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复古主义的余波:古为今用的图书馆建筑形式
无论是在工业领域还是商业领域,现代化都是一个漫长而激荡的过程,现代图书馆建筑的发展亦如此。在世界范围而言,现代图书馆和现代图书馆建筑都萌芽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的欧美国家。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当东方国家的社会状态还基本停留在以农业经济为主的阶段时,欧洲已经出现了以工业生产为特征的资本主义经济。工业革命自英国开始逐渐蔓延至欧洲大陆直至美洲,使机械制造、纺织业、日常轻工业等领域得到很大的进步,亦使社会民众的生活状态产生了重大的变革。19世纪以降,在科学技术和资本主义社会思潮的影响下,工业化在各行各业中发展迅速,随着新兴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产生更多世俗的需求,火车站、市场、市政厅、歌剧院,向更多人开放的公共图书馆、学术图书馆等建筑因而陆续兴建。
在发展初期,大部分图书馆因资金等问题缺乏馆藏资源而不能在读者服务和物理空间上满足民众的需求。在公共图书馆方面,由于当时图书馆功能重于书籍收藏和参考阅读两方面,可借阅流通的书籍范围甚小,准许入馆的读者一般直接在以主题或著者姓名排列的书架上进行检索并在馆内阅读。在图书馆事业发展相对较完善的英国,其国家图书馆——大英博物馆图书馆对入馆的申请者也需进行严格的审核。允许入馆的民众必须年满21周岁,具有“明确学习的证据”和“严肃的图书馆使用需求”,而不是像在普通的公共图书馆那样“仅仅想阅读”;另外,想要进入大英博物馆图书馆还须出具推荐信,方允许进入。在大英博物馆图书馆内阅读的图书,不能被借出,甚至不能离开读者阅读的桌面。在高校图书馆方面,许多图书馆在建立初期的一段时间内馆藏资源难以与教学内容相配,致使读者数量增长缓慢。据记载,19世纪初美国的高校图书馆开馆时间每日仅数小时,所藏书籍几乎源于捐赠,与当时学生的需求相关性低,因此极少有学生使用图书馆;由于当时的教学方式仍倚重教科书,高校图书馆也没有发展“吸引读者”的理念。总而言之,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欧美图书馆事业发展迅速,但图书馆中的文献基本只能在馆内阅览,大部分图书馆还设置入馆门槛,普通民众进入图书馆的难度增加,种种因素均使当时图书馆的利用率处于较低的状态。因此,在馆藏资源不足、服务内容单一、读者数量甚少的情况下,当时的图书馆馆舍建设并没有得到足够的资源。许多图书馆依旧租用古旧的建筑存放书籍,甚至有些图书馆将书籍堆置在壁橱、地下室或阁楼内,任其霉烂。总体而言,直至19世纪后期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图书馆没有独立的建筑物充当馆舍。
然而,在西方中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各自争取下,欧美等国陆续颁布版权法、公共图书馆法、教育法等法案和政策,部分大型的图书馆及其建筑项目获得资金的支持。英国、法国、德国和美国等工业强国的国家图书馆、历史悠久的高校图书馆以及经济实力较好的城市图书馆具备充足的资源进行专用性独立馆舍的建设,如大英博物馆图书馆、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弗吉尼亚大学图书馆、密歇根大学图书馆、普林斯顿大学图书馆、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等。从18世纪末开始的百年间,欧美的图书馆学相关著述亦显示出图书馆学术不仅注重馆藏建设、编目、参考咨询等传统图书馆服务的领域,还开始关注如何改善图书馆物理空间的命题;若干典型的图书馆建筑项目也表明,建筑界中相当一部分佼佼者开始参与到图书馆建筑的设计和建造之中。
