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祖文化与精准扶贫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宗祖文化与家风礼仪

于丹于丹,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朋友:

谢谢大会给我这个机会,在这样一个仲夏时节,我们一起来追根溯源,谈谈中国的宗祖文化。今天开宗明义跟大家探讨三个问题。

第一,宗祖文化。

宗祖文化是中国人的伦理根系,也就是说中国人信仰的根是在我们的宗祖之中。大家想一想,如果你遇到一个信基督教的朋友,他不小心绊了一下,或者打碎一个东西,他会口头说:Oh My God!因为他天天上教堂,都会呼唤他的神,神是万能的。而我们中国人的口头语会说:哎哟,我的妈呀。我们有没有想过,约定俗成才是最大的问题,西方人喊神的时候,中国人是喊妈的,为什么不能把伦理信仰看成中国人的文化信仰呢。也就是说在西方信宗教的国度里,宗教信仰是它的根系。但在东方,伦理信仰是我们的根系。

大家可以看看,世界上有四大从未中断的文明圈,欧洲文明圈是以基督教文明为核心的,伊斯兰文明圈是以伊斯兰教为核心的,印度文明圈是以佛教文明为核心的,而只有中华民族这个文明圈是以伦理信仰而不是宗教信仰为核心的。也就是说,中国人在历史上并没有过全民集体的宗教信仰,但我们一直不缺乏文化信仰。这个文化信仰就是从伦理中起源的。

所以我会看到,比如过节这件事,西方的节日基本上都是从天上下来的,而中国的节日基本上都是从地里长出来的。我们看看西方的节是什么?是人向神的致敬,神诞生了会有圣诞节,神复活的时候会有复活节,平时人向神的致敬会有感恩节,这些节日的核心都是神的节奏主宰了人的时间轴。而东方呢?东方是向大地回归并且致敬的,就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因为中国几乎所有的节日都是跟节气有关的,而且中国的节日永远都会带着一种慎终追远的谦卑。为什么节气和节日的合一是中国非常特有的文化现象呢?比如说清明,我们说清明是节日还是节气呢?一方面,它肯定是个节气,种花种豆,一年开始,肯定有这个节气;另一方面,慎终追远,凭吊祖先,又是一个隆重的大节日。准确来说,我们现在过的清明节是三节合一:上巳节、寒食节、清明节,合在一起,既有一种自然的农耕意义,同时也有一种祖先崇敬、向祖先致敬的文化伦理意义。这种现象还不是中国的时间轴吗?

我们今天在这里做这样一个宗祖文化的论坛,在中国越来越走向城乡一体化并逐渐加快转型时期,这个提法特别重要。为什么呢?因为它让我们不会成为数典忘祖的子孙。原来中国人一定都有祖先的崇拜,一定都有对自己宗庙祠堂的致敬,为什么呢?因为在中国的大片乡土之上,我们的基础生活单元就是一个一个的大家族,过去对孩子最大的惩罚是什么,就是上祠堂里在祖宗牌位前跪着,如果你撒谎了,你懒惰了,你不好好学习了,大家训这个孩子的话就是你有什么脸面去见祖宗。但今天我们为什么要重提宗祖文化,我们正在经历着巨大的转型,这不仅仅是从乡村到都市的转型,同时也是从家族社会向家庭结构的转型,是从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的转型,是从现实空间向虚拟空间的转型,我们经历了这么多转型,人与人之间的很多关系边界混乱。现在人们常说:在朋友圈里认识的人越来越多,但信得过的人越来越少。

所以人跟人之间究竟是更亲近了还是更陌生了呢?在今天这样的时代,我们有太多太多的迷惑,这促使我们追根溯源。其实,什么样才是成熟的人生呢?如果人生只有一个目标,比如说追求成功,那就需要一个方向,向前走,向前走,再向前走就够了。但如果还想欣赏路上的风景,就需要向左右看,去借鉴。如果想增长智慧,还必须要学会停下来,回头望,因为人只有在回望历史、致敬祖先的时候才是真正增长智慧的时候。所以在一个向前走的时代里,我们偶尔需要站住脚回望历史,回望历史才能找到我们伦理信仰的根系。

