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店商品拍摄与图像后期处理实战教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2 构图

拍摄任何一幅摄影作品,首先要考虑构图方式,只有构图合理了,作品才有进一步创作的价值和空间。因此,构图是摄影的基础,研究构图可以帮助摄影者处理好画面的空间关系,从而达到突出拍摄主题、增强作品纪实效果和艺术效果的目的。

1.2.1 画面中点、线、面的组合关系

摄影构图就是对画面对象整体布局,是指在拍摄中通过对被摄画面中各元素的点、线、面的组合,将景物更合理优美地表现出来。摄影构图不仅仅是空间几何艺术,还应该包括光影关系、色彩关系。如果一幅摄影作品的空间几何构成、光影、色彩三者的相互关系在人眼中获得很好的平衡,就能构成一幅完美的作品。

实例分析

餐具可以看做画面中的点,这些点的排列呈S形线条,餐巾构成了一个矩形面,S形排列的餐具贯穿于矩形面,使得画面紧凑流畅。红色的调料瓶作为点出现在画面右上角,增加了画面的动感。构图使得画面静中有动,让原本没有生命的一组餐具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在色彩运用上,红蓝对比色使得主体醒目突出(见图1-20、图1-21、图1-22)。

图1-20 照片

图1-21 构图分析

图1-22 点线面示意图

小知识

【画面中的点】多数情况下,点被认为是小的、圆的,这实际上是一种误区,现实中的点是多样的,既有圆点、方点、三角点等规则的点,也有形状不规则的细小形象构成的点。点具有一定的面积和形状。点的概念是相对的,是由周围的形象的比例关系所决定的。点在画面上起到了集中和吸引视线的作用。

1.2.2 构图的目的是突出主体

学习摄影构图,应该了解一些基本的概念,包括前景、背景、主体、陪体、留白(见图1-23、图1-24)。其中主体是所有元素中最为重要的,是画面结构的中心,应占据突出位置,其他元素都是为了更好地表达主体。

图1-23 照片

图1-24 概念分析图示

实例分析

如图1-25所示,用格子布作为背景,为照片营造了田园、清新质朴的基调,主体是盘装果脯,黄色花束和水杯是陪体,散落的果脯和黄色花束做前景,起到了和主体及陪体呼应的作用。如图1-26所示,拍摄时画面适当留白,起到了“以虚映实,以少带多”的作用,留白可以避免因画面元素过多或过于拥挤而使欣赏者产生视觉疲劳。

图1-25 主体与陪体

图1-26 留白

使主体突出的方法常见的有四种:第一种是将主体置于画面的视觉中心的某些构图点,使观者视线更多地被主体吸引;第二种是调整画面中主体与其他景物的明暗对比度,使主体较亮,其他景物暗,以突出主体;第三种是调整拍摄视角和镜头焦距,将主体比例放大,充满画面,给观者较强的视觉冲击力;第四种是虚化除主体外的景物,并在取景时选取与主体色彩反差较大、色彩不要过多的景物,使画面中不会有其他明显景物或过多色彩导致分散观者注意力。

实例分析

主体位于视觉中心的构图点,主体突出(见图1-27)。主体较亮,其他景物暗,以突出主体(见图1-28)。主体充满画面,视觉冲击力强(见图1-29)。虚化除主体外的景物(见图1-30)。

图1-27 主体突出

图1-28 主体较亮

图1-29 主体较满

图1-30 部分虚化

小知识

【画面的绝对中心和视觉中心】绝对中心:画面对角线的交点(见图1-31);视觉中心:将画面长边和宽边三等分,井字格的四个交点周围的区域(见图1-32)。

图1-31 绝对中心

图1-32 视觉中心

1.2.3 构图取景

构图取景按取景方式分,有直幅和横幅;按取景角度分,有仰视取景、平视取景和俯视取景。

实例分析

直幅取景是指竖直取景,主体与陪衬高度大于宽度时,应采用直幅取景(见图1-33)。横幅取景是指水平取景,主体与陪衬宽度大于高度时,应采用横幅取景(见图1-34)。

图1-33 直幅取景

图1-34 横幅取景

仰视取景是指镜头向上仰起拍摄,会使被摄对象看起来高大、气势(见图1-35)。45°左右的仰角拍摄人物时,因为镜头透视关系,可以将人物的腿部拍得修长,但构图时人物的动态不宜过直,要有曲线美感。

