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制造与敏捷型组织:开启工业4.0时代的新未来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自从“工业4.0”在2011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被首次提出之后,这个概念就成为全球各国政府、学界、业界以及媒体的“新宠”。虽然各家观点众说纷纭,但学术界和产业界人士比较一致地认为,全球经济正处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开端,其中,“工业1.0”是蒸汽机时代,“工业2.0”是电气化时代,“工业3.0”是信息化时代,“工业4.0”则是利用基于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的智能化来促进产业变革的时代。而作为“工业4.0”概念的提出者,德国工业4.0平台也明确将其定义为第四次工业革命。

从本质上来说,工业革命不是生产力的提升,因为这只是量变,不能称为“革命”;只有发生生产关系(管理变革)的改变,我们才可以称为工业革命。因此,对于德国工业4.0平台给出的定义,我们应该站在一个大时代的背景下来认识。在工业经济向“工业4.0”转变的过程中,既有技术创新所带来的生产力的提升和商业模式的改变,也有生产关系或管理的变革发生。

在美国提出了工业互联网、德国提出了“工业4.0”等再工业化的远期规划之后,我国也推出了指导中国工业转型升级的《中国制造2025发展规划》,将“工业4.0”的核心理念与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现状和实际需求相结合,为中国制造业“十三五”时期转型升级的重大战略作出了框架性的规划。

可以说,以工业智能化为核心的智能制造是“工业4.0”理念的核心目标,而大数据、云计算及“互联网+”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工具。前沿信息技术在生产领域的应用,可以促进制造业生产力的提升;而且生产制造的网络化还将催生大量的创新商业模式,促进新工业价值生态的产生和发展。

“工业4.0”的概念描述了由集中式控制向分散式增强型控制的基本模式的转变,目标是建立一个高度灵活的、可以提供个性化和数字化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它要求在产品生命周期内,整个价值创造链的组织和控制要迈上新台阶,这意味着从创意、订单,到研发、生产、产品交付和服务,再到废物循环利用的各个阶段,企业都能更好地满足日益个性化的顾客需求。在这种模式中,传统的行业界限将要消失,并会产生各种新的活动领域和合作形式。

因此,本书重点考察了云制造和敏捷生产方式的发展历程,综合介绍了在此方面的最新科研成果以及标杆企业的实战案例。在这些前沿理论和实践案例的基础上,本书又进一步深入探讨了云制造及敏捷生产对于组织绩效的影响以及衡量的指标和方法,深入挖掘这些信息技术以及其所实现的智能化生产对于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真正价值。最后,本书还根据这些理论与实践,以及在全球视野下工业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对我国工业的智能化升级提出了一套战略性的建议。

作为一位企业战略管理方面的学术研究人员,我多年来一直关注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战略问题,并长期从事与敏捷型组织相关的研究。此书是我近期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云制造模式对组织敏捷性与绩效的作用机理及其应用对策研究”(批准号13CGL04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旨在研究云制造模式如何提高组织敏捷性并实现“工业4.0”时代的智能制造,希望能够通过本书的研究,为读者揭示“工业4.0”时代的组织变革与重塑的发展路径,为中国企业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提供借鉴。