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二人转形成的土壤——农业生产方式
生产方式是马克思主义考察历史的一个核心概念,它位于社会金字塔的底端,是构成整个社会的基础。“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现代学者史徒华在阐释他的文化生态学理论时也指出,“生产活动这个领域值得作有系统的深入研究,以衔接到整个社会生活”。所以说,生产方式是我们考察文化现象的一个重要视角。
宋、元、明三朝是中国民间艺术形式发展的黄金时期,戏剧和曲艺形式的发展更是引人注目,杂剧和散曲是这几个朝代艺术形式的典型代表。但是,二人转并没有在这个时期产生。为什么二人转到清代中期才产生,到清末才成熟和发展?这个问题是复杂的,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二人转是农耕文化的产物,是活跃在农村的一种艺术形式。所以,只有到了清代,当农业生产在东北占据了主导地位之后,二人转才得以产生。简言之,农业生产方式是二人转生长的土壤,它形成之后,也服务于农业生产、生活。
东北因地处中国东北部而得名,这里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气温一般在零摄氏度以下,且持续时间较长。黑龙江偏北地区冬季时间持续更长,温度更低。相对于关内温暖的气候条件而言,东北如此寒冷,的确不太适宜人类生存:因为寒冷,在生产力尚不发达之时,种植业受到很大的限制;因为寒冷,穷苦者有冻死的可能。但是东北动植物资源丰富,从黑龙江至吉林,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三大山系中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围绕着三大山系也形成了东北的三大水系。此外,东北西部与内蒙古接壤之处,草木非常繁茂。这样得天独厚的生物资源使东北渔猎、游牧的生产方式得到充分发展。清代以前,东北地区居住的主要是少数民族,他们早期即以渔猎、游牧为主要生产方式。由于战乱,东北地区的农业“没有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经常处于中断状态。往往是一个地区的农业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一旦突然遇到外族流入和侵袭,很快就流于衰败”。此外,东北气候寒冷,其北部更是苦寒之地,在古代生产力还不十分发达之时,这样的气候条件很难使农业有所发展。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东北没有农业,只是农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成为主要生产方式。在东北,与三大山系相应的有三大水系: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水系;图们江、鸭绿江等自成水系;辽河、太子河、浑河、西拉木伦河、巨流河水系。有水之处即可发展农业,且东北有全国面积最大的东北平原,也是适合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之一。根据考古资料,早在新石器时代,东北地区即有了农业生产活动,是中国的农业发源地之一。汉魏之时,东北的少数民族习得了汉人先进的农业技术,使农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唐代以来,东北农业进入全面发展期。明清以后,东北农业发展缓慢,这是因为东北是明朝与后金交战的主要战场,战火所到之处,生灵涂炭,生产遭到全方面破坏。清代以后,“满人龙定中原”,带来了两个多世纪的稳定,生产力得到恢复;关内人大批出关后,他们带来了先进的农业耕种技术和丰富的经验,从而繁荣了东北的农业,使农业成为东北最重要的生产方式。农业生产对于二人转最重要的意义是:忙闲相间的生产节奏为二人转提供了产生和发展的契机。
东北天气寒冷,11月即入冬,次年4月才走出冬季,可以耕种的时间仅七个月,所以东北的农业生产仅一季,这使东北人有较长的农闲时间。表1-1以新民地区为代表,展示了东北农业生产活动时间。
表1-1 新民地区农业生产活动时间
注:此表根据笔者田野调查资料绘制。
