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国内外研究述评
任何研究都是建立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的,本研究同样也不例外。国内外以城市社区建设与治理为主题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这为本研究奠定了深厚的学术基础并提供理论来源。
(一)国外城市社区研究
“现代化是一个破坏传统社区的力量,它以经济理性和社会流动的力量冲击传统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共同体意识和情感性联系,并造成颠覆性后果。”作为此种“颠覆性后果”的城市社区,是受现代化影响较深的社会形态,也是国外社区研究所关注的重要方面。相对来说,国外城市化比我国要早,社区的形成也要早。一般意义上而言,社区概念来自西方,现代城市社区的最初形态也出现在西方。实践是推动理论前进的内在力量。西方国家的城市社区研究,与当时当地的社区建设运动实践密切相关,这具体体现为:一是18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早期的欧美国家旨在自下而上发动社区居民参与基层治理以实现社区主义的“社区复兴”运动;二是二战后联合国在世界范围内所倡导和推动的旨在推动社区改造的“社区发展计划”运动。这两次社区建设运动不仅改进了西方国家的社区治理,更是为西方国家学者研究社区治理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基础和灵感来源。
总的来说,国外学者关于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以城市社区性质及其变迁为主题的综合性研究
自滕尼斯提出社区概念以来,西方学者从不同学科视角就社区是如何形成的、社区的形成机制以及社区的变迁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这种探讨主要可以分为两个大的传统,其中既有对工业化和城市化背景下城市社区共同体存在和维系的基本纽带丧失,而人口异质性增加、理性和非人格化程序增多以及社会生活方式变革等造成城市社区的不断式微展开的消极分析,此类观点可以称为“社区消失论”;也有对城市化与社会变迁并未带来城市社区的消亡,而只是造成了城市生活方式、运行方式以及社区特征的变化,社区的独特性质一定程度上仍然在现代城市社会中存在进行的积极分析,此类观点可以称为“社区存续论”。除了“社区消失论”和“社区存续论”之外,一些西方学者后来提出了“社区解放论”,即社区居民应当从地域和场所的限制中解放出来,建立更加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的“社会网络”。此外,以现代城市社区与共同体关系为主题的研究,亦是国外城市社会学者在探究城市社区时较为集中关注的一个方面。总的来看,学者们对现代城市与共同体关系的认识,大致经历了从“现代城市与共同体根本对立论”到“现代城市与共同体相容论”再到“现代城市共同体形成过程论”这样三个阶段,其中又分别以滕尼斯的“共同社会/利益社会”、麦基佛的“共同体/联合体”、奥田道大的“城市地域共同体”理论为代表。
2.关于城市社区及其建设的专题性研究
亨廷顿曾经指出:“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则滋生着动乱。”城市化作为城市社会变迁的主导性因素,在城市社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外学者围绕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社区空间结构及其社区互动环境等展开了深入的专题性研究。主要有:一是关于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及其特征分析。以芝加哥学派为典型的社区研究者们,立足于芝加哥城市化的基本经验,从人文区位学的角度对城市社区变迁中的城市社区空间结构、居住区位变动以及不同类型的城市社区及其变迁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代表性成果如安德森的《流浪者》、沃斯的《城市主义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怀特的《街角社会》等。人文社区学者内部对社区的地域性这一因素存有不同看法和观点,在后来的人文社区研究中,学者们提出了诸多的人文社区理论,典型如伯吉斯的“同心圆假说”、霍伊特的“扇形理论”等。二是关于社区权力结构的研究。社区权力结构作为美国政治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范畴,是城市社区研究中经常被涉及的领域。学者们重点围绕不同社区权力结构的历史变迁和特征、社区权力要素的影响模式以及社区权力研究方法等展开了深入研究,其中林德夫妇的《中镇》、《变迁中的中镇》是此类研究的奠基之作。在《中镇》一书中,作者们对社区意识进行了细致探讨,比如对城市中的谋生、持家、教养子女、消闲、宗教等进行了考察,发现经济地位及经济活动将这个社区分为两个阶级群体。在《变迁中的中镇》一书中,作者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对城市中的价值观与态度亦即社区意识、社区精神进行了研究,为社会学家们考察社会态度、价值观和行为提供了重要视角。另外,亨特的《社区权力结构:决策者研究》则是社区权力研究的全面铺开与启动。三是城市社区居民参与研究。社区参与一直是社区治理研究的重点,也是国外城市社区研究的热点。