我们今天都在说,信仰缺失,但是信仰在哪呢?西方的信仰在他们的教堂里,东方的信仰过去在我们的祠堂里。一个民族没有殿堂就没有崇高感,可是今天,很多祠堂都已经被拆毁了,我们心中还有殿堂吗?并不是说一个人姓着哪个姓氏,我们家历史上出了哪个大豪杰,我们是这家子孙,就够了。一个一个宗族向下传承的时候,我们能给这个时代提供什么?这是我们要思考的。今天我们从伦理文化、祖先崇敬是中华文明的信仰基础谈起,我们的目的并不是让大家认祖归宗,而是去重塑信仰。

一个什么都不相信的人是非常可悲的,我们有没有发现在今天这个时代存在着一个尴尬的现象,就是人人心里面都盼好事儿,但是社会上真的出了什么好事儿,大家都说有这么好的事儿吗,都不相信。人人都不喜欢坏事儿,但是社会上出了什么坏事儿大家都疯传,往往自己还不确定的时候就把谣言传出去了。为什么喜欢好事儿不相信好事儿,不喜欢坏事儿,还是去传播谣言呢?人相信谣言就是因为内心真正的信仰太少了。所以,我们要重塑信仰,就要真正地找到我们的文化根脉。

其实向祖先致敬是为了让我们在今天建立稳定的价值观,这就是我讲的第一个问题。中华民族重塑信仰还是要从追根溯源开始。

第二,家教门风。

家教门风是当下都市文明中接续宗族信仰必备的工程,也就是重建中国的家教与门风。刚才我们说到,在过去的大家族里,族有族规,家有家训,这才叫家族。可是我们看看现在的家庭里呢?家庭里一些基本规矩已经颠倒了,比如说中国人爱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孝字本来的写法,上面是老字头,下面是子,子承老也,孩子在下,老人在上,孩子能够承担着老人,这个姿态就叫作孝。但是现在,有老人半开玩笑地说,自从我有了孙子我就成了孙子。爷爷每天的时间就是送孙子上学,接孙子放学;奶奶是早早地做好饭菜,孩子一进门就赶紧上桌,哪个好吃多吃几口,不吃的拿走,吃完了还要上补习班。多少人家都是这样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文明还能够接续吗?现在麻烦的是有很多爸爸妈妈想要扭转这个状况,遭遇抵制最强的力量不是来自孩子,而是爷爷奶奶本身,爷爷奶奶说我们愿意伺候,你管得着吗?现在孩子学习多紧张,我要不管他的话,他出去上得了学习班吗?在现实的逼迫下,中国的家教门风已经令人担忧了。

我们今天说宗祖文化,我们不仅要在这样的会议上讨论,而且要发出一种倡导。在都市的小家庭里照样是有家教门风的,不要认为家教门风只存在于那些分崩离析的大家族里,我们小家庭里难道就没有底线吗?我作为一名职业教师,我跟各位说不要那么相信社会化的专业机构负责孩子全部人格的成长。学校负责孩子高精尖的专业知识,家庭负责孩子的常识,社会的教育是教孩子怎么样有所作为,而家庭的教育是教孩子什么事情有所不为,也就是说坚决不可以做的事情。社会教孩子怎么样追求各种成功,家庭呵护孩子的每一步成长,教孩子严守规则。不要以为给一个孩子报的补习班越多,孩子就一定成才,一定有出息。如果没有家庭的培育和陪伴,没有家风和家训保护常识与底线的话,仅仅有知识和技能,孩子并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今天我是从曲阜赶过来,我去那给上千名幼儿园教师讲课,我认为幼儿园教师比我们大学教师更重要,我甚至跟他们说,我们今天全社会都应该补一门课程,叫作让我们回到幼儿园。大家想是不是这样,幼儿园的孩子都是懂规则的,比如去领苹果,一定是要排队的,幼儿园小孩都知道这个道理。社会上为什么会出现行贿的贪官,他们就是想花点钱到前面加塞,不按照正常的程序到前面去,把别人挤到后面,有时候人是越长大越不懂事的。如果孩子小时候不懂事,长大只会越来越不懂事。我们今天全社会应该回到幼儿园去补课,我们也应该补家教门风课。大家都知道曾国藩是一位出将入相、真正内圣外王的清官,到老都生活在一个很破烂的小房子里,他的清正廉洁,大家都知道;而且他带出了一支铁血湘军,他是怎么管自己家的呢?他教育家里所有的孩子以及下属:人生有经不得的三个境界,即少年时经不得顺境,中年时经不得闲境,晚年时经不得逆境。

