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15)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总体发展

调整转型 竞合发展

李炎 何继想 王佳李炎,云南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云南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何继想,云南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王佳,云南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战略研究中心主任。

 

摘要:2013~2014年,中国区域文化产业在文化消费、固定资产投资、文化企业规模、文化企业区域分布和科技创新等方面,总体呈现上升的发展态势。在国家调整文化产业结构,完善空间布局,推动科技、创意与文化产业融合,鼓励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的宏观政策引导下,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日益凸显,资源配置效率得到明显提升,产业集聚在区域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文化产业与现代科技、金融等融合逐渐深化,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不断完善,重点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和亮点进一步突出,调整转型和竞合发展成为2013~2014年中国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主题。

关键词:区域文化产业 调整转型 竞合发展

 

以“区域”为切入点考察我国的文化产业,是随着文化产业基于不同地域的资源禀赋、人文地理特质、经济基础、市场条件等在空间上呈现出差异化的发展状况而形成的研究视角。区域文化产业研究最初关注的是在国家统一宏观战略的推动下,东中西部地区在发展中体现出的不平衡性,并希望通过不同区域发展基础、方式和路径的比较研究,谋求基于差异化发展相对平衡的产业空间格局。随着全国范围内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区域文化产业研究的关注对象也进一步具体化。以东部地区为例,同属东部的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体现出的发展特质各不相同,各区域推动产业集聚的内在动力、产业业态结构以及投入产出和消费市场等均有差异。地缘的联结性、资源禀赋的空间聚合甚至行政区划的边界等空间要素,影响了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和表现形态,要求区域文化产业研究的关注对象更加具体。同时,区域文化产业研究也要在对不同区域发展特质进行相互比较的基础上,更加关注区域间的竞合发展。

我国文化产业经历了十余年起步和快速发展,2012年国家发布了新的文化产业分类指标,标志着国家从顶层设计着手对文化产业的业态结构开始进一步的思考和调整。通过统计指标体系的调整、相关政策意见的出台和推动实施,各区域围绕国家战略的具体落实,重新审视和探索文化产业的业态结构调整、空间布局的构建与竞合发展之间的关系。2013~2014年,调整转型和竞合发展成为我国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主题。

一 发展现状与特点

与2012年相比,2013年中国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在文化消费、固定资产投资、文化企业规模、文化企业区域分布和科技创新等方面,呈现出总体上升的态势。同时,各区域发展的特点也更加突出。

(一)总体发展现状与特点

1.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成为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区域间人均文化消费支出的差距呈现扩大趋势

2013年,城镇居民文化消费增长平稳,各省域城镇居民人均文教娱乐消费支出步入千元时代,成为拉动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国家统计局社会科技和文化产业统计司、中宣部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办公室编《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年鉴2014》,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本章未加注的数据均出自该年鉴。,2013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文教娱乐消费支出2014年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年鉴把“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指标更换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文教娱乐消费支出”(包含教育支出)指标。相较2012年增长12.81%,比2012年同期增速增长了2.99个百分点。从省域来看,按2005~2012年的年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的增长率计算国家统计局社会科技和文化产业统计司、中宣部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办公室编《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年鉴2013》,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城镇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增长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2.69%)的省份有13个,其中增长16%以上的省份4个,分别是辽宁(18.11%)、江苏(17.61%)、安徽(17.75%)和陕西(16.74%);从绝对数的估算来看,2013年东部有4个省份城镇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超过2000元,东部地区依然是文化消费快速增长的重点区域。

从区域人均文化消费支出的地区结构看,2011~2013年,城乡人均文教娱乐消费支出差距的平均扩大比例高达11.47%,其中,东部、东北部、中部和西部城乡人均文教娱乐消费支出差距的扩大比例分别为8.40%、15.39%、15.53%和16.03%。在2013年城乡人均文教娱乐消费支出的绝对数中,全国城镇居民人均文教娱乐消费支出是农村居民人均文教娱乐消费支出的4.72倍,较2012年的4.56倍有所扩大。其中,东部、东北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这一比值分别达到了4.06、2.97、4.72和5.52,而2012年的比值为4.09、2.86、4.30和4.96,除了东部地区的差距有小幅的收窄之外,其他区域间的差距呈现扩大趋势(见图1)。

