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机理
一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作用的原理
1.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性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结合并不断运动推动着人类的发展进步。不同时代的生产力只有与特定的生产关系紧密结合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这即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在任何一个时代,起主导作用的都是生产力,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必须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所以,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互结合的适应运动中,生产力一直是处于决定性地位的。正像马克思所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说,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当然,生产力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并且总的来说是不断向前发展的。随着生产力由量变到质变的变化,已经建立起来的与之前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就会成为新的生产力更进一步发展的障碍。此时,变革这种不适应生产力的生产关系就成为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
因此,当我们分析现实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化时,就会看到它存在多种情况。在一种情况下,生产力的变革,会立刻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这就是所谓“同步”的现象。在另一种情况下,生产力发生质变,而生产关系在相当长时期以后,才出现质变。这就是所谓生产关系变化的“滞后”现象。第三种情况,生产关系的变革,在一定程度上先于生产力的变革,这就是所谓“超前”现象。第四种情况是,在一定条件下,一种生产力可以对应几种不同的生产关系,一种生产关系也可以对应不同的生产力。这就是所谓“分异”的现象。这几种情况在实际生活中是大量存在的。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性,表现在一定时期的生产力要求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同样的,如果建立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是不适应的,这种生产关系就会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阻碍。因此,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阶段相一致时,它就会促进生产力的进步。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表现在,新的生产关系有效地实现了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结合,并能够充分地调动劳动者开展生产劳动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阶段不相一致的时候,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阻碍表现在,落后的生产关系不能有效地通过生产工具实现劳动者和劳动对象的结合并生产出劳动产品,这个时候既不能实现对生产工具的有效使用,也不能顺利实现对劳动对象的改造,更不能提升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甚至会使人的积极性受到压抑和打击。
由于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这种巨大的反作用,必须在适当的时候革除旧的生产关系,否则,就不能调动劳动者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积极性,生产力就不能持续健康地发展。因此,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是人类社会亘古不变的根本规律,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二 主导生产要素及其人格化机制
为了更加深入具体地研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我们引入了主导生产要素的概念,以此揭示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生产力之间的区别以及其对生产关系的决定性作用,它表现在不同主导生产要素对特定人格化机制的要求上。
1.主导生产要素
人类社会的生产实践推动了自身的发展和进步,在生产过程中,构成生产力的不同生产要素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它们共同推动着生产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不管构成生产力的要素如何变化,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定条件下,在生产力诸要素中必然有一种或两种要素在生产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这种生产要素我们称之为主导生产要素。其他一些生产要素就成为非主导生产要素,处于次要地位。在生产实践中,必须实现主导生产要素与其他生产要素的有机结合,这样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使整个社会的经济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使社会处于上升时期。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主导生产要素是不同的。斯大林指出:“从粗笨的石器过渡到弓箭,与此相联系,从狩猎生活过渡到驯养动物和原始畜牧;从石器过渡到金属工具(铁斧、铁铧犁等),与此相适应,过渡到种植植物和农业……进而过渡到机器体系,出现现代化机械化大工业——这就是人类史上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大致的、远不完备的情景。”经过最近几十年的发展,社会生产力又进入了电子计算机的时代。生产力在不同的时代或快或慢地发展着,表现在生产工具上便形成了一个一环扣一环的链条:旧石器→新石器→青铜器→铁器→手工业机具→机器→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信息化……“这些都标志着人们在社会生产的发展过程中某一历史阶段已经获得的生产力,这些生产力都是人们不断地继承前人已经得到的生产力,并在此基础上从低级向高级、一步一步连贯地发展起来的。显然,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决定了主导生产要素又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2.