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文化研究(第9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对“生生之谓易”的理解及其当代意义

徐道一徐道一(1934~),男,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数学地质学、地震学、《周易》与自然科学等。

 

摘要:《周易·系辞传》密切关注生命现象,强调“生生之谓易”。本文从生物角度对“生生”两字的解读是:第一个“生”表述生物的一代(原生命体),第二个“生”表述下一代(新生命体),两代之间通过“潜生命体”(原生命体的死亡)的中介,使生命具有较大适应生态环境变化的能力,增加延续发展的可能性。“生生之谓易”是扎根于中华大地的具有生态特性的传统农业。立足于传统农业,结合信息等现代技术所发展的新型农业可以在基本上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满足人们的需要,使生态社会能健康地发展。它在21世纪的生命产业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周易 生生之谓易 生态 传统农业 生命产业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密切关注生命现象。甲骨文卜辞中的“生”字像草木由土中滋生而出。“生”指自然万物的滋生成长,也指人和生物的出生成长。长期以来,古人把《周易》作为“群经之首”,原因之一是它强调“生生之谓易”的重要意义。

一 “生”的含义

《周易·系辞下》: “天地缊,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化生”有多义,此处当指化育、生长。“生”的涵义是如生命体那样不断地生长,产生新的事物。《系辞下》: “天地之大德曰生。”张岱年教授指出,作为“天地之大德”,生的本意是创造。

“生”具有两重含义:一是指生命的发展,在自然界,凡是有寿命、会死亡的,就是生命;一是指非生命事物的不断变化的状态,任何事物从开始到发展,由盛而衰,由衰而消亡。在多数情况下,“生”是指前一种,与现在的生态的含义有密切关系。

《周易·系辞上》: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这里的“生”具有“形成” “演变”等含义,没有直接提及生命体。

二 “生生之谓易”的一般认识

《周易·系辞上》曰:“生生之谓易”,是《周易》中的一个核心概念。

《周易辞典》的“生生之谓易”条目:“生生,阴阳交迭,变化无有穷尽。易,谓易之道,亦为易之书。”吕绍纲主编《周易辞典》,吉林大学出版社,1992,第291页。“生生”指事物不断地生而又生,由旧变新,变化不绝,万物生生不息。有些学者在论述中提到:“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刘金明:《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论〈周易〉“天人合一”观中“天”与“人”的结合点》,《周易研究》1998年第3期,第59~68页。在《系辞》中,“日新之谓盛德”的上一句是“富有之谓大业”,这两句应放在一起,不应把“日新之谓盛德”和“生生之谓易”连在一起。

2015年王充闾立足于“生生之谓易”,认为《周易》具有三重奥义。王充闾:《生生之谓易:〈周易〉的三重奥义》,《光明日报》2015年9月25日。引用如下:

 

“生生”也者,乃生命繁衍,孳育不绝之谓也。学者认为,“生生”二字,前面的“生”表示大化流行中的生命本体,后面的“生”为生命本体的本能、功用与趋向。功能与趋向不能脱离生命本体,而本体若是剔除功能与趋向,亦无生命可言,二者相辅相成,深刻地揭示了生命的本质。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周易》乃生命之学。其次,《周易》也可以说是生存之学。第三,《周易》是发展变易之学。最后,他总结:“生生之谓易”,一要生存,二要发展。这里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如何才能做到生生不息,永葆生机。

三 对“生生之谓易”的新理解

在已知天体上,唯有地球上存在许多门类的生物。生物已覆盖整个地球,其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

(一)从生物角度对“生生”两字的新解读

生物的最大特点是通过繁殖而能持续发展。“生生之谓易”的第一个“生”可指生物的一代,第二个“生”是它的下一代。上一代生物最终是要死亡的,但是生命体能生成潜生命体(如植物的种子、动物的精子和卵子等),通过潜生命体为中介,形成与原生命体基本相同的新生命体,经过代代相传,可以长期延续生命。

活的生命体对生态环境的一些较小变化,具有一定程度的适应能力,但是当出现较大变化时,就有可能被灭绝。潜生命体“浓缩”保留了原来生命体的精华(主要优点)。由于它的体积等缩小(与原生命体比较),对生存环境的要求也可以降低许多,有利于在不利条件下生存下来,也提供了机会和可能性,对生态环境的较大的变化进行一些适应性的改变。

