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贫困:社会可持续与环境可持续:生态文明与反贫困论坛(2014)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反贫困:三位一体的建设经济、社会、生态文明

〇让扶贫志愿者成为反贫困的生力军

汤敏(国务院参事)

非常感谢大会给予我的这个机会来探索反贫困和生态文明的问题。大家都知道,生态和贫困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刚才刘远坤副省长也谈到哪个地方贫困,哪个地方的生态一定比较差,比较恶劣。所以,要解决生态问题就需要反贫困,反之亦然。反贫困我们谈了很多年,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在下一步怎样做才能让最贫困的不管是八千万人还是两亿人(无论用哪一种方式来衡量)脱贫,解决这个新时期的贫困问题呢?今天我的发言主题是“让扶贫志愿者成为反贫困的生力军”。

什么叫扶贫志愿者?就是这些志愿参与扶贫、帮助扶贫的人,这些人在目前还不是反贫困的生力军。尽管这些志愿者也做了很多工作,在反贫困工作中做了很多工作,但是系统性的、成规模的、深入基层进行反贫困的这样的志愿者行动目前还是缺乏的。

最近,国务院参事室组织几位参事到黑龙江、吉林、上海做了关于中国志愿者情况的调研,我有幸也参加了。我发现中国的志愿者群体是一个巨大的宝库,而且数量巨大。在黑龙江、吉林、上海,每一个地方都有两百万以上已经注册了的志愿者,这些人都愿意拿出自己的时间,拿出自己的资源来做一些事情。但是,目前这些志愿者主要都还是在城市里面,他们做的事情基本是在社区,在城市里做一些工作,例如,保护城市的卫生环境,再如节日的时候慰问孤寡老人等传统的志愿者服务,但这远远不够。这些志愿者为什么不多做一些事情呢?现在志愿者供大于求,志愿者很多,事情太少,为什么?因为我们现在的志愿者基本局限在城市里,城市里需要志愿服务的事情是有限的,怎样把城市的志愿服务者这么大的人群,这么多的资源,这么高的热情和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反贫困问题有机结合起来,把上亿人甚至几亿人的大市场开发出来,这将是下一步反贫困中非常值得关注和推动的领域。

我们现在有八千万贫困人口,仅共产党员就有八千万,加上共青团员、民主党派,都加起来有好几亿人,这几亿城市人口帮助八千万贫困人口应该是不难的。现在是没有一种很好的办法把这些人对接起来,把城市的志愿者和农村的需求对接起来,如果说过去对接比较难的话,现在机会来了,机会在什么地方?

第一个机会正如刚才刘永富先生所说的,国家现在在扶贫方面正在加大力度地推进,现在有40万名公务员已经扎根于十万个贫困村里,这些公务员将长期驻扎在村子里面,他们第一个任务就是要建档立卡,把贫困人口真正找出来,他们为什么贫困?他们需要什么?他们需要什么帮助?把这些找出来,这是过去没有的。

第二个机会是ICT的条件,现在大部分农村基本都联网了,实在没有联网,至少大家都有手机,至少咱们驻村干部、公务员人手一台都是智能手机,有了智能手机就可以把大量的信息往上传。所以这两个条件是过去没有,现在已经有,正好可以搭建一座桥梁,把农村贫困地区的巨额需求和城市志愿者的巨额供给对接起来,从而实现中央一直倡导的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这一目的。

具体怎么做?我们是这样设想的:这些驻村干部找到贫困户,了解贫困户的需求,把这些信息搜集出来,通过互联网或智能手机发到扶贫办或者某一个社会组织的志愿者服务网络上去,把这些建档立卡已经注册的城市志愿者分单位或者分组织让他们去寻找那些可以提供帮忙的团体或个人,这些帮助不一定要求城市志愿者到乡村去,很多的帮助只要了解到信息,城市里的志愿者举手之劳就可以解决。比如农村的农产品卖不出好价钱,这些城市的志愿者可以帮他联系买家,甚至自己就可以买下一部分,发动自己的朋友、自己单位的职工就可以帮助买一部分。再如农村需要更好的教育,需要一些御寒的衣服,我们完全可以在城市里找到,通过互联网或者邮政寄过去,驻村干部收到这些东西以后还可以拍下照片,放到互联网上说明这些东西已经收到并发挥了作用。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只要把需求传上来,大家会想出很多解决的办法,但是有些问题还得国家解决,修路、修桥、建学校还得国家解决。八千万人有两千万个贫困户,一个贫困户有两三个、三四个城市志愿者来帮助他们,那么很多问题就可以解决。所以让社会来解决贫困问题,或者说配合政府的主力扶贫,社会志愿者把这个需求对接起来,可以使现在的扶贫走出一条新路子,可以把原来想象不到的一些扶贫方式推广开来。

我所在的友成基金会正在做试验,几天前第一批扶贫志愿者,我们叫扶贫后援团,给每一个驻村干部配一个后援团帮助他。第一批后援团是每一个驻村干部找了四个大学生帮其建档立卡,我们把信息收集后再到各单位找志愿者帮助他们,如果这个能做好,那么很可能中国未来十年的扶贫将是一个全世界都没有的扶贫模式,将把全社会动员起来一起来扶贫,将是一个多元化的而不是过去仅有的政府扶贫或者产业扶贫等,是多元化的扶贫,我们希望这一天尽早到来。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