图1 2011~2013年中国各区域城乡居民人均文教娱乐消费支出差距

资料来源:《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年鉴2014》。

可以预见,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城乡文化消费结构会发生一定变化。城乡文化消费结构变化对区域文化产业结构、产品生产和服务能力也将产生较大影响,成为推动区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图2 2013年中国城乡居民人均文教娱乐消费支出地理分布

注:数据采用ArcGIS系统的自然间断点分级法(Jenks),通过五级划分将相关数据分为五个等级的梯度,因此,数据的分级是根据总体样本数据的具体分布划分的,梯度间的数据并不一定完全连续,梯度间的差异特征能够更为明确地得到对比。

资料来源:《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年鉴2014》。

2.文化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大幅下降,资本向中西部转移趋势较为明显

2013年,文化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为21.76%,较2012年同期的49.75%下降了近28个百分点。其中,东部、东北部和中部地区文化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分别为18.42%、13.36%和25.10%,较2012年同期的49.78%、69.00%、54.10%均呈现大幅下降态势。值得注意的是,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下降幅度相对较小,仅从2012年的35.23%下降到2013年的30.87%。此外,从2008~2013年文化产业固定资产的年均增长率来看,除了东部(23.96%)低于全国年均增长率(27.70%)之外,其余各区域均高于全国年均水平(见表1)。

表1 2008~2013年中国各地区文化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统计

资料来源:《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年鉴2014》。

从文化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的比例来看(见图3),东部地区占比逐年下降;东北部变化不大,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中部和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成为文化产业投资追逐的重点区域,资本向中西部转移的趋势较为明显。

图3 2008~2013年中国各地区文化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的比重

资料来源:《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年鉴2014》。

图4 2013年中国各地区文化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地理分布

资料来源:《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年鉴2014》。

3.文化企业规模快速增长,区域文化产业市场集中趋势显著

2013年,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包括:规模以上文化制造业、限额以上文化批发和零售业与规模以上文化服务业。的法人单位总数与从业人员数的增长率分别为13.30%和7.77%,资产规模与营业收入的增长率分别为14.37%和13.75%。其中,中部地区文化企业法人单位数量增长率表现最为突出,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多,从业人员数的增长率更是高达27.70%;同时,资产规模和营业收入的增长率也分别达到38.61%和40.78%,其水平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以及其他区域的增长水平。此外,尽管东北部地区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出现了负增长,但其法人单位数量增长的1.31%却带动从业人员数增加了6.22%,企业资产规模增长了8.33%(见表2)。

表2 2013年规模以上文化企业相关指标增长率

资料来源:《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年鉴2014》。

从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单位总数、资产规模以及营业收入来看,2013年,各地区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单位总数占全部文化法人单位数的比重均未超过6%(东部最高为5.13%,其余区域均低于全国4.50%的平均水平);但是,从资产规模的占比来看,除东北、西部地区外,其余地区均超过55%;从营业收入的占比来看,东部地区高居首位,占比高达77.58%,其余地区均超过68%,区域文化产业市场集中趋势显著(见图5)。此外,从占比的相对数据来看分别计算:①(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资产总额/文化企业资产总额)/(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单位数/文化企业数);②(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总额/文化企业营业收入总额)/(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单位数/文化企业数),得出相应结果进一步说明相对的市场集中状态。,西部市场集中度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也高于其他地区,其后依次为东北部、中部和东部地区。

图5 2013年规模以上文化企业相关指标占比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年鉴2014》。

4.文化企业区域分布呈现梯度格局,市场集中与分散共存将是一段时间内的主要发展态势

从文化企业数量的空间分布来看,2013年我国文化企业的分布呈现出自东向西逐步递减的梯度格局。从规模以上三类企业(文化制造业、文化批发和零售业、文化服务业)结构来看,总体显示出两端大、中间小的态势,除东部与中部地区相对趋向“文化制造业”外,东北部与西部地区对于“文化服务业”的选择略高于“文化制造业”。从三类企业结构来看,文化服务业的单位数分布呈现出自东向西逐步递增的格局。比较规模以上三类企业结构,中小文化企业越活跃的区域,文化服务业的投资倾向越显著,区域特色就越明显(见表3)。

