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农业企业综合绩效的影响机制:基于资源异质性的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 资源基础理论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研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为什么企业之间会出现持续的绩效差异?”,由此引申出的问题还包括“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是如何形成的?”“企业应怎样维持其核心竞争能力?”围绕上述问题的研究推动着整个战略管理学派的理论流派演进。

(一)资源基础理论的发展历程

结构-行为-绩效范式(SCP范式)的提出将上述问题的回答视角引向企业外部,从市场结构对企业行为影响的角度解释企业绩效的差异,认为对市场控制力较强的行业,行业壁垒的存在会影响企业行为进而形成绩效差异。Porter提出,如果企业的绩效可以表达为其所处产业环境的函数,那么也就意味着企业绩效可以由市场结构进行解释。此后,Porter(1985)又进一步提出了著名的五力竞争模型,将五种决定竞争规模和竞争程度的因素汇集在一个模型中,较为全面地模拟了企业面临的竞争态势,并认为,企业竞争战略的制定应在逐个评估这五种力量的基础上进行。

五力竞争模型的提出对企业的战略制定产生了深远影响,却也在实践运用中饱受争议。批评者的指责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这种战略制定方法或者说竞争优势的分析方法,将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全部归结于企业之外的产业结构等因素,全然没有考虑企业内在因素所发挥的作用;二是这一分析方法无法解释为什么处于同一战略位置的不同企业仍然会存在绩效的差异。

由此,研究者们试图从企业内部继续寻找竞争优势的来源。

经理人员的特质成为众多研究者首先关注的差异因素。毫无疑问,企业成长和成功离不开经理人员的贡献,其对企业绩效可能产生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剖析企业经理人员所应具备的高素质及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也一直是领导者行为分析的传统议题。然而,这一方面的研究仍存在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即经理人员的成功特质究竟是什么?对于这些成功特质如何进行量化?因为如果无法细化和衡量经理人员的成功特质,那么如何界定高素质的经理人员就成为实践中的难题。另外,经理人员的素质确实是影响企业绩效的重要因素,但却不可能是唯一因素。过于强调经理人员素质,可能会导致对其他因素的忽视,并且也可能使经理人员这一群体承担过多不必要的责任。

Penrose(1959)在其著作《企业成长的理论》中首次提出“企业是一组生产性资源束”的观点,她认为企业的成长受制于企业所控制的生产性资源束以及企业内部协调配置资源的管理平台。更进一步,她认为正是企业所控制的生产性资源束的不同,导致了同行业企业在本质上也是具有异质性的。她还突破了传统经济学中对企业资源的界定,讨论了管理团队、企业家才能等生产性资源对于企业的重要意义。Penrose的观点启发了后来的研究者,开创了资源观的先河,为资源基础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Wernerfelt(1984)首次明确提出了“资源基础的观点”,将企业间的竞争界定为企业所拥有的资源的竞争,并认为企业间以资源为基础的竞争对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有着重要的意义。他在这篇文章中初步提出了构建一个分析企业所拥有的资源与企业绩效差异之间关系的理论框架。同年,Rumelt(1984)发表了一篇文章,从企业资源的视角解释了企业获取资源经济租金的基本形式。文章将企业定义为一系列生产性资源束,并且指出这些资源的价值会随着环境的波动而变化。同时,他还指出从企业战略的角度来看,企业应建立某种隔绝机制以保护这些特殊的资源不会被竞争者轻易模仿、复制。Barney(1986a)的文章更进一步指出了从企业控制的资源角度来解释企业的绩效表现这一理论框架与以Porter为代表的竞争优势理论是有着显著差异的,这代表“资源基础观”的研究开始向“资源基础理论”的研究转变。Barney(1986a)在文章中论证了如果战略要素市场处于完全竞争状态,则对资源的获取就可以解释企业应用这些资源所创造的绩效。并且,相比于外部资源,企业已经控制的资源更能够成为企业超额绩效的来源。Dierickx和Cool(1989)进一步描述了企业已控资源产生超额绩效的机制,并初步探讨了企业资源如果具备时间压缩非经济性、因果关系不明确性、资源存量紧密性等特性,则更容易为企业带来超额绩效表现。可以说,这4篇文章的相继发表,基本奠定了资源基础理论的研究框架,初步探讨了作为企业绩效来源的资源应具备的特性。

