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拉美石油的投资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核心概念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三个支柱概念为“所有权优势”、“区位优势”和“内部化优势”,从多角度剖析这三个概念的基本含义,是深刻认识并掌握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精髓的重要起点。

一 “所有权优势”的基本内涵

美国学者海默于1960年提出垄断优势理论,认为跨国公司在母国具有足够的特定优势是向东道国进行直接投资的主要动因J. H. Dunning, “Trade Loc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y and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 A Search for an Eclectic Approach, ”edited by B. Ohlin Per Ove Hesselborn and Per Magnus Wijkman, The International Alloc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y, London,1977, pp.56-89.。跨国公司利用母国市场不完全性,在母国市场同强劲对手进行激烈博弈中取得一定的垄断优势,当在母国市场达到向国外扩张临界状态时,即在母国的垄断优势达到足够强度时,跨国公司自然会将已有的垄断优势向开放的国际市场转移,通过参与东道国市场寡头竞争取得类似于母国的垄断地位及利润。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中的“所有权优势”原理是在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基础上形成的,是对垄断优势理论的丰富与发展。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认为,“所有权优势”是指在母国已经积累足够的特有竞争优势的跨国公司,利用东道国市场的不完善性,通过寡头竞争与合谋,取得东道国企业经营管理上有效控股权的全部或部分,从而获得超过或压倒竞争对手的有利形势及地位。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中的“所有权优势”同海默的“垄断优势”或“寡占优势”的区别在于,“垄断”或“寡占”在经济学中表示只有相互牵制的少数跨国公司独霸某种商品生产权的市场竞争形态,而“所有权”比“垄断”或“寡占”的含义更加宽泛,虽然“所有权”也具有“垄断”之意,但它更强调母国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经营中不断积累自身竞争优势,而且这种优势在东道国直接投资竞争中,由于具备难以被模仿、难以被替代、难以被创造的特质,彰显出具有独占或独享意义的实力,所以被称为“特定所有权优势”,简称“所有权优势”。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创始人约翰·邓宁把“所有权优势”构成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初始“所有权优势”,指跨国公司从事对外直接投资之前已经拥有的资产优势,它是促使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动因;另一部分是后续“所有权优势”,是母国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经营过程中,通过其“内部化优势”派生出来的,具有补充、强化初始“所有权优势”的要素。从这个意义上分析,中国石油企业要增强直接投资拉美石油的“所有权优势”,不仅要注重挖掘自身的潜在优势,还要善于从竞争对手(东道国的同行企业或在东道国的外国同行跨国公司)经营管理等多方面实践吸收“正能量”,从而获取新的技术、知识、经验等要素,以此扩大、创造直接投资拉美石油的“所有权优势”。

二 “区位优势”的基本内涵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认为,东道国具备良好的“区位优势”是吸引母国跨国公司对其进行直接投资的主要动力。“区位优势”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凡是被母国跨国公司认可选择的东道国直接投资区位所具备的优势,都可以被称为“区位优势”。东道国的某种自然资源、生产要素、地理位置、运输成本、投资环境等因素,都可能会对母国跨国公司产生诱惑。在东道国“区位优势”中可能产生一些非主流的自然因素或社会因素,对母国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形成不利影响,母国跨国公司可以通过“内部化优势”消化这些影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世界各国不断调整经济发展战略,不断改革方针政策以应对国际竞争日益严峻的形势。在这种情况下,对外直接投资研究领域中流行的“区位优势”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学概念,而是包含着政治、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一个超经济性概念。

中国石油企业在选择拉美石油“区位优势”时,不仅要考虑拉美产油国的石油资源禀赋,还要研究拉美产油国的相关石油政策、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以及社会治安、文化风俗习惯等,因为这些因素都会成为中国石油企业进入拉美产油国的潜在障碍或阻力。事实上,拉美产油国的国有化政策、高额的石油税赋制度,对中国石油企业进军拉美形成巨大冲击,特别是拉美地区印第安人保护原生态环境的意识十分强烈,中国石油企业在拉美产油国开采油田过程中,必须在保护当地生态环境方面投入成本,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对当地自然环境造成损害,否则会引起社会冲突,给中国石油企业造成经济和信誉等多种损失。中国石油企业直接投资拉美石油不仅是开展跨国经营合作,还需要双方在多方面相互理解、体谅与配合。

从客观角度分析,任何东道国的“区位优势”都不会是绝对理想的,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特殊性或敏感性因素,给母国跨国公司带来不同程度的压力或风险。以对外直接投资石油的“区位优势”选择为例,中东地区要比拉美地区更有利,中东地区的石油开采要比拉美地区难度小、成本低,且中东地区油质好,但是,中东地区局势动荡、区域冲突不断加剧;拉美地区虽然社会相对稳定,但是,深海油田所占比例较高,开采投资数额相当大,风险相当高,这意味着母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不应过度倚重东道国的某种“区位优势”,而应全面分析东道国的区位条件,经过全方位权衡利弊、分析主次才有可能做出比较合理的选择。中国石油企业的“所有权优势”向拉美地区转移,坚持对外直接投资的石油区位选择多元化,无论对于中国石油企业,还是对于中国能源安全都是一种优化选择。拉美产油国的区位条件是客观的,是外界无法改变的,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作为中国对拉美石油直接投资的主体,虽然已经打破拉美产油国进入壁垒,但究竟能够获得多少拉美产油国的“区位优势”,除中国石油企业的“所有权优势”因素之外,还取决于中国石油企业的另一个关键因素,即“内部化优势”强度状况。

三 “内部化优势”的基本内涵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认为,“内部化优势”是指母国跨国公司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将东道国市场的不完全性通过企业内部消化处理,避免东道国市场的不完全性影响企业跨国经营绩效的优势J. H. Dunning, “Trade Loc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y and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 A Search for an Eclectic Approach, ”edited by B. Ohlin Per Ove Hesselborn and Per Magnus Wijkman, The International Alloc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y, London,1977, pp.56-89.。依据经济学原理可知,完全的市场只是为了分析问题方便而进行的一种假设,在现实世界完全的市场是不存在的,不完全的市场是普遍存在的。一般而言,外部市场不完全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结构性的市场不完全性,如竞争壁垒、政府干预等;二是自然性的市场不完全性,如知识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和高交易成本何秋雨:《我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研究》,河北经贸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第13页。。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认为,东道国市场的不完全性是可以利用的,在母国跨国公司“内部化优势”作用下,这种不完全性可以得到妥善处理,母国跨国公司已有的“所有权优势”不仅可以得到保护,还可以为获取更多的东道国“区位优势”排除障碍,从而扩大其“所有权优势”来源,使其已有的“所有权优势”得以优化与加强。在东道国市场不完全情况下,如果母国跨国公司的“内部化优势”薄弱或严重缺乏,跨国公司不仅难以获得东道国的“区位优势”,还可能使自身原有的“所有权优势”丧失殆尽。因此,母国跨国公司要进行海外直接投资,必须打造自身的“内部化优势”,提高自身消化东道国市场不完全性的能力,从而使母国跨国公司在获取东道国“区位优势”过程中,不断地产生“所有权优势”叠加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