因此,“原活生命体—潜生命体—新活生命体”的生存发展方式的优点是使生命体有机会去适应环境的较大变化(创新)。这可能就是“生生之谓易”为什么要用两个“生”字来表达的原因。

生命体是“阳”,“潜生命体”是“阴”(也是潜在地意味着原来的生命体的死亡)。“生生之谓易”表述了“一阴一阳之谓道”(《系辞上》),从而“生生”可理解为两“生”之间存在“死”的变化,即由“生”到“死”(保存到“潜生命体”),通过“潜生命体”继续生长(第二个“生”)的变化。后人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来比喻类似的意义。

地质历史几十亿年的古生物的记录表明,“生生之谓易”使许多生物的种属(科)的生命能延续几百万年或更长。

(二)“生生之谓易”存在的缘由

为什么需要有“生生之谓易”这一变化呢?根本原因在于大自然在不断地变化着,人以及生物的生态环境也在不断地变化着。人以及生物都要适应它们的变化,才能持续生存。

两千年前古人能提出“生生之谓易”的论断是因为中华民族所处的自然环境是相当恶劣的,是其他文明所没有的。

我国西部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极”)在近几百万年不断地隆起,形成的特殊地质、地理、气象条件,对全球,尤其是对中国内地的地貌、气候、生物等变化具有重要作用和影响。这对近万年来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由于青藏高原的特殊地理环境,人与自然关系矛盾表现得特别尖锐和显著,青藏高原的加快隆起,使地形高差大,气候变化剧烈,温度差异显著,季风发育,四季分明,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古人经过深思熟虑,已经超前在自然观上提出“生生之谓易”“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形成独特的以《周易》为核心的中华文明思想体系,使中华文明在严酷、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中得以持续几千年发展。徐道一:《青藏高原的剧烈隆起对中华文明产生的影响》,《古地理学报》2004年第2期,第216~225页。即“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系辞下》)。宋代理学家程颐指出:“易,变易也,随时变易以从道也。”

许多证据表明,中国内地的气候在三千年中发生了明显变化。例如,在研究西汉象数易学时,张涛指出:从西汉后期开始到东汉时期,我国进入一个由暖而寒的气候变迁时期。与农时密切相关的二十四节气也发生过一些变化。现今二十四节气中“雨水—惊蛰”“清明—谷雨”的次序在汉初是“惊蛰—雨水”“谷雨—清明”。对节气的改变正是人们为适应气候变冷而采取相应措施的一种反映。张涛:《西汉后期象数易学兴起的自然生态和社会政治根源》,《周易研究》1998年第4期,第47~51页。

《周易》强调“变易”思想产生的另一根源是传统农业的生态性质。

四 “生生之谓易”与传统农业(生态)的关系

中华民族很早就进入了农业社会。《连山易》以艮卦(取象为“山”)为首,意味着那时可能还处于游牧社会;到《归藏易》已变为以坤卦(取象为“地”)为首,意味着已进入农业社会。《周易》的八卦以亁、坤两卦为主,又以亁卦(取象为“天”)为首,表示人们已认识到,“地”与“天”密切有关,以及“天”对“地”的主导作用。

“生生之谓易”是在春秋战国期间通过对此前上述过程的认识概括而形成的,并在此后两千多年的农业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使我国的农业能持续地发展,与变化着的生态环境相适应。中国传统农业是与生态、环境基本上适应的。

农业的产品是生命体,离不开土地,农业生产和周围环境(绿水青山、空气等)密切联系,不可分割。因此农业具有重视生态的基本性质。

钱穆在《中国文化导论史》中说:农耕文化的命根子是经过开垦、能够稳产或高产的土地。中华大地上发展的农业离不开土地,生产过程与土壤、水、气候等因素密切有关,即古人反复强调的“天时、地利、人和”,也就是与生态、环境密切有关。土地是不能随意搬运的,因而必须进行长期考虑。

在中华大地上持续发展了几千年的传统农业是以古代的天、地、人“三才”理论为指导的。《吕氏春秋·审时》: “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稼即农作物,这里强调农作物由人们来耕种,同时作物的生养要靠天时、地气。对“三才”理论中“地气”要素认识的延伸和深化是土脉论和土宜论思想,将土壤看作有气脉、活的机体。这有利于改良土壤的性状和增长肥力,从而有利于农业产量的提高和土地的持续性利用。中国的传统农业使“地力常新壮”,土地越种越肥。中国农民通过精耕细作,善于利用时间和空间提高土地利用率,并以人畜粪便、植物的绿色部分、塘泥等生态施肥方法培养地力。

