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智库与高校智库
【摘要】世界上各国现代智库逐步兴起并不断发展,需要对具有代表性的大国智库认真总结。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并强调新型智库建设问题,有着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相对于政府智库,高校智库有着独特的优势和功能作用。办好高校智库,应解决好五个重要问题:一是明确功能与目标;二是选择学科与方向;三是规范任务与方法;四是提供报送传播渠道;五是制定科学考核标准。
【关键词】现代智库 智库模式 高校智库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以中央决定的名义使用“智库”概念,强调新型智库建设问题。这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智库建设的反映,也是中华民族在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过程中,首次把智库建设作为软实力建设的核心问题,提到了国家重大决策层面。
一 现代智库的逐步兴起
智库是外脑、是高参、是思想库、是智囊团。在中国古代,诸葛亮之于刘备、刘伯温之于朱元璋,就是外脑和高参,是著名的智库式人物。自中世纪以来,世界上第一个集团性、拉网式智库,是英国皇家资助的旨在促进科学发展的英国皇家学会。它成立于1660年,英国女皇是其资助人。自创立后,英国皇家学会一直起着英国科学院的作用,至今长盛不衰。它最突出的贡献,是通过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推动英国在全球率先实现了两次产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世界贸易中心和金融中心,成为世界近代史上的第一强国。因此,英国虽然最早兴起资产阶级革命,英国皇室却始终具有崇高的社会地位。目前,该学会最著名的院士包括霍金(数学与物理学家)、互联网发明人蒂姆·伯纳斯·李以及安妮·麦克莱伦(胚胎移植与肝细胞研究国家级权威)。
美国科学界和知识界十分重视理论面向实际。从现代意义上讲,1911年成立的拉塞尔塞奇基金会、1913年成立的洛克菲勒基金会,是美国最早的民间出资智库,主要关注社会经济问题的研究。1919年,美国又成立了研究和平与战争的胡佛研究所。这一时期成立的研究机构,被称为美国的第一波智库。二战后,美国又兴起了第二波智库。其中,最著名的是以研究军事和国际重大问题为主旨的民间智库兰德公司,它强调不受政府或任何派别干扰的独立研究,以追求客观性、科学性和预见性为宗旨。这种对客观性、独立性、预见性的追求,使其研究成果屡屡应验,名声大振。
智库多是公益性的,一般都聘用知名大学教授或某一领域具有独特研究能力的专家,学科多样、文理交叉。因此,资金支持是一个基本问题,没有政府支持或企业资助,很难持续。中国经济的积贫积弱,严重地制约了近现代智库的创立和发展。民国时创办的高校,定位于人才培养,基本上都不是智库,而只是知库。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家定位于智库的是毛泽东委派叶剑英元帅筹划创办的军事科学院,专司中央军委在军事战略、战役战术、军队管理和法律制度建设、军事运筹、外军情况、大国关系与国防建设等基础学科领域和重大现实问题方向开展研究工作。其中,对国家安全、外交等领域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成果,则由军内有关领导批转参阅,研究成果多以加密文件的形式报送。由于科研成果多数涉密,军事科学院严格控制资深研究员公开披露其研究成果。该院历任院长和政委皆为军界著名人物,如叶剑英、粟裕、王树声、宋时轮、肖华、赵南起、张工、徐惠滋、王祖训、刘源等。由于成果保密的原因,外界甚至在各战区基层官兵中,对军事科学院知之甚少。然而,美国国防部、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兰德公司,则对中国这一军事智库颇为关注。改革开放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挂牌成立,堪称中国第一家高层次、重量级政府智库。它有专设的高规格编制和众多的专职员额,对党中央、国务院在改革发展领域的诸多重大决策起到了得力的智囊团、思想库作用。
中国已有智库,为什么还要办智库?这是产业结构和社会结构日益发展、不断扩大和复杂的必然要求,是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的客观需要。当今世界,人类已进入以人工智能和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社会,知识爆炸、信息海量,全球每分钟制造的数据多达1700万亿字节,如若储存,则需36万张光盘。我们的时代是终身学习的时代,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历史早已终结,堂吉诃德式的单打独斗极难成就大事。在高校智库中,厉以宁、林毅夫、李稻葵、胡鞍钢、樊纲等都很著名。他们的研究比较超前,有的以储备性为主,并且进一步打开了“对话世界”的视野和胸襟。如果一个国家或高校的智库没有世界眼光,必然会像清朝后期闭关锁国那样,导致落伍。对于地方来说,研究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既要立足于地方,也要关注全国、放眼世界。要学会从世界看中国、从中国看地方。这样做,才能提高高校智库服务于人民、服务于地区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二 大国智库模式与中国重点智库
在2016年1月27日发布的《全球智库报告2015》称:2015年,全球智库已达6846家,其中北美智库为1931家,欧洲智库为1770家,亚洲智库为1262家。美国智库为1835家,居世界第一;中国智库有435家,居世界第二。不同的历史文化、社会制度、话语体系、关注目标等决定了不同的智库模式。