这三句话是不是说得很好?小孩如果遇到顺风顺水,衣食无忧,也不需要劳动,也不需要苦其心智、劳其筋骨,不受任何委屈,含着金汤匙出生,那这孩子是遇到了人生大不幸,因为少年的时候太顺,不经历坎坷,没受过委屈,长大了怎么跟社会打交道?而中年经不得闲境,咱们现在能忙是一件感恩的事儿,能有忙的资格说明你有用,年富力强的时候闲着,到老靠什么呢?所以一个人少年太顺,中年太闲,到老必定是逆境。所以说人少年时要经历逆境,越多的逆境越磨砺心智,懂事儿越早,这才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道理。越到中年越要忙,因为忙才积累你跟整个社会的关联度,而到晚年应该迎来一个从容的顺境,这是曾国藩对一生的判断。因此,他对人从这几个角度进行判断:第一看他家的孩子是不是早起床;第二看他家的孩子是不是动手干活;第三看他家的孩子爱不爱读圣贤书。这三点缺一条,整个家族都必定败落无疑。

这三点也很厉害啊,我们大家想想,今天是周末,有多少人家爸爸妈妈早上六点多想叫孩子起床的时候被爷爷奶奶拦住呢。爷爷奶奶说小家伙一个星期都起早贪黑的,到了周末让他补补觉,一会儿再起来吃饭吧。其实补觉这个事儿我觉得到周末让孩子多睡半小时还是可以的,到一小时以上,孩子的生物钟就打乱了。孩子为什么白天需要多睡呢?无非是因为周末的晚上太放松了,很多家长说到周末了可以打游戏了,可以追剧了,所以孩子晚上可以过12点才睡觉,第二天早晨过了10点才起床。

在我们教育界,有一句话叫5+2=0,就是5天学校的教育让他有规律、守规则,周末放两天假后就归零了。因此,家教门风还不重要吗?家是中国人最早的摇篮和最终的坟墓,中国是崇尚家和万事兴的。但是我们现在学校的呕心沥血,最后破坏规则的是家庭,所以我认为宗祖文化要接续,而且应该从今天做起,从当下做起,从周末早晨叫孩子起床,按时间跑步、吃早饭、做功课做起。

文化是要活着的,文化文化,是以文化化人的。如果不能化以当下的人格,那它只是一种死文明,不是活的。所以想一想,早起对于每个孩子而言其实很重要,它是一个天地之约。比如我们过二十四节气,现在是过了芒种,马上要到夏至了,夏至这一天,是一年中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时候,也就是说夏天是中国人特别早起、晚上适当可以晚睡的时候。而冬天就是要晚起早睡的时候,也就是跟着四时养生,为什么惯着孩子大夏天四点多钟外面天都亮了,你还让他睡到十点多钟呢?这对孩子真的好吗?所以,大家要知道,我们现在在家庭教育中,有一种非爱行为,就是以爱的名义进行了很多害孩子的行为。

曾国藩说的第二点是孩子是否爱干活。现在有多少家长舍不得让孩子干活,家长的借口是孩子学习太忙了,等他考上大学以后活都让他自己干。我们想一想,一个三四岁的小孩没有不爱干活的,都是大人拦着,进厨房怕烫着,到外面干活怕磕着,都说他还小呢。其实三四岁的小孩把干活当作一种游戏,有乐趣,而且有自我的尊严。如果三四岁你拦着,什么都不让他干,等到十九、二十岁时他考上大学了,然后对他说今年考上大学了,从暑假开始,咱家家务活都是你干,孩子认为这是惩罚,会有逆反心理的。

所以爱好这件事儿该什么时候培养就什么时候培养。小孩子什么时候爱画画、爱唱歌,用不着大人教,小孩都是艺术家。小孩子从什么时候爱运动、爱干活?也是从三四岁开始。我们为什么要抑制他的本能呢。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说,第三点是爱读书,现在小孩读书都比过去多,这一点都得讨论,因为小孩读书读得多,并不等于他是一个爱读书的人。第一,现在小孩读书都是一头被老师一头被家长看着的;第二,现在孩子读的书基本上除了课本就是辅导教材,我想说不爱读闲书的人不是真爱念书。就像一个人吃饭,一天除了吃馒头就是吃面条,然后就是米饭,光吃主食,能叫享受美食吗?真正美食的宴席是那些副食,真正有趣的书是那些闲书。现在的孩子从小被管得都不爱看闲书了。

