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区域合作与中日韩关系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由于东亚社会复杂的历史背景和不同国家存在不同的社会制度,处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又存在着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领土和领海诸争端,同时,在该地区还存在朝鲜半岛和台海两岸的分裂状态,给东亚共同体建设带来种种困难和曲折,中国“东亚共同体”构想必须适应这个环境,创造有自身特点的新路径和新特点。

(一)运行路径——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多轨并行、开放包容

由于东亚共同体建设在客观上存在着诸多困难和障碍,中国“东亚共同体”构想主张不能照搬欧洲和北美的做法,实行那种相对高度统一的、组织机构严密的模式。中国构想主张东亚共同体建设应该适应东亚社会的历史基础和基本特点,采取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多轨并行、开放包容的路径,逐步推进东亚共同体建设。

2009年10月,温家宝总理在东盟峰会上提出中国建设东亚共同体的路线图:“以10+1机制为基础,10+3机制为主渠道,东亚峰会为重要战略论坛,优势互补,相互促进,朝着建立东亚共同体的长远目标不断迈进。”《中国提出东亚共同体路线图》,《东方早报》2009年10月26日。其运行基本路径大致可以概括为:“大中华模式”(大陆+香港、澳门、台湾1+3)——“10+1”模式(东盟+中国)——“10+3”模式(东盟+中日韩)——“10+3+3”模式(再加上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另一个“10+3+3”模式(包括俄罗斯、朝鲜、蒙古)——正确处理与美国的关系(即“10+3+3+1”模式或“10+8”模式,加上俄罗斯)——亚太共同体模式等多个层次。

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东亚共同体建设将是一个长远的目标,上述运作模式将是成熟一个,运作一个。其发展路径不会像欧盟和北美共同体那样,只是一种模式逐步发展、壮大、完善,而是由数种模式同时推进,互相补充,不断摸索,不断前进。总的特点则是多管齐下,交替使用: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同时并行,双边模式与多边模式同时并行,安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环保等多领域东亚区域合作同时并行,包括美国在内的APEC或“10+8”模式和不包括美国的东亚会议、亚欧会议、“10+3”会议同时并行等,中国构想的“东亚共同体”将是一个高度开放包容、灵活宽松、组织松散的区域合作机构。

(二)横向联合特征——内容涉及政治、安全、经济、文化各个领域

中国的“东亚共同体”构想与欧洲和北美共同体所体现的特点不同。欧洲和北美共同体建设较多地体现为纵向整合的特点,以一个或数个大国为核心,自上而下,实行各方面的合作,欧盟甚至已经表现出某种欧洲联合国家的雏形(共同的议会、政府、共同的对外政策和主张等);而东亚共同体则将更多体现出横向联合的特点。

中国主张“东亚共同体”的建设应该包括政治、安全、经济、文化、环保、气候等多个领域、多种模式,成熟一个,推进一个。如应对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浪潮的东亚自由贸易区建设,应对金融危机的东亚货币金融合作、应对朝核问题和东亚安全合作的六方会谈以及气候合作、能源合作等机制。如果在各个领域都能建立起合作机制,整合起来就能形成与欧洲、北美共同体不同的“东亚共同体”。东亚金融危机和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国际金融危机曾经和将可能给东亚共同体建设带来前所未有的机会,必能首先推动东亚国家在金融方面的联合和合作。而由朝核问题而产生的六方会谈,现在虽然存在各种困难和发展瓶颈,但经过各方的努力,也有可能在逐步解决朝核问题的基础上,进而发展成为东北亚全方位合作的建设平台。

(三)关键因素——中国多边主义合作体系与美国双边同盟合作体系的“兼容共存”

美国在东亚的存在是东亚共同体建设不能忽视的重要问题,也是绕不过去的关键因素。美国的强烈反对和干预,曾使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倡议的“东亚经济集团”等不包括美国在内的东亚合作主张夭折腹中。美国并非东亚国家,它在东亚推行的双边同盟体系,包括美日、美韩、美菲、美泰、美新同盟等,从本质上说带有冷战的色彩,这些双边同盟都从美国的国家利益和全球战略出发,明确或模糊地以第三者为对象,与东亚共同体所要求的和谐共存环境和各个国家一体平等的要求是不相容的。因此,有很多国家和相关的人士主张应该将美国排斥在东亚共同体之外。目前,东亚合作的一些机制,如“10+3”、东亚峰会、亚欧会议等都未把美国包括在内。