智库的“美国模式”表现为:独立性、特色化、现实性和简洁性。其中,独立性是本质特征。它包括思想的独立、资金的独立和政治的独立。为保证智库专家研究的独立性,美国智库在机构设置上以政策研究为核心。资金的独立是指智库的研究不受资金来源的影响,每家智库在接受资金捐赠时都力图保证自己的研究过程和结论不受资金来源的影响并努力使资金来源多元化。政治的独立是指美国智库独立于政党政治之外,研究过程遵循客观、独立。虽然某些智库的研究带有一定的政治性倾向,但大多数美国智库都力求自己的研究成果不受任何党派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在美国,高校智库是美国公共外交的重要着力点。
智库的“苏联模式”要追溯至前苏联的智库,出现于苏共二十大之后,即20世纪50年代后期。为反思国内经济和政治现实,同时弥补当时的苏共领导层对外部世界尤其是西方世界认知的严重不足,以苏联科学院为首建立了一系列智库机构。除了科学院体系内的智库,前苏联共产党内也设立了一些分析研究机构,主要职能是提升官方意识形态,使之适应新的世界水平和新时代的要求。前苏联领导层利用这些党内智库来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受当时历史的局限,苏共党内智库专家学者的主要职能是为苏共各种决策提供理论支持。进入俄罗斯时代,普京特别重视高校智库的作用。
智库的“中国模式”表现为:在逐步培育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智库和思想市场的过程中,从制定有效规制着手,形成智库思想市场“培育”与“规制”相辅相成的两翼,共同构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思想创新与有效管理的机制,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坚强的智力支持和决策依据。一方面,我们需要进一步开放和培育智库思想市场;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对其做出有效规制,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的智库思想市场,力争超越苏联模式,融合美国模式。在中国,地方高校是科技、知识与智慧汇集的地方,高校智库服务于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越来越成为其重要职能。
2015年12月1日,“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工作正式启动。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开始向着“国家亟须、特色鲜明、制度创新、引领发展”的目标集中发力,致力于为中国智库建设引航开路、树立标杆,在事关中国经济改革、对外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目标方向和举措等方面,积极开展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长期性和前瞻性问题研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智力支撑。2015年12月,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工作启动会在京举行,共有25家机构入选首批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其中高校智库占了六家,超过四分之一。这些试点单位可分为四种类型。
第一类是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直属的综合性研究机构,共10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央编译局,新华社,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第二类是依托大学和科研机构形成的专业性智库,共12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中国现代关系研究院,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上海社会科学院;第三类是依托大型国有企业形成的智库,只有1家: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第四类是基础较好的社会智库,共2家: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综合开发研究院(深圳)。初步规划,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要搞100家。
一些独具特色、方向明确的智库,依托高校建立起来。例如,2014年3月20日,华侨大学在国内高校中率先成立了海丝研究院,并由校长贾益民兼任院长。该研究院下设三个中心,分别是经济战略研究中心、国际政治研究中心和文化交流与传播研究中心,涵盖了“一带一路”最重要的领域。其开展的工作有三个层面:一是国家层面,涉及“一带一路”有关的理论问题和政策问题;二是区域层面,研究福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应该发挥的作用,还有如何对接台湾,和台湾一起共建海上丝绸之路的问题;三是涉侨层面,研究华侨华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如何发挥作用等。两年多来,华大海丝研究院主办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高端论坛和两岸四地经济论坛(澳门),参与主办首届国际丝路论坛(悉尼);承办了第八届海外华商中国投资峰会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参加了“华侨华人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第五届亚洲研究论坛等多场学术交流活动;同时,还协办了“2015海外华商中国投资峰会”,设立了海丝研究发展基金,参与了泉州市、厦门市海丝战略行动方案的制定。