从表1-1中可以看出,清明节前后农民陆续开始播种,6~8月为挂锄期,这段时间农活较少。9月中下旬开始秋收。整个秋收过程大概持续一个多月,到11月基本结束。由于先进生产技术的使用及经济的发展,农民可以利用机器或雇用劳动力进行收割,原来持续一两个月的秋收,现在仅需几天即可。在4月到11月间,农民为了增加经济收入,会种植一些水果或蔬菜,这使部分农民有时在挂锄期也较忙碌。如新民梁山镇的西瓜远近闻名,素有“梁山西瓜,不甜不要钱”之说。每年七八月的时候,当地农民忙着给西瓜贴字,收西瓜,卖西瓜。豇豆也是当地种植较多的蔬菜,每年9月收豇豆时农民也会忙上一段时间。11月至次年3月是农民冬闲的时间,长达五个月之久。农民如此的生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正是在这样有节奏的生活中,农民创造了二人转艺术。
在一年的生产、生活当中,挂锄期和漫长的冬闲期是二人转展演的最佳时间。二人转脱胎于东北大秧歌,大秧歌本来只在正月演出,但是这远远不能满足老百姓的娱乐生活。尤其在农业生产成为他们主要的生产方式之后,长达三个月的挂锄期和五个月的冬闲期,促使他们进一步发展大秧歌,从而发展出一种更能适应农业生产节奏的娱乐形式。
在清朝和民国时期,东北农村没有收音机、电视,更不能上网,农民的娱乐生活比较枯燥。到了冬季尤其难熬,没有农活可做,昼短夜长。如何在房间里度过漫长的冬夜成了东北人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二人转的产生使它成为农民一种重要的娱乐方式,“高粱红唱手”即由此而产生。专职的二人转艺人是职业分工日益细化的产物,其产生时间不会太早。最先出现的二人转艺人是“高粱红唱手”,他们是每逢夏季挂锄时出来演唱的“半农半艺”的民间艺人。其实不只在挂锄期,他们还会在冬闲时外出演唱,特别是在正月,以此来作为农业收入的补充。
二人转产生之后,农业生产节奏直接影响着它的表演。如前所述,四五月农民进入了播种期,这时的演出相对较少。到了挂锄期,演出多了起来,但是如果遇到播种或收获水果和蔬菜的季节,演出也会受到影响。2009年7月2日,笔者观看了一次上梁仪式中的二人转表演。当时正是农民的挂锄期,但是前来观看表演的观众并不多。从笔者与观众的访谈中得知,不是人们不喜欢看二人转,而是因为他们要给西瓜贴字。所谓贴字,就是在西瓜将要成熟之时,在西瓜上贴上“福、寿、喜”等带有吉祥含义的字,待西瓜成熟后将字揭除,西瓜上会由于光照作用形成这些字样。这样的西瓜价格较高,会给农民带来更多的经济收入。这次二人转表演正值农民贴字期,所以影响了表演效果。2009年8月27日,笔者跟随三乡曲艺团下乡演出,一位琴师未能参加,原因是他家正在收豇豆。到了9月下旬,该团的成员相继秋收,所以演出很难进行。但是到了冬季,几乎天天都有演出,有时甚至一天演两三场。
农业生产节奏还影响了二人转文本内容:为了适应东北漫长而无聊的冬闲期,二人转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外挎虎”和“海篇”。
中国少数民族有著名的三大史诗,即藏族的《格萨尔》、蒙古族的《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这些少数民族史诗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就是他们都生活在中国较寒冷的地方,这种气候条件是可以孕育史诗的。东北也处中国的寒冷地域,甚至是极冷之处,所以孕育了能讲上千则故事或数十万字长篇叙事的故事家。东北这种深厚的民间叙事传统影响着二人转的发展。老艺人谷柏林的父亲年轻时唱《西厢》, “写书”部分很简单,后来经过徐大国增添一些唱词,才逐渐丰富。很多二人转剧目都经历了类似的发展过程,由几百句发展为上千句。二人转艺谚云:“破西厢乱盘道没底儿的蓝桥。”这指出了二人转某些内容无限发展的问题。《西厢》和《蓝桥》都分为“头本”和“二本”。其中,二本的内容基本脱离故事主体成为“海篇”。《盘道》指《李翠莲盘道》,故事来源于《西游记》,唐僧和李翠莲之间的盘道内容经历了由简到繁甚至到乱的过程。当二人转唱词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原来与剧情不甚相关的二本内容反而成为艺人展示才艺的有效手段以及观众瞩目的焦点。如果用专业的文学创作标准来衡量这些内容的话,那么用“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来形容,丝毫不为过。但是正是这样的“裹脚布”,方能适应漫长而无聊的冬夜。按正常的唱法,《西厢》可以唱三个小时,但是如果艺人想延长演唱时间的话,他们就会在《西厢·观花》和《西厢·观画》中加入大量的内容,甚至可以唱一夜。观众对“外挎虎”和“海篇”的欣赏与故事情节无关,重要的是品味其中呈现出的生活情趣。这部分内容将在第四章中展开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