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内容与创新
1.2.1 研究对象和目标
随着中国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经济学理论越来越具有指导作用。而机动化正是以消费端市场行为来影响城市形态。本书一方面将借助发达国家较为成熟的城市经济学模型研究中国机动化对城市化的影响,另一方面将从实证的角度分析近年来机动化的爆炸性,及其与郊区化、城市化之间的复杂关系。20世纪90年代以来机动化问题就得到了持续的关注,但始终未能形成有效的政策实施。本书的另一个目标是进行政策分析,探索中国城市如何在快速发展中通过交通的可持续发展保持城市的效率和活力。
1.2.2 主要内容
本书共七章。
第一章,引言。主要介绍本书的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阐述本书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文章框架。
第二章,相关研究进展。机动化与城市发展的关系是一个综合性的内容,得到了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众多学科的关注。这一章主要从不同研究方法进行综述,阐述其研究的流变和主要的观点及其争论,同时也分析了各自研究对政策和规划制定的影响。最后对国内相关的主要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和评述。
第三章,在机动化阶段性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定量刻画中国机动化的现状,分析近年来机动化速度加快的原因,并与国外机动化历程进行对比,总结出中国机动化的特征,并进一步判断中国机动化的趋势及机动车总量增加可能带来的直接后果。
第四章,引入城市经济学中的双交通模型(the Mills Model with a Bimodal Transportation System),分析小汽车与公共汽车并存下各自外生变量对单中心城市的人口密度分布、城市空间规模和小汽车拥有量的影响。在分析中对模型的假设进行了新的阐述,针对中国城市设定了外生参数,并采用修正的数值分析技术进行了求解和敏感性分析,最后指出模型结果对政策制定的启示。
第五章,从实证的角度更广泛地综合考察机动化对城市居住空间和商业空间的影响,分析了城市扩展中机动化与公共交通的动态竞争过程,并提出了“被动机动化”来解释这一现象。
第六章,在模型分析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考察了可选的政策措施,借鉴国际经验对一些政策的效果进行评价。
第七章,全书的总结和未来研究的展望。
1.2.3 特色与创新
中国城市交通发展提出了许多具有挑战性且具有急迫性的研究课题。与国外相比,中国城市交通地理学的学科建设却很滞后。杜能农业地租理论是经济地理学的重要基石之一(杜能,1986),而阿朗索模型(Alonso, 1964)是区位理论在城市研究中的进一步扩展。笔者引入在阿朗索单中心模型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双交通模型,采用基于区位理论思想的模型来分析城市交通问题,作为城市交通地理学理论基础研究的一次探索,这虽然不是针对学科理论框架建设的研究,但无疑是城市交通地理学理论方面一次有益的尝试,具有一定的创新价值。
在技术方法上,本书对数学分析和计算机模拟给予了高度的重视。这并不是为了计量而计量,而是在研究中出现了相应的需要。最初的区位理论建立以来,数学和理论模型一直努力地被用来减少问题的复杂性,用来将问题的解释表述得清楚而简洁。在城市结构和交通的研究中,过于简化的模型假设和抽象的原则影响了单中心模型在特定城市环境下的政策和投资分析。在规划和政策制定的实际需求推动下,模型的复杂度不断提高,模型的求解变得困难,最后不得不采用数值拟合方法和借助计算机手段来阐述模型。这一方法在国外的区域经济研究中已逐步开始使用。它不但是解决复杂模型解的有力工具,还具有将模型与实证数据紧密联系的天然优势。本书也采用了这一方法,并在研究中借助计算机使用了数值分析技术,结合实证分析研究了机动化对中国城市的影响。具体研究内容上的创新如下:
(1)从国际对比的视角,采用并修正了“S”模型对中国机动化的现状和阶段性做了定量的分析,而不是局限于对机动化进程的定性描述。在模型基础上分析了机动化进程的驱动因子,并分析了机动化进程的发展趋势。
(2)引入了城市经济学中较为前沿的双交通模型来分析中国城市特定的情况,针对原模型中含糊不清之处重新对模型的假设和解释力做了进一步的阐述。
(3)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并对求解算法进行了一定的修正。
(4)在双交通模型框架下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得出一些对交通和城市发展政策富有启示性的结论。综合考察了收入增长、农业地租、交通模式使用价格和交通用地控制等因素对城市紧凑发展、机动化水平等方面的影响。
(5)对模型不能解释的一些方面,采用实证研究给予了分析,尤其分析了机动化与城市居住郊区化、就业郊区化之间的相互影响。
(6)基于理论模型和实证分析,考察了目前交通与城市发展的一些政策选项和政策实施效果,提出了对应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