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农业企业综合绩效的影响机制:基于资源异质性的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依托资源基础理论的指导,本书试图从资源异质性角度重建中小型农业企业资源投入模型,实证检验各类资源的异质性特征对其绩效的具体影响路径及影响效果,最终提出中小型农业企业绩效提升策略。上述研究目的通过以下具体研究任务的完成得以实现。

第一,以“资源基础理论”为依据,对中小型农业企业生产经营中所投入资源的异质性进行辨识、特征分析及衡量指标筛选。

第二,在梳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构建基于资源异质性的中小型农业企业绩效影响理论模型,提出相关理论假设。

第三,通过调查问卷完成研究数据的收集,在完成对数据的统计描述和项目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实证研究方法,首先验证理论建模部分所提出的基本研究框架;进而探寻各类资源的异质性特征对中小型农业企业绩效的具体影响路径。

第四,通过对理论模型和修订模型的对比分析,推断目前中小型农业企业资源异质性对综合绩效的影响效果,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

第五,以激活资源异质性为切入点,提出中小型农业企业绩效提升策略。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为什么企业之间会出现持续的绩效差异?”对这一问题的解释是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核心之一。这一过程不但推进了战略管理各流派的发展,也使得资源基础理论脱颖而出,“资源异质性”成为破解这一谜团的有力工具。

资源基础理论从价值性、稀缺性、不可复制性和组织的有效性四个方面界定了资源的异质性特征。但是这些具备异质性特征的资源在企业当中是如何组织、构架的?不同的具备异质性特征的资源在投入企业后,如何在价值创造过程中发挥协同效应?更进一步,虽然有学者论证了企业内部的资源与能力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但是其具体影响路径如何?究竟是何种能力激发了异质性资源的价值创造作用?资源基础理论却没有进一步解释。

本书以各类资源所蕴藏的异质性特征为分析基础,将企业能力因素显化为企业制度环境,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制度体系-资源异质性-综合绩效”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探究资源异质性对综合绩效的影响路径。希望能够增强资源基础理论与新制度经济学的结合,为强化资源基础理论的解释力做出贡献。

2.现实意义

本书的现实意义可以从宏观层面和企业层面进行具体分析。

宏观层面上,由于农业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基础性地位,国家对农业企业的发展一直非常关注,不断出台优惠政策以扶持其发展。那么,如何提高政策效率,寻找更为有利的政策抓手,成为进一步推动农业行业发展中亟须解决的现实问题。本书从资源异质性的辨识出发,对提升中小型农业企业绩效的途径进行深入分析,希望能对政策制定开拓新的视角。

企业层面上,中小型农业企业综合绩效的形成,体现了经营组织的成效,同时也是各种资源投入、利用的直接后果。本书中进行的资源异质性分析框架设计及其对综合绩效的影响机制分析,有助于从资源异质性的战略角度重新认识企业综合绩效的形成,修正资源投入中的认识偏差。通过激活资源的异质性,更为有力地推动中小型农业企业绩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