表3 2013年中国文化产业三类企业的单位数构成状况

资料来源:《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年鉴2014》。

在市场集中状态显著的态势下,2013年中小文化企业发展依然活跃。较2012年,文化企业法人单位数(包括文化制造业、文化批发和零售业、文化服务业)的增速均高于规模以上法人单位数的增速,显示出中小文化企业投资呈增长态势(见表4)。从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及文化企业法人单位总数来看,西部地区和东北部地区中小文化企业活跃度相对较高,市场集中与市场分散共存将是一段时间内的主要发展态势。

表4 2013年中国文化企业发展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年鉴2014》。

5.从科技创新活跃程度看,东部持续引领全国研发潮流,中部、西部地区加速推动研发投入

2013年,有开展研发活动的企业2461家,占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制造企业总数的13.61%,比2012年的13.27%高出0.34个百分点,增速达7.14%。其中,东部地区开展研发活动的企业总数最多,达1965家,占全国开展研发活动企业总数的79.85%,比上年同期降低3.15个百分点;中部地区开展研发活动的企业总数是394家,占全国开展研发活动企业总数的16.01%,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3.01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开展研发活动的企业总数78家,占全国开展研发活动企业总数的3.17%,相较上年同期有所提高。相对而言,东北部地区开展研发活动的企业总数相比上年仅增加5家,呈现微小幅度的下降。

从2013年研发经费支出和项目个数来看,在研发项目的平均投入上东北地区依然高居全国首位,单个项目平均投入总额高达3369484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6倍,是西部地区的2.57倍,其后依次是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从绝对数的研发经费支出和项目个数来看,东部地区的强势地位并未改变,依然引领文化产业研发潮流;相较2012年,东部地区单个研发项目平均投入总额是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2.02倍和3.43倍,2013年,东部地区单个研发项目平均投入总额仅高出中部地区4.47%,高出西部地区69.99%;从2012~2013年的研发项目平均投入额的增长率来看,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呈现出高速增长态势,分别达到75.80%和82.84%,远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而东部地区和东北部地区研发项目平均投入额增长出现负值,分别下降了9.32%和15.72%(见图6)。由此可见,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研发投入呈现出显著的加速推进态势。

图6 2012~2013年研发项目平均投资状况

资料来源:《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年鉴2014》。

(二)重点区域发展现状与特点

1.科技与金融强力推动环渤海区域文化产业走向新高度

环渤海地区依托丰厚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完善的工业体系和商业金融体系,以及北京、天津、河北文化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趋势和沿线大型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不断形成,为大规模生产、复制文化产品,提供文化展示、文化贸易奠定了基础,加快了该区域文化产业的集聚发展。

北京以引领性和标志性的要求构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文化科技、文化艺术、文化创意人才等核心要素体系以及发达的商业金融服务机构、文化中介机构等支撑体系,推动了该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而且使北京成为中国的创意、研发、生产、服务、战略和政策制定的中心。河北中部地区历史文化资源、北部和西北部地区民族文化资源的优势逐渐凸显,成为承接北京都市文化消费、满足本地区文化消费、外来文化旅游消费的重要区域。天津作为该区域和国家重要文化交流与贸易港口,战略地位十分突出。山东充分发挥齐鲁文化的历史优势,形成了以济南、泰安为中心的历史文化圈,以潍坊、临沂为核心的地方文化圈,以青岛、烟台、威海为核心的海洋文化圈等区域多元文化产业发展态势。

2013年,环渤海地区积极发挥文化和科技、金融相互促进的作用,深入实施科技、金融带动战略,文化金融产品创新活力得到激发。据统计,2013年,环渤海地区规模以上文化制造业研究和实验发展(R&D)经费相较2012年增长9.59%,占全国比重为25.43%;发明专利数占全国总比重19.58%,在科技创新的带动下,环渤海区域文化产业进一步显现出发展的活力。在政府积极引导与金融企业推动下,2009~2013年,环渤海区域文化及相关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由2214.7万元上升到5438.1万元,年平均增长率高达25.18%。

2.区间互动、产城互补激发长三角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新能量

长三角地区依托现代文化产业业态与区域地方特色文化产业互动发展,形成了中心城市与中小城市群的互动,是该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丰富多样的文化资源、相对集中的城市群、完善的商业金融服务体系、面向国际的开放性产业园区、现代大型文化设施,以及较多的文化创意、科技人才、文化品牌使该区域成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区域特征最为明显的地区。

