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东亚”概念的演变及共同体构想的提出
“东亚”最初是一个地理概念,指亚洲的东部地区,但其所指区域并不十分明确。依据传统的看法,对东亚的界定比较狭窄,如在中国国内通行的一些辞书中多把东亚看做只包括中国、蒙古、朝鲜和日本;而日本史学家加藤佑三的《东亚近代史》则认为仅包括中国、朝鲜和日本。实际上这些概念就基本等同于我们现在所说的“东北亚”,在观念上一些人将东南亚与东亚相区别。就像新加坡的李光耀曾说过的:“当提到东亚时,我指的是韩国(朝鲜)、日本、中国、越南,它们与东南亚不同,后者是一个中国与印度文化的混合物。”
随着东北亚地区影响的不断扩大和地位的不断提高,以及“东北亚”概念的频繁使用,我们现在所说的“东亚”概念其内涵也变得相当广泛,已经涵盖了东北亚和东南亚的广大地区和国家,甚至有的文章中将东亚的地理范围向东、向西又进一步扩展,将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也都包括了进来。
由于概念使用的不一致,我们有必要在文章内容展开之前确定我们所认同的东亚的地域范围,本文所确定的东亚主要指东北亚的六国——中国、日本、朝鲜、韩国、蒙古和俄罗斯以及东盟十国。这种观念是以中国学者罗荣渠的观点为基础的,他认为:“东亚,从地理上讲,指的是欧亚大陆太平洋岸的边缘及大陆地带,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朝鲜、越南、东南亚区域;从文化上讲,大体上是汉字文化圈影响所及的地区。”我们在此基础上,从地理意义上加上了俄罗斯的远东地区。
如果在东亚的地理概念中加入政治的因素,那么它又展示了一个不同的历史发展进程。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在二战前一直是以欧洲为中心的历史,从欧洲的角度看,西太平洋这一位于遥远的东方尽头的地区一直被冠以“远东”(Fareast)这一称谓,带有强烈的欧洲殖民色彩;而亚洲国家对该地区冠以“东亚”的称谓是从近代开始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日本曾以“大东亚”一词称呼整个西太平洋地区,并提出了臭名昭著的“大东亚共荣圈”,企图永久吞并这一地区,从而使这一概念带上了浓重的负面色彩。至今,一提到“大东亚”一词,人们也很容易把它与日本军国主义联系起来。之后,随着二战后的发展,地区性称谓逐渐细化,“东亚”“东北亚”“东南亚”等概念逐渐具有专指属性,但这种属性仍很模糊,所包括的地域范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东北亚”一词逐步取代“东亚”而成为称呼西北太平洋地区的概念,“东亚”一词则演变成为称呼包括“东北亚”和“东南亚”在内的整个西太平洋地区的概念。
从概念的演变过程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对东亚地区认识的变化,以及这一地区本身国际关系格局和地缘政治的变化。
冷战后,关于东亚共同体(East Asian Community)的想法曾先后由多个国家的首脑人物提出过,如1990年,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曾提出“东亚经济集团”设想,后来改称“东亚经济论坛”; 1995年,东盟在曼谷首脑会议上提出举行东盟与中、日、韩首脑会晤的设想,此为东亚共同体建设的开端;2002年,“10+3”领导人会议通过了东亚研究小组(EASG)提出的建立“东亚共同体”的报告。目前,虽然在共同体建设的形式上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分歧,但是东亚各国已经确定了以建立“东亚共同体”为东亚合作的长远目标。2009年9月,日本民主党执政后,首相鸠山由纪夫多次提及东亚共同体建设问题,中、韩领导人也予以积极回应,从而使东亚共同体的概念迅速升温。
东亚共同体建设的设想顺应了世界发展的总的趋势——那就是在全球化不断推进的同时的地区主义发展。在这一方面,欧盟、北美的地区一体化已经很深入,为东亚地区一体化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另一方面,东亚地区地理位置的相近毗连,文化上的交融与相通,经济上的迅猛发展,都为东亚地区一体化的推进奠定了基础。但是,目前来看,单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分析,东亚共同体建设还面临诸多的障碍和困境,还需要东亚各国长时期的积极主动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