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人口与语言
一 巴林人口发展特点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15年巴林人口为131.4万人,其中本国人口约占人口总数的48%,外籍人口约占人口总数的51%。外籍人口主要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伊朗、菲律宾和阿曼。巴林华人约2000人,主要居住在首都麦纳麦等地。
(一)城乡人口界限模糊
巴林区域小,短距离的连接、交通和运输设施的改善、市场体系的整合使巴林成为由一系列小村庄连接起来的大都市,巴林城市和乡村的界限变得日益模糊。这些村庄在历史上是农业中心,位于阿瓦利海岸北部和西北部地区。村庄居民中文盲较多,识字率比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居民都低,这些居民大多说阿拉伯方言。
(二)人口以城市为中心聚集
20世纪30年代中期,杜汉山北部的阿瓦利等石油生产区扩大为城镇,人口以此为中心发展起来。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巴林有80%的人口生活在城市。巴林是城市化程度很高的国家,目前有90%居民住在城市,麦纳麦和穆哈拉克人口数占全国总人口数的40%左右。
(三)巴林人口主要集中于三个社区
巴林人口集中居住的社区为贝都因社区、里法社区和阿里社区三个社区。这些社区建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于许多王公贵族到这里定居,于是政治中心从麦纳麦转移到贝都因社区、里法社区及其周围地区。阿拉伯海湾大学和警察训练学院均位于这些社区内。
(四)巴林人口年龄结构较为合理
巴林人口中15岁以下的人口占28%, 16~64岁劳动年龄人口占47%, 65岁以上的人口占25%,巴林人口年龄结构较为合理,劳动年龄人口比重较高,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较为充足的劳动力。
二 巴林外籍人口
巴林的外籍人口占总人口的一半以上。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巴林人口迅速增加,主要原因是来自南亚地区的外籍工人的大量涌入。1986年,人口增长率高达7.3%。1971年,来自南亚地区的移民数占移民总数的三分之一,占雇佣人口数的四分之一。1977年,印度、巴基斯坦和南亚其他国家的移民数已占巴林移民人口数的三分之二。此外,阿曼、伊朗、伊拉克和其他国家的移民也占较大份额。1981年,越来越多的泰国和菲律宾劳工来到巴林,之后,英国人和美国人也进入巴林。1991~2003年,由于巴林政府实行巴林化的经济发展战略,人口增长率降到3.1%。
巴林的外籍人口数1965年占国家总人口数的21%, 1976年占24%, 1981年增加到32%,到2010年达到49%,约有60.27万人。外籍人口持续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巴林就业容易,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主要是工人、服务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从国际标准来衡量,巴林外来移民人口比例似乎很高,但从海湾地区标准来看,属于低比例的行列。
巴林外籍人从事的职业多样化,主要在巴林私有部门工作,从事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也有部分外籍人在国有企业工作,主要从事管理和技术性质的工作。1971年,国有部门雇用3900名非巴林籍人,占工人总数的27%。10年后,在国有企业工作的外籍人增加到13100人,占工人总数的38%。20世纪80年代初,这一数字开始下降。20世纪90年代初,海湾国家提出“劳动就业本地化”的口号。2007年,巴林和沙特还提出将外籍劳工的居住期限限制在6年之内,但这一建议未能实施。主要原因是海湾国家对外籍劳工的依赖性太高,尤其是私营企业和家政服务很难摆脱低工资的外籍劳工。直至今日,大量的外籍劳工从事着本地人不愿意干的脏、累、危险的工作。在巴林的各个行业,尤其是建筑业、酒店服务业、家政服务业等几乎都是外籍人的影子。一些本地有钱人家的厨师、园丁、保姆、清洁工、司机等都是外籍人。
三 语言
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在这个国家英语极为普及,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即使不懂阿拉伯语也没有任何问题。另外,由于波斯系的巴林人比较多,所以在巴林懂波斯语的人也不少,还有一些人使用乌尔都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