从产业发展的整体态势来看,长三角区域文化产业发展规模依然保持良好的增速,2013年,江苏省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2883亿元,同比增长21.59%;浙江省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1767.45亿元,同比增长11.74%;上海市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1387.99亿元,同比增长11.31%;安徽省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844.95亿元,同比增长18.41%,长三角四省(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合计占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高达32.23%。从文化消费结构来看,长三角文化消费基本呈现出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区域内城镇文化消费变化趋势一致,表现出了较好的增长势头;而区域内农村文化消费则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地区差异。

近年来,长三角地区文化产业结构转型与优化趋势明显,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等关联产业的融合程度加深,数字娱乐、网络视听等新兴业态层出不穷。区域内垂直分工体系较为完善,强化“走出去”战略,与其他区域之间的竞合关系越来越明显。长三角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出传统优势门类稳固、新兴行业门类涌现的良好态势,文化产业竞争力、文化市场活力、区域文化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3.消费投资齐头并进,激发中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活力

中部地区依托丰富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相对广阔的潜在文化消费市场,以中心城市为主体,培育和挖掘城乡文化消费市场,发展文化创意、影视文化、版权服务、会展、文化旅游业是该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路径。

随着文化消费需求不断扩大,中部各省文化及相关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加,投资总额年均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文化产业园区逐渐成为聚集和培育文化企业特别是中小初创型文化企业的重要载体,也成为拉动中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随着投资带动和科技融入文化产业的作用不断显现,中部地区文化企业产品开发和科研能力进一步提升,新产品盈利能力迅速提高。中部地区通过积极挖掘文化资源,促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开发特色旅游,塑造品牌,文化旅游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旅游人次和旅游总收入直线上升。

4.特色文化产业主导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方向

西部地区积极推进文化产业与特色农业、少数民族医药业等产业融合,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之间形成了良性互动发展。西部地区文化产业的竞争在多个领域呈现文化“圈地运动”趋势。西北地区利用其丰富多样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和生态文化,依托旅游产业培育外部文化消费市场,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成为西北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领头羊。在其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实践中,以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形成中心城市带动,旅游线路集聚,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品牌成为西北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亮点。西南地区围绕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气候条件、区位优势,强化民族文化与地方历史文化、生态文化品牌的营销,构建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互动发展,重点培育具有区域特色的演艺、影视、民族民间工艺、节庆会展及乡村文化产业,成为该地区鲜明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特色。

5.新业态助力港澳珠三角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占领新高地

珠三角地区凭借改革开放先行的制度创新优势、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和社会文化相通的人文优势,承接了港澳地区制造业的转移。港澳珠三角区域内的经济合作,促成了在制造业领域以优势互补为基础的“前店后厂”式跨境一体化生产与服务的综合经济体系。

新兴崛起并在全国取得领先地位的诸多文化产业业态,迅速推动港澳珠三角区域文化产业在引领全国文化产业发展态势中占据新高地。2013年广东省统计数据显示,在文化服务业各行业中,法人单位最多的是“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占文化服务业法人单位总数的56%,占全部文化产业法人单位总数超过30%。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行业成为广东省文化产业各行业中最具有活力、发展最为生机勃勃的行业之一。港澳的动漫电影、文化艺术及创意设计不仅是当地文化产业的主要支撑点,在国内市场也占据制高点。新媒体、高科技技术与文化融合方面,涌现出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如腾讯、网易、迅雷、华强文化科技、奥飞动漫、原创动力等。

二 发展趋势与存在的问题

2012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颁布,标志着中国文化产业在经过起步与快速发展阶段后,进入转型升级阶段。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的调整对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影响较大,各区域的资源配置、文化产品生产与分配、文化消费市场、产业集聚与空间构成、发展路径、文化与科技的融合程度以及文化产业在地区GDP中所占的比重,甚至不同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在国家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比重和排位,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2013~2014年,我国区域文化产业总体上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

(一)影响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多元要素的综合效应增强,区域间差异化发展将会更加突出

产业发展基础、消费市场、公共文化设施、文化资源、科技人力、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等都是影响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区域文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区域间竞合发展态势的逐渐形成,单一要素的推动力已经不足,多要素相互作用、共同发挥的综合效应,推动区域之间的差异性发展更加突出。