所以我们要反省曾国藩当年说的这些道理,今天我们能不能做到呢?曾国藩还说,家败离不得一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一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一个骄字,一个人骄横跋扈最是讨人嫌。所以曾国藩还接着说,古今之庸人皆败在一个惰字,不太聪明的人都败在懒惰上;古今天下之才人皆败于傲字,这些人天生比别人聪明,但是一骄傲也会失败。所以说戒骄傲从不轻易笑话人开始,戒懒惰从每天坚持早起开始。这都是很实用的。

所以,我特别倡议我们把中国精华的家书家训学一学,因为这对建立当代价值、建立家风是有用的。中国的家书家风建立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最早的一封信是周公致伯禽书,那是周公写给儿子伯禽的,伯禽没出息吗?不是,因为他太有出息了,伯禽太优秀,在鲁国得了一块封地,大家觉得这是至圣先贤的故乡,有一块封地,大家都祝贺。但是做父亲的就开始担忧了,他给儿子写了封信,一起笔说我是谁呢,我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兄弟、周成王的叔父,我们家祖上有这样的名人,这是提宗祖,宗祖传到今天,你知道我每天每时每刻对这个国家、对人民百姓抱着什么态度吗?那就是一饭三吐哺、一沐三握发、席不暇暖。

他说我处理国家的政事很忙,刚吃一口饭有人来找我了,含着饭跟人说话不礼貌,要马上把饭吐出去,然后去接待人家。一饭三吐哺,我吃这一顿饭要吐好多次,因为老有人找我。一沐三握发,我洗一回头发,有人来找我,我握着头发就跑出去,要处理政务,然后没洗完握着头发又跑出去。席不暇暖,我坐的那块席子从来没坐热乎过,我以这样的心来对待这个国家对待百姓,你是我的儿子,你怎样做才能不辱没这个家风呢。大家应该读读周公治国的故事,从那个时候开始中国就是家国一体的,一个家培养出有出息的好孩子,不仅仅是为了自己家里顶门立户、光宗耀祖。所有的栋梁之材,无一例外从家到国,是为这个国培养的,是为众生的担当。

所以大家知道的周公致伯禽书,后来的颜氏家训,诸葛亮的诫子书,我们一路看下来,其实一直到我们所说的曾国藩家书、林则徐家训,一直到傅雷家书,一直到革命家陈毅的家书,几千年中国文明的历史,真正磊落光明的家书、家训都是为了给国家培养栋梁,这才叫宗祖文化。不是说同姓之间哥们弟兄互相提携提携就是真正的宗祖文化。中国人家国浩大,我们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体化的,如果说为小家不顾大家,那么这个家族的子孙无以成才。

所以曾国藩说,孩子要读书,读书要有三点,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他说有志者便不甘居下流,一个真正志在大道的人是不会允许自己堕落的。这个志就是孔子在《论语》中所说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一个人要有志于天地大道的担当,要把修炼道德作为根据,要以仁爱众生作为依托,最后以六艺遨游天下,完成人格的超越。这四个部分讲得多么伟大,过去这都是家里要教小孩子的。

第二要有识,这个识我想不是指知识,而是指见识。因为他说有识才知道学问无尽,不会以一德而自足,就沾沾自喜,开始笑话别人,曾国藩是最烦笑话人的,所以要有自己的胸襟和见识。

第三要有恒,水滴还能穿石呢,人只要有恒心什么事儿干不了。如果有时间的话,我们应该重温中国历代家书,这些话今天用起来仍然很有效。曾国藩离咱们近,道光年间的官员,他说的话都是大白话,我们今天回去跟自己家孩子说说是不是也管用呢?曾国藩说过很多管用的东西,比如说忧时勿饮酒,怒时勿作札,说白了就是伤心的时候不一个人喝闷酒,愤怒的时候不要轻易写信。也就是说,中国人认为酒当聚饮,茶宜独酌。酒是要聚众的时候,哥们弟兄一起喝,越喝越高兴。茶是一个人,烦闷的时候独自喝的,越喝越清醒,所以酒不能喝得闷,就像今天茶也不能喝得那么热闹。

怒时勿作札,就是特愤怒的时候别写信骂人,因为这信发出去就收不回来了。当然,曾国藩那个时候发出去一封信路上还得走十天半个月的,咱们现在微信拿语音骂人发出去了,你想撤回来,超过两分钟就撤不回来了。所以说是不是现在更应该听听这句话,怒时勿作札。千万不要在气头上说话,说了话会伤人的,而且也没有后悔的空间了。所有这些话都在曾国藩的家书里,你说家书不重要吗?家书能教会多少事儿?