图1-35 仰视取景

平视取景是指相机与被摄物处于同一水平面,照片效果比较平稳、安定(见图1-36)。

图1-36 平视取景

俯视取景是指镜头要高于被摄对象,居高临下地进行拍摄(见图1-33)。

1.2.4 构图法则

构图最基本最重要的法则有:黄金构图法则、三分法则、均衡法则。

黄金构图法则:黄金螺旋和黄金三角

黄金分割法是指事物各部分之间存在的一定的数学比例关系:将整体一分为二,较大部分与较小部分之比等于整体与较大部分之比,即较大:较小=整体:较大=1:0.618(见图1-37)。0.618被公认为最具审美意义的比例数字。这个比例被称为黄金分割。在矩形中按黄金比例旋进渐进无限分割,切点的连线形成黄金螺旋(见图1-38)。

图1-37 黄金分割

图1-38 黄金螺旋

实例分析

笼屉、盘子、醋碟、筷子托的排列形式非常符合黄金螺旋,画面给人以流畅优美的形式感。香菜的摆放起到了视觉导向的功能,强化了黄金螺旋线(见图1-39、图1-40)。我们在欣赏画面时要善于寻找隐含在画面中的点线面的几何关系,发现构图的形式美感。

图1-39 照片

图1-40 黄金螺旋线构图

符合黄金比例的矩形被认为是很完美的矩形,连接矩形左上角和右下角的对角线,然后从右上角向y点作线段交于对角线,这样把矩形分成三个不同的三角形,让画面的划分更加有效,称为黄金三角形(见图1-41)。

图1-41 黄金三角形

红白黄三个区域代表不同的景物比例,按这种比例安排景物,最合乎黄金构图法则。

实例分析

黑色的桌旗、黄色的茶台、白色的桌面按黄金三角构图法,把画面大致分为三个区域,使画面视觉效果丰富而有序,主体位于分割线上,非常突出醒目(见图1-42、图1-43)。

图1-42 照片

图1-43 黄金三角构图法

三分法则:

“三分法”是构图的最基本方式,即把取景框横竖各均分为三等份,然后把主体放在这些线或线的交点上,可以达到突出主体的目的,构图看起来会较舒服。数码单反相机和一些手机都内置这个井字格网,作为摄影构图的参考(见图1-44)。具体案例如图1-45、图1-46所示。

图1-44 三分法

图1-45 照片

图1-46 三分法构图

实例分析

均衡构图法则:

摄影画面中的元素,其色彩、种类、材质、面积比例不同,会使观者产生不同的视觉体验,如果所有元素在画面上达到视觉平衡,画面看起来就比较协调。视觉平衡感是依靠画面上出现的元素的力量分布达到均衡从而实现的,均衡感是以重量为标准的,根据天平平衡的原理,我们可以寻求物体在画面上达到平衡的方法。

同样重量大小的物体,放置的位置相对中心支点等距,则天平达到平衡。构图时,两个同样的物体,离画面中线距离大致相同,画面则均衡稳定。需要注意的是物体摆放要前后错落有变化(见图1-47)。

图1-47 视觉平衡1

不同重量大小的物体,重的、大的离中心支点近些;小的,轻的离中心支点远些,会使天平达到平衡。罐子视觉感较重,构图时离中线近些,苹果视觉感轻,离中线远,使画面平衡(见图1-48)。物体数量增多,只要重的离支点近些,力臂就能达到平衡。同理,拍摄物体增多时,可以将物体分组,视觉感重的组离中线近些,可使画面达到视觉平衡(见图1-49)。