然而,美国依靠美日同盟和美韩同盟,在东北亚一直占有包括驻军在内的重要的政治、经济、安全的战略地位;2009年,美国加入了《东南亚友好条约》,明确表达了“重返”东南亚的战略意向;美国在东亚各地都有军事基地,美国的航空母舰在西太平洋到处游弋,美国不会轻易退出这个地区;由于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东亚几乎所有的国家在经济贸易上都与美国有着密不可分的依赖关系;美国的全球战略决定它不会愿意在对外贸易上面对一个联合的东亚而自身被排除在外:这是东亚与美国关系的基本现实。需要强调的是,美国以中国为潜在的战略对手,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已经引起美国对于中国是否会挑战美国在东亚的利益,是否会将美国排除出东亚的担忧。因此,中国对于美国参与东亚合作的态度,尤为美国高度关注,将中国视为美国与东亚合作关系的主要防备对手。

对于中国来说,美国是世界的超级大国,在东亚占有重要的战略利益,与中国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紧密关系,中美贸易在中国对外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的外汇储备绝大部分购买了美国的国债,中美之间已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密关系,中国虽然不可能成为美国的盟国,但是美国也不能不视中国为重要合作国家。因此,要从根本上改变现状,让美国退出东亚,既是不可能、不现实的,也是不利于中国经济发展和东亚政治安定的。中国“东亚共同体”构想将兼容美国在东亚的双边同盟体系,不挑战美国在东亚的既得利益,与美国在东亚和平共存,避免对抗。中美之间的和平相处、互利共赢及其可能达到的合作水平和深度,将对东亚共同体的发展形态和实际进度,甚至生存,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也是中国在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能否取得和平建设的安定环境的重要因素。中国应该与东亚各国一起,找到与美国合作的妥当方法,如欢迎美国加入东亚峰会等,实现中国与美国在东亚共同体问题上的“双赢”局面。2010年10月30日,中国温家宝总理在东亚峰会上表示:中国欢迎美国和俄罗斯加入东亚峰会,新华社2010年10月31日电讯,《东方早报》2010年11月1日。表明中国的“东亚共同体”构想将包括与美国合作共处的重要内容。

(四)主导角色定位——助推东盟主导东亚共同体建设

与欧洲与北美共同体由大国主导、或数大国共同主导的特点不同,中国的“东亚共同体”构想,积极助推东盟担任主导作用,以中日韩三国为核心,以“10+3”机制为主渠道,东亚峰会为重要战略论坛。中国将在东亚共同体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和作用,但是中国明确表示不去争取或主动承担“东亚共同体”的主导角色。有四个因素是中国必须考虑的。

第一,东盟在东亚一体化建设中实际上已经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东亚区域合作的大部分机构和既有路径大都是以东盟为建筑平台,或是由东盟牵头组织的。从积极方面说,东盟愿意并有基础使东盟成为东亚共同体进一步建设的主导者;从消极方面说,东盟各国也普遍存在担心中、日等大国主导的东亚共同体会使东盟沦为大国的“工具”,改变目前由东盟主导的格局将会使东亚共同体建设遭遇更多的问题和困难。虽然世界舆论普遍存在着“小马能否拉大车”的疑问,目前世界的地区共同体建设也没有小国联合体主导区域合作成功的类似先例。但在东亚共同体发展目标有待进一步明确、对于大国的战略疑忌一时难以消除的情况下,推动东盟担当主导作用,不失为“曲线发展”东亚共同体的一种现实的、有益的尝试。中国与东盟关系日益加深,中国与东盟从2012年开始实施自由贸易区政策,堪称中国与东盟关系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中国将继续不断支持和推动东盟发挥东亚共同体的主导作用。当然,东盟发挥主导作用也离不开中国的支持和合作。正是借助中国的支持,东盟的主导作用才能得以显现,从而使东亚共同体的建设取得实质性的突破。中国与东盟的率先合作具有良好的示范效应,可以起到“诱导型领导”的作用,双方的合作收获将诱导其他相关国家积极加入到建设东亚共同体的行列中来,提升东亚共同体建设进程所必需的推动力和主导力量。