随后出现了大量扩展性的研究成果,不断丰富完善该领域的研究。Barney(1986b)基于资源的角度解释了组织文化为什么会成为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来源,并在1988年的一篇文章中将资源基础理论用于进行并购企业的分析,认为仅考虑战略相关性并不足以保证并购活动的成功。为了实现并购绩效,这一战略相关性还应该具备某些独特的特性。Hansen和Wernerfelt(1989)证明了企业的组织文化特征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要比其所在产业的其他特征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更加显著。Castanias和Helfat(1991)认为特殊性资源的经济租金角度使企业管理层和企业所有者的利益趋于一致,试图应用资源基础理论解决委托代理理论中的管理层激励问题。还有学者深入探讨了资源基础理论与其他企业管理理论的逻辑关系。

(二)资源基础理论的基本内涵

资源基础理论在分析企业之间存在的持续绩效差异时,采用了如下两个基本假设:一是竞争企业之间各自占有的战略资源是异质性的;二是这些资源的异质性同时还具备难以自由流动的特性,这也是该异质性得以维持的原因。

那么,满足哪些特征的资源才是企业所控制的异质性资源?资源基础理论从以下4个方面做出了回答。

1.资源的价值性

并不是企业的所有资源都可以带来超额绩效,只有那些具备价值的资源才能够成为企业绩效差异的来源。在评价某项资源是否具有价值性时,应该结合考虑企业执行的战略以及企业所处的特定市场环境,这一点非常重要。产业结构的变化、消费者行为的转变、规制政策的调整、工艺技术的更新等,这些变化都可能导致资源价值的改变。即企业对资源价值的评价认识不应是一成不变的,而应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地进行调整、更新。

2.资源的稀缺性

如果某项资源仅仅具备价值性,但是所有竞争性企业都可以方便地获得该资源,那么对该项资源的利用就不可能成为企业绩效差异的来源。也就是说,如果某项资源是易于获得的,则每个企业都可以同等地获得该项资源的经济租金,也就意味着没有谁能够获得由该项资源带来的竞争优势。然而,强调异质性资源的稀缺性并不意味着非稀缺的资源不重要。可以认为,非稀缺的资源是维持企业生存的根本,但是稀缺性资源的运用却可以让企业脱颖而出。那么,在实践中如何才能辨识出资源的稀缺性呢?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没有统一的答案。可以设想,如果某项资源是企业独有的,那么我们当然可以认为该项资源具备稀缺性。但是这一稀缺资源是否一定能够为企业带来绩效差异,却仍然需要其他资源的配合并且结果是未知数。另外,资源稀缺性这一特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原本稀缺的资源也可能由于竞争者破解了关键技术而丧失其稀缺性。

3.资源的不可复制性

仅具备上述两种特性仍是不够的。具备价值性和稀缺性的资源如果能被竞争者轻易复制,则该项资源仍然不具备异质性的特质,不能为企业带来绩效差异。所谓轻易复制的含义是说复制成本很低,而如果异质性资源的复制成本很高则企业可以较为轻松地保持其绩效差异。企业异质性资源不会被竞争者复制可能有以下三个原因。

(1)资源异质性形成的路径依赖特性

在早期的企业管理研究中,虽然多数学者都观察到企业成长的经历不尽相同,但很少将每家企业独一无二的发展历程与企业的绩效表现联系在一起。制度经济学最早提出路径依赖特性之后,这一概念被普遍接受并应用于微观经济活动的解释。如果将组织的绩效表现看作组织前期经济决策的结果,那么由此推论,企业的绩效表现也可以被理解成依赖于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的资源积累过程。Arthur(1989)就分析了企业发生的特殊历史事件可能对企业后续行为及绩效产生的影响,指出企业的绩效并非仅由今时今日的处境所决定,同时也受到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历史路径的影响。如果企业从过往的发展历程中积累了某项资源,那么这项资源就很可能具备无法被竞争者低成本模仿的特质,并由此会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

