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空间重构与经济非集聚研究:2006年以来中部六省经济分化的一个解释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本书所涉及的内容正如书名所示——在探究东、中、西部三大区域间差距缩小的同时,为何中部六省经济会出现分化。2006年以来中部六省经济分化突出表现为河南和山西两省经济增速显著滞后于湖南、湖北等中部地区其他省份。如果说山西经济增速滞后于中部地区其他省份主要源于其经济发展过度依赖资源采掘业,同时受该省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低等因素影响,那么河南省经济增速显著滞后于中部其他四省就令人费解。首先,从产业结构上看,河南经济并不依赖资源采掘业,也不存在过度依赖任何单一产业的情况;其次,根据樊纲等学者对全国31个省区市市场化程度的研究,河南经济的市场化程度与中西部省份相比并不处于劣势甚至较其他数个省份有一定的优势;最后,比较中部六省2006年前后的经济增长情况,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006年,河南经济无论是规模还是增速显著大于和快于湖南、湖北、安徽、江西等省份,但在2006年之后,似乎是突然之间,河南与上述四省的经济增速差距开始拉大。笔者试图查阅相关文献找到上述现象的答案,但中部六省经济分化的现象在学术界并未引起重视,基本找不到对该问题进行研究的文献。

为了厘清中部六省经济分化的原因,考虑到第二、第三产业影响因素的差异,笔者把中部六省的经济增速差距按产业进行分解,并分别考察了2006年前后河南省与中部地区其他省份工业、第三产业的增速差异情况,对中部六省经济增速差距产业分解结果进行解读,确定了本书对中部六省经济分化的研究方向、重点以及本书的章节安排。

第一,河南经济增速2006年以来滞后于中部地区其他省份主要源于工业增速差距的不断拉大。湖南、湖北、安徽、江西四省2006年之后工业增速较之前有了大幅度的提升,相反,河南省工业增速在此期间虽然仍保持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发展态势,但与湖南、湖北等省份的差距越拉越大。解释中部六省经济分化问题,须先厘清河南省工业增速滞后于中部地区其他省份的原因,特别是湖南、湖北等省份为何在2006年之后工业突然加速发展。在数据和文献梳理的过程中,笔者注意到2005年前后产业开始在东、中、西部地区重新配置,但除非假设产业只在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少数省份重新配置,否则无法解释上述现象。同时,这样的假设很容易让人诟病,毕竟2006年之前河南省无论是经济规模还是工业规模、第三产业规模都大于中部地区其他省份,而且经济增速也领先于中部地区其他省份,按新经济地理学中心—外围模型的推论,率先发展起来的地区会在产业空间重新构建的过程中成为集聚中心。究竟是什么原因使河南省在中国产业空间重构以来,工业增速反而滞后于中部地区其他省份成为本书需要解答的第一个问题。本书对该问题的解答主要在第三章。

第二,虽然第三产业增速的差距不是河南省与中部地区其他省份经济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但河南省第三产业增速滞缓与众多经验研究的结论不符。基于中国数据对第三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表明,第三产业发展主要受城镇化水平的影响,但2006年以来,河南省城镇化速度高于同期全国和中部地区平均增速,但第三产业增速却与其他省份逐渐拉大。此外,考察各省三次产业结构,河南省是全国31个省份三产比重最低的省份。为何城镇化率的提升没有促进河南省第三产业的发展是本书关注的第二个问题。为了厘清该问题,笔者考察了各省历年新增城镇人口在城市和建制镇之间的构成情况。主要是因为中国城镇人口的统计范畴既包括地级及以上城市市辖区常住人口,又包括近2万个建制镇常住人口的情况,而且中西部地区的小城镇常住人口规模一般在1万左右,其居住、生产、生活条件与面临的问题更加接近于农村地区。如果河南省城镇化率的提升主要由小城镇常住人口增长所致,那就不难理解城镇化率的提升为何没有促进河南第三产业的发展。但结果恰恰相反,2005年以来河南省城镇常住人口的增长主要源于城市常住人口的增加,而全国整体上城市常住人口的增量不及城镇人口增量的23%。除上述因素外,还需要进一步厘清河南的经济空间结构,因为理论上关注和研究不同地区和国家的城镇化水平,主要是因为城镇化水平代表着一个地区和国家的经济集聚程度和规模。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集聚更易促进分工的深化和生产效率的提高。此外,梳理回顾中国乡镇企业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乡镇企业所创造的75%的生产总值都属于工业企业,只有不足20%源于从事第三产业的乡镇企业。因此,如果一个省份经济活动呈现较为分散的空间结构,那么也会导致其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梳理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数据,河南城市经济占全省的比重始终在30%左右,而同期全国城市经济比重已由不足40%,提升至60%以上。显然河南省经济未向城市集聚的经济空间结构影响了该省第三产业发展,厘清河南省经济活动不向城市集聚的原因就找到了导致河南第三产业发展滞缓的影响因素。但梳理国内外对空间经济学研究中有关经济集聚的经验研究文献,特别是国内文献,较少见到对省级以下层面的研究,少有的基于城市层面的文献也忽视了集聚的省域差异,从而未注意到在集聚的总体趋势下,某些省份呈现的经济活动不向城市集聚的现象。虽然一些文献曾提及河南经济活动主要分布在县及县以下区域或指出河南城市对区域发展的带动力不足,但都未深究河南经济为何不向城市集聚。本书对上述问题的解答主要在四至六章。

第三,河南省城镇化率的提升主要源于城市常住人口的增长,但城市经济比重却长期保持不变,两个看似矛盾的现象却在河南省真实上演着。虽然解释上述现象并不困难,毕竟河南省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仍然高于县域经济的整体水平,两者间的差距依然会在人口流动的制度和经济性门槛降低的过程中吸引人口向城市流动,但这不得不让人思考河南省的城镇化问题。近十年河南省经过人口向城市的大规模流动,城市与县域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已经越来越接近,如果城市经济占比仍然像此前一样维持不变,那么城市吸纳能力必然下降,当前的城镇化模式面临中断的风险。然而梳理河南省城镇化的相关文献,无论是有关城镇化模式的研究还是其他相关问题的研究,很少有学者提及该问题。因此,笔者认为在厘清河南省经济活动不向城市集聚的影响因素后,非常有必要讨论河南省的城镇化问题。本书对上述问题的讨论主要在第七章。

以上是对拙著的简要介绍。概而言之,本书对两类不同空间维度的经济问题进行了研究:一是全国省际的产业空间重构问题,二是市域范围的经济集聚问题。不可否认,本书关注的问题并非全国性的一般化问题,更多的是作为一名河南籍经济学研究者对河南省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的讨论。由于选题有一定的难度,工作量较为繁重,也受限于本人的理论素养、知识积累、研究能力和资料占有等因素,本书的选题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地方。期望本书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能有更多关注河南经济发展的有识之士研究河南问题。

刘涛

于河南大学金明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