第二,中国不当头,不担当主导作用,既是承继中国老一辈领导人的战略遗言,更是适应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目标的现实选择。不仅有益于避免与美国在中国周边地区发生冲突,也将有益于中国与东盟以及其他国家之间的合作,推动东亚共同体的建设和发展。由东盟主导东亚共同体的建设,并在中美、中国与其他国家间进行协调,将有利于中美以及中国与其他国家双方更好地实现彼此在东亚的经济利益与交流合作。

第三,中国声明不争东亚共同体主导权,也将避免与日本争夺东亚主导权。20世纪70年代,以日本为代表的雁行模式曾经主导亚洲的经济发展。90年代以来,由于日本经济衰落,中国经济腾飞,东亚经济结构发生巨大的变化,日本已难以继续担当主导东亚共同体的历史作用,但日本仍然是世界经济大国,在东亚共同体的建设过程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目前也难以接受中国主导东亚共同体。中日两国的关系虽已有很大改善,但仍然存在种种问题,既难以互相认可双方中任何一方单独主导东亚共同体建设,又难以共同主导东亚共同体的建设。由东盟主导东亚共同体建设,会有利于中日两国协调彼此关系,共同推动东亚共同体的建设。

第四,中国不担当东亚共同体的主导作用,也比较适应目前中国综合国力的真实水平。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尽管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且发展势头良好,但国人的GTP平均拥有量排名在世界百位之后,目前能够给东亚共同体提供的公共产品不是很多,盛名之下,难付众望,而且中国的国民也还没有为东亚共同体建设提供大量公共产品所需要的思想准备。中国不承担主导作用,并不意味着中国无所作为,中国将尽其所能,为推进东亚共同体的发展作出适合自身实力的贡献。

(五)努力目标——建设具有东亚特色的东亚共同体

中国的“东亚共同体”构想主张继承和发扬传统的以儒家思想为主要特征的东亚价值观念,但决不主张重返东亚朝贡体制的旧范式。在建设东亚共同体的过程中,周边国家的一些人士对于中国强盛之后,是否会恢复中国在古代历史上曾经有过的辉煌和中心国家地位,重建东亚朝贡体系是有疑忌的。中国的“东亚共同体”构想将总结吸取历史上东亚各国和平相处的重要历史经验,总结东亚各国在现代化的过程中运用以儒家思想为主要特征的东亚价值观念的重要历史经验,为今日建设东亚共同体所用,但中国不会主张恢复东亚朝贡体制那种已经明显过时的旧范式,中国将与各国一起寻找和总结新的东亚价值观念,共同推动东亚共同体的建设。

中国倡导学习和吸收欧洲与北美共同体的宝贵经验,但决不会接受以西方价值观念为“东亚共同体”建设的前提。也有些国家和人士主张应如欧盟和北美共同体一样,以西方价值观为主要特征的所谓“华盛顿模式”为基础与前提,来建设东亚共同体,这也不为中国所赞同和接受。中国承认各国文明的多样化和国际关系的民主化,但认为西方价值观并不具有普世性,各种文化包括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日本特色的资本主义文化、韩国特色的转型民主化文化等以及历史上的儒家文化、伊斯兰文化、基督教文化、佛教文化等是适合各国发展需要形成的人类文明的精华,都有其生存、发展的理由和权力,各种文明应该和平共处,共同建设东亚的美好家园。鉴于东亚多文化、多制度的特殊情况,强调此点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东亚各国在学习欧洲和北美共同体宝贵经验的同时,必须创造能够容纳各种文明共存兼容的建设东亚共同体的新模式和新经验。

中国提倡和推行新地缘政治经济理论和新地区主义,但决不会挑战美国在东亚的存在和现存的国际体系。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的主要变化之一,是中国已从一个体制外的国家转变为一个体制内的国家,从一个既成国际体系的挑战者转变为一个维护者和改革者,中国以创建和谐世界为外交总理念和总使命,将成为负责任的世界大国作为自身的追求目标。中国的“东亚共同体”构想将批评和反对各种全球霸权主义和地区霸权主义言行,将纠正和革新各种不符合东亚各国团结共存的错误观念,但中国无意挑战美国在东亚的存在,也不挑战既成的国际体系,中国将与东亚各国一起,通过共同的努力,开创以“东亚共同体”为目标的东亚和平建设的新局面。

中国的“东亚共同体”构想将努力塑造一个既符合世界发展大势的,又符合东亚共同利益的,同时也符合中国利益的“东亚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