三 对高校智库建设的几点建议
高校智库与政府智库有较大不同。就高校来说,主要优势是:相对独立,较强的专业性而带来较深入的研究,信息资源因学科领域比较完善而多元丰富,传统文化及人文精神比较厚重、人才荟萃,等等。但也有相对薄弱、不足之处,需要更加注意密切联系实际,需要更加注重实际考察与调查研究,需要与政府或企事业单位之间加强互动合作与交流。总之,扬长避短、优势互补,是高校智库建设和功能发挥中需要注意的重要问题。
(一)明确功能与目标
在国际社会,高校智库的基本功能大致有三个方面:一是引领思想潮流,推动理论创新;二是影响政府决策,推动社会进步;三是开展管理与科技咨询,推动经济发展与科技转化。高校智库为了发挥以上功能,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或者说,是提高自身的软实力。
在中国,政府智库是分层级的。高校智库也受到地域限制,划分为不同的服务层级。服务层级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高校智库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北京著名高校依据政治文化中心的地缘政治优势,其知名度和影响力不仅是全国性的,也在一定程度上是世界性的。一些著名的地方高校影响力也超越了地缘制约。而对于多数地方高校来说,其目标定位应当与其所处的地缘位置相适应。一般来说,处于直辖市、省会城市的省级高校,往往学科齐全、传统文化资源丰厚、人才济济,其目标定位可以有一定的扩容性,可以考虑立足本省、服务地区、关注全国、对话国际。也就是说,高校智库与地方政府智库不同,其独立性往往表现在视野的开阔性、研究成果的多元性和前瞻性。
(二)选择学科与方向
综合性大学的学科齐全,适合建设综合性智库,如政治与法律、经济与社会、生态与环境、教育与科技、国际关系与秩序等。但大多数高校的智库建设都是有选择的。选择的依据,主要考虑三个因素:一是本校的主要优势和人才;二是该学科的社会地位和前景;三是社会实际需要。有的则以重大问题来设置,实现学科交叉、文理并用。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和国际关系的多极化,国际政治秩序和国际贸易规则的研究将在国内智库建设中成为显学,即使是处于一个省区之内,也极易产出有价值的重大成果。值得注意的是,高校智库虽然具有相对独立性,但并非完全游离、超脱于政府智库之外,而是需要与政府智库互补互动、相得益彰而发挥功能。在研究定位、研究方向和课题选择上,既要接受政府的指导性、需求性意见,又要更加侧重于面向长远性、内在性、深刻性、战略性的需求。
(三)规范任务与方法
高校智库的主要任务有三点:一是承接党政机关赋予的决策咨询课题;二是申请不同层级的社科基金课题;三是自选课题及合作培养智库类研究生。
智库不同于知库。高校总体上说属于知识库,着眼于系统传授已有知识,而智库是运用知识,着眼于以智慧来解决现实问题或预研未来发展。因此,高校有利于建立智库,但并不等同于就是智库。智库的突出特点是以重大现实问题为导向,以社会迫切需要为牵引,与政府机构相联系,在成果上努力实现内容实、质量高、上层次、可操作、短平快。
以上特点落实在工作方法上,应体现五个结合、五个为主: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以应用研究为主攻;储备项目与应急项目相结合,以应急项目为主攻;自选课题与计划课题相结合,以计划课题为主攻;传播形式与内容质量相结合,以内容质量为主攻;兼职研究与专职研究相结合,以专职研究为主攻。这里举个例子,如河南理工大学太行发展研究院,应实施“小内核、大外围”的人员组合模式;坚持主攻河南重大课题,依托和带动各二级学院优势学科,实现“快步小跑、跨越发展”。
(四)提供报送传播渠道
智库的成果和产品,除专项定制外,多以内部参考和要报的形式来呈送和传播。比如说,中国社科院主办的《要报》、新华社主办的《动态清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研究报告》、人民日报主办的《内部参考》、光明日报社主办的《情况反映》。同时,这种传播平台多数都有特定的报送范围和涉密等级。省教育厅若在高校建设几个智库,就应当创办内部刊物,提供报送和传播平台。从某种意义上说,高校内部刊物的选题和成果质量,将在很大程度上反映本省高校智库的水平和社会影响力。
就地方高校来说,建议由省教育厅牵头,创办独立的内部参考刊物。其宗旨和定位可用三句话来概括:追踪理论前沿,奉献学术精品;关注国计民生,提供决策参考;立足本地或所属区域,眼观世界风云。除专题调研或研究报告外,智库文稿原则上限定于3000~5000字,否则,高层领导不看或没有时间去看。实际上,要把大事、复杂的事说清、拿准,篇幅越小越需要功力和水平。
(五)制定科学考核标准
智库产品包括三种类型。一是公开发表,引导社会舆论的论文。国内多数高校把“三报一刊”以及《新华文摘》全文转载认定为高标准。二是被国家级智库报送平台所采用,特别是被中央领导批示采纳,作为最高成果。三是政府委托课题的结项或出版。由于智库的功能定位不同,评价体系应当多元化,体现科学性、公平性。但其根本标准是实践标准,是对党、国家和人民所做的贡献,是对社会进步的影响和作用。资金也是高校智库建设的重要问题,一般由高校自筹或寻求政府、企业资助。智库文稿除专著外,与写讲稿和做文章是不同的,要求更高。初办高校智库,需要对中青年学者有所培训。
为打造高校智库高地和社会影响力,地方政府应当与所在地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高等学府共同研究上述问题,在成立相应的研究机构、办好内部参考读物等平台的基础上,可进一步策划成立省级或市级高校智库联盟,甚至可能开展智库外交,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和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