环渤海地区依托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北京和直辖市天津,在国家推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进程中,充分依托两大城市庞大的消费市场,整合国家大型公共文化设施、历史文化资源和金融、科技、教育资源,围绕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强化文化产业与科技、创意的融合,拓展国际视野,版权服务、广播影视、会展、演艺和文化创意成为该区域文化产业的主要业态,带动区域文化产业发展,辐射影响全国的现代文化产品生产、服务和文化消费;长三角地区以上海为中心,南京、杭州为两极,中小历史文化城市群为延展,文化消费和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层级性、多样性、分众化态势,区域文化的多样性在带动区域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上的作用明显,在版权、广播影视、会展、演艺服务业基础上,向传统工艺美术业、文博服务、休闲度假等特色文化产业和文化创意、动漫等新兴产业业态拓展;珠三角地区依托其经济基础,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注重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充分利用邻近香港、澳门的区位优势和经济互补优势以及改革开放先行区的优势,发挥专业市场的作用,以深圳、广州、厦门和一批中小城市为中心,培育文化产品生产、集散、交易的专业市场,进一步凸显其文化贸易中心的地位。

随着城乡文化消费市场的培育,借助全球化带来的巨大人流,区域文化产业呈现出中心城市带动,中小历史文化名城和文化资源富集地区、旅游线路景区为节点,带状发展的格局。中西部地区以文化资源为基础,消费市场为带动,文化服务为主体;特色产业以产业融合为特征,地方民族品牌为亮点,文化产业呈现点状、带状集聚。虽然产业规模尚难与东部地区相比,但文化产业对地方可持续发展发挥着较为显著的带动作用,已经成为拉动中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台湾地区依托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国际视野,注重文化创意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向广泛的社会生活领域拓展,演艺服务、文化旅游业、休闲度假、工艺美术品等业态发展迅速。台湾的文化创意产业与网络、数字信息等现代科技结合,同时围绕生活美学不断向日常生活渗透,文化创意产业在台湾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更加凸显。

(二)产业集聚在区域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带动作用持续增强,各区域文化产业的“空间效应”将进一步释放

东部沿海三大区域与中西部地区依托不同的发展基础,围绕资源、市场、资本和文化产品生产、展示,形成了不同类型、具有明显区域特征的文化产业集聚区。以京津冀为中心的环渤海地区充分利用其城市经济的转型,依托文化市场、科技、金融与文化创意人才优势,突破传统的以艺术创作、广告设计、文化产品交易为主的相对单一的文化创意园区的局限,依托高校、国有文化企业,结合城市新区的拓展,形成集创意、产品生产、展示和交易于一体的文化科技集聚区。北京朝阳区充分利用其发展空间及高校创意、设计、科技、现代传媒资源,通过政府和高校的合作,营造良好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环境,迅速吸纳大型文化企业和中小型文化企业进入朝阳区,以北京朝阳区为代表的新型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正改变着过去以展示交易为主的单一文化产业集聚方式。

长三角地区依托其良好的文化资源、多层次文化消费市场和区位优势,在文化产业集聚方面呈现出创意、展示与文化消费融合发展的态势,形成不同层级的多元集聚发展格局。上海、杭州、南京依托文化遗产、历史文化街区、产业园区和大型文化企业,培育以创意、展示和消费为支撑的国际大都市文化产业集聚区。长三角地区的一批中小历史文化名城依托其历史文化资源、文化街区、旅游景区和传统工艺美术生产集散中心的优势,形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集聚区,带动长三角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珠三角地区形成了一批生产、展示和交易市场为主体,以深圳、广州为中心,以佛山、泉州、厦门、珠海等一批中小城市为节点,以文化产品专业市场为依托的文化产业集聚区。中西部地区在旅游市场引领下,依托其历史文化、地方文化和民族文化资源,形成以武汉、长沙、成都、重庆、昆明等城市为中心,以中小旅游城市和资源集聚区为节点,以休闲娱乐、文化旅游和传统民族民间工艺、民族民间演艺、民俗文化体验等为主要产业门类,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集聚区,成为推动中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三)在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引领下,统一市场条件下文化产业的竞合格局将会加快区域文化产业发展