我们看看那些革命家,像陈毅,都有家书。再往前说,如梁启超,梁启超教孩子教得好啊,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梁启超九个孩子,个个成才。我们现在一说,总有不负责任的声音说那是因为人家基因好,基因好你九个孩子都成才试试,你得看人家是怎么教孩子的。梁启超光给这几个孩子写的信加在一起就400多封,跟每个孩子都是言辞切切。他跟孩子们说,我在功课上绝不追究,他说父母要有趣才能教得出有趣的孩子,做人总要有一点孩子气,你们不一定非得要成什么样的专家,只要尽力便好。所以梁启超写给孩子的信,今天看了仍会非常感动。

按理说九个孩子,前面有大的,后面有小的,中间的老五是最容易被忽略的。老五是个女孩叫梁思庄,大儿子是梁思成,院士、建筑学家;小儿子是梁思礼,是火箭专家;二儿子梁思永也是院士,所以小思庄还不被这些哥哥弟弟的光彩给遮蔽了吗?但是可以看看梁启超是怎样一封一封给思庄写信的,思庄要出去留学的时候,他先跟她商量,说你哥哥们都是在美国留学的,要不咱们换换,加拿大的学校也挺好的,现在生物学刚刚兴起,人对生命的关注,这是一个新的学科,你要是学了这个学科,回来以后做爸爸的助手,那爸爸该多么高兴啊。然后思庄就去学了。

在加拿大学了一年,孩子很不痛快。跟爸爸说我不喜欢这个学科,我也不觉得老师讲得好。梁启超满怀歉疚地给孩子写信,说千万不要因为爸爸的建议耽误了你自己的选择,不喜欢学这个那就选择你喜欢的。所以思庄又选择到美国,在纽约上了哥伦比亚大学,选了一个特别冷门的系,就是图书馆系。梁启超就鼓励她,说只要你自己喜欢的,爸爸在成绩上不苛求,而且你回到哥哥们身边了,你还要照顾着哥哥们,你大哥身体不好,零用钱你们不要太节省,你告诉大哥,做学问是慢火炖和猛火攻,交替来,不能都太猛。大哥就是梁思成,思庄就一直很心疼这个大哥,孩子们到一起也很好。

结果一年试下来,37个学生中思庄只考了第16名,她不开心。然后爸爸就写信说,你实在太了不起了,你比别人差一年呢,你看你这个成绩多好啊,那种拳拳之心,还是革命家梁启超吗,是那个21岁就公车上书,25岁就戊戌变法的大英雄吗,他对孩子有多少柔情啊。所以梁思庄后来做了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副馆长,后来成为中国图书馆历史上的大学问家。也就是说对孩子,不见得说父母只是严苛就叫家风家训,有严苛的底线,也有现代文明人格的尊重,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自己,这就是家风家训。

在今天真正想要建立起来一个美好未来的话,从家到国,我们得有点风气。梁启超写过《少年中国说》,大家都记得,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那个时代是不是来临了?我们总在说,我们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今天离我们如此之近,但是这要从家里走出去。梁启超所说的“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现在能不能从每家培养出这样的中国少年呢?他家做到了。我们的宗祖文化,我总想说,不是站在今天仅仅向远方致敬,而是把我们的祖宗们请到今天,在当下指导我们的行为。这是我谈的第二点,重建家教和门风是当务之急。

第三,节庆礼仪。

我想在这个论坛上呼吁,重建家教门风,让我们从节庆礼仪开始。他们说好啊,但是我们现在不跟老人住一起啊,我们有时候很久都回不去一次。我想说中国的节庆礼仪,既然它包含了那么多的道理,我们就不能有一些节庆的仪式感吗?比如说我们真回家看老人的时候,能不能让孩子真的为老人做点事?大家问现在能做什么啊,我们现在怎么孝啊?我想说《论语》里学生问老师什么叫孝,孔子回答了两个字,他说“色难”,给父母一个好脸色看比什么都难。我们今天应该提倡一件事,就叫听奶奶讲那过去的事情,你现在想让小孩陪老人,听老人在那叨叨20分钟孩子不变脸,别不耐烦,别起身就走,这件事情如果我们各家都做到了,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现在的孩子不耐烦听大人说话,认为大人碎嘴叨叨,大人都是过去的经验,大人都不了解现在网上流行什么。

其实慎终追远表现在色难上,给一个好脸色,和颜悦色,好好说话。我为什么要在今天的论坛上提这么多倡议,我相信,真正好的学习导致行为的改变,不仅仅是思想风貌。如果大家听完了一个论坛,觉得说得都有道理,但是回家不知道怎么做,我并不认为到位了,行为的改变,就是我们能让自己家的孩子听老人安安静静地说话,陪着老人聊天,做到20分钟以上,就这个指标,多少人家能做到呢?