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企业的创业团队及其在创业过程中形成的企业文化。在企业初创阶段,创业者之间的相互信任、配合、对共同目标的追求等,会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不断沉淀,形成企业独特的组织传统或内部氛围。这种依托于企业独特经历的企业文化也有可能为企业带来绩效差异。

(2)异质性资源与企业绩效间的因果模糊性

竞争者只有清楚地知道哪些是需要进行模仿的异质性资源,才有可能进行模仿行为。但是大量研究都证实了企业所控制的异质性资源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因果模糊的特性(Lippman &Rumelt, 1982; Rumelt, 1984; Barney, 1986b)。因果模糊性的存在极大地保护了异质性资源不会被竞争对手轻易复制。由于这种因果模糊性的存在,试图通过模仿获得超额绩效表现的企业就根本不知道哪些资源需要被模仿以及应该怎样进行模仿。正如德姆塞茨所指出的,有时很难理解为什么有的企业总是比其他企业绩效表现良好。这恰恰从另一个角度验证了异质性资源与企业绩效间的因果模糊性。

无论是拥有异质性资源的企业还是试图通过模仿提高绩效的竞争者,因果模糊性是普遍存在的、是竞争双方都需要面对的问题。对于控制异质性资源的企业来说,应更加重视这一因果模糊性的两重性问题。一方面,这种因果模糊性可能是企业异质性资源的天然保护机制;另一方面,企业也可能由于这种因果模糊性而对某种异质性资源的作用缺乏准确认识,从而忽视对其的保护和投入。对于试图模仿的竞争企业来说,因果模糊性无疑增加了企业模仿的难度、成本。但是试图模仿的竞争企业也可以通过挖走对方核心人员等方式逐步破解这一因果模糊性。最终随着双方对这一问题的不断探究,原本模糊的因果关系也可能逐渐清晰,不复存在。

(3)异质性资源本身具有的社会复杂性

类似高管团队的人际关系(Hambrick, 1987)、组织文化(Barney, 1986b)、经营活动中积累的企业声誉(Klein & Leffler, 1981),这些异质性资源往往表现出一定的社会复杂性。虽然说这些异质性资源与企业绩效表现的因果关系可能并不模糊,但是其形成的系统性、复杂性,甚至还有偶然性,使得想要复制这些异质性资源变得困难重重。竞争者不但要考虑复制的资金经济性,还需要考虑时间的经济性。

需要强调的是,这里所说的并不包括复杂的技术。虽然技术复制可能意味着大量的资金成本投入,但是只要该项资源是可获得的,那么技术复杂性并不会决定不可复制性。

最后,在考虑异质性资源的不可复制性时还要注意该项资源是否存在替代品。也就是说,虽然某项资源具备不可复制性,但如果存在其替代品并且替代品的获得没有难度,那么竞争者就可以很容易地通过复制这些替代性资源来实现模仿目的。例如,某企业高效的管理团队被公认为是企业拥有的一项异质性资源。虽然竞争性企业不可能对其进行百分百的复制,但在模仿过程中,也可能打造出具有竞争力的自己的管理队伍。虽然这两支管理团队构成人员不同、形成背景不同、团队中的合作方式等都存在差异,但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的作用却可能相差无几,这就形成了替代性。

4.组织的有效性

具备价值性、稀缺性以及不可复制性的异质性资源只有在有效的组织中才能够实现其创造超额绩效的功效。因此,组织的有效性成为造成企业绩效差异的重要来源。组织中的资源配置系统、报告制度、管理控制系统、激励机制等,这些因素都会对组织有效性产生影响。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影响组织有效性的因素本身的价值创造力是有限的,因为它们通常都容易被复制。但是,当它们与企业所控制的其他异质性资源结合起来时,它们就会发挥出激发其他异质性资源的功能,从而帮助企业形成超额绩效。换句话说,受这些因素所影响的组织的有效性,在企业绩效形成过程中主要发挥的是一种间接作用而非直接作用。