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从国家利益出发,延续历史上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交流的优良传统,为中国的开放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视域。在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引领下,区域文化产业力求突破相对封闭的行政区划的束缚,寻求跨行政区域整合市场和资源,市场在产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凸显,区域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带状发展格局逐渐显现出来,成为学者研究、政府引领、企业关注的重要热点。

以四川为中心,围绕地震后四川、青海、西藏、云南交界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多部委共同提出了“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建设工程,旨在保护、挖掘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和生态文化,通过文化产业、旅游产业促进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整合周边若干省区市、多个民族的文化资源,突破了行政区划,促进了资源和市场的跨区域整合。东南沿海地区的广东、浙江、福建依托其区位优势和乡镇企业发展的基础,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依托传统工艺美术的生产和交易,形成了以广州、佛山、泉州、厦门、石狮、乐清、东阳等城市为中心,以珠宝、翡翠、木雕、石雕、刺绣、编织等为主的传统工艺美术产业带,形成了各种国际性的文化产品专业生产和交易市场,产值达数千亿元。在市场引领下,以云南楚雄、大理、丽江、香格里拉为依托形成的滇西北文化旅游产业带,依托大理和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等,形成融文化旅游、民族民间演艺、休闲度假、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品、民俗文化体验、文化创意等于一体的多元文化产业带,实现了资源、市场与多元产业的融合发展,成为西部民族地区文化产业最具活力的产业集聚区。

在“藏羌彝族文化产业走廊”、东南沿海传统工艺美术带、云南滇西北文化旅游产业带的基础上,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等省区依托丝绸之路及其历史资源先后提出华夏文化创新工程,推动丝绸之路文化经济发展。中东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市提出了建设“大运河经济带”,旨在充分利用运河沿岸省市深厚的文化底蕴,将“大运河经济带”建设成为世界级的经济运河、文化运河、生态运河,实现经济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的有机协调。以武汉为中心,长江沿线相关省市提出了促进长江文化经济带发展的倡议。文化产业带状发展预示着中国文化产业将在统一市场的引领下,向突破行政区划束缚、寻求区域内和区域间的资源配置、拓展其产业发展空间的方向发展。

(四)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推动了现代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从而加快区域文化产业创新发展

文化与科技融合是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也是国家创新发展的重要工程。《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促进科技创新对文化发展的推动,加强文化科技创新,增强文化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和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2012年6月国家科技部、财政部和文化部等联合印发《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纲要》,各省区市结合科技与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特征,也纷纷出台了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推动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在前期注重以技术进步促进文化产品创新,运用科学技术提升文化创作力、表现力和传播力,推动科学技术在文化信息的获取、处理、存储、传输、接收、显示上的运用和集成,促进先进传播技术平台的文化传播形式、产品和服务、管理模式。在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上,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开始迅速转向科技与文化产品生产,促进文化产业集聚,培育新型文化产业业态,有力促进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与互联网融合,推动了文化创意、文化交易与文化展示向线上线下的转移,以文化产权交易平台、影视院线、移动终端为主体的现代文化服务体系成为带动区域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

文化科技融合过程中,东部环渤海、长三角与珠三角区域更加关注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以及动漫的技术支撑和文化科技产品的转化能力,更加关注新兴文化业态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的攻关和应用推动,着力提升文化创作力、表现力、传播力和管理能力;注重培育以市场为导向、政用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科技创新体系和现代文化企业,培育文化科技创新服务机构,促进文化与科技创新要素的有效对接;注重依托国家高新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级现代服务业产业化基地、高等院校文化科技园等促进文化科技企业的孵化,培育文化产业集群。中西部地区则注重现代科学技术与文化资源的集成、展示与传播,提升地区文化影响力;偏重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促进地方传统工艺、民族工艺和文化产品的规模化生产;注重借助现代文化产品交易平台,扩大地方性文化产品的交易,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针对上述发展态势,当前我国区域文化产业发展除存在发展思路单一、产业结构雷同、“大而全,小而散”的问题外,还存在着部分地区对区域文化资源、市场空间、产业发展路径和优势分析不够,缺乏差异化发展理念,在科技、技术、人才和金融资本相对不足的前提下,盲目跟进动漫游戏业等新型产业等问题。此外,我国区域文化产业跨区域整合资源的能力较差,区域文化产业竞合发展格局仍未形成。中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着对政府主导和政策扶持的依赖以及市场引领和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如何通过技术变革实现现代文化符号消费与中西部文化产业发展有机融合,成为当前中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亟须解决的一大难题。