再比如说能不能全家人尽量一起上桌吃饭,桌面上尽量不要放手机,这就叫仪式感。仪式感不光是在家里供个祖宗牌位,不要把家弄得像饭馆流水席似的,桌上半盘半盘扣着,谁饿了谁来吃两口,吃完就走了,那叫家吗?大家都坐下来,长幼有序,软乎的、热乎的离老人近点,老人问孩子什么话,答几句,别乱翻盘子,说话的时候把嘴里的东西吃完了再说,这都是家庭的礼仪。最难看的就是好容易大伙坐上桌,一个人面前一个手机,都低着头。

所以,人与机交流过多的时代,亲人之间话就越来越少。一个家里成天磕磕绊绊吵架固然不好,但是有一种比吵架还不好的气氛就是懒得吵架,家人之间连话都不说,那不是比吵架还糟糕吗?所以,代沟,夫妻冷漠,各式各样的亲密关系出现松弛,都是因为家庭不沟通。家人其实是要有仪式感的,起码在这些节庆礼仪方面还是能做到的。

什么是节庆?前面说的清明节,这是慎终追远的事情,讲讲过去的事情,奶奶讲讲小时候的事情,孩子听一听,这就是一个家庭的礼仪。比如说中秋节的时候,现在我们的中秋节,人往往是跟月饼在一起的时间比跟月亮在一起的时间多得多。或者是手机上,你看从中秋前好几天就开始发各种世界各地最美天文台拍到的月亮,好多人收到过这个,是漂亮,金色的,红色的,有教堂的,有树叶的,但是这一切都不如一家老小散步,就在自己家小区里,透过那些高楼的缝隙看看那个并不清晰也不太大的明月,因为那是一轮真实的月亮,那是一轮伦理的月亮。苏东坡赏月时说过一句话,他说“此生此夜不常好,明年明月何处看”。这句话我们每年赏月都应该想一想,此生此夜不常好,你以为今生今世遇到这样一个月亮,月色如水的夜晚,每年都有吗?不是。明年明月何处看,到明年你身边的老人还这么健康吗?你的孩子长大了,逆反了,还愿意跟你一起吗?明年你还有这个时间和大家一起看明月吗?明年的明月你知道在哪看吗?所以人生的七缘感恩,要从每一个节庆礼仪开始。

中国人原来过春节总是个大节吧,在这些大节的团圆里面有多少礼仪,春节要包饺子的,大家守岁时心里满含期盼。饺子是怎么来的,中国话有时候很有意思,守岁,要看着岁月的流光走完,舍不得睡觉,要等着前一年的时光最后一分一秒流失了,迎接新年,相交于子时,这个时刻叫交子时分。这个时候肚子饿了,要吃点东西,吃的东西就是“交”字左边加个“饣”字旁,这东西就是饺子。所以在饺子里面,有时候包个糖块,吃了以后有个好彩头,不像现在,很多人家都吃冰箱里的外面买的饺子,还过年干什么?我们为什么越来越少了生命的庄严,为什么越来越少了谦卑和柔软,为什么越来越忘记祖先,甚至越来越不恭敬家里的老人,孩子为什么越来越飞扬跋扈,我们的节日为什么除了压岁钱之外没有了任何神圣的意味?所有这一切,如果我们今天不追问,我们对未来有什么交代?总不能把祖宗的规矩坏在我们的手里吧?我想这是开宗祖文化论坛的意义。

所以我想,起码在这些仪式感特别强烈的时节,让我们来完成这种唤醒吧。这样的唤醒,从一个家的仪式,一直到这个民族文明的集体记忆。因为每一个时节都是有仪式的。清明,哪一家的小孩子没有背过清明时节雨纷纷啊,我们是不是可以在这个时候给孩子讲讲清明这个节日(节气),重新念一下杜牧的这首七言绝句。

