,如果注意到性别、民族、宗教和人种这类概念的话,那么马克思一边倒的阶级论述则无法解决现代社会中由于性别、民族、宗教、种族而产生对立这一古往今来一直存在的问题。
为了鉴别这类批判的真伪,研究马克思的著述是必要的。无论是有意为之,还是因无知而导致的误会,基于曲解的批判大体上都不能成为学术批判。人们首先必须从客观地看待问题,正确地理解问题开始批判。
然而,马克思在其生涯中,遗留了众多的著书和庞大的时论。这些著述,与作为本课题的阶级概念的理论再构成来说,有着怎样的关系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纵观划分马克思学术生涯的关注点,如果依照它的推移来整理归纳,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848年革命前的初期著作群(《哲学的贫困》《共产党宣言》),对于阶级的社会性哲学性阐释来说,提供其基础;伦敦逃亡期间的中期著作群(《雇佣劳动与资本》《政治经济学批判》《政治经济学大纲》《工资、价格和利润》《资本论》),对于阶级的经济学和理论上的解释来说则是线索;体验了巴黎公社的成立和败北后,他专注于在欧洲各国处理劳动党问题时的后期著作群(《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法兰西内战》《法兰西阶级斗争》《哥达纲领批判》),则成为对于阶级的具有政治性和现实性的动态分析的范本。
相较于著作,时论中涉及的各类问题群,对于阶级概念的研究而言,开拓了各自的问题领域。例如,“殖民地问题(爱尔兰、中国、印度)”解明殖民地统治与阶级统治的关联;“奴隶制问题(南北战争)”解明人种统治与阶级统治的关联;“民族问题(东方问题、波兰、意大利、匈牙利)”解明民族统治与阶级统治的关联;“英国的政治支配体制(包括曼彻斯特学派、死刑制度)”以及“英国的无产阶级(组合运动、罢工、宪章派)”,展示了分析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中阶级统治的现实状态的实例。此外,“英国的经济形势(投机与恐慌、过剩人口、原始积累)”与“动产信用公司(股份公司)”,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以及其中存在的阶级支配的状态。另外,“法国形势(波拿巴主义)”明确了阶级统治的特殊历史政治形态,“德国·普鲁士·奥地利形势”、“西班牙的资产阶级革命”,以及“俄国形势”,则展示了马克思在进行阶级分析时如何考察欧洲各国的阶级关系的成熟和发展状态以及从中产生的特殊性。
经过以上整理,不难看出我们在论证马克思的阶级概念时能够具体地发现若干个问题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