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创新之处与局限
一 本书的创新之处
一是对认同这一概念进行了系统分析,较为详细地考察了认同的概念、特征、功能和影响因素。国内学界对认同的研究不在少数,然而,无论是进行文化认同、政治认同研究,还是进行社会认同、民族认同研究,论者大多都没有对认同进行系统分析,且往往将认同作为一个含义不言自明的概念加以运用。但实际上,认同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或结果,也是一种集认知和情感为一体,且夹杂着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情感亲和和心理接受的复杂过程。对认同的系统性深入研究有助于推进对主流文化认同的认识和理解,进而真正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对主流文化认同的强化。
二是对中国古代主流文化认同的启示研究。儒家文化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主流文化,其在上千年的历史沿革中经历了复杂的流变,也遭遇过严峻的挑战。但总体来看,在漫长的封建社会时期,儒家文化的主流地位得到了明确肯定,对儒家文化的认同也经久不衰。哪怕是在21世纪,儒家文化依然深深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思维观念和价值取向。因此,从认同的视域对儒家文化进行再分析、再思考、再认识,显然对当代中国主流文化发展及其认同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启发价值。正是在这方面,本书进行了尝试性探索。
三是对国外主流文化认同的经验借鉴研究。研究美国、苏联和日本文化的成果不在少数,但从主流文化发展演变及其认同构建的角度进行梳理、总结,进而从中归纳出有益于增强当代中国主流文化认同的若干启示的相关研究尚较为欠缺。本书对此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初步研究,这对我们进行不同国家间主流文化认同构建历程的比较研究、强化当代中国主流文化认同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四是对强化当代中国主流文化认同的研究。国内学界不乏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研究,也不乏对文化认同的研究,其相关成果前文已述。但当前国内学界对我国主流文化认同的研究尚较薄弱。本书在进行基本理论阐释和总结中外国家主流文化认同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指出了强化当代中国主流文化认同应恪守的原则,应具备的立场、思维和视野,并在明确强化当代中国主流文化认同基本方略的基础上指明了强化当代中国主流文化认同的具体路径。
二 本书的局限
在全球化时代,对当代中国主流文化认同的研究实际上涉及国内和国际两个维度。国内意义的主流文化认同主要着眼于中国社会内部,探讨的是中国社会和中国普通民众对中国主流文化的认同问题,这里的中国社会是从较为抽象的整体层面来看,这里的普通民众关注的是大多数人的主流文化认同,既不强调单一个体的简单相加,也不追求绝对意义上的全体公民。国际意义的主流文化认同着眼的是国际社会对中国主流文化的认可和接受问题,这里的国际社会又较为复杂,若以具体国家在整个国际社会中的综合实力状况、国际地位等的影响为标准,则可细分为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它们对中国主流文化的认同和接受度自然会有不同,而如果以具体国家与中国在地理位置上的远近,即从地缘文化的维度进行分析,又可细分为不同的类别,进而其对中国主流文化的亲和性、认同度和接受度又有不同。简言之,作为影响中国国际形象的重要方面,当代中国的主流文化极为重要,进一步的,研究当代中国主流文化的国际认同,对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增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不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实践价值。然而,限于篇幅,更囿于学识积累的不足,关于当代中国主流文化认同的国际维度已不在本书的研究范围之内,只能留待以后的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