三 对策与建议

随着城乡文化消费的进一步活跃、产业发展空间的进一步拓展,地方政府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将逐步让予市场,国家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将逐渐从特惠性扶持向普惠性推动转化。产业跨界跨业融合将更加凸显,“互联网+”将进一步提升区域文化产业的创新能力。产业结构与空间布局将进一步得到优化,在国家“一带一路”和文化产业带状发展政策的引领下,跨行政区域配置资源为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与发展机遇。“十三五”期间,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应遵循统一市场条件下,在分类指导原则下,顺势而为,强化竞合发展,探索区域发展特色,积极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推动产业跨界融合,搭建现代服务平台,培育龙头企业,促进产业集聚,提升区域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政府相关部门在制定相关政策、编制区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时,应充分关注并着力解决好以下问题,为区域文化产业培育良好的发展环境。

(一)将空间发展规划纳入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

在统一市场条件下,通过空间发展谋划产业发展,已经成为国家“十三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绕不开的重要话题。编制“十三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要具有空间视域、强调空间效益。鼓励和引导区域文化产业进一步开放市场,突破相对狭隘的地方利益的束缚,推动跨行政区划资源整合,促进城乡、东中西部文化消费市场、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互补。遵循市场规律,避免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出现“大而全,小而散”的不良局面,建立统一市场条件下区域文化产业竞合发展格局,促进国家文化产业结构与空间布局的完善。

(二)研究区域文化资源特色,寻求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的本土路径,推动区域文化产业走差异化发展道路

在“十三五”国家文化产业整体发展空间规划的基础上,要高度关注区域文化资源的特殊性和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不均衡性,要加强对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的本土路径、区域文化消费的传统特色以及区域文化市场发展空间形态的分析研究,鼓励不同区域挖掘、整合区域文化资源,发挥市场在区域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方式从“增量扩充”转向“存量优化”,推动区域文化产业走差异化发展道路。

(三)主动融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空间布局,抓住文化产业发展的区域新机遇,谋求产业竞争力可持续提升的新领域

国家“十三五”规划正在制定之中,一些将在“十三五”时期起到引领作用的重大战略项目已经逐渐浮出水面(比如说“京津冀一体化”)。可以预见的是,将会有一系列针对“主体功能区”等多年来力推但是尚无明显效果的重大战略举措出台,这将是“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的重大机遇。因此,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将成为“十三五”时期我国文化产业依然能够保持快速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建议将“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等战略项目有机整合和有效对接,进行有针对性的配套设计。比如,以“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规划配套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部署,以“长江文化经济带”规划配套国家长江中游城市群规划等。

(四)注重“文化+科技”的集成创新效应,持续激发区域文化资源的创造潜能,加快推动区域文化产业跨界融合发展

以数字化信息技术为主体的现代科技与当代文化产业“互为表里”,是打破传统体制行政分割的主要力量,建议研究加速推动“文化+科技”“互联网+”等产业融合发展的办法,有效引导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整合、资源整合、营销整合和创意人才整合。发挥现代科技服务平台在跨区域、跨资源、跨界的产业融合中的作用,依托国际和国内著名的网络、影视和现代科技服务平台,扶持区域性现代“科技+”服务平台,促进科技与区域文化产业的融合;发挥互联网在区域文化资源整合、文化产品及品牌营销等方面与文化产业的跨界融合,提升区域资源的利用效率、品牌附加值,推动文化产业新业态的发展。

“中国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是云南大学国家产业研究院常设研究课题。2015年的研究工作在2014年基础上有较大的拓展。在中央文资办“文化产业重大课题研究计划”的资助下,在国家统计局的指导下,课题组整合全国相关研究机构的力量,着重强调了研究框架的构建,并据此确定了可长期追踪采集的指标体系,以期形成相对稳定的分析模型,用于评估每年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动态,分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预测发展走向。课题组希望通过对区域文化产业的长期追踪分析研究,为政府部门的决策、企业的发展和学者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参考咨询。

2016年是“十三五”国民经济发展的开局年。各地区结合区域文化市场、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已开始编制地区“十三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课题组希望该报告的推出能对各地区编制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