图1-48 视觉平衡2

图1-49 视觉平衡3

实例分析

把果盘内的苹果看作一组重的物体,位置离画面中轴线近,单个的黄色苹果看作轻的物体,位置离中轴线稍远,这样使画面达到力量上的平衡。轻的物体在前,重的物体在后,除了起到平衡画面的作用,也使画面具有前后空间感(见图1-50、图1-51)。

图1-50 照片

图1-51 均衡构图法

1.2.5 构图形式

主要的构图形式有水平线构图、垂直线构图、对角线构图、曲线构图、三角形构图、圆形构图、封闭式构图、开放式构图、对称构图和框景构图。

实例分析

水平线构图:画面构成以水平线条为主,这种构图形式是借助地平线来构图的。水平线具有安宁、稳定的特点。水平线构图是最基本的构图方法,初学者拿起相机通常选择的就是水平线构图。

在风光类摄影中,地平线是最为常见的水平线。水平线在画面不同位置,可以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居中放置,给人以平衡稳定感;水平线下移,能强调天空高远(见图1-52);水平线上移,则可以展现地大、海阔感(见图1-53)。

图1-52 低水平线

图1-53 高水平线

实例分析

垂直线构图:与水平线构图相对,画面构成以垂直线条为主的构图,称为垂直线构图。垂直线构图给人以坚定、向上、永恒的心理感受,是拍摄树木,建筑物时常见的构图形式。在使用垂直线构图时,最好不要出现过多景物,特别是杂乱的线条。(见图1-54 、图1-55)

图1-54 垂直线构图拍摄树木

图1-55 垂直线构图拍摄人物

实例分析

对角线构图:是指主体或重要景物沿画面对角线方向排列,能表现出动感、不稳定、生命力等视觉感,这种构图,带来兴奋与活力感。对角线构图打破视觉常规,带给观者更强的视觉冲击力。在静物摄影中能使主体表现出活力,在人像摄影中能传达出人物的动感(见图1-56、图1-57)。

图1-56 对角线构图

图1-57 有动感的对角线构图

实例分析

曲线构图:最常见的形式是S形构图,画面主体类似于“S”的形状,给人以优美、活力、延伸感等视觉体验。

在风景类摄影中S形构图常结合广角镜头运用,用大视角表现空间的延展和开阔。静物摄影中,物体呈S形摆放,使画面流畅舒展,物品丰富优美;人像摄影时,人物主体摆出S造型,优雅、动感(见图1-58、图1-59、图1-60)。

图1-58 自然界中的曲线

图1-59 静物曲线构图

图1-60 优美的人物曲线

实例分析

三角形构图:画面中主体的分布排列形状构成一个三角形的形状。这种构图形式可以表现出安定、均衡、踏实的感觉。(见图1-61、图1-62)

图1-61 照片

图1-62 三角形构图

实例分析

圆形构图:画面中的一个或多个景物呈现为圆形,圆形构图使画面产生均匀、团结、稳定的视觉感。这种构图规则,缺少变化和视觉冲击力,因此在选景时要突出圆形主体的特色和细节对比,可以通过调整拍摄角度、光影、色彩来实现(见图1-63、图1-64)。

图1-63 圆形构图

图1-64 圆形构图

实例分析

封闭式构图:这是对景物完整的表现,主体周围要有一定的环境表现,给人以圆满和谐的视觉效果(见图1-65)。

图1-65 封闭式构图

开放式构图:这是只取主体的重点部位,不求完整,但要注意所取部分应该能够使人扩展想象出主体景物的整体形象。这种构图形式,强调重点部位的视觉冲击力,从而有效地突出主体的细节(见图1-66)。

图1-66 开放式构图

实例分析

框景构图:这是指在取景时,将画面重点部位利用门框或其他框景框划出来,引导观者注意框内对象,产生跨过门框进入画面的现场感。框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立体感,带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框外景物不宜过多,否则容易分散观者注意力,起不到突出框内景物的作用(见图1-67、图1-68)。

图1-67 框景构图

图1-68 构图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