搞懂中国诗词不是多么艰涩的事情,它代表着一种愿望,只是一种情感的唤醒。林语堂先生说得好,他说在我看来诗词才是中国人真正的宗教,中国人悲天悯人的情感是在诗词中唤醒的。诗词教人热爱春天路上每一朵雪白的百合花,教人在夏天听蝉,教人在秋天的落叶中珍惜。他说诗歌教人去善待那些采茶女和采桑女,善待被遗弃的恋人,善待远在商场的母亲,以及那些饱受战火摧残的人。他说,中国原本的宗教不过是破烂衣服上一块华丽的补丁,并没有让人心变得柔软慈悲。但是恰恰是诗歌完成了这一切。他说几乎可以说没有诗歌就没有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我希望我们每家读书的时候给孩子讲讲这些,我们在传家的时候其实就是在传承民俗。因为中国人有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不要动不动还不知道祖宗有什么好东西就先否定了它,轻易否定真的是因为我们不了解。

再看中秋这个节日。中国人看月亮,月亮跟人是什么关系?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樽前,明月千古,照亮的都是先贤。张若虚当年发问:“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在今天,长江依旧,明月依旧,但是我们的心为什么就不相信呢?我要说在一个过度怀疑的时代,我们需要建立相信,相信是一种力量,相信人性,相信文化,相信一切正能量,相信我们的祖先,也就相信了我们的当下。所以,这种相信是从家里开始的,一个小孩子最信任的人是他的父母,所以我想今天我们怎么做母亲,是不是生了孩子自然就是母亲了?我们现在有很多人做母亲做得真的不好,就是跟孩子讨价还价。孩子成绩一好,回来说我儿子真帅,我闺女就是最聪明的孩子。孩子成绩一不好,就说你看看你给我丢人丢的,以后你出门别叫我妈。我们想想看,每个孩子都是母亲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的,所以每个母亲对这个孩子要有一种不讲条件的爱,无论这个孩子是美是丑,是聪明是笨,只有母亲的爱没有资格讨价还价。如果一个孩子觉得他的妈妈都在跟他讨价还价,他还能相信什么呢?

现在流行一个话题是人最沮丧的是什么?是有一种日子叫朋友圈的日子,有一种孩子是别人家的孩子。其实什么都怕比,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我们为什么不珍惜自己家的亲人,非去和别人家的东西比较呢。人生之所以被伪命题绑架,就是因为太关注别人,而忽略了自己。所以,宗祖文化是什么样的文明,在我的理解中,它不是一个仅仅慎终追远往回走的文明,而是以传统、祖先的力量助力当下,让我们走向未来的文明。宗祖文化不是让我们好高骛远的文明,而是让我们脚踏实地、惜缘感恩。宗祖文明是以最中国化的体制重建伦理信仰,终将融合于国际文化的文明。宗祖文明也是我们携手共创、共建幸福生活的一种文明。

大家不要认为消除了物质贫穷,就是完全消除了贫穷。在都市里,甚至在衣食无忧的家庭中,道德伦理的缺失,规矩底线的打破,人的种种无助、无奈、喧嚣、充满攻击和戾气,难道不是精神贫穷吗?所以我们这个宗祖文化论坛的主题是助力扶贫,扶贫除了消除物质上的贫穷外,还要精神扶贫。

综上所述,首先,中国人是有伦理信仰的,我们的伦理信仰在当下能够建立心中的信任。其次,家教门风是当务之急,从那些家书家训中建立我们自己的价值。最后,要知道从节庆礼仪中提升人的尊严,让家真正像家的日子,这是我们眼下都可以做到的。所以,我们在向祖先致敬的时候也会增添一点对未来的信心。家和万事兴,从我们每一家开始。今天是一个周末,能够在今天晚上全家好好吃一顿晚饭,能够在今天晚上给远方的父母打一个电话,当妈妈碎碎叨叨的时候我们不要不耐烦,当爸爸训斥我们的时候,我们不要笑话他没有经验。今天晚上也许孩子可以放下课业陪父母出去散散步,今天晚上也许大家都可以让手机暂时关机,而全家人读一点闲书或者听一点音乐。其实我们只要过好了每一个当下,每一个今天晚上,就是在当下接续起了从祖宗到未来的血脉。中国人是慎终追远的,让我们致敬祖先,让我们更加祝福未来,所以希望我们在座的朋友家和万事兴,并且把这样一种对宗祖文化的敬仰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中国人活出中国人该有的气象,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