由于当时社会上既存在浓厚的古典主义风尚,又有对新型建筑技术的偏爱。在这双重审美观的作用下,图书馆空间设计的方法、表现形式和装饰风格等方面出现一种矛盾的状态——“新”与“旧”的磨合和交融:拿破仑时期代表资产阶级共和国崛起而备受推崇的新古典主义,以及维多利亚时期表现个人享乐和乡间田园风光的哥特复兴,使“复古”的建筑范式风靡欧美;而工业革命以后资产阶级对钢铁、玻璃等新材料工业成果的热切喜爱,却又在建筑的内部开始促使了“古典范式”的改变。在此背景下,当时所建造的图书馆建筑,同时蕴含着“古典”与“非古典”的形式。
首先是“古典”方面。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期,复古的思潮流行于西方文化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在建筑界,新古典主义、哥特复兴等风格大行其道。其中,新古典主义以一种新兴的姿态反对16~18世纪初期繁复、冗余的巴洛克和柔美、精细的洛可可风格,提倡借鉴古希腊、古罗马建筑中严格比例和搭配范式的纯粹建筑美学;而哥特复兴风格,则提倡恢复中世纪的建筑样式,旨在将建筑结构和装饰融为一体。因此,当时绝大部分图书馆馆舍都从古希腊、古罗马、文艺复兴、哥特式教堂等建筑样式中获取灵感,外观形式、平面布局和室内装饰风格仍保留了很多的古典成分。这种复古主义,事实上适配了当时社会对公共机构和学术机构的形象预想——作为城市公共建设或高校学术积淀的标志,图书馆理应拥有宏大、纯洁、庄严的建筑形象,而新古典主义所崇尚的精致立面、严谨平面、宏大体量和讲究装饰十分符合此时社会对图书馆的审美需求。
当时西方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的重大变革推动了现代图书馆之发轫。为了彰显民族国家的力量、凸显市民社会的进步,工业强国的国家图书馆获得了高度的重视,藏书量大增,馆舍建设资金充足;发展迅速的国家不断完善相关法律制度,颁布公共图书馆法、教育法等法案,使大城市公共图书馆能得到政府的资金支持而建造新馆舍;在资本主义的扩张下,欧美一些城镇的图书馆也因为资本家回馈社会和发展慈善事业的意愿,而得以迁入新建的图书馆建筑。现代图书馆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个缓慢而渐进的过程,它的建筑形式也因而很自然地从仿古的途径开始探索。因此,以古希腊和古罗马建筑为蓝本的外观形式是当时图书馆建筑的主流,复古的思潮一直到19世纪中期依然兴盛于图书馆的建设之中。
其次是“非古典”方面。19世纪以后,图书馆学与建筑学关于图书馆建筑的理念产生了一些共识,图书馆学家也在相应的项目中提出符合图书馆性质和功能的需求,为建筑师的工作提供了指引和帮助。同时,当时建筑界已经普遍认为,建筑方案不仅是建筑师自己想象力的自由发挥,更是对建筑功能的呼应,空间设计理念不再是15世纪延续三百多年的围绕柱式和比例的设计,而是转变为基于建筑功能的平面生成之上。在此背景下,图书馆建筑内部空间的形制及其合理性逐渐得到重视,新型建筑材料和技术得以恰当的使用。“非古典”的特质,显示出在当时工业大生产下,图书馆学家和建筑师寻求艺术与工业结合的平衡点的努力。图书馆的藏书与阅览功能要求图书馆内部空间的墙体轻盈、采光良好、空间连贯,中古时代以来注重建筑柱式比例美感以及体量感的设计方法在某些方面显示出与功能要求之间的矛盾。设计者也开始关注功能任务与空间设计的关系,以柱式和比例衍生的古典空间设计理念开始动摇,从平面的设计再衍生出建筑的立面的理性设计方法获得越来越多的支持,轻盈、耐火、抗压的钢铁框架结构也根据功能之要求逐渐被采用。
总体而言,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的图书馆建筑显示出一种复古思潮下古为今用的设计尝试。这种尝试是一种对立而统一的理念:既包含了对古典的崇尚与尊重,又带有对新时期工业产品的肯定与接纳。借助古代形式的图书馆建筑平面规划以及新型建筑结构和材料的运用,是一种迈向理性设计的步伐,也是图书馆建筑进入现代主义建筑理念的前奏。这种“新”与“旧”的思想交汇从18世纪末开始延续了一个多世纪,以古典形式的借鉴、基本的空间分区、结合新材料的空间界面等三种形式充分地展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