主导生产要素的人格化机制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机理首先体现在生产要素的人格化机制的建立上。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主导生产要素的转变,与主导生产要素相适应的人格化机制也会与之协同转变。因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社会生产劳动实现的,而社会进步的标志就是生产劳动效率的提升。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劳动者都处于主体地位。但是,在不同的生产关系下,劳动者的地位又是不同的,这种不同取决于生产要素的归属。生产要素尤其是主导生产要素的归属直接决定着劳动者的地位,我们称这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标志生产要素归属及其在生产中处于决定性地位的机制为人格化机制。生产要素的人格化机制显然是决定于生产力水平的,它的建立有助于实现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这种机制内在地包含着三个必然性要求:其一,有一个特定的政治或经济集团,形成了对生产要素的主导控制权;其二,掌握着一定的“权力”,能够实现对社会资源的有效调配;其三,建立起相对稳定的经济、政治关系(或“统治”秩序),借此实现对生产劳动成果的支配或索取。而主导生产要素的人格化机制,主要是劳动者的人格化机制、劳动对象的人格化机制以及劳动资料的人格化机制。
第一,劳动者的人格化机制。依上分析可知,劳动者的人格化机制是指生产力发展的早期,能够对劳动者的劳动甚至劳动者本身具有所有权和支配权,并能够对生产产品具有索取权。比如在奴隶社会,它的主导生产要素是奴隶的生产力。这一时期劳动者的人格化机制就是奴隶主对奴隶具有所有权,当然也就对奴隶的劳动具有支配权,同时,奴隶劳动的成果完全被奴隶主占有。当然,奴隶的生产力作为主导生产要素必须和其他生产要素结合起来。这一时期的劳动对象主要是土地,生产工具主要是铜器和铁器。而在社会主义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劳动者的人格化机制回归主体。
第二,劳动对象的人格化机制。同样,劳动对象的人格化机制是指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能够对劳动对象拥有所有权和支配权,劳动对象的人格化机制主要是在奴隶社会后期和封建社会时期。这一时期劳动对象作为主导生产要素的主要是土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以后,劳动对象日趋广泛化。
第三,劳动资料的人格化机制。如上所述,劳动资料的人格化机制是指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某些阶级或阶层对劳动资料拥有所有权和支配权,并能对劳动产品具有支配权。劳动资料的人格化机制主要始于封建社会后期,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这一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土地失去了主导生产要素的地位,机器和资本成了主导生产要素,其人格化机制主要是资产阶级。
三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适应运动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适应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适应具体体现在主导生产要素及其人格化机制的适应。不同的主导生产要素与其对应的人格化机制的表现是不同的。在原始共同体的尽头,逐渐产生了奴隶主阶级,他们拥有对奴隶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将奴隶作为会说话的工具。此时,由于生产工具的落后,依靠奴隶体力劳动进行社会生产成为奴隶主阶级的必然选择,所以,奴隶劳动成为这一阶段的主导生产要素。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奴隶主对奴隶的绝对拥有,以及奴隶劳动及其劳动产品的被剥夺,是形成奴隶社会主导生产要素人格化机制的决定性因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手工工具在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地主阶级逐渐形成,土地与生产工具成为封建社会的主导生产要素。地主阶级对土地拥有所有权,他们同时拥有生产工具,此时,依靠地主阶级掌握的生产要素是推进生产劳动的必然要求。这就形成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及其人格化机制。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了机器大生产时代,机器成为这之后的主导生产要素,而对生产资料的占有以及对机器的所有权,形成了资本家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这样的人格化机制。在当代,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成了主导生产要素。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创新和社会生产中的主导作用,就必须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人格化机制。这种机制必须能够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发挥科技型企业家的作用,使整个社会的资源有效整合,使一切社会创新的活力竞相涌流。因此,科技创新的人格化机制正是这种要求的首选。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不相适应
如果不能建立起与一定时期的主导生产要素相适应的人格化机制,就不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即是存在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不适应。随着生产工具由铜器时代向铁器时代的转变,生产工具比以往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广大的土地被开垦出来。此时,落后的奴隶制生产关系已经不能调动广大奴隶的生产积极性,缓解奴隶主完全占有奴隶及全部奴隶劳动剩余产品的生产力要素的人格化机制的矛盾,释放奴隶的生产积极性,将大量的土地高效率地利用起来是铁器时代对其人格化机制的必然要求。产业革命的发生,使机器大量应用并成为主导生产要素,它所要求的人格化机制必然是和地主阶级为代表的生产力要素的人格化机制发生冲突的。当代,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现代科学技术成了主导生产要素。建立与现代科学技术相适应的人格化机制,是以科学技术为主导生产要素的生产力的必然要求。这种机制必须实现科学技术知识与知识分子或科技型企业家的直接结合,而这是同机器大工业时代机器主导生产要素及其人格化机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相冲突的。为此,建立起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本的发展模式,以及逐步完善其人格化机制,是新时期改革的重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