古人对各种作物博采众长,进行合理安排,早已形成了古代的生态农业。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通过间套混作、轮作倒茬,将不同种类的作物组织起来,在空间和时间上形成合理的结构和序列。明末清初,这种生态农业发展到浙江的嘉兴、湖州一带,形成一种“粮—畜—桑—蚕—渔”的经营方式。这一措施是以农养畜,以畜促农;以桑养蚕,以蚕屎养鱼,以鱼粪肥桑。从而使嘉湖地区的农业生产取得了土壮田肥、粮丰桑茂的可喜成果。其粮食产量达到常年为亩产米二石、麦一石,丰年为米三石和麦一石的水平,创造了我国农业生产大面积高产的新纪录。徐道一:《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与“优胜劣汰”发展观的比较》,海天出版社,2012,第1~150页。

由于传统农业(小农经济)生产效率低,在现代被认为是落后生产力的代表,定位为要被逐渐淘汰的部门,以高效、高产的工业化农业取代。这是从工业社会角度孤立地以效率高低为主要标准看待工业和农业生产方式之间的关系,存在没有考虑到生态和环境因素的片面性。

大量事实证明:立足于传统农业,结合信息等现代技术所发展的新型农业可以在基本上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满足人们的需要,使生态社会能健康地发展。从而从根本上改变几百年来不重视农业的看法。

五 “生生之谓易”的当代意义

(一)从生态角度看农业工业化的利和弊

西方科学技术兴起,使工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工业得到快速发展,成为经济和社会的基础和核心力量。农业与工业在生产方式上存在根本性的差别:前者与生态环境有密切联系,土地是不能随意搬运的,从而农民是全心全意地要保护好土地,以及与此有关的青山绿水、绿色生命体和其他的环境要素。因而具有长期考虑(即持续发展思想)。对比之下,工业的生产与生态环境是隔离的,基本单位(工厂、企业、公司等)只要符合基本需要,可以经常把生产要素(如机器等)搬迁到具有更高经济价值的地区,对生态环境的考虑要少得多,甚至于没有。

一百多年来,美国农业的工业化道路产生了不少问题,国际上已经出现了向绿色发展、生态农业发展的趋势。2011年联合国向全世界发出了呼吁:回归合理的、有机的、生态平衡的传统农业技术路线。徐道一:《中国农业“现代化”需要从战略角度进行反思》,《中国战略参考》2012年(4~5),第62~67页。未来,我国应立足于传统农业,结合当代技术,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业。

(二)21世纪的生命产业

在2013年有西方学者提出: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强调要从重视因果性转向相关性研究。中华思想体系就是以研究事物之间的相关性思维为特征的,它在21世纪的生态社会建设中将大有可为。徐道一:《从因果性走向相关性的科学思维变革趋势——读〈大数据时代〉一书的一点启示》,《办公自动化杂志》2014年第6期,第34~36页。

华民介绍了美国有学者提出:世界未来的新主导产业可能是“生命产业”,华民认为:“美国已经敏锐地意识到,能够导致世界经济重新走向繁荣的主导产业极有可能是生命产业。……人类社会发展至今,最为主要的需求将是延长生命,并需要有尊严和有生活质量地活着。为此,就需要有一次可以延长人类生命、提高生命质量的产业革命。这场产业革命涉及范围之广将超出我们的想象范围。至少可以包括基因、制药、医疗、保健品供给、安全食品的供给,以及全新的养老模式等经济领域。众所周知,生命无价,凡是可以延长人的生命的产业都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随着生命产业的发展,世界极有可能被激起一场伟大的产业和社会革命。”华民:《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社会科学报》2016年2月25日,第1、2版。

在21世纪,与生命产业密切联系的传统农业、中医药将会得到空前未有的关注,必将会快速发展。在“生生之谓易”的指导下,生命产业在中国将会健康地开展。

结束语

“生命的实现,有赖于生存;而生存的本质,或曰根本属性,是达致天道与人道、天文与人文的天人合德、和谐统一。”“自然原本是人类的生命之源、存在之源与价值之源。人活在自然之中,即便是人的创造物、一切文明成果,也无一不是建立在自然根基之上的,亦即所谓 ‘自然造化内在目的的结晶’。”王充闾:《生生之谓易:〈周易〉的三重奥义》,《光明日报》2015年9月25日。

“生生之谓易”在其他各个方面(如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健康发展,也可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