近几年手机市场的风云变幻就证明了组织有效性在企业发展、绩效表现等方面的重要性。手机巨人诺基亚拥有非常显著的异质性资源,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手机生产商,诺基亚连续14年维持着销售领先地位。然而,最终由于臃肿的机构设置、僵化的管理流程等组织原因丧失了其在手机市场中的霸主地位。这也从侧面说明,有价值的异质性资源如果不能顺从市场发展趋势,最终反而会成为企业绩效的阻碍因素。

(三)资源基础理论的分析框架

将上述异质性资源的四个特征结合起来,就形成了一个用于分析企业资源与企业超额绩效表现的VRIO框架。即价值性(value):企业的资源是否有助于企业超额绩效表现?稀缺性(rarity):企业是否控制某些稀缺的异质性资源?不可模仿性(imitability):竞争企业在试图模仿企业异质性资源时是否面临不经济性?组织有效性(organization):企业的各种规章制度、政策设计有助于形成企业组织的有效性吗?VRIO框架如表2-1所示。

表2-1 VRIO框架

从表2-1中可以看出,是否具有价值性是企业运用资源的首要条件。如果某项资源不具备价值性,那么对它的使用不会为企业带来超额绩效表现,甚至会因资源配置的低效而导致企业绩效低于正常水平。如果某项资源具有价值性但不具有稀缺性,则在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中一般不会产生超额绩效。但如果这类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则可能会造成企业绩效的不良表现。如果某项资源已经具备价值性和稀缺性,但是不具有不可复制性,这类资源有可能给企业带来短期的超额绩效。一般来说,这类资源能够帮助企业有效地实施领先战略。然而,一旦竞争对手察觉到这一资源有利可图,便会对其进行积极的复制。而由于该类资源不具备不可复制性,竞争对手的复制策略往往会获得成功。在一段时期之后,原先企业能够实现的超额绩效便会由于竞争者的模仿而逐渐耗散,使得掌握这一资源的企业优势不再。如果同时符合资源异质性的前三个条件,那么这绝对是企业获得超额绩效的有力保证。这时竞争企业的模仿企图会由于不经济性而陷入两难的困境。一方面,不模仿无法实现绩效的有效提升,竞争中的劣势地位可能日渐加剧;另一方面,模仿行为可能会导致企业自身背负沉重的资金、成本的压力,也可能会加剧竞争劣势。最后,组织的有效性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催化剂的作用。如果企业具备显著的异质性资源但由于组织的低效而不能实现其可能带来的潜在的绩效优势,这无疑是令人十分遗憾的。更可悲的是,低效的组织还可能完全毁掉企业原本的资源优势,使企业最终落入低效企业的行列。

(四)资源基础理论的拓展

资源基础理论初步建立后,在20世纪后半叶得到了飞速发展,理论地位迅速提升。在理论发展及不断的实证检验过程中,人们也在不断思考理论发展的问题。

首先,现有的资源基础理论在进行分析时总是将企业资源假设为已经存在的,进而分析该资源是否具备异质性特征、是否能够带来超额绩效。但对于这些资源是如何被企业所拥有的,或者说这些资源在企业中是如何形成的,现有理论只是将其简单地归结为企业独特的发展历程或者企业前期决策的路径依赖性。这样的解释显然是不够的。因此,资源基础理论一个可能的发展方向就是进一步去描述一个一般性的资源发展过程理论。

资源基础理论另一个可能的发展方向是发展出一个动态的资源基础模型。由于现有理论的分析总是将企业资源假设为已经存在的,作为资源存量来进行后续分析,这使得整个资源基础理论明显缺乏动态性(杰伊·B.巴尼,2011)。然而,资源的异质性不是一成不变的。某项资源的异质性特征会随着时间、技术、环境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那么在企业绩效影响机制中如何考虑异质性资源的动态变化就可能成为该理论发展的另一个方向。

(五)资源基础理论对本书的指导

资源基础理论是本次写作的基本理论框架。以资源基础理论为指导,本书逐一分析了中小型农业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投入的各基本资源的异质性,并据此构建了异质性资源投入模型。将上述资源投入模型置于企业制度框架之下,通过实证研究检验了资源异质性对中小型农业企业综合绩效的影响机理,以此探究我国中小型农业企业资源投入效果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