学者们围绕社区参与的条件与影响因素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究。比如希尔斯提出居民自身是否具有“义务感”是影响社区居民是否自愿参与社区发展的重要因素。一旦社区居民认为自己有责任参与到社区建设中去,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社区建设与发展的相关事务。帕特南的《使民主运转起来》和《独自打保龄球》两书,是公民参与社区建设研究的经典之作。作者采取实证研究的方法,对公民社会生活的基本状况,以及公民意识、公民组织和公民行为等问题和内容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国外学者围绕城市社区开展的研究领域较广,除了上述几个方面之外,学者们还就城市社区互动环境及其过程进行了相关探讨,也对城市社区类型如灰区与郊区类型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二)国内城市社区研究
对于国内学者和学界而言,“社区”一词是舶来品。国内社区研究,主要受到芝加哥学派的人文社区学和英国功能主义人类学的影响,代表性人物是吴文藻、费孝通,他们开启和引领了中国早期社区研究。20世纪30年代,吴文藻发表了一系列介绍社区研究的文章,如《现代社区实地研究的意义和功能》、《西方社区研究的近今趋势》等。费孝通作为中国社会学的里程碑学者,在社区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研究尤为突出,他的《江村经济》、《乡土中国》、《乡土重建》等都是此类研究的代表之作。在早期的社区研究中,无论是吴文藻还是费孝通等人,研究对象大多是农村社区。城市社区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成果相对较少。1979年社会学学科恢复以后,尽管他们将城市社区纳入了社区研究范畴,但是相比国内农村研究而言,城市社区研究相对比较滞后。真正推动城市社区研究的重大举动,莫过于1986年民政部将“社区”概念引入到城市管理中,中国兴起了城市社区研究“热”。
然而,相比于国外城市社区研究而言,因为我国城市化与现代化进程开启较晚,城市社区研究相对也较晚。但是,我国快速推进的城市化建设实践,为城市社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养料,也促进了城市社区研究的井喷式发展。总的来说,国内城市社区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城市社区建设经验与模式研究
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实践,采取的是从试点到逐步推广的方式,因此总结城市社区建设实践经验、搞好城市社区建设实验成为推进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重要一步。1991年,民政部提出“社区建设”概念后,分别在上海、杭州、南京、武汉、沈阳、大连等地进行社区建设探索和实践,并形成了诸多社区研究成果。2000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了《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全国各地掀起了城市社区建设的浪潮,社区建设也从试点开始进入全面推进阶段。学者们正是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上海模式、杭州经验、沈阳模式和江汉模式等有代表性的社区建设模式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总结和探讨了政府主导、居民自治以及混合型等三种社区建设模式。
2.城市社区参与研究
随着城市社区建设的不断推进,社区谁来建设(即社区建设的主体)、建设方法(也就是社区参与问题)等问题得到了城市社区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这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一是对城市社区参与要素,即城市社区参与主体、参与内容、参与方式等问题的研究,回答的是谁来参与、怎么参与、参与什么之类的城市社区参与元问题。二是城市社区参与影响因素分析,主要从社区居民自身素质、社区社会组织、社区管理体制机制、社区居民参与意愿等角度分析了影响社区参与的主客观因素。三是对城市社区参与类型及形式等的研究。如杨敏认为,参与是社区形成的重要机制,依据不同的参与类型,可以将社区参与划分为福利性参与、志愿性参与、娱乐性参与和权益性参与,它们的自主性依次升高,对社区共同体形成的影响也由弱到强。四是城市社区参与的功能分析。学者们对城市居民社区参与在社区建设中的意义与作用、地位与功能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如张伟兵认为,居民作为社区生活的主人,他们积极、广泛的参与是社区服务持续发展的生命力,是实现社区服务目标的根本动力。能否实现居民积极、广泛的参与,是衡量社区服务发展效果的客观和最重要的依据。
3.单位制及社区制研究
单位作为中国特有的组织现象,也受到城市社区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中,单位日渐成为城市地区的经济发展、政治动员和社会控制基本单元,“单位制”逐渐形成。学者们主要从社会组织形式、单位与社区的关系等角度,着重探讨了单位制与社区制的变化及异同、后单位制时代基层治理等问题。比如,有研究者对单位社会的特征进行过经典与系统概括,认为单位社会的总体特征包括:一是特殊的“国家-单位-个人”的纵向连接控制机制,即单位成员依赖于单位组织,单位组织乃政府控制社会的组织手段;二是单位组织体制的高度合一性,即单位的党组织和行政管理部门不仅是生产管理机构,同时也是政治、社会管理机构,具有高度的合一性;三是终身固定就业与“包下来”的单位福利保障制度;四是基于单位组织的自我封闭性而形成的具有浓厚伦理色彩的“熟人社会”,这为我们正确地认识和研究单位社会及单位制准备了基础。
4.商品房社区建设与治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与传统公房式小区、单位制社区类型和性质不同的商品房社区,是新型城市社区的重要主体。学者们围绕商品房社区的形成、特征及其治理等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包括:一是对商品房社区的内涵及其属性的研究,如有学者认为商品房社区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属于城市新型社区。二是关于商品房社区中的业主维权与社区建设的研究,主要探讨了业主维权的原因和动员机制、维权策略和缘由及其政治社会特征等等。三是关于商品房社区物业管理及其治理的研究,主要探讨了商品房社区中的物业管理困境及其出路、矛盾及其化解等问题。
5.其他有关城市社区及其建设的专题性研究
社区作为社会的缩影,其形成和建设与社会变迁与社会运行机制关联甚大。因此,在城市社区研究中,学者们围绕社会热点以及社会运作机制等问题,对城市社区展开了专题性研究。如社会变迁与城市社区性质、社会分层背景下住房地位群体的形成机制及其社会功能等、社区社会资本与社区建设、社会工作与社区建设以及城市社区权力及其关系运作等,均是学者们关注和探讨的热点问题。
(三)研究述评
国内外学者有关城市社区建设的研究,为我们正确地认识城市社区、理解城市社区和建设城市社区提供了重要理论、经验与方法。国外学者就城市社区性质及其建设等提供了诸多解释,就如何搞好社区治理以提升社会福利与社会质量进行了诸多探索,但其考察的绝大部分是发达国家尤其是英、美等国的城市社区样本,对发展中国家的社区建设经验缺乏观照。而且,西欧国家的城市化、工业化背景与当下中国的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不尽一致,它们的经验和做法不能简单复制,它们的理论也不能随便“拿来”。国内学者虽基于本土经验,就城市社区参与、邻里关系、社区互动以及建立城市社区共同体是否可能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但在研究的系统化、经验材料的挖掘以及理论解释的效力上仍然有提升空间;尤其是,在单位制解体、陌生人社会逐渐成形的当下,如何建好陌生人社区并努力将其建成和谐社区,无疑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均是需要予以关注和探讨的话题。为此,当下城市社区研究,应注重从社区社会性质转变的角度对转型期中国新型城市社区进行本土化分析、理解和阐释,重点关注以下问题。
一是社区社会性质及其变迁研究。城市化与现代化的大规模推进,使得中国大地上涌现出了众多高高耸立的商品房,商品房小区取代单位制社区成为中国新型城市社区的主角。尽管学者们已就商品房社区的形成、特征、业主维权、物业管理以及社区自主治理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但是对商品房社区社会性质加以探讨,并从商品房社区社会性质的角度就商品房社区治理进行的研究并不多见。如何正确地认识大规模城市化推进中的商品房社区,对商品房社区的基本特征、结构关系、人际互动等展开实证研究,对商品房社区的陌生人社会特质进行分析,并探讨这种特质给城市社区治理所带来的影响,这些无疑是城市社区研究的重要主题。作为新型城市社区的商品房小区,相比于传统城市社区而言,其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革。一个总的变化就是:社区的去熟悉化亦即陌生化趋势的凸显。记录城市社区社会性质的变化,梳理城市社区社会变迁的轨迹,对传统与现代城市社区展开比较研究,无疑是城市社区研究的方向与重点。
二是以商品房小区为典型的陌生人社区治理理论与实践研究。伴随城镇化的持续推进,城市社区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巨变。以商品房小区为典型的新型城市社区,从基本性质上来看,多半是陌生人社区。与以熟人社会为特质的地域性社区共同体不同,以商品房小区为典型的陌生人社区,其社会空间、结构、组织与权力关系等均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如何适应社区社会性质变化并形成与社区陌生化相适应的社区建设模式,是破解当前中国社区建设困境与难题的关键。为此,需要我们对城市化背景下新型城市社区建设的可能模式的条件因素、推进方式与政策支持等展开研究,从而破解我国城市社区建设与基层治理创新等一系列难题。
三是新型城市社区建设的行动研究。以商品房小区为典型的陌生人社区的建设与治理,其最终落脚点在于探讨出一些可行的、能增强社区治理绩效的治理模式。在过去的城市社区研究中,规范性分析占据主流,尽管亦有关于社区维权、社区治理等以“过程-事件”分析为具体方法的“个案研究”,但对中国城市社区是什么、社区建设与治理的“实然”等问题的破解和推进仍然不够,需要大量对城市社区建设及其治理的深度参与研究,亦即行动研究。这是城市社区研究方法论上的突破,也是中国城市社区研究中的方向与重点所在。
正是在上述认识与反思之下,本研究拟秉持社区可能论,在考量社区的地域性与社会性双重突变、地域性社区共同体难以为继的背景与前提下,以我国城镇化进程中所大量涌现的商品房社区为例,从以利益和情感整合为纽带的“场共同体”建设出发,就